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

定海軍關於電力的研究,開始的一點都不晚,電力是蒸汽動力之後的動力,在出現之後,就以方便和轉換較高,取代了蒸汽動力,成爲了整個世界的主流,從19世紀末開始,一直到21世紀,電力也成爲了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

電並不是很困難的,電流本身就是自然界之中,可觀存在的,如果說劇烈的電流對撞,那就必須要說雷陣雨之中的閃電,無論是的條形閃電,還是球形閃電,這些到了21世紀,也沒有利用上。

在後世能源匱乏的時代,大量的雷陣雨之中的雷電的力量,白白的浪費掉,讓很多人很是眼熱,幾乎整個地球每秒鐘,都有100次閃電出現,每一次閃電之中蘊含的能量,相當於數百瓦,也就是說,每秒鐘,最少有數萬瓦的電能。

不過,閃電出現的地點不確定,而且每一次閃電時間太短,幾秒鐘的時間,閃電就完成了正負電荷的碰撞,最終把能量釋放出來,這種快速的不可控的能源,很難觀測,就算是到21世紀,整個世界,對於閃電的性質,也是一知半解,更別說北宋了。

趙信當然不會研究閃電的形成機理,可是日常生活之中,電所出現的地方,不知道多少,比如說,一個梳子,跟頭皮摩擦,就可以吸附細小的紙屑,比如說,穿在一些毛皮的衣服,在冬天乾燥的時候,就會產生靜電。

這些都是電在不同的條件下的表現形式,可以作爲,對電力研究的一部分,早在最初,到了大名府安頓下來,有了一些識字的士子之後,趙信就已經開始對他們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

從靜電,到電流,再到產生電,對於整個世界電力發展來說,這會是一個較爲漫長的過程,可是實際上,趙信掌握的諮詢,直接無視各種的壁壘,從最開始,就解決了電產生的問題。

趙信是一個博士,是一個學文科的,研究歷史是他的專長,可是能夠從一個普通的鄉村,考上象徵着中國巔峰北大,中學的知識,相當的紮實,更別說,在上了北大之後,本科的四年,爲了補貼生活,他還做了大概4年的家教。

數理化,本身對於很多弱一點的學生來說,就是一個難點,這些也是趙信作爲家教的重點。

在中學物理之中,經典力學作爲物理的基本,當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可是作爲與日常結合的部分,電學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發電簡單麼,如果單純指從無到有,那真的是簡單,中學起點的物理知識,就說明了電的產生過程,導體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而電流之中蘊含的能量,可以通過各種的機器釋放出來,作用到各種的機器上面。

就這麼的簡單,是一箇中學就講到的基本原理,也是任何一個學過中學物理的人,都不會忘記的。

趙信甚至親自做過發電機的實驗,當然了,那是學校準備的小型的,簡陋的發電機,利用導體切割永磁鐵的磁力線,然後發出微弱的電流,在轉動的過程之中,給燈泡供應能量,讓燈泡亮起來。

整個中學實驗之中的,一個重點就是結果,無論是化學實驗,還是物理實驗,都會有一個直觀的結果,化學要求的是變色,產生不溶於溶液的固體,或者有聲光效果等較爲劇烈的反應,物理則表現在肉眼可以看到的結果,那些需要用工具,或者是試劑,來最終判斷的結果,那是更高層次的實驗纔會用到。

一個簡單的發電機,其中的材料,根本不難找到。

導體,幾乎一切的金屬都是導體,不同的是導電性的強弱,比如說鋁,銅,和銀,這些都是導體,也可以使用到發電機之中。

這三種金屬,鋁不用說了,在電解法之前,天然的鋁幾乎是不存在,但是銅和銀,就很多了。

在最初的時候,趙信就選擇了銀,銀的導電性能優良,後世之所以不大規模的運用,就是因爲它太過昂貴,每克都要幾塊錢,用於電線之上,還不是讓價格昂貴到無法承擔。

就算是高精尖的裝備之中,也多是用銀點幾個焊點,而不可能整個部件全部都用銀。

在銀有天然存在,並且可以很輕易的化合出來的前提下,趙信當然是用銀的,甚至奢侈到,不但是導體用銀,連導線都在用。

爲了培養幾個材料人才,定海軍就花掉了2500多萬貫,電力是比材料更加重要的領域,哪怕是起步,一兩百萬貫也沒有問題。

導體用了銀,磁力線就更加容易了,中國地大物博,各種礦物都有很多的產出,可是在鋼鐵這一項上面,整個中國沒有多少富鐵礦,不得已在21世紀,大量進口澳洲的鐵礦石。

可是如果說到磁鐵,中國可不是一般的多,幾乎大部分產鐵的礦山,都會產出磁鐵礦。

中國不但會用磁鐵礦來冶鐵,也會把他應用到中藥上面,他是一種天然礦物重要,會砸碎使用。

在材料學開啓的時候,趙信就通過遍佈在北宋各地的商隊,收集了大量各種礦產,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天然磁石和磁鐵礦,在經過篩選之後,選擇磁力最強的,作爲製作發電機原料。

天然磁石,當然不如永磁鐵,磁力線的強度是不同數量級的,可是趙信目前,並沒有強行的製作發電機,只是一個驗證的過程。

有了導體,磁石,再加上導線之類的一定的佈置,電就是肯定可以產生的。

只不過,這樣的天然磁石和磁鐵,他們的磁力有限,通過切割磁力線的方法產生的電流,非常的微弱,別說是推動電動機工作,就算是照亮一個小小的燈泡,都有些困難。

可是再怎麼說的,電還是產生了,作爲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作爲未來最重要的能源,哪怕是從無到有,趙信都會推動電學的開展,更別說,在中學的理論之中,電,也是一個重點。

無數物理學家,用了幾百年,逐步累積,甚至有人冒險在雷雨天放風箏,以找到電的一些特點,這些都被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趙信,給拿來了,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

趙信除了驗證電流之外,也做了在中學物理實驗的另外一個實驗,那就是電池的實驗。

電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無法儲存,發出來的電,要麼浪費掉,要麼使用掉,沒有別的方法,或許有些電池能夠儲存,可是總量還是較小,21世紀的發展,更多是在電池的能量比上面,必須要有一定能量密度的電池,才由使用性。

趙信現在,當然不可能製作出那麼高性價比的,就算是他知道,電池的發展,從鉛酸電池,鎳鉻電池,鋰電池等,可是那些更高層面的電池,大部分都是化合物,連鋁合金都沒有太多進展的前提下,進入到鎳鉻合金,或者是鋰合金,那不是要命麼?

中學實驗之中的驗證過程,最初的伏特電池,就是一塊銀板和鋅板構成,把他們泡在鹽水之中,就可以了充電了,之後纔是鉛鋅電池,這纔是後世使用的比較多的。

鉛的毒性太大,在系統和防護都不過關的前提下,趙信不會貿然的進入到鉛鋅的領域,最初的伏特電池還是可以的。

北宋的白銀相對比較昂貴,可是實驗室之中,連百貫千貫都不放在眼裡之下,爲了電力研究,花費還是可以接受的。

伏特電池的出現,讓電能可以匯聚的,雖然伏特電池的電能很少,可是大量的製造,總的儲量還是不少的,然後把衆多的電池,並聯到一起,加上一些實驗,就可以進行一些電解的實驗的。

電解同加熱,蒸騰一樣,也是一種後世常用的反應方式,相對於加熱和蒸騰,電解可以作用的東西更多,很多都是之前很難以達到。

一些電解的化學實驗,也可以進行,最主要的就是電解鋁。

鋁合金,是僅次於鐵合金的第二大的合金領域,相對於鐵合金的沉重,鋁合金相對比較的輕,卻也擁有精鋼一般的性能,多用於對重量要求比較高的領域。

有了鋁,再加上一些微量元素,鋁合金誕生了,可惜最多也就是卡牌系統之中記錄。

或許,將來,在不鏽鋼完成從實驗室到工業化生產的轉變之後,用鋁合金代替不鏽鋼,生產定海幣,這會是鋁合金的一個重要的用途,可是在此之前,鋁合金還是放在實驗室之中,繼續的累積數據。

電解這個特定方法,很多沒辦法做的實驗也可以做了,比如說,電解各種的酸鹼水,或者是一些化合物的溶液,以生產出某種特殊的元素。

只不過,手搖發電機,發的電力有限,再加上電壓不高,必須要通過電池的並聯,才能夠進行某一次實驗,總體來說,效率並不是很高。

電力,註定是爲了以後的一種累積,甚至藉助着電力,電解鋁,完成了從鐵合金到鋁合金飛躍,可是在沒有辦法大規模的製造電力的條件下,電解鋁的產量註定不高。

到了21世紀,電解鋁也被稱之爲高耗能的產業,哪怕鋁價格不高,可是任何一個電解鋁廠,都是受到嚴格的控制,更別說現在,依靠簡陋的手搖式發電機的定海軍。

在蒸汽機都沒有弄好的時代,電力註定是淺嘗即止的。

有了電力,加上其他的一些方法,對於石油研究的深入,一部分的有機物,開始在定海軍的實驗室之中出現。

一些有機化合物,這些多是裂解石油之中得到,現在還在摸索的過程之中,很多時候,產生的成品,還是混在一起,如果不是卡牌系統的可怕,還分離不出來,在一般的研究之中,這種混在一起,精度不高的產物,是一種失敗,可是對於卡牌系統來說,這是極端的收穫。

在現在,整個定海軍,都是比較畸形的發展模式,一切的一切,都是依託着趙信和卡牌系統,如果沒有卡牌系統和趙信,不一定是打回原形,卻也會大大削弱。

鋼鐵廠,目前已經建成,也有熟練的工人,可是催化劑,確切的說,所有高效和高等的催化劑,基本上,都是由卡牌系統直接合成,天然效率不是太高,效果也不好。

鋁合金,高分子化合物這兩者,基本上,就是依靠卡牌系統了,這兩者,在後世,也不是什麼隨便的小廠和作坊能夠生產,鋁的生產,需要龐大的電解鋁工廠,在剛剛發現鋁的時候,鋁的價格甚至比黃金,比白金都要高的多。

連威風一時的拿破崙皇帝,在宮廷之中爲了彰顯奢華,還專門弄了一套的鋁製餐具,當時可沒有什麼鋁離子會對身體不好之說,也沒有想到,鋁會在之後氾濫成災,到了一兩百年之後,鋁鍋幾乎是家家都有,還因爲鋁離子的問題,備受鄙夷的,因爲是有害健康的。

高分子材料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基本上都是基於石化的項目,哪一個不是大投資,小規模的可以,成本太高,浪費太大,只有上大規模的,不是國家項目,也是省級項目。

趙信能夠用各種的方法,在實驗室之中,完成生產,已經算是不錯了,甚至想要分解出來,都很困難。

不管畸形不畸形的,趙信信奉一點,拿來主義,只要能夠得到,別管原理,你不用讓每一個使用者都通宵某一個機器之中的全部遠離,只要他能夠操作,能夠使用就可以了。

這個卡牌系統,哪怕是玩具,也是幾百年之後的一流玩具,其中蘊含的道理,別說他一個文科生,就算是高等學歷的專家,也未必明白。

把牛頓,愛因斯坦,這些科學巨匠,給他們弄一個蘋果7,他們能玩得轉麼的,這不是智力的問題,是科學發展還有時代演化的關係的。

趙信早已經放棄了去追蹤卡牌系統之中的遠離,他雖然知道,弄清楚其中的遠離,對於他來說,作用更大。

幾百年,技術領域的差距,不是輕易能夠磨平,或許這個東西,在未來,定海軍的科技水平,發展到某種高度的時候,會立項使用,這是久遠的未來,而不是現在。

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
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二百二十六章 經濟和掙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六百零五章 新式長弓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春季攻勢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八章 軍事怪物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抽獎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