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

一天多的時間之中,韓琦很忙,幾乎都在接見和詢問之中度過了,韓琦問的非常的詳細,幾乎不放過任何的點點的線索,可是最終得到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韓琦試圖懷疑,可是明確無誤的東西的,還是讓他沒辦法懷疑,最關鍵的是,甲午的到來。

作爲整個樞密院在遼國的頭頭,甲午的級別不低,按照四品的武職來的,甚至曾經作爲樞密副使,負責過幽雲攻略的韓琦,還專門見過甲午,對他佈置了一些任務。

本身,甲午是沒有打算出來的,他已經露了身形,如果再跟秘密系統接觸,不是讓人家順藤摸瓜麼。

不過,一連串的順利,特別是那些密探,都成功的離開,甚至連依附北宋的家族,都得以順利的離開,這讓甲午看到了希望,想了一下,總不能都留下,跟其他的幾個領導商議了之後,最終決定,甲午作爲代表離開。

他的身份是一個優勢,身手和水平也同樣,是軍人出身的甲午,曾經是一個夜不收,在西北也跟鐵鷂子幹過架,從事秘密行動之後,也沒有放下身手,只要給他機會,離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冒險離開,並沒有受到阻礙,甚至出城之後,就是沒有遮擋,甲午甚至還繞過了一些重要的城市,用晝伏夜行的方法行進。

類似於甲午這樣的,最近定海軍看了很多,在夜視鏡和望遠鏡的幫助下,這些很容易發現,只不過,按照趙信的命令,善待這些宋人密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讓他們過去,在定海軍看來,甲午和其他的密探這麼做,完全是浪費。

真的走官道,甚至是走這些城市,按照定海軍的整體要求,對於他們,還會有一些補助和補給,這樣一路上,會更快一點,同樣的,還不那麼的勞累。

從中京到涿郡,也就是一千多裡的樣子,哪怕是晝伏夜行,在有足夠的馬的前提下,甲午因爲晚出發了一天多,可是路上,加倍的趕路,追上來一些,差不多是追着第一批的尾巴來的,晚了差不多一個白天。

甲午在抵達了幽雲之後,立刻的求見韓琦,他的身份和職務,還是有這個資格,直接的面前韓琦的,更別說,韓琦因爲詢問了很多人,心中正是一連串的疑問的前提下,甲午的到來,當然是解決問題的最大訣竅。

他的到來,無可爭辯的證明了,拿下遼國的正是定海軍,甲午除了觀察的更加的仔細之外,還有點就是,他見過趙信。

甲午之前只是聽說過趙信,沒有見過趙信,可是他這一次在遼國宮中見到的趙信,無論是穿着的服飾,還是其他的地方,都毫無破綻,特別是作爲一個密探,記憶情報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甲午不但記憶力好,而且還擅長繪畫。

早在遼國出來的時候,就嘗試着,把趙信的畫像給畫出來的,用了差不都1天的時間,回憶和繪製,甲午終於把趙信的畫像,憑藉着記憶,給繪製了出來。

這幅畫,甲午貼身帶着,就是爲了確定,這個領袖到底是不是定海侯。

甲午不知道,韓琦是否認識,可是目前,韓琦是整個幽雲這邊,最高級別的指揮官,拿到的這幅畫,當然要交給韓琦的。

讓甲午沒想到的是,韓琦不但認識,還很熟悉。

如果說,從目前北宋的朝堂之中,找到一個對定海軍比較瞭解的,那就真的非韓琦莫屬了,韓琦甚至爲了瞭解情況還去過定海軍。

可是他當時所看到的定海軍,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一個一窮二白,正在努力興建,正在瘋狂的建設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面說,那是一片充滿了希望之地。

可是希望之地,在短短的5年的時間之中,就已經發展到了這種程度,能夠滅亡遼國了

拿着畫布,甲午的繪畫功底,只能夠說尚可,跟一些繪畫大師的手筆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可是最基本的還是可以的,再加上本身密探系統的一些特點,不追求那些藝術性,要求以寫實爲準,最起碼,看到畫像,可以認出一些大體的特點,而不是雲山霧罩的一些藝術特性。

韓琦對趙信很熟悉,從保州開始,第一個被仁宗命令,去保護趙信的就是他,在保州曾經看過一次。

之後,無論是在大名府,還是在西北,甚至曾經的汴梁,幾年的時間之中,韓琦見過趙信不下20次,雖然每一次,趙信的變化都不小,可是基本的輪廓,還是知道的。

這一年多以來,從幽雲跟趙信分別之後,就沒有再見面,趙信忙着做最後的衝刺,在幫助北宋拿下幽雲之後,定海軍的擴張已經加速了,再加上秘密攻佔東北,讓趙信很少有功夫離開定海軍,前往汴梁。

這一年多,也是韓琦最爲榮耀的時刻,從西北立足,到幽州衝刺,最終一舉登頂,取代了無所作爲的章得象,成爲了首輔,這麼個年齡的首輔,不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算是比較少的。

韓琦的能力是非常出色,也比較適合定海軍改造之後的,整個北宋的財務狀況,可是剛剛上手,千頭萬緒之下,幾乎沒有時間出汴梁,也就是到了半年多之前,這才穩定了下來,可是又開啓了南方的開發,讓他也沒有時間閒逛。

時隔一年多的時間,再一次的看到趙信,哪怕是畫像,韓琦還是第一眼就認出了畫像上面的人,就是趙信。

哪怕是放在畫像上面,同樣的,因爲時間的關係,趙信的變化不小,長高了很多,臉型也長開了不少,可是臉上的諸多的特點,還是相當的明顯的。

甲午是值得信任的人,這樣的人,兢兢業業的,爲北宋在情報工作上面,幹了10年,同樣的,他的身份,出身于軍門,雖然是較爲落魄,較小的軍門,可是也是祖祖輩輩爲大宋貢獻的,現在整個家族還在北宋汴梁,繁衍生息最少也是幾百號的大家族。

這樣根正苗紅,同時從事比較重要工作的人,幾乎是不可能策反的,同樣的,其他的幾百名密探,他們來自於各個地方,甚至不同的體系,不同的部門,他們都共同的說出了同樣的結果。

那麼這個結果的真實性就相當的高了,如果這還有假的話,那麼這個背後操縱着這個假的人,就非常的可怕了。

要想策反數百個不同背景,不同來源的人,這個難度巨大,如果整個北宋的諜報系統大部分都被策反了,甚至比定海軍拿下遼國更加難以置信度。

之前,韓琦就已經接受了,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定海軍拿下了遼國,現在甲午的到來,用一張畫像,無可爭辯的證明了,這就是趙信。

去年,在定海軍解掉的廣州之圍的時候,仁宗和韓琦曾經注意過定海軍,當時龐大人口是他們擔心的一點,代表着強大的戰爭潛力。

可是戰爭潛力並不等於戰爭實力,當時,仁宗和他只是接機敲打一下趙信,並且派遣了諜報人員進入到定海軍之中。

不過沒有什麼消息傳遞回來,因爲定海軍的勞動力,要求相當的高,每一個進入到定海軍的人員,都必須要進行培訓,他們的人似乎是更加出色一點,培訓的時間更長。

對於這一點,韓琦是沒有多少懷疑的,對於一個勢力的調查,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短則幾年的時間,多則十幾年,如果能夠受到定海軍的重視,上到更高的位置上面,說不定能夠得到更加重要的情報。

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是定海軍已經發現他們的,不然的話,尋常的培訓,都是最多3個月的,爲什麼他們反倒是要一年多的時間,不就是爲了怕他們發現,而單獨的隔離開來了。

韓琦在確定了是定海軍滅亡了遼國,另外的一個疑問又冒出來了,定海軍抱着這個目的,是從去年,解掉廣州之圍開始的,還是更早,甚至是從最開始。

突然冒出來的這個念頭,有些讓人不敢相信,卻如同野草一般,在韓琦的心中升起,如果按照常規的來估計,那麼應該是在解掉廣州之圍之後,因爲看到了定海軍戰鬥力的強大,這才冒出來的,可是另外的想法卻一直縈繞不停。

不知道怎麼,韓琦猛然間想到了,趙信在做出決定,假死脫身個的時候,他曾經問了一句,會不會後悔放棄身份,在最後的時刻,似乎詭異的一笑,說了一句,不會後悔,這輩子都不會後悔。

當時的韓琦,只是認爲,趙信是真的沒有進取心的,想要退出,找一個地方做富家翁,可是回頭看看,這明明是最快的路,似乎從哪個時間,趙信就已經決定了未來的路。

如果趙信真的回到宮廷的話,不說能不能度過暗殺,成功的長大,就算是能夠避開一連串暗殺,成功的活下來,並且成爲太子,那又怎麼樣。

哪怕趙信聰慧,哪怕趙信有天授的能力,只要回到汴梁,進入到宮中,他還只是一個幾歲的孩子,別說只是皇子,就算是太子,又能夠如何。

有皇帝存在,有文武大臣,北宋對於規矩,對於很多方面的制約,5年的時間,他最多就是表現出聰慧,學習能力強,就連做事都很遙遠,更別說掌握大權,邁向最高,

可是跳出來,在一個完全貧瘠的,一窮二白的地方,用了神奇的力量,逐步的發展,最終走到了這一步,這纔是可怕的,就算趙信不更進一步,攻擊北宋,統一整個中原的領土,單純遼國的土地,還有從北宋獲得的人口,就足以立國了,是比遼國更加強大的國家。

現在,短短的五年時間之中,趙信已經用稚嫩的身子,做到了這一切了,這已經足夠可怕,天授之說,果然是可怕的要命。

經長嘆一聲,韓琦也不知道說什麼好,在去年,他跟仁宗甚至還想要說服趙信,把人放一些,然後平穩的生活就好了,他和仁宗可以保證定海軍一世富貴,誰知道,早在哪個時候,定海軍已經擁有了滅國之力。

甲午的到來,除了確定趙信的身份之外,就是拿來了更多的情報,之前送過來的,都是最緊要的,定海軍封鎖北宋這麼長的時間,他們不能第一時間,把定海軍滅掉遼國的消息傳過來,大部分派遣人員,都是以告知這個消息爲主。

甲午知道,如果定海軍不阻擋的話,可以很容易的把這個消息傳遞回來,那麼他就要準備更多的東西。

作爲整個樞密院在遼國的控制者,他有很多的渠道,並且下功夫調查了很多定海軍的實力,在這樣努力之下,大體上,分析出了定海軍使用的武器,這一點,在之前的那些密探之中,只是零散的,不規則的提到,甲午這裡,卻是系統的,全面的。

之前,韓琦的重點放在,確定到底是誰滅掉了遼國,定海軍這個名字,太過突兀,後來證明的,都是這個可能性,最終確定了之後,纔開始考慮武器的問題,能夠滅掉遼國,定海軍的戰鬥力是可以肯定的,可是具體用什麼方法,是沿用北宋的戰術,還是有新的,這纔是最重要的地方。

甲午的到來,彌補了這一切,比較系統的戰鬥力的確定,讓他看的津津有味,之前他就曾經測算過,如果以定海軍的財力,還有人口,隨便就可以組成幾十萬,更加精銳,戰鬥力絕對在北宋禁軍之上的強大的軍隊。

錢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可是在軍隊這件事情上面,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同時,定海軍也擁有的,裝備起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軍隊的能力,這樣的加在一起,如果全力以赴的攻擊遼國的話,還能夠不勝利。

不過,定海軍的戰術讓他有些迷茫了,定海軍的主力果然是在戰船上使用的那種武器,這種武器威力巨大,遼國的那些城市,根本就擋不住,很多都是城牆被擊潰之後,最終被拿下的。

同時在城市之中的巷戰,也沒有使用長弓,少量的使用了步人甲和重騎,其他大量的都是一種很奇怪的遠程武器,看起來像是一把短短的棍子,卻可以比長弓威力大的多的射出遠程武器,很多遼國精銳,都是被這個武器給幹掉。

聽完了甲午講的一切,韓琦的心在下沉,最惡劣的情況發生了,定海軍果然藏了一手,這應該是比長弓和步人甲結合更強的武器,可是他們對於這些武器一無所知,這可是最大的問題啊,如果不解決的話,對於北宋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五百四十四章 商品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八十三章 簡單與複雜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業指標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四十五章 禮物和提親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四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複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