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

當天下午,苗遠正在組織的人員,準備晚上的饅頭的時候,趙信找到他了,讓他來做包子。

“包子?”苗遠有些詫異,包子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卻不是太常見,大名鼎鼎的汴梁灌湯包,是遠近聞名的美食,也有人仿着來做,最開始,很是引起了轟動,但是味道不行啊,就算是同樣的夾肉炊餅都比它好吃的多,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人人做了。

可是放在別的上面,這很難解決,那個死麪要包裹着肉餡,需要很多的技術,厚的話,不容易掌握,味道很不好,蒸熟了之後,還有些夾生,也有人選擇用發麪,可是酸澀的味道,幾乎破壞了整個包子味道。

別人做的發麪包子,又酸又澀,可是趙信做的不一樣,有饅頭作爲基礎,似乎包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饅頭都賣的這麼好了,包子想來也會很不錯。

可是很快的,苗遠就有些爲難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沒有準備羊肉,要不等等!”

“做什麼羊肉包子,豬肉的!”趙信有些不解的問道,羊肉包子並不是最好吃的,實際上,在中國餐飲歷史上,豬肉包子地位,遠比羊肉和牛肉的要高,也就是人們生活好了,覺得豬肉脂肪太高,不太健康,才流行羊肉包子,牛肉包子,在此之前,幾乎好吃的,都是豬肉。

苗遠有些爲難了,豬肉腥臊,是下等人的吃食,如果製作菜品的話,還可以用各種香料來壓制,可是用來只做包子,只有餡料和包子皮,又不能添加濃重的香料,會破壞包子的味道,曾經有人嘗試過製作豬肉包子,卻無不鎩羽而歸。

豬肉在宋朝已經比較流行了,是一個底層改善生活的方法,因爲它的口味不好,口味上也就欠缺一點,稍稍高檔一點的吃食,都很少用豬肉。

蘇東坡當時,爲了改善民生,才創造出了東坡肉,引起轟動,足見上流世界,對於豬肉是什麼態度的。

看到苗遠爲難的樣子,趙信就知道他擔心的是什麼,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我有辦法去掉豬肉的味道!”

“真的?”苗遠眼前一亮,無論是羊肉,還是牛肉,價格遠比豬肉貴的多,前者,是因爲保護的關係,不允許光明正大的殺牛,牛肉成爲了稀缺品,當然少了,羊肉卻一直都是高檔的食物,價格比較昂貴。

如果能夠用豬肉來代替,就代表着價格,已經初步的感覺到饅頭暢銷的原因,味道只是一個方面,價格纔是主要的方面,用廉價的豬肉,加上面粉,最終形成味道鮮美的美食,再加上價格還不高,有什麼能夠阻擋他的暢銷。

豬肉的味道,永遠是豬肉最大的弱點,跟羊肉的羶一樣,這是本來的味道,祛除豬肉腥臊的辦法,閹割豬是一個最好的辦法,後世的豬肉,幾乎聞不到腥羶的味道,就是因爲絕大部分的豬都是被閹割的。這個方法有些遠了,拿需要從養殖開始,不能作爲現在的選擇。

除卻豬身上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說,腸子內臟之類,更多豬身上的腥臊,是來源於豬肉之中的血水,血水含有着豬肉的味道,去掉了血水,大部分的腥臊味道都可以去掉,即便還有,稍稍的添加一些調味料,就可以讓這個味道被壓住,這也是趙信的信心所在。

後世諮詢發達的時代,讓趙信掌握了許多偏門的知識,這些知識或許是在網上驚鴻一瞥,或者是在電視節目之中看到,本以爲沒有太多作用的知識,卻成爲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趙信偏偏知道,一個最簡單的去掉血水的方法,這是一個連鎖餐飲企業的秘傳,只不過伴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的泄露出來的。

方法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一大鍋水,焯水這一點,任何人都知道,是去掉肉和骨頭之中的髒東西和血水,可是除非是做煮的,或者是回鍋的,其他的這麼做,就會影響肉的口感。

不是焯水,是把新鮮的豬肉放在其中,用最小火,以不水冒泡爲標準,可能溫度保持着三四十度,比正常的溫度稍稍高一點,卻不會加熱改變豬肉的特性。

這樣通過微熱,把豬肉之中的血水置換出來,不會煮熟,30分鐘之後,豬肉還是生的,大部分的血水,通過水的置換,出來了。

豬肉煮熟了,再進行烹飪,就有些回鍋的樣子了,回鍋肉,也同樣是一個主要的門類,類似回鍋肉一樣的東西,還相當的好吃,可是這根包子是完全兩種做法,保證一定的生,是適合做菜的,這也是秘製的一種做法,有效的去掉腥臊,卻不會影響到豬肉的加工和口感。

這麼簡單的方法讓苗遠半信半疑的,可是還是去嘗試了,一方面,整個饅頭產業,都是趙信一手創立,不說更高的收入,就算只是現有的量,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個龐大的收入,趙信的神奇可見一斑,另外一方面,不過是嘗試,今天晚上來個幾籠,也算是嘗試一下,浪費不了多少錢。

趙信不但告知了祛除腥臊的方法,也把一些竅門告知了苗遠。

包子製作不易,特別是形狀,趙信曾經包過,也找了幾個心靈手巧的來嘗試的,大體的把一些包制的方法介紹了一下。很快的,這些聰明的婦女們,就找到了包包子的辦法,包出來的包子,比趙信講的更好看嗎,賣相永遠是包子最重要的方面,一個好的賣相,就代表着成功了一半。

另外一個味道,就是味道,中午的時候,苗遠從保州就帶了不少肉回來,本身是打打牙祭的,卻被用來包包子,簡單的處理方法,先洗乾淨,看起來都沒有什麼的肉裡面,解析出了大量的血水,還有刺鼻的味道,幾次三番之後,原來豬肉的味道,就消失不見了。

這麼簡單就可以了,包括苗遠在內,對於包子成功的信心就更足了,一共用了十幾斤肉,讓不同婆子進行調味,這個味道趙信就沒有辦法幫忙了,他卻能夠提供幫助。

趙信沒有選擇其他古怪的餡料,後世的包子,已經變幻出無數的餡料,只要是能吃的東西,什麼都可以往包子裡面加,可是最經典的,也是吃的人最多的豬肉餡,就是豬肉大蔥。

豬肉哪怕經過了解析,把血水給放出來,沒有閹割過的關係,味道還是有,如果細心的人還是可以吃出來的,可是選擇一部分烹飪類的香料,可以有效的祛除這個味道,只要是調整比例,到時候,試驗就可以了。

趙信又給了一個的最關鍵地方,之前留下來的皮凍,還有一些肥油之類,通過包包子的時候,包入到包子之中。

包子的味道好不好,就全看脂肪足不足,事實上,中餐豐富的味道,大部分都是油脂和肥肉提供的,正是油脂跟各種香料相互配合,產生的獨特口感,才讓中餐豐富多彩,口味變換,一口香,滿嘴油,說的就是油脂的作用。

折騰了半天,佔用了二三十號人,卻沒有影響到饅頭的製作和銷售,當黃昏馬車回來的時候,又是一個大豐收,全部的饅頭都銷售一空了,又收穫了大量的金錢,饅頭的銷售已經成爲常理了,未來伴隨着產量的增加,這個數量會比現在翻一倍。

苗遠卻顧不上這個,饅頭的利潤不小,卻上不了檯面,如果這個包子完成,利潤可就不像包子這麼小了,那是幾何提升的利潤,甚至可以推動苗家莊的一些項目整合。

單純的只是饅頭,苗家在保州城的十幾個門店,最多就拿出來兩三個,有了包子之後,就都可以收回來了,小一點的,可以作爲固定的銷售點,銷售饅頭和包子,大一點的,可以以饅頭和包子作爲依託,開設酒店,這樣利潤率就更高。

包子推後一點點,差不多是在饅頭蒸好之後,才上了蒸籠,分成了17種,味道調整了一點點,加入的香料也各不相同,婆子們幾乎把手藝和可能性都給準備出來了,一個味道最多也就是30個左右,一個小小的蒸籠,最多就是一層。

蒸鍋在火焰的燃燒下,冒着淡淡的水汽,相對於饅頭那種麪粉蒸熟的香味,包子分外不同,被包裹在包子裡面的餡料,跟麪粉水汽,完美的結合到一起,最終形成的獨特味道,讓在場的人都有些感慨,爲什麼這麼香。

豬肉之中,蘊含的脂肪濃度過高,在餐飲之中,本是一個不容易解決的事情,可是在包子之中,卻珠聯璧合,脂肪過多,可以被面皮吸取,幾種味道和餡料結合的溫和味道,最終形成了包子的獨特魅力。

終於當包子出籠,第一個包子被送到了苗遠的面前,苗遠感受着獨特的味道,就是一大口。

慘叫聲,接下來響起,包子本身的溫度高,可是內部的餡料更高,加入了足夠多油脂,一口下去,滿嘴流油,滾燙的熱油,差點沒把苗遠燙壞。

可是連續的出氣之後,卻另有一番味道上來,沒有豬肉的腥臊,香料跟油脂,跟麪粉完美的結合到一起,甚至不是什麼饅頭夾肉的感覺,而是另外一種獨特的,引人入勝的味道。

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四百三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
第八百六十七章 植物收穫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七百八十章 親自迎接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燈和辦公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聚合反應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五百一十二章 禁軍換裝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七百一十六章 行軍方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九十八章 集團射擊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七百一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四百三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九十七章 海上力量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