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

仁宗年富力強,可是單獨的召對很少,每一次的時間也不長。

召見葉清臣,目的也是訓斥,不管這一關是過了,還是沒有過,都不會持續多長時間的,可是這一次偏偏很奇怪,最少3個時辰,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葉清臣都跟仁宗在一起,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本身有些蠢蠢欲動的參知政事們,頓時偃旗息鼓,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甚至有可能,真給葉清臣過關了。

實際上,葉清臣還真的是過關了,從下決心做到哪一點之後,就已經預見到了,肯定會有很多人彈劾,卻沒有想到會這麼多。

葉清臣能夠擔任三司使,就不是傻的,生猛和無畏也只是保護色,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有人說過,清官要想做好,要比貪官更加的狡猾纔可以,說的就是葉清臣這樣,他當然知道,以前的灰色地點,有多少的貓膩,之前因爲不瞭解情況,也沒有一個足夠的介入的契機,只能旁敲側擊,效果還可以,但是沒有觸及到根源。

他之所以被仁宗的看重,一定程度上面,就是有分寸,水至清則無魚,在沒有一個合適的替代方案之前,貿然的介入到某些平衡的領域,明知道這裡面有貓膩或者是腐敗,也未必能夠吃到肉,說不定,惹來一身騷。

可是現在,有了一個合理的理由,財政問題壓倒一切,面對着一年可能要解決300萬貫,甚至是400萬貫項目,得罪這些有什麼問題,只要把這些給橫掃而光,可能整個財政上面的好處,可能是直接結餘的一倍以上,這不但包括了三司,還有這些機關。

800萬貫的擦證結餘,對於北宋來說,可能的也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是對於財政日漸萎縮的的北宋財政來說,卻是一個強心針。

葉清臣準備的相當的到位,包括所有的環節,未來可能的前景,當然了,也有大名府鐵匠鋪的一些數據,特別是所有人的情況。

短短的3天的時間,以葉清臣的渠道,就已經知道了大名府鐵匠鋪的底細,這也是他敢於推動這個龐大的計劃,不惜得罪朝堂上面的所有人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爲這個鐵匠作坊的老闆,定海侯。

以葉清臣的身份,當然知道定海侯是仁宗的第二子這個身份,其中的變化不說,有這個身份,就足以證明葉清臣的清白。

果然,當仁宗憤怒的詢問葉清臣,爲什麼辜負他的看重,惹來這麼多的彈劾的時候,葉清臣的表情很平靜,他沒有爭辯,也沒有回答,一直到仁宗的怒火發泄完畢,他只是平淡的說了三個字:定海侯。

他一直都看着仁宗的表情,當提到了定海侯這個字的時候,仁宗的眼睛猛地抽了一下。

葉清臣很清楚,他過關了,冒險嘗試,不但收到了效果,還狠狠的刺激了財政,他甚至可以爲之後的事情來奔波了。

實際上,在聽到了這個名字之後,仁宗就知道,葉清臣跟這些沒有任何的關係。

趙昕纔多大歲數,趙昕能夠網絡到葉清臣這麼一個大腿的話,怎麼可能被逼到那個地步,他也不必讓趙昕假死了,

在保州兵變,甚至在趙信來信退位的時候,他多麼希望,有一個朝中重臣,能夠站在趙昕的一邊,那樣他就不必做出這樣的選擇。

實際上沒有,連被他派到保州,對趙信有些認可的韓琦河歐陽修都沒有,更別說別的了。

北宋的制度,對於皇室來說,是一種保證,又是一種限制,限制了武將的造反,也限制了皇權。

士大夫在這個基礎之下,忠於北宋,而皇帝也必須在這個框架下,任何跳出這個框架的,都會受到巨大的反彈。

這也是之前仁宗無奈選擇結果,當這個鐵匠鋪是定海侯的,那麼,一切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了,葉清臣做這一切的目的,就只能夠是處於公心。

先入爲主的觀點,直接決定了的一件事情的結果,哪怕不看葉清臣的這些文件,仁宗都會選擇相信,更別說現在,葉清臣的準備相當的到位。

從樞密院入手的,再到各個的部門,從所有的關聯,到大名鐵匠作坊的產量,還有成本之類,雖然葉清臣不知道鐵匠作坊的全部成本,35文這個價格,還有一定的壓縮的可能性。

對於一個年消耗2.3億斤的項目,哪怕一文錢的減少,都會讓成本降低23萬貫,這個比例可不是一般的大。

當然了,因爲鐵料的價格很低,他也沒想過要下降個10文,5文可能就是極限了,可是就算是5文,也是一百多萬貫。

一百多萬貫可以做什麼,可以供10萬大軍,半年的所有消耗,可以支撐差不多30萬民夫的半年甚至是一年的工作,特別是目前的黃河治理。

更別說,還有擠壓的價格,如果鐵料降低到30文的話,以樞密院平均的80文,工部和農司平均的95文,還有少數部門,甚至超過了120文。

這些都可以擠壓數十文的前提下,對於整個財務狀況,是何等的提升。

如果僅僅是這些,只要跟仁宗講清楚就可以了,但是持續3個時辰,原因還有其他,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葉清臣也有另外的一個發現。

當成本降低之後,葉清臣還發現了一些原來使用其他材料的,可以用鐵料來代替。

這其中,有價格相似,比如說,價格大概是在40文到70文之間的材料,使用鐵料的話,也能夠節約大量的成本,這部分被列入可能的部分。

還有一部分,是在30文到40文之間的材料,這部分材料也是可以用鐵料代替,雖然價格上面,有沒有大幅度的減少,可是把木質或者是其他的材料,替換成鐵料,這樣效果更好。

一些比較深入的方面,葉清臣因爲時間還短,沒有想得那麼的深入,但是從某種意義上面,這已經足夠了。

看着葉清臣巴拉巴拉的講了這麼一通,仁宗也是目瞪口呆的,他完全沒有想到,葉清臣的腦洞居然開到那個方面去了,蒼蠅再小也有肉啊,更別說這些可以替代的領域衆多,涉及的方面也多。

一個更換鐵料,就弄如此羣情激奮,差點沒有用奏摺把葉清臣給淹沒了,如果再涉及到這些領域,恐怕整個朝廷上面,就沒有他的支持者了。

可是葉清臣有一點看的非常的明白,那就是錢,鐵料上面,可以爲三司節約最少500萬貫,爲整個朝廷減少1500萬貫的支出。

有些錢,雖然不是三司和朝廷來解決,是區域自籌的,這筆錢節約下來,或許不能給朝堂上大規模的使用,他們在部門內部,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些有些難以通過的撥款,一些不能進行的項目,完全可以動用這筆錢了,這就少了很多向三司的要求。

鐵料就如此可怕,這些替代品呢?數量雖然沒有鐵料那麼的龐大,可能是鐵料的三五成以上,這樣下來,可能最終節約的數字會達到三司800萬左右,整體的2000萬以上。

錢,赤裸裸的錢的誘惑,讓仁宗有些眩暈,但是這中間蘊含的阻力,他當然也知道,葉清臣的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讓他來撐腰,如果不是這個,在這個時間點拿出來這個幹什麼。

這麼一場閉門會議,本來是仁宗對葉清臣的指責,但是最終變成了兩人之間的商議。

在確定了葉清臣,沒有任何的問題之後,仁宗也開始想辦法,在那些葉清臣沒有涉足的領域,進行努力。

那些地方可以進入,那些地方可以節約,那些不能進入,卻要點到,還有那些,就不能換。

因爲除了樞密院6000萬,還有樞密院的各種官員接近9000萬一年的訂單之外,還有最少1億的鐵料消耗在外面。

一億啊,之前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是現在,在仁宗的眼睛之中,卻是錢,拿到了,就是最少節約300萬貫以上,爲了北宋的財政,已經有些魔怔的仁宗,怎麼可能放棄這麼幾百萬貫。

除了爲朝政減少支出之外的,還有一個推動仁宗進行的最大的原因,這也是趙信的生意。

趙信爲什麼弄這個,他很清楚,不就是爲了錢麼,定海軍是一個什麼地方,一個一無所有的海島,可以說,北宋成立的邊境軍州,從來都沒有這麼惡劣過的,這也是明明定海軍更靠近內陸,卻依然得到批准的原因,在宰撫們看來,這就是仁宗給趙信弄的一個出身,一個玩具,這也是有些韋貴的根本原因。

可是仁宗卻是知道趙信的目的的,趙信是準備在北宋建立一個不次於大名府和汴梁的龐大城市,所以賺錢是肯定,沒有足夠的錢的支持,如何建設一個可怕的大城市。

雖然每斤鐵35文,看起來很低,比以前低的多,可是直覺告訴趙信,這個還有利潤,3億斤的價格,哪怕是一斤1文錢,都能夠有幾30萬貫的收入,這點對於趙信也很重要。

提升了北宋本身,又節約了開銷,並且還能夠給趙信收益,何樂而不爲呢?

聊的越來越投機的兩個人,立刻完成了很多基礎決定,此時還沒有意識到災難已經降臨的中低層官員,還在瘋狂的上書,在他們廷議的這麼短短的一個下午,就又是一大堆的彈劾,送到了仁宗的面前。

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
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零三章 和盤托出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開始第五百三十一章 誤差和燈塔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四百三十章 商人的特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功出爐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百五十一章 奏報中樞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