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

薛玉等人,按照孫吉的命令,做好了準備,三個人都手持一面大盾,護衛住了王鬆和趙信,等待着孫吉開始攻擊,在對岸,在下游,有衆多的敵人在,他們也絲毫不亂,平靜的等待60息的時間,孫吉給了足夠的餘量給他們做好準備。

孫吉的臉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表情,兩面大盾,以一定角度擺放在他的前方,跟船身形成了一定的夾角,穩穩的防護住他,這一切做好之後,他纔不停的拉動弓弦。

嗖嗖嗖的破空聲音響起,10石強弓,連一秒鐘都不到,就跨越了他們之間的70米不到的距離,碧玉弓比普通的10石弓更快,別說有了弓手+1的加成,射速在孫吉的手中,被顯現的淋漓盡致。

丹木是超級射手,神鵰手在草原上是至高無上的稱號,可能幾萬,上十萬射手中才能夠出現一個,對於弓的敏感性非常高,是他敢於接近船的原因,有任何問題他都可以反應,指揮手下從容躲開。

孫吉的射速很快,丹木反應也不慢,在聽到弓弦響聲的第一時間,大聲呼喊:“散開。”

換成普通的弓手,說不定,真的在丹木的指揮下避開了,射箭是最強的孫吉,箭速比薛玉這樣的巔峰射手快30%以上,加上弓手+1的加持,速度尤爲可怕,三根狼牙箭閃電般的,丹木的喊聲在嘴裡醞釀的時候,箭已經近在眼前了。

丹木及時反映,拿出了騎盾,做好了防備的一切準備,以他的實力,有任何的箭落到他的旁邊,可以用騎盾格擋開,多麼希望這些目標是他,這樣他的手下,就可以少損失幾個。

孫吉沒有選擇冒險對他攻擊,選擇其他的羌騎,哪怕現在最大對手是丹木,其他的羌騎,也是巨大的威脅,真的能夠所有羌騎都給清理掉,只剩丹木一人也孤掌難鳴。

連珠箭本身射速極快,加上弓手+1的加持,三個羌騎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應聲落馬,他們被狼牙箭命中了脖子,巨大的箭矢,把他們的脖子對穿,在冷兵器時代,這種傷勢,是沒得救了,當時不死,也差不多了。

“孫吉!”丹木咬牙切齒的說道。連珠箭是孫吉的拿手絕活,就算是強如丹木,都沒有學會,知道一些基本的技巧,比如說,四隻手指夾住三隻箭,如何發力,如何轉換,如何連珠不休,他就不知道了,這不是勤學苦練能夠解決。

3只狼牙箭成功命中目標,丹木的臉上,看不到絲毫的欣喜,手腳不停,從箭筒之中拿出了另外三支箭,這是連珠箭的特點,不但三株連發,每一個區間,也比普通的射手快。

散開的命令剛剛喊出來,羌騎們還沒有散開,一些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又是三人中箭,同樣是一招命中。

丹木無奈的看着這一切,是從隴西一路過來,沒有遇到從京城的人,在大名府得到消息之後,就直下南樂,跟王淇匆匆見面,王淇也不知道護衛趙信的是什麼人,京內只是給他們傳遞了船的基本性能,還有目的地,剩下的就要靠他們自己了。

丹木以爲,憑藉着南樂的一個都禁軍和一個營的廂軍,在船隻的補給的時候,一舉拿下,誰知道撲了了空,一路追尋,耗費了4天的時間才追上,這中間,多少辛苦,多少鬱悶,準備以一次瘋狂的攻擊來緩解,沒想到遭遇了當頭一棒。

丹木沒有自大到,認爲這一條船上沒有護衛,唯一沒想到,是孫吉,這個可怕的待遇器械,他是整個禁軍之中,射速最快的軍人,遠比第二名實力高的多。

在禁軍之中,薛玉也是排名靠前的,跟孫吉相差不大,實際上,射速這一點,天壤之別,在這麼短時間之中,最多造成兩三人的傷亡,孫吉卻在最短時間之中,最少出了三輪,9個羌騎被擊中,眼看不能活。

一時大意直下的,把整個軍陣暴露在了孫吉的面前的,丹木再怎麼的自信,也無法抵擋持續的傷亡。不能繼續下去了,丹木毫不猶豫的拿出了落月弓,搭弓開箭,他必須要阻止孫吉繼續下去。

落月弓是很不錯,不是爲丹木量身打造的,爲了保證10石的力量,拉開15石的強攻,在後世,用科技的手段,也會犧牲射速,因爲弓拉開的距離,也比普通的反曲弓多的多,射速從來都不是丹木的選擇,絕對的速度,他比薛玉,或者是嚴華都要慢。

同爲金槍都頭,側重點不同,薛玉還勉強稱之爲超級神射手,嚴華就只能夠是神射手這個級別,他不是以射術見長,射術只是其中一種技能,他是以拳腳著稱的。

丹木開弓射箭,孫吉已經連續的三輪了,3次連珠箭,9次命中,9個羌騎被直接幹掉,無一例外,攻擊力和精準度,都表現一流,趁着丹木沒有射出那隻箭的時候,孫吉又來了一輪,這一次微微的有些偏出,3中2,可在短短的時間之中,11名羌騎被擊倒在地。

丹木的反擊到了,15石的強弓,帶動長箭攻擊,丹木的射速不快,可是落月弓不簡單,這個被卡牌系統,評定爲3級的寶物,非常強悍,他射出的不是木箭,是鐵箭。

只有15石的強弓,才能夠支撐這麼沉重的鐵箭,在不足100米的射程之中,在強大的力量推動之下,箭甚至比孫吉的連珠箭更快,帶着巨大的力量,準確的射向還躲在船艙之中。

鐵箭刁鑽的從孫吉射出的位置,鑽了進去,竹簾,被這一箭直接擊碎了,箭在穿過了竹簾之後,沒有任何停留,飛向了孫吉,神鵰手就是神鵰手,在黑夜之中,憑藉着孫吉射箭的角度和速度,判斷出了他的正確位置。

孫吉早有準備,一個錯不之下,讓開了剛剛的位置,長箭直接向下,正好擊中了船艙,4尺左右的狼牙鐵箭,直接射入船甲板3尺有餘,強大的震顫,讓尾部不停的晃動。

孫吉眉毛微微一皺,落月弓的攻擊力,在他預料之上,這樣的穿透力,或許大盾未必能夠擋得住,心理上的波動,並沒有影響到他手中的動作,站在了大盾的另外一端,動作一點都不慢,比之前的頻率稍稍慢一點的速度,繼續還擊,3枚長箭立刻射出。

羌騎是精銳的,得到了丹木的提醒,再加上血粼粼的例子擺在他們得面前,他們應對正確,1個都的羌騎迅速的散開,爲時已晚,孫吉的連珠箭,是他最強的絕活之一,一次三枚狼牙羽箭,可以在60息之中,完成15輪射擊的,一共發出45只羽箭,事實上,這一次,孫吉超水平發揮,在60息之中,射出了60枚,足足比最佳的時候多了四分之一。

一方面,絕境之中爆發出來的力量,另外一方面,是弓手1的加持,類似孫吉這樣的超級射手,10%綜合能力的加持,對他的實力,提升可不是一成這麼簡單了,提升30%都不止。

最終,這一分鐘左右的攻擊,展現了強悍的爆發力和殺傷力,哪怕一個都羌騎儘可能的阻擋,丹木也奮勇攻擊,在60息之中,一共向船上射了8箭,強悍的力量,甚至把一個窗子都射碎了,也比較準確的找到孫吉的位置,最終命中船上2只,命中窗子1只,命中到大盾上面5只,都被孫吉輕鬆的避開了,基本上沒有對孫吉產生多少傷害。

可孫吉的60髮長箭,樂子可就大了,命中率高達75%,也就是說,45個騎兵中箭,一個都就是100個騎兵,這下子損失近半了,看着幾乎已經半殘的手下,在這一場速度跟力量的巔峰對決之中,丹木毫無疑問的慘敗。

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
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六百章 人員培養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略眼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三大作物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語道破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二百二十六章 空城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圖炮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開發報告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