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

仁宗不知道雲臺山島到底是什麼地方,可是有人知道,此時正好是午後,讓內監叫過來轉運司之中,在淮南東路待過的官員,問問那個地方。

很快的,以爲三司副使過來,這位曾經在淮南東路帶了17年高官,想了半天,纔想起來是什麼地方。

雲臺山島應該是海州的一個大島,還是不確定的那種。

連這位在淮南東路待了17年官員,都不太熟悉這麼一個島嶼,可想而知他是什麼地方。

仁宗可以想象,首先,必須要是小,只有足夠的小,纔會讓一個在哪裡待了17年的官員,連想都想不到。

小之外的另外一個,就是窮了,沒有什麼產出,時不時的還需要救濟,當然了,不是那種大災大難的救濟,最多就是死人了,轉運司會準備一部分的資金下去,用於救濟一下,聊勝於無。

官員的記憶非常的模糊,好在,他在淮南東路待了多年,知道皇宮秘藏之中,是有一張淮南東路的地圖存在的,哪怕這一張地圖,繪製於仁宗年間,可總算是一張地圖。

很快的,內監去秘藏之中,把地圖弄了出來,這是一張繪製了整個淮南東路,還有周邊的一些地區的詳細地圖,當然,也包括了海島。

這位官員知道,剛剛他的表現,在仁宗那裡失分很多,這一下子使出了渾身解數,進行解釋,首先找到了海州,然後找到的小島。

順着這個官員指向的方向,仁宗在地圖上面,有在的海州的海邊,很小的一個島嶼,看不出來大小,可是在官員解釋,他大致的瞭解了這一個地圖的比例,大致上說,東京汴梁下轄的任何一個縣,都要比這個島大,而且是大得多。

官員還想解釋,可是仁宗已經沒有興趣了,他只是瞭解了一個就知道了,小,果然是很小,連一個縣都沒得大。

仁宗明白了,沒有繼續的問下去了的興趣了,他揮揮手打,讓這個官員離開,沉思了很久。

哪怕對於這個地方不瞭解,可是用腦補,就可以補出來這個地方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孤懸海外,還一窮二白,沒有什麼城市,更沒有什麼港口,只是散養了一批的民衆,每年交出來的錢糧,放在海州,都不是特別的起眼,更別說是淮南東路,這也是沒有人知道根本原因。

甚至這那個官員,他之所以能夠想到這裡,還得益於災害。

仁宗腦補的一點都沒有錯,官員之所以想起雲臺山島,還真的是災害,在他擔任淮南東路轉運使的時候,一場20年一遇的颶風,吹過了雲臺山島,哪怕北方,颶風的破壞力,不會如同南方那麼可怕,一場颶風下來,毀掉房屋4000間,直接死亡和失蹤的超過8000人,可以說震驚了整個淮南東路。

這個災害,最終是輕描淡寫的彙報了,因爲雲臺山島上面大部分的島民,都沒有登錄戶籍,有些乾脆就是沒有什麼,地方官員也懶得上島查看,除了的淮南路批覆了8000貫救濟款和1.2萬石的糧食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了。

一個一窮二白,孤懸海外,對於整個大陸沒有任何的影響的海島,把他們劃出去,不但沒有絲毫的問題,淮南東路和海州,還巴不得把他們劃出去。

要知道,孤懸海外的島嶼,一旦遭遇到了颱風的天氣,都需要提供震災支援,可能一次賑災,可能就要十年,甚至是20年的錢糧,少了這個城市,對於他們而言,就少了一個巨大的包袱,這對於淮南東路,甚至是海州,都有巨大的好處。

地方上不反對,這是第一個的要務,至於宰輔們,如果把海州化爲邊境軍州,或許還在考慮,最起碼是一個陸地的州,人口也有幾十萬,這樣的軍州,又不是頂在關鍵的所在,屬於可批不可批之間。

海州的一個島,海特別的小,只要是島,在文官的印象之中都沒有多大的,實際上,雲臺山島,還真的就不大,也很荒僻,這就問題真的不大了。

仁宗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就在第二天的朝堂上面,拋出了這個問題,三司首先就同意了,宰輔們也沒有什麼反對的,可是一箇中級官員提出了反對。

雖然這只是一箇中級官員,可是仁宗很清楚,背後的人是誰。

說實話,這個點位非常的關鍵,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特別是最終的名單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拿出來苗定獲封節度使的消息,肯定是有人反對的。

苗定是誰,在朝堂上面,有資格知道的,都非常清楚,苗定就是原來的趙昕,仁宗的第二個兒子,又不是封什麼親王,儲君,一個連一縣之地都沒有的邊境軍州,這算什麼,還是海州哪裡鳥不拉屎的地方。

仁宗在準備今天的提案的時候,就已經讓淮南東路,把雲臺山島的詳細情況,都給列了出來。

一個只有下縣地盤那麼大的島嶼,距離岸邊還有幾十裡,在海州登記在冊的只有400多戶,不到1500人,最關鍵的是,還有海州在過去30年之中,對於雲臺山島的收支情況。

每年收的稅收,折算成銀錢,不過是400貫,平均每人不足250文,可是在5年前和12年前,分別有一次颱風,僅僅是其中一次,撫卹金支出,都高達1.5萬貫。

一排排一列列,都證明了,這是一個窮的幾乎沒有比這個還窮的島嶼,這裡劃出去,不但不會劃出利益,反而會讓地方去掉一個龐大的包袱,這是好事情啊。

再說了,背後是苗定,哪怕是要一個富裕的上縣,也都會捏着鼻子認了,更別說一個根本算是不毛之地的地方。

本身,宰輔們還怕仁宗造假,可是宰輔們在朝堂之上,千絲萬縷的聯繫,海州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雲臺山島同樣也是,但是總有對他熟悉的,只要找在哪裡任職的問一問。

官員幾經流轉,不知道有多少曾經在哪裡任職過,就算是中樞,七八百個,或許困難,三五十個,應該是沒有問題。

果然,關於那裡的消息傳過來,跟仁宗說的差不多,甚至會更差。

這樣一個毛都不算的地方,還有人要反對,很顯然,他並不是就事論事,而是爲了反對而反對。

仁宗的臉色一沉,多年皇帝形成的威懾力,直接壓在這個中年官員身上。

這是仁宗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徹底的發出了自己的威懾,不但其他的宰輔們都大吃一驚,更別說,處於核心區域這個人了,他差點沒有軟癱再地,只是趴在那裡,不敢說話。

“那麼再議吧!”仁宗並沒有直接壓服他,而是見好就收的說道,宰輔們都心裡有數,甚至是一些聰明人都知道,這個中層官員的政治前途,徹底結束了。

朝堂之上,擱置了這個議題,並不代表這個議題就徹底的不動了,重點還是接下來的爭鬥。

那個中層官員,不過是推出來的炮灰,動了他,不但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會讓那些被汝南郡王抓住把柄官員,徹底的投奔到他的麾下。

沒錯,在這個中層官員跳出來的一瞬間,仁宗就非常清楚了,背後的人是誰。

還能有誰,如果說,這一次額坑的最厲害的,就是汝南郡王了。

如果說在這件事情之前,汝南郡王是仁宗朝的頂級大腿,先不說他本身作爲宗正的權利,就說他的兒子趙宗實,有巨大的可能性,成爲儲君,甚至最終登頂的,到現在,只是候選人之一的,甚至連入選都有問題他能不着急麼?

跟趙信有關係的事情,他一個都不能放過,只差沒有親自的上陣了。

這個中層官員,不過是他抓住把柄的衆多官員之一,在他的逼迫之下,不得不站出來。

仁宗嘆息了一下,對於他還是保持了相當的警惕,甚至必須要用時間,來瓦解潘恆在汝南郡王之間的力量。

這股力量,也不是可以無休無止的被汝南郡王使用,這個中層官員,算是介入比較深的,可是這一次之後,汝南郡王能夠用的了他。

看樣子,還是要給他點面子,本身還要在抻一抻他的,現在,不得不做出別的選擇了。

第二天仁宗沒有再一輪苗丁獲封的事情,而是拿出來了另外一個議題的,已經討論了很久,讓整個朝堂都混亂不休的儲君候選人,終於塵埃落定了。

經過仁宗的提出,加上宰輔們的認可,宣佈了最終的結果,8個入圍者的名單,絕大部分都在預料之中,唯一的變數就是汝南郡王的兒子趙宗實。

換成立儲這件事情之前,幾乎不可能跟趙宗實爭奪,現在他進入到這個序列之中,已經算是意外了、

有心人看出來了點什麼,卻沒有點破,聰明人都是悶聲發大財的,願意在官道之上點化你的,除了親朋,就是老師,甚至這兩者,都未必會。

汝南郡王終於心滿意足了,這是一小步,卻是向前的一小步,真的一切都失去了,那就萬劫不復了。

接下來,當之後,仁宗再一次的提出了雲臺山島的事情的時候,一致的通過了,再也沒有任何的阻礙了,海州的雲臺山島,單獨化出來,被單獨的定位爲定海軍,設定海軍節度使,保州侯苗定,改封定海侯,定海軍節度使,全權處理定海軍的一切軍政大權。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零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搪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日千里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一百二十章 棱堡原理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選確定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七十五章 鉅商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