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

也不能怪的遼興宗這麼的失態,甚至沒有一個帝王的樣子,原因非常的簡單,鐵太重要了,直接關係到整個遼國的戰鬥力。

沒錯,冷兵器時代的鐵的重要性,可比工業時代重要的多,因爲武器的好壞,直接代表着戰鬥力。

鐵代表着武器,代表着鎧甲,代表着軍隊的力量,一款足夠強大的武器,可以造就一支軍隊,所向無敵的軍隊。

拿周文秀的重騎兵來說,這個在周家和蕭惠共同的努力之下,最終成型的部隊,戰鬥力非常的驚人,原因就是他們的鎧甲。

這玩意,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解的,重量比較輕,防禦強大,在連續的戰鬥之中,除了衝擊西夏軍營的時候,因爲被圍攻失散的關係,損失比較大之外,其他情況下,基本上,沒有多少損失的,這才創造了周文秀的無上功勞。

在初期得到這個鎧甲的時候,蕭惠也在初步接觸之後,就詢問過大都的鐵匠,特別是一些能夠打造神兵利器的鐵匠,卻發現,根本沒辦法複製。

當時他也很奇怪,詢問過周文秀,這個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周文秀卻實話實說,只說通過渠道從北宋弄來的,只有這麼多了,就這麼就花費了20年的時間。

周家是漢人,遼國的漢人,大部分都跟北宋做生意,這也是的不爭的事實,特別是一些違禁的事物,也只有他們能夠做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終,蕭惠並沒有懷疑什麼,指示感嘆,這些東西太少了。

20年的時間才2000套,等於一年最多一百套,更輕的重量,更高的強度,哪怕只有2000人,在戰場上面靈活的運用的,也發揮出了五倍,甚至是十倍的作用。

可是對於蕭惠來說的,這太少了,2萬纔好,20萬就更好了,這就是武器的重要性、

現在,韓琦甚至放開鐵的口子,只是爲了馬,這些東西是不是可以拿到。

蕭惠死死的盯着韓琦,等待着韓琦回答。

“可以!”韓琦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

“那麼,武器也可以麼?”

這個,韓琦稍稍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穩定的說道:“可以。”

聽到了遼興宗的問話,韓琦爲難的是,輸出武器,到底會對遼宋之間造成多麼大的影響,這個不得而知,如果換成以前的話,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武器外流。

北宋對於鐵料的控制,也是相當的出色的,遼國和西夏,都沒有得到多少,這其中不得不說西夏。

北宋跟西夏的戰爭狀態持續的太久了,在這樣的前提下,怎麼可能出口物資給西夏,只不過,立國三戰,北宋被打的太慘了,先不說每一戰,都被殲滅了1萬多,就說,被攻佔的城市,那些充滿了後勤物資的城市,西夏直接就吃飽了。

韓琦最終同意的原因,是因爲北宋的精鐵大量的出現,之前趙信也說過,向遼國出口武器的事情,可以把禁軍的武器更換一遍。

否則的話,禁軍的武器沒有更新換代,可是原有的武器沒有更新,就不太合適,這也是明明知道的,大名鐵匠作坊,有更好的武器,卻沒有換裝的根本原因。

可是現在,把這些廢舊的武器,賣出來一個高價的,順帶的,推動禁軍換裝,用8成的長弓手,1成重步兵和1成的重騎兵,這些結合到一起的隊伍,必然會展現很大的威力。

這也就是意味着,80萬套的裝備也可以換裝,這些如果全部高價出口到遼國,不等於是遼國花錢,給北宋的禁軍重新換裝了一下。

遼興宗和蕭惠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出了興奮,特別是蕭惠,還追着說道:“步人甲也可以麼?”

“當然可以,不過步人甲價格較貴,不知道陛下到底要多少套?”

貴?遼興宗愣住了,他這才從美夢之中醒來,沒錯,北宋的東西是很好,可是價格上面,也不會低的,他能買的起麼?

這可不是北宋答應給的歲幣,要什麼都不掏錢的,這可是北宋的鐵和裝備,這些都要是用錢來買的。

韓琦說完,就轉身離開,留下了木然的遼興宗,他很頭疼,牛馬這些東西,要多少才能夠換到武器呢?

這時候,沒有任何一個知道北宋詳情的。

遼國在北宋駐紮了很多的使節,他們在北宋是超國民待遇的,他們也不可能沉下心來,瞭解市井的行情。

他們不知道在北宋,牛馬的價格已經上漲到了何種的程度,也不知道,北宋對於牛馬的需要。只是知道,之前的控制下來,北宋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這一點也就夠了。

正是因爲不清楚,不知道北宋對於牛馬的渴望,已經達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也不知道,一匹良馬,在北宋可以換到10套步人甲,甚至可以配齊一個禁軍的全套裝備,甚至還有些剩餘。

他們想當然的把價格帶入到了遼國,遼國的牲口,是最不值錢的,一頭牛的價格,也就是1貫多,可是相對而言,鐵的價格高昂,最少也是300文以上,5斤鐵能夠換到一頭牛,這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可是卻是實際存在。

現在,在韓琦放出了鐵料和兵器這個殺手鐗之後,更是沒有絲毫的抵擋能力的,他們必須要拿到鐵料,成建制的兵器和步人甲,也需要,這樣遼國的實力,就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了。

在遼興宗看來,鐵料是必須要拿到了,遼國戰士,身體強大,遠比南蠻強的多,還要有了鋒利的兵器和厚實的鎧甲,一切都不成問題了。

至於把戰馬輸送到的北宋,戰馬是肯定不可能的,那是遼國多年的培養出來的,其他的馬和大型牲口,到時無所謂的,真的給北宋10萬騎兵,北宋還能夠在馬背上的遼國人面前,討到便宜。

如果按照一般的發展,就是這樣,越是高緯度的地區,人的身材越高大,各方面的素質就好,這是的氣候條件和先天造成。

可是北宋也是留了一手,他拿出的,只是原來北宋禁軍的裝備,這個裝備,比起原來遼國的裝備而言,不知道好了多少,可是跟真正的大名鐵匠作坊生產的相比,都大大不如,更別說精鐵。

鋼材,在去了定海軍之前,或許是一個困難的,大名府生產各種的鐵料不是特別的困難,可是生產精鐵,就有些爲難,產量只有一半左右。

可是在定海軍,大型鋼鐵廠,用高爐鍊鐵鍊鋼,讓整個效率提升的非常可怕,目前定海軍已經完成了差不多400萬噸的年產量,其中八九成是鋼,甚至鋼的造價,只是比鐵多出了一點點,這就存在着大規模冶煉可能了。

而且簡單衝壓機器,也已經完成,這樣下來,加工普通武器,並不困難,成本大大的壓縮之下,全面換裝也沒有問題。

鐵跟鋼的差別,可比以前的普通鐵和北宋鐵之間的差別更大,鋼鐵武器不能說是削鐵如泥吧,單是也會佔據巨大的優勢,這一點,從北宋重騎兵上面,就可見一斑的,裝備了新式鎧甲的重騎兵,在馬的質量跟西夏有較大的劣勢的前提下,居然戰勝了敵人,自身損失很小。

韓琦說完,就離開了,讓兩個君臣,都沒有反應過來,蕭惠這纔想到,似乎忘記詢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文秀的那些重騎兵鎧甲,這種質量這麼好,重量上,還要比普通的鎧甲要高的,要多少錢。

鐵料,鐵料,遼興宗徹底的被鐵料這玩意給吸引了他,幾乎立刻召集了衆人,朝中重臣,對於北宋的武器的渴望,幾乎達到了巔峰,

鐵,北宋的冶鐵工藝,冠絕整個的東亞,步人甲的質量也遠比的其他國家高,元昊的鐵鷂子和重騎兵能夠得到發展,的全靠立國三站之中的繳獲,一萬多套步人甲,被他弄出來了3萬套的鐵鷂子,還是鐵鷂子裡面比較強的那種。

如果北宋可以出口鐵的話,他們也可以出口牛馬,這是一個相互的問題的,這一點首先得到了全體朝臣的認可,並且迫不及待的想要執行。

耶律重元之類的,也提出,要求直接交易禁軍的裝備,不能是新的。

北宋不靠譜,他們對於鐵的認識也不高,如果隨便哪一些東西來搪塞,甚至比他們更差怎麼辦。

這就更加的合乎北宋的要求了,北宋本身就是銷售那些更換下來的武器,就是從禁軍身上扒拉下來的,還有磨損的痕跡,你要不要,還不信,那麼直接在河北交易了好吧,到時候,河北三關,直接派出幾個軍的禁軍,直接把武器裝備給脫了。

還是新鮮出爐的,帶着體溫的,有磨損的武器裝備,你要不要。

當然了,要什麼的都有,甚至遼國貴族之中,要求加大對一些奢侈品的進口,比如說,精美的瓷器,漂亮的絲綢,甚至是一些說工藝品和珠寶,這些都是聊過不多見。

遼國最頂級的絲綢,都是歲幣之中有的,這也成爲了遼主賞賜的重點,他們也知道,北宋擁有很多,遠比他們使用的絲綢貴很多的存在,可惜那些,不能說是非賣品,最少說,以遼國貴族的力量,還買不到而已。

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
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六百八十二章 捕鯨船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四百五十八章 城市化和工業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利潤驚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一百六十九章 應對方案第三十五章 僥倖心理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二百四十章 風生水起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三十八章 武器也可以麼?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