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

要重量輕,只有更輕的重量,纔是最適合弓箭手的,古代不少的弓箭手,他們身穿着皮甲,甚至不着甲,原因就是因爲穿着着鎧甲,容易影響體力,弓箭手的體力,代表着弓箭手的戰鬥力,一旦弓箭手失去了它的體力,也代表着攻擊力幾乎爲零。

哪怕是有棱堡的防禦在,趙信也不敢不着甲,在這個時代,能夠對棱堡產生威脅的,只有弓箭,理論上,在棱堡上面,藉助着高度,進行拋射的話,沒有多少箭能夠影響到它,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人數,是苗家莊防禦最大的問題之一,對手可能會是十倍,甚至是二十倍,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十換一,也是苗家莊這邊吃虧,趙信不能看着這個情況發生。

細數中國和世界古代的鎧甲,最適合弓箭手的,恐怕就是皮甲了,可是上好的皮子不容易得到,一件出色的皮甲,往往是用牛皮等做成,需要時間和精力,這也有些不太適合。

突然一個名字,在趙信心中一閃而過,紙甲,這種在北宋的時期,只是剛剛出現,甚至沒有大規模列裝的鎧甲,在之後的明清時代,大規模的發展,到明朝後期,整個軍隊之中,基本上就是紙甲了。

紙甲,基本上,全部都是用紙構築的,防禦力出色,重量輕,基本上滿足了趙信的要求。

紙糊的,往往被用來形容的豆腐渣工程,可是這一點放在紙甲上面,真的有些冤枉他了,紙甲,是同等重量,防護力最強的。

紙的強度,往往是很多人都忽視的,畢竟紙太常見了,哪怕是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都可以輕鬆的撕掉紙,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紙的強度很弱。

可是經過特殊的處理,一張報紙,擡起一百公斤的東西,還是可以的,聽起來很天方夜譚,可是實際上,按照一定程序來做的話,還真的是可以,紙在經過特定處理之後,它的強度是有,說白了,紙也是纖維的一種,而高分子纖維材料,本就是後世新材料的發展方向。

3寸的紙甲,在同等重量,甚至更高重量的防護上面,特別的強,特別是箭防,3寸厚的紙甲,足以抵擋大多數的箭矢的攻擊,最關鍵的是,他的重量很輕,對於弓手而言,是最佳的鎧甲。

甚至爲了增加強度,可以在紙甲的外圍,蒙上一層皮子和鑲嵌上鐵片,前者可以防禦雨天,水對於紙甲的侵蝕,而後者,卻是抵擋一些太過鋒利的武器。

紙甲唯二的缺點就是這樣,不能見水,水對於紙甲的侵蝕作用巨大,再怎麼處理的紙甲,一旦遭遇到水,就真的是豆腐渣了,鋒利也是一個弱點,紙天生的強度,集中到一起,面對一些鈍器或者箭矢,還好辦一點,一旦遭遇到鋒利的武器,鋒芒隨便就可以破開紙甲,對他產生傷害,鐵片強度,哪怕只有薄薄一層,在紙甲的任性之下,增加防禦力度。

皮子是有,趙信可以具現出禁軍的一些皮甲,對他進行切割,把厚厚的皮甲分開,形成一個小小的外層,只要隔絕水就好了,至於鐵片,可以選用最薄的那種,一兩毫米厚,就算是貼在紙甲的外側,也不會增加多少重量的。

最終,一個成年男子,2寸厚,加上一層牛皮和鐵片的紙甲,總重量不過是9斤左右,遠遠低於的普通的鎧甲,可是防護力上面,卻非常出色的。

一個紙甲,被孫吉親自嘗試,在他拿出了的落月弓,纔在100米之內,貫穿紙甲的。

可就算是落月弓,在貫穿紙甲之後,也沒有穿透,透入1寸,就在紙甲的停止作用下,無法進入下去了,代表着什麼,除了身體之中,少數要害地方,其他的,很難穿透,甚至因爲肌肉和骨頭的關係,射入到肉體上面深入深度,還會減少很大的幅度。

15石的強弓,遍數整個遼宋西夏三國,能夠拿得起的,有幾人,這樣的跟孫吉一個層次的弓箭手,才能夠在100米的近處,通過直射,射穿這個紙甲,這個防禦強度已經是非常高了,可以說,在戰場上,穿着他,面對絕大部分的箭矢,可以無視的的,如果再加上一個不錯的頭盔,戰場上面的生存能力會更強。

實際上,趙信安排的頭盔,比他想象的更高一點,全覆蓋式的,而不是傳統的露臉的頭盔,甚至會在眼部,裝上無色的水晶片,這樣,就算是偶然間,射向眼睛的箭矢,也會被水晶阻擋。

這樣的奢侈程度,還是一個長弓隊麼,就算是北宋禁軍的弓箭手,防禦強度都沒有達到這樣的喪心病狂,當100件紙甲,通過具現系統具現出來之後,民團的訓練,也發生了改變。

之前,擔心受傷的關係,訓練強度一直都是較爲低烈度的,無外乎是個人基礎實力的訓練,長弓,還有一些防禦套路的訓練。

現在,基本上添加了實戰的訓練,500人負責攻擊,100人負責防守,剩下的觀戰,最開始,是沒有箭頭的箭,全甲的紙甲,出色的防禦力,讓這些箭起不到多少作用,不會擔心出現危險的,也可以增加訓練的烈度,讓他們提前體味一下戰場的氣氛。

到了後期,熟練了之後,乾脆用真箭,在使用長弓,在200米左右,向40米高的棱堡上面拋射的前提下,長弓的射程和攻擊力,小了很多,少了40米的重力加速度,要知道,長弓拋射的高度,最高也就是五六十米的,到了40米的高度,幾乎是強弩之末。

連長弓都是這麼被削弱,傳統的短弓,只會被削弱的更厲害,再加上紙甲特殊的箭防,一場演習下來,上面插滿了二三十隻箭,卻依然生龍活虎的,不影響戰鬥和活動,就算是見多識廣的孫吉等人,也是沒想到,一個日常之中常用的紙,會有如許的效果。

棱堡本身的強悍,再加上紙甲的超強防禦力,讓孫吉開始放心了,700人的團練,再加上他們幾個大將,哪怕是來上一兩萬禁軍,他們也可以藉助着防禦,藉助着長弓隊,守住棱堡,又不是要消滅這些叛軍,只要堅持住,等到周圍的軍隊過來平叛,他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對於此,他們是有巨大的信心。

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
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二十六章 佔據靈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八百六十三章 戰爭爆發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六百六十一章 北伐之前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三百零八章 鍊鋼和淬火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技樹缺憾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爭上城頭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