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

幕後黑手是誰,趙信已經有些眉目了,或許原來的趙昕不知道,他是一個孩子,沒有多少渠道,甚至連仁宗和孫吉都不知道,因爲這個幕後黑手隱藏的太深了。趙信知道,無外乎那些有可能登上皇帝寶座,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汝南郡王趙允讓。

趙允讓實際上是很悲劇的人,真宗無子,他被作爲繼承人,送入皇宮,一直作爲儲君培養,因爲仁宗的出生,又被送出宮,可以說,皇帝之位跟他只差一步之遙。

如果單純如此也倒罷了,仁宗朝,又來了一次,是他的兒子趙宗實,仁宗同樣無子,所以接了幼年的趙宗實進入皇宮,後來同樣因爲趙昕的出生被送出宮。

不過,歷史上,趙宗實比趙允讓幸運一點,趙昕死了,他被作爲繼承人培養,後來在仁宗死後,繼承了大統,成爲了宋英宗,北宋的第五位皇帝。

這是歷史的記載,實際上無論是英宗,還是後來的神宗,歷史上面都有正面的評價,並不是庸俗的皇帝,也算是正常延續了北宋,一直到宋哲宗無子,身爲其弟宋徽宗繼位,北宋才陷入到了絕境之中,他是北宋真正意義上面的昏君。

歷史是歷史,真正走在歷史之中,趙信才感覺到,沒有無緣無故的幸運,趙宗實之所以比趙允讓幸運,不是運氣好,而只是他的父親比趙允讓的父親權勢更大,更加的果斷。

任何人都可以想到,就算是普通人,幾次三番,給了又不給,不給又給,都會生氣,更別說皇族,有可能染指那個位置,只要仁宗沒有兒子,趙允讓的兒子就可能是唯一的人選,皇位可能是幾十年來,困擾着趙允讓的夢魔,纔會讓他鋌而走險。

在仁宗,甚至是真宗朝,汝南郡王都因爲他的遭遇,得到了補償,特別是仁宗一朝,他不但把勳爵升級到了最高,實際權力也極大,目前是宗室的宗正,這個職務,在外面不起眼,是整個皇室之中,最重要的職位,這也是汝南郡王能夠在短短時間之中,拉攏起這麼龐大勢力的根本原因,就連王德用都被拉攏到了。

趙信有九成信心,幕後黑手就是趙允讓,一成的不確定,是不知道他穿越的是真實的歷史,還是被時間節點架空的歷史,真的要冒出來其他猛人,也不是不可能。

保州是安全的,不然的話,仁宗也不會吧他送到保州來,北方軍鎮相對比較的穩定,小股的調動,500人以下,還有可能,最多東一些手腳,封建軍隊的弊政,讓很多的軍隊,在普通的士兵和底層軍官的心中,上司比皇命更加的重要。

可再怎麼的多,總會有一個度,500人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超過500人,就肯定會引發朝野震動,哪怕他成功了,痕跡也沒辦法抹掉,他們是對付趙信,趙信只是一個皇子,哪怕是仁宗唯一的皇子,可仁宗還在啊,只要仁宗在位置上,沒辦法抹去痕跡行動,都會遭到仁宗雷霆之怒,任何一個家族,包括王家都不會這麼選擇,這是滅頂之災。

看樣子是要對付不足500的敵人,這樣的話,120長弓兵,加上苗家莊本身的青壯,應該是夠用,他們足以抵擋住任何500以下的兵種。

長弓兵,是一個非常考驗作戰方法的兵種,力量和持續度,是長弓兵的關鍵,在精銳射手的指揮下,組員不用考慮射到那裡,不用考慮準確度,必須要考慮的是基本功。

一個合格的長弓兵,他們一分鐘最少要達到12箭,在12分鐘的時間之中,完成130箭,最多是170箭的射擊,這樣的射擊密度之下,一個長弓兵最少相當於兩三個短弓兵,在擁有破甲重箭的前提下,就算是重騎兵也不敢輕易動手。

北宋有重騎兵麼,連大名鼎鼎的靜塞軍,都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或許在北宋的各個軍鎮,有零散的,不超過一個都的重騎兵,可是要想把這些軍鎮的重騎兵,集中到一起,那比登天都難。

如果趙允讓真的能夠把所有軍鎮的寶貝,重騎兵都給囊入其中,那就根本不用刺殺他趙信,直接依靠着軍隊的支持,登臨大寶都有巨大的可能性。

北宋哪怕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整個北宋一朝,從來都沒有軍事政變取得皇位的,北宋,甚至是後來的南宋,對於武將的控制已經達到了極致,分化,制衡,甚至是打壓,做到了極點,哪怕仁宗都不可能把邊鎮集合到一起,更別說其他人。

因爲這樣的認知,趙信從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對付不超過500人的小股精銳,那麼夯實自身,就成爲了關鍵。

就長弓手本身的能力而言,這部分青壯,因爲本身的素質方面,已經走在了路上了,出色的基礎,加上科學的訓練,很大一部分人都有狩獵的經驗的,這種情況下,進入狀態更快,最快的,已經可以達到一分鐘之中12箭,跟合格的長弓手一樣。

這部分人,有40多個,其中20個是苗家的家丁,剩下的20多個,則是苗家莊的老獵戶,他們很少能夠得到複合弓,多是一些軟弓和自制的弓,這種自制的弓其實跟單體的長弓差不多,只是製作沒有長弓這麼的科學,這麼精良,只要稍稍嘗試,就能夠達到正常的標準。

其他的,最慢的也是6箭,這個數字,放在短弓手中間,已經相當合格了,短弓手的標準只是60息4箭,6箭的已經背成爲精銳了。

長弓跟短弓最大的不同,就是射速不能相比,精銳的長弓手都可以保證超過15箭,單純指拋射的話,最極限甚至可以達到十七八箭,在短弓上面,沒有任何優勢,這些在短弓上面,都是無意義的浪射,放在長弓上面,就成爲了優勢了。

密集的箭雨,會形成一層層的箭幕,對所有有甲無甲的士兵產生大規模的殺傷作用,任何想要衝到長弓隊之前的部隊,都要承受最少5輪以上箭雨。

5輪單指速度極快的輕騎兵,如果換成重騎兵,甚至是重步兵的話,這個輪次會擴大到數倍,重騎兵因爲裝備的問題,速度並不快,戰場上,他們也是依靠沉重的鎧甲取勝,重步兵就更是如此了。

拿着長弓射程來說,220步左右的標準射程,重步兵要走完的話,需要280息,這代表着什麼,長弓可以射出40輪,這還是破甲重箭,如果換成輕箭的話,甚至可以達到50輪。

120個長弓手,40輪可以射出接近5000只箭,只要破甲重箭可以破甲,任何重步兵面對長弓手,都是噩夢,長弓手可以輕鬆的擊敗他,甚至可以用放風箏這樣恥辱的方式。

歷史上,對於長弓最有威脅的,永遠都不是的步兵,利用騎兵的突進,在長弓手沒有展開的偷襲,纔是針對長弓唯一的手段,實際上,在擁有了長矛手和大量的輕騎壓陣的前提下,英格蘭的長弓兵,已經成爲幾個世紀之中無解的兵種。

在正面無法對付的前提下,只能夠選擇側面,甚至是迂迴的方法,用限制原材料,來限制英格蘭長弓兵的數量。長弓兵無解,不代表英格蘭無解,英格蘭的人口,國家實力,不足以把長弓兵向着20萬,30萬,甚至100萬製造,這也是唯一制約英格蘭拿下整個歐洲的根本原因。

這一點,在北宋不存在,上億的人口,輝煌的文明,龐大的製造力所迸發出來的戰鬥力,讓長弓可以成爲大宋最鋒利的一把尖刀,這不單單是趙信這麼一個研究歷史的穿越者看到的,孫吉,薛玉這樣久經戰陣,在士兵這個領域之中,已經做到了極致的人,也都同樣認可結果。

按照英格蘭長弓並的發展,接下來,就要出防禦了,身穿着鎖甲,舉着6米,甚至是7米長矛的長弓兵,靈活機動,簡單重點防禦的輕騎兵,有這兩種兵種護衛側翼,長弓兵才能夠無休無止的射擊,這纔是長弓手正確發展的路。

特殊的現狀,讓趙信沒辦法發展這樣明顯的正規兵種,長弓這樣的玩具還好說,甚至到現在,他都沒有給長弓兵披上制式鎧甲,還是類似於獵戶和民兵的樣子,爲的就是防備趙允讓。

趙信膽敢上除了孫吉等人的正規軍,趙允讓肯定會在背後把事情鬧大,到時候,周圍軍鎮以,養蓄軍士,圖謀不軌的名義,大軍近剿,仁宗除了公佈趙信的身份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已經徹底撕破臉的對手,肯定不會給仁宗的機會,他們會打一個時間差,到時候,一切都是公正,就算仁宗追求,也會跟整個官僚集團作對,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這一條路走不通,實際上,趙信也沒有想走這一條路,原因很簡單,他又不是造反打天下,沒錯,輕騎兵和長矛手,確實能夠很好的防護長弓兵,可是跟另外一個方法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在所有的戰爭模式之中,最能夠發揮出弓箭手實力的模式是什麼,可以讓弓箭手肆無忌憚的攻擊的方法是什麼?

結果呼之欲出。沒錯,趙信所想到的方法就是守城。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
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暴露了!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二十九章 冶鐵改進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六百三十五章 罐頭和海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兵存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實驗部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口徑火炮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長江漁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家官司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七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奈的刺客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