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伏擊 上

(工作很累,碼字時間太緊,要是卡文的話,一個晚上都寫不了兩章……這麼辛苦碼字,求收藏推薦,不算過分吧?)

當這些西北諸族的騎兵齊聚順州的時候,卻發現沒有一個能領頭的人,都亂成了一團。不過時勢造英雄之下,還是有人站了出來。

一個身穿白色羔皮的男子騎在高頭大馬上面,自薦說道:“我是吾古論達捍,熟女真吾古論部族族長之子,你們若信得過我,便跟我走!”

女真族素來以英勇善戰聞名,這與他們先前隨水草遷徙放牧,過着穴居打獵的野外生活有關,一個個都孔武有力,悍勇過人。

看見此人身着白色羔皮,便知道是女真族裡面的富者。女真族的服飾與契丹族的不同,契丹男子的傳統袍服的一般形制是圓領、窄袖,有左衽、無緣飾、疙瘩襻扣。開禊於身後臀下,衣長下距腳踝骨之上。這種袍服的開禊,有如後世那種軍大衣的後開禊。但是契丹人袍服的後開禊要比後世的軍大衣長一點,兩片重合疊壓的多一些。其開禊處在平時是用釦子扣住的,只有在騎馬時解開。騎馬時,由於開禊在後,所以兩片袍服襟搭下蓋於雙腿之上,這樣既方便了騎馬,又可護腿防寒。這是由於契丹是一個馬上民族,轉徙隨時,車馬爲家。所以契丹人所穿着的長袍,要適應馬上的活動。如果穿着在兩側開禊的缺胯衫,騎馬時前搭一片,後搭一片,馬飛奔起來,袍襟會被風掀起,這樣的袍服,既無後開禊袍服防寒護體的優點,又會給人的馬上活動帶來累贅。

但女真族又有所不同,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個部分組成,即頭裹皁羅巾、身穿盤領衣、腰繫吐骼帶、腳着烏皮鞋。他們的形制,多用環境色,即穿着與周圍環境相同顏色的服裝。這與女真族的生活習慣有關,因女真族屬於遊牧民族,以狩獵爲生,服飾顏色與環境接近,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冬天多喜用白色,春天則在上衣上動物紋樣,同樣有麻痹獵物、保護自己的作用。

兩種服飾的不同,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得出誰是女真族的,誰是契丹族的。吾古論達捍一出場,便博得其他部族認可,這套服飾功不可沒。

而什麼是熟女真呢?其實他們也是女真的一部分,居住於南部,接近契丹,入籍於契丹,被契丹直接統治。這一部分女真人被稱爲熟女真,也叫系遼籍女真、合蘇款女真。而北部的那些非契丹籍女真人則謂之生女真。說白了,女真族吾古論(又做烏古論)部落是歸附遼國的女真族人,入了遼國國籍。其時,吾古論部族也非常大,不僅僅有熟女真,亦有生女真。一個部族分成好幾個,分居南北。

吾古論達捍瞬間贏得了大部分的認可,暫時做了這支羣龍無首的軍隊的領頭人,這讓他的信心開始膨脹起來了,他慷慨激昂地說道:“眼前這處坍塌,應該也有漢狗在把守着,你們暫且把馬餵飽,等會便與我一同衝出去。長城坍塌了那麼多缺口,漢狗能有多少人?哪怕有幾萬人在面前,你我快馬,絕對也能衝出去了。”

吾古論達捍還以爲這些禁軍是以前那些邊軍,一遇到騎兵衝陣,便會亂作一團。屆時說不定能撈個軍功,敗中求勝!

吾古論達捍想得倒是挺美好的,可惜他遇到的不是一般的邊軍,而是大順朝最爲精銳的禁軍。這些禁軍不用以往那些老爺兵,經過一個多月的強化訓練,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強軍的氣質,沒有全軍覆沒,他們是不會後退的。

陸承啓曾給他們上過一課,論述爲什麼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一支強軍,哪怕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亦不會後退半步。兩強相遇,拼得就是意志力,若一方有了怯意,那陣腳就會出現鬆動,必敗無疑。說白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就是在拼命,你不拼命,死得一定是你;拼命了,死得就是敵人。再者,若是後退了,你後面便是戰友,戰場上刀槍無眼,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那就最冤枉不過了。所以,遇到敵人,不要怕,只要鼓起勇氣往前衝,死得不一定是你!

陸承啓結合一些以少勝多的戰例,深入淺出地闡明瞭這個道理,每一名禁軍都甚爲認可。有了這種思想教育,他們就是想後退一步都難。當然,陸承啓制定的撫卹制度,也造就了他們悍不畏死的最根本因素。沒有了後顧之憂,哪一個禁軍不想從馬上博一個功名,封妻廕子?

其實,沒有陸承啓的所謂思想教育,只要有足夠的撫卹保證,這些禁軍也會立即變成嗷嗷叫的強兵。再加上禁軍多是從京兆府徵的兵,也就是所謂的關中兵,素來是天下精銳之士。君不見,大秦以關中士卒一統六國?秦地處四戰之地,八百里秦川,精銳士卒皆出自這裡。關中兵大多性情豪爽,服從軍令,歷代皆爲精兵之地。

此刻,他們正在埋伏地點裡面,檢查武器,等待命令發起攻擊。甚至有些人已經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博取軍功了。

超過兩千具神臂弩,五百槓步槍,其餘的都是硬弓。幾乎人手一把遠程武器,這樣的裝備,不說武裝到了牙齒,在這個時代也是強到令人髮指了,他們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時至午時,吾古論達捍下達了一同衝鋒的命令,一萬多騎兵,夾雜着三萬多匹駿馬,衝向了只有十丈的長城坍塌處。

不多時,先頭部隊已經通過了長城坍塌處,卻沒有遭受什麼攻擊。吾古論達捍甚爲疑惑,心道:“是不是這些漢狗見到我們人多了,便不敢再逗留了?這般說來,倒是我太謹慎了,錯過了能立功的機會啊……”也難怪,聽聞作爲後盾的六萬多契丹大軍都被打敗了,這些人早已成了驚弓之鳥。

吾古論達捍的念頭還沒轉完,突然間“嘭嘭嘭!!!”之聲大作,夾雜着弓弦彈動的聲音,嚇得許多戰馬都“稀溜溜”地直起了前蹄,把不少騎兵掀下了馬來。

吾古論達捍也差點掉下馬去,好在他騎術精湛,死命拉着繮繩,纔沒有墜馬。他驚駭莫名,卻見前面那黑壓壓地一片箭雨灑了過來,不少騎兵都被射中,當場便死了。更多的是戰馬中箭,哀嚎着跪倒在地……

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614章:進退2難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
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一百五十八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上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十二章:制定俸祿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將抱恙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三百五十五章: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八章:完顏部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五百八十六章:熬一熬就過去了第二十一章:不殺你們難平民憤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614章:進退2難第二百四十一章:後勤事宜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四百四十七章:諸國內情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一百章:殘敵肆虐第九百五十七章: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九百一十七章:民情激憤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九十一章:備戰第十五章:大刀闊斧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二百零六章:太原府尹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十四章:酒樓見聞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八百二十二章:連下三城第七百八十章:過乞巧節第三十二章:強軍之策第六十四章:錢荒第九百零二章:軟禁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箭驚人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六百一十一章:道路不通第六百一十章:亦農亦匪第633章:再起波瀾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八百一十二章:不得生火第四百九十二章:商議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五百四十七章:圖窮見匕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四百八十六章:萬國來朝第八百六十四章:蒸蒸日上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七百五十五章:皇后有喜!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五百五十二章:血濺皇宮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三百八十二章:遼國之痛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八百一十五章:避實就虛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第二百五十七章:有個賢內助就是不同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