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騎兵當步兵

被製造好的雲梯,多達幾十架。耶律重元也發現了他不能把所有的漢軍都投入無休止的攻城消耗戰之中,不然的話,就是簡陋的雲梯都沒有人可以製造了。

而契丹等遊牧民族不善於製造器械,他們自小生長在馬背之上,哪裡像被擄掠的漢人那般,生活器具都是自己鼓搞,實在不行了纔去用錢買。

這些雲梯,說它簡陋還真不爲過。它的功能僅僅是攀爬,與精密的雲梯有天壤之別。一來它沒有防止檑木的設計,二來它的梯身太過於狹窄,僅容一人攀爬。但這些雲梯勝在結實耐用,且是新木製造的,木身尚未乾透,有一定的防火功效。

契丹人也是聰明人,看得出這一點。於是契丹大軍的士氣又再一次提升起來,紛紛請戰。

耶律重元經過慎重的考慮,派出了悍勇的女真族士兵,和少量的契丹騎兵,一律下馬做步兵,擡着雲梯、撞木等開始攻城。

經過一個下午的休戰,邊軍已經恢復了力氣,對於戰勝這些契丹人,又多了幾分底氣。只是外無援軍,只靠這五萬邊軍堅守,難以全勝,最多隻能讓契丹人知難而退。

再一次看到如同黑雲般壓來的契丹軍隊,一個小校尉忍不住啐了一聲,道:“他奶奶的,這些契丹人是瘋了?前幾次不都是打打草谷就撤了,這次怎麼鑽了牛角尖,非得攻下幽州?我手下都死了好幾個了!”

朱大光恰好就在旁邊,他對這個也是心存疑問,但他不是文官,對這個問題只在心裡面一閃而過。他只知道現在契丹大軍兵臨城下,不破幽州不罷休。既然如此,那就打他孃的,還有什麼好說?

絞盤牀弩擊出的弩箭,居高臨下,幾能射出四百多步。幽州城修了衆多敵樓、戰棚和弩臺,每隔一定距離便有一處,每處可容士兵一二十人,並設置牀弩、投石車、滾木檑石等重型摧毀兵器和器械,構成重點防禦,並與佈列於女牆後面的士兵一起,形成點線結合、互相策應的防禦體系。這一體系又與護城河、羊馬牆、各城門和甕城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城池防禦體系。

面目猙獰的女真族士卒,在穿透力極強的絞盤牀弩面前,就如同紙糊一樣。他們身上薄薄的衣甲,根本不能有效的提供防禦。有一處護心鏡的還好,或能僥倖逃過一劫。但大多數都是一支弩箭穿了三四個人,還饒有餘力,射入地上,弩箭尾部還顫動個不停。

女真族士卒真的悍不畏死,哪怕看到族人死狀悽慘,他們仍然嗷嗷叫地衝上前。這些女真族士卒的死亡,沒能讓他們感到畏懼,卻進一步激發了他們血液裡面的兇性。

朱大光也沒有吝嗇,命令投石機車發射。一塊塊重達十餘斤的石塊自天而落,如此密集的衝鋒,落入敵羣就是掀起一陣血雨腥風。運氣不好的的女真族士卒,當然被砸破腦袋,腦漿流下一地,混雜着鮮血,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

如果新兵蛋子在這樣冷血的冷兵器戰場上面,看到這樣一幕,肯定會噁心得三日吃不下飯。但邊軍已經習以爲常,兀自平靜地裝填,發射,根本不去看他們打死了幾個人。

在護城河通往羊馬牆的那段填土小道,是女真族傷亡最大的地方。往往一支弩箭過來,起碼帶走兩三個悍勇的女真族士卒。

而耶律重元也不是蓋的,命令把雲梯放在護城河上,鋪上木板,就又是一條濠橋。只是在投石車的面前,這樣不堅固的濠橋,簡直不堪一擊。只是投石車的精確度不夠,發射的石彈往往都落入了護城河中。

女真士卒也吸取了漢軍的經驗,小心翼翼地躲過了羊馬牆面前那一段佈滿陷阱的地帶。雖然仍不能避免中招,但損失小了很多。

只是在密集的箭鏃下,他們的衣甲僅能保證他們不被擊中要害。兇狠的箭鏃冷不防地鑽入他們衣甲的間隙之中,又收割了不少女真族士兵的生命。

但不得不說,女真族的士卒實在太悍勇,就是如此大的打擊,他們也還能保持旺盛的求勝**,前赴後繼地往前衝鋒。

很快,一架架雲梯豎了起來,女真族士卒魚貫而上,但是在夜叉檑、磚檑、泥檑、木檑、車腳檑等檑木,還有奈何木、墜石、狼牙拍等犀利的守城武器下,他們被一個個摔下城去,就算不死,也殘廢了。

而契丹騎兵也學會了火攻,他們在護城河邊上,把點燃的火箭拋射入城,收到了一點效果。畢竟是磚木結構的城樓,立時被引燃一大片。

可惜邊軍準備充分,還有專門的滅火部隊,他們拿起水囊、水袋、麻搭、唧筒、溜筒等,很快就把火勢給撲滅了。

契丹每個騎兵都有幾百枝箭,不要命的拋射火箭,總算是有點效果了。但一眨眼之間,火勢就被控制住。還有些火箭遭遇了橫風,射入了女真族士兵之中,惹來了一片片罵聲。

看見自己想出的妙計被破解,耶律重元也爲之氣奪,一時間沒了轍。作爲先鋒的耶律涅魯古則說道:“父親,無需着急。現在幽州城的守勢也在進一步衰減,若我們再堅持下去,不到十天,必能破城!”

耶律重元深呼吸了一下,艱難地坐了下去,說道:“這些都是極好的士兵啊,如此送死,實是不該!”

耶律涅魯古笑道:“這些是女真族,又不是我契丹人,父親可惜些什麼?近些日子,時常聽聞白山黑水那邊的女真人也不安分,出了好幾撥馬賊,專門掠殺我契丹貴族。想必皇上也知道了,爲什麼不派兵剿滅?”

耶律重元怒罵道:“耶律洪基打的什麼主意,我還不知道?他只是爲了消耗我的實力!我們的部落被他挪到白山黑水邊上,就是不放心我!哼,當初若不是他竊取皇位,這個皇帝什麼時候輪得到他?”

耶律涅魯古也知道,耶律重元是遼聖宗耶律隆緒次子,遼興宗耶律宗真同母弟。聖宗死後,欽哀後蕭耨斤稱制,欲立重元爲帝,重元以其謀告興宗。興宗奪回政權後,把耶律重元封爲皇太弟。若是當日耶律重元想當皇帝,他還就真的當上了,那就沒有耶律洪基什麼事情了。

不過遼興宗和耶律重元感情好,不代表耶律重元和耶律宗真的兒子,耶律洪基的感情好。兩人表面上平和一片,其實互相提防。耶律重元是契丹裡面僅此皇帝部族的最大的一個部落,肯定會招來提防的。

耶律涅魯古壓低了聲音,做了一個殺頭的手勢,說道:“父親,那我們爲何不奪回皇位?”

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百三十二章:宋老爺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638章:省元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
第十一章:動輒雷霆第三百七十九章:尚能飯否?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七百九十五章:國難思良將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五百一十一章:請陛下賜婚!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七百四十一章: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一百二十章:凱旋而歸第三百五十四章:遼國困局第六百九十章:自請降職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四百一十三章:隱秘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章:攻破升龍第九十七章:凱旋第七百六十七章:撞鐵板上了第一百零八章:皇家御膳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一百八十八章:撕破臉面第一百八十九章:木棉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二百八十三章:不忘初衷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四百五十三章:遼國皇后蕭觀音第七百六十四章:說書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論聖賢?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二百二十四章:仵作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五十章:真正的大決戰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六十五章:突發奇想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二百七十三章:風波不止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六百二十三章:策問時政第九百零七章:婕妤第五百六十六章:好一條大漢第一百一十四章:邊塞之上第八百一十七章:兵分三路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三十七章:佈局第五十五章:報紙的影響力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七十五章:捲土重來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五百六十九章:離間第三百九十六章:完顏劾裡鉢第六百九十五章:又是彈劾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七百零三章: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五十二章:傳臚唱名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二十三章:明月幾時有第二百七十章:驟然大雨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三百零七章:賜同進士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九十六章: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第六百九十一章:東廂第三百三十二章:宋老爺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六百四十六章:冷嘲熱諷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638章:省元第一百零七章:馳道設想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火炮初成 六第三百八十八章:打不得!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