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迫於無奈

卻話蘇軾等一干人,跟着那農戶左轉右轉,穿過阡陌小道,終於來到一間破舊的土屋之中。這土屋,用的是土坯磚砌起來的牆,現已經四面透風。房樑是一根圓木,還算比較結實。屋頂,則是用乾草鋪成的。

屋外,雖然有着一個小院子,但只是用柴扉掩蓋着。院中還有一個狗舍,但卻沒有狗守家。大概是主人養不起了的緣故,一條狗吃的東西,並不比一個人少啊!

閱歷較豐富的秦明看得出,這房屋原來也是瓦片做得屋頂。大概是因爲房屋主人囊中羞澀,無錢修繕,才導致今日這等困境。

那農戶似乎也知道,這房屋太過於破舊,頗爲不好意思。屋裡連坐的椅子、凳子都欠奉,最大的傢俱是一張牀和一張桌子,一條板凳,僅此而已。房屋裡,最好的避風避雨的角落,則由一個大瓦缸佔據着,想來是存放糧食的地方,民以食爲天嘛!

農戶訕訕地說道:“家裡沒有坐的地方,只好委屈一番官人了。”

蘇軾看着家徒四壁的土屋,心中頗爲訝異。原先他還以爲農戶穿這身衣裳,不過是爲了做農活而不弄髒其他衣裳,現如今看來,是他想多了。分明是人家僅有這一套衣裳,爲了衣可蔽體,才穿出來幹活。

看到這麼貧苦的生活,秦明也有了些觸動,先前那股氣惱完全消了,有點抱歉的意味問道:“大哥,你的兒子呢?”

那農戶把鋤頭放入屋中,苦笑一聲,說道:“不瞞各位官人,我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都賣了。”

蘇軾聞言,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說道:“甚麼?”

農戶自嘲地笑了笑,頹然地坐在板凳上。說道:“不過還好,僅僅是賣給了村頭的宋老爺,他人好,見我和渾家實在養不活這些孩兒。便都收下了。要是鄰村的,那是全都賣給了外人,今生都別想再見了。”

不僅是蘇軾,就連秦明他們,都聽得異常震驚。脫口問道:“你有幾畝地,爲何養不活一家七口?”

農戶突然憤恨地說道:“幾畝地?就算有幾十畝地又如何,還不一樣淪落到今時今日這地步?不瞞各位官人,我祖上原先也富闊過,曾有良田百畝。可架不住他的兒子多啊,每人分一點,傳到我這裡,竟然只分到一畝八分地,還是瘦田!娶個渾家,原以爲多個人會好些。卻不料彩禮又花光了積蓄。剩下五個兒女,一畝八分地裡面能有多少糧食打?不過三百來斤!交了稅,還剩兩百斤出頭的樣子。吃穿用度,全靠這一畝八分地,不賣了他們,難道叫他們和我這沒用的爹爹,一同吃苦受罪?他們在宋老爺家,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比我這狗窩好多了。我渾家每日幫宋老爺養蠶織布。混一口飯吃,順帶還能見他們一見,這已經算很好了!”

蘇軾靜靜地聽着他訴苦,發現好像也沒有說道重點。等他發泄完了之後。蘇軾才緩緩地問道:“既然大哥說自個是算好的了,那不好的呢?”

農戶冷笑一聲,說道:“若是命不好的,生下孩兒來,養到三四歲,便賣給梓州城裡的老爺們。女孩兒好賣。要是男孩兒,還得挑三揀四。價錢,還不如一頭羊高!”

蘇軾聽到這,總算琢磨出一些味道來。原來不是人販子猖獗,而是這些自耕農,實在走投無路,才鬻兒賣女,換來他們的孩兒生存的機會。

這年頭,又沒有什麼衛生避孕常識,農民娶了老婆之後,就好像成了造、人機器,根本停不下來。像這個農戶,五個已經算少的了。要是其餘的,沒有七八個,都不算顯眼的。

多一張嘴就得多一份口糧,可田地就這麼多,糧食也就那麼多,根本不夠養活一大家子的,怎麼辦?虎毒尚不食子,人心都是肉長的,爲了換來兒女的生存,只能鬻兒賣女了,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要是能養活他們,誰還會鬻兒賣女啊!

蘇軾不死心,繼續試探道:“難道就沒有人販子拐賣嗎?”

那農戶似乎聽得最好笑的笑話一樣,哈哈大笑道:“還需要拐賣嗎!這等價錢,大戶人家不過是吃一頭羊罷了。要是男孩兒,還不如一頭羊!大戶人家,在乎這些錢嗎?哈哈哈……”

即便是秦明等大老粗,也能聽得出笑聲中的無奈,悲憤,痛苦與無助。蘇軾生性耿直,突然高聲說道:“大哥,你不知道陛下已經下旨減免全國賦稅了嗎?”

那農戶搖了搖頭,說道:“知道又如何,不知道又如何?田地就那麼點,減稅能減到哪裡去?”

蘇軾愣住了,他真的沒想過,原來一向視爲仁政的“減賦稅”,也不能拯救這些少田少地的自耕農。

那農戶似乎扯開了話匣子,繼續說道:“如果我不把孩子都送到宋老爺那,那不久之後,我這點田地都沒了。那時候,別說我的孩兒,便是我也要成爲宋老爺的佃戶。我即便有點窮,還能有瓦遮頭,有糧可吃。要是佃農,辛苦大半年,到頭來連自個都養不活,最後還不是一樣賣身爲奴?這遲與早,有甚麼分別!”

聽着農戶的憤恨,蘇軾總算明白了。不是人販子要拐賣孩童,而是這些農民,被逼得要鬻兒賣女,否則連自己都活不下去。他們想過要抗爭,可他們沒有抗爭的資本。他們沒有錢讀書,供不起一個讀書人,改變不了命運。一代一代之後,田地越分越少,也就越來越貧窮。最終,也只能像這個農戶一樣,爲了不徹底爲奴爲婢,更是爲了生存,只能忍痛鬻兒賣女了……

蘇軾突然嘆道:“前朝柳柳州曾撰文,名曰《捕蛇者說》,言苛政猛於虎。誰知今日,非苛政,亦猛於虎?此乃天災,抑或**?”

農戶、秦明等人都不知道蘇軾在感嘆什麼,但他們都知道,蘇軾似乎很有感觸的樣子。沒辦法,他們識字不多,哪裡知道柳柳州,乃是大詩人,大文豪柳宗元?他的《捕蛇者說》,也是流傳千古的名篇!

蘇軾聽了農戶的訴說之後,總算明白什麼叫民間疾苦。只見他從袖中掏出荷包,在桌面上倒出幾百文銅錢來,推到農戶面前,說道:“大哥,我幫不了你很多,只能聊表心意。多謝你的直言,我等要告辭了……”(未完待續。)

第615章:密旨到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612章:梯田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四章:大奸若忠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十八章:稅制改革
第615章:密旨到第二百二十三章:送行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628章: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五百七十七章:學院派和實戰派第四百四十八章:反意已露第七百零六章:初顯威力第九百二十三章:捲土重來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四百九十六章:除夜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九百零三章:不如歸去第四百零五章:元綬新政舊事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七百三十二章:一發不可收拾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九十二章:耳廝鬢磨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九百零八章:蕭太后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一百三十二章:談判拉鋸戰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五百一十四章:驚喜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九百六十四章:最後的決戰 五第三百一十二章:多事之秋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八百四十六章:教育計劃第二百二十二章:準備開拔第四十三章:可敬工匠第三百三十六章:絕對有問題!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四百八十三章:又立奇功第六百六十七章:端木遺風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六十二章:詐病第二百八十六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下第九百七十六章:同病相憐第612章:梯田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八百三十二章:輕車從簡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二百三十章:尊慈太后第三百三十三章: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章:排查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一百四十一章:射藝較技 中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九十七章:凱旋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九百四十二章:攻破第五百二十二章:震驚第八百八十四章:海上絲綢之路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馬光司馬君實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護第二百六十三章:同乘馬車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六百四十五章:一門四進士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四百六十六章:即時出兵第四百六十八章:重元之亂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七十章:契丹先鋒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二百四十四章:鬱悶第四章:大奸若忠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九百零九章:此消彼長第七百三十七章:採石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十八章:稅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