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

“砰!!!”

垂拱殿內傳來猛砸桌子的聲音,守在殿門處的宦官,驚愕地往裡面

“陛下……今個是怎麼了,竟這麼大的脾氣?”

“不知道啊,難道又是監察司捅了簍子?”

“許司長也真夠背的,這個監察司司長做得憋屈啊,雖說在外頭威風,可陛下不好伺候……”

“咱怎麼覺得陛下挺好伺候的?”

“呸,誰跟你說服侍陛下了?咱是說陛下對臣子要求太嚴了,特別是許司長,真不知這些年他是怎麼熬過來的……”

“嘿,許司長可是個大能人,監察百官,如今沒人敢貪墨了;嚴查奸細,你現在可曾見到有遼國漢人奸細混入中原麼?更別說契丹人女真人高麗人回鶻人了,藏得再深,都能給你揪出來!”

“是啊,年景好了,有人就開始瞎折騰了。估摸又是哪個貪官,管不住自己的手了罷!”

“誰知道啊!噓,噤聲,有人過來了。”

……

垂拱殿中,6承啓如同一頭怒的雄獅,惡狠狠地盯着下跪的許景淳:“怎麼回事,你跟朕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什麼女真和遼國打得好好的,突然就議和了呢?!難道我大順這些年給女真的援助還不夠,他們還要倒向契丹人嗎?”

許景淳默默地承受着6承啓的怒火,這件事確實是監察司的疏忽,不僅明面上的探子被女真人揪了出來,也不知丟到長白山哪個角落了,甚至暗探都損失慘重。直到在遼國的暗探傳訊回來,才知道女真人已經決意議和,不想再打下去了。

其實6承啓的心腹大患,一直都不是遼國。遼國強大,其實已經外強中乾。6承啓真正防備的,是蒙古人,也就是現在遼國北部的萌古部,據說是他們祖先從室韋的領土遷徙而來的。還有一個就是女真,女真禍害漢人江山兩次,堪稱打不死的小強,6承啓不得不防啊!而且女真人也是學習漢人文化最徹底的,細作也很厲害,所以自打監察司成立以來,6承啓就死盯着女真,一直防備着女真崛起。甚至不惜血本,輸送鐵器茶葉瓷器麻布絲綢給他們,扶助他們抗遼。

一開始,女真被契丹人欺負得太慘,也按照6承啓的計劃,稍稍強大起來的女真,又忽悠了不少熟女真的迴歸,導致了遼國大軍征討。女真和契丹,不想打都打起來了。

歷時八年的大戰,竟把大的女真,拖入了死境之中,如果再不潘然醒悟,恐怕生女真要成爲一個歷史了。

八年的大戰,遼國死了北府宰相蕭虛烈,契丹第一勇士蕭峰,全國上下對女真恨之入骨。可女真也死了泰半青壯,連完顏部的酋長完顏烏古乃,前些時候也薨了。兩個部族之間的矛盾,早已不可調和。

可可調和的矛盾,居然被輕而易舉的化解了?

6承啓也知道,在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或許女真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換來暫時的平和吧?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任何有智慧的部族都要開始思考何去何從。一味死扛,只有玉石俱焚;退後一步,尚能有一線生機。

“罷了,女真人突然反水,也不能怪你。只是爲何連監察司的暗探,都被人起得一乾二淨?!”

6承啓的怒火,源自於這個地方。暗探啊,培養一個會說女真話的暗探,要花費多少時間和財力啊!

“陛下,女真人死得太多,我們的暗探大部分是死在了契丹人的手中,剩下的,也被女真人派去作戰了,根本沒有機會傳出暗報來……”許景淳猶豫了許久,還是說出了實情。

6承啓怔了一下:“那女真和遼國,和談得如何了?”

“據暗報,雙方已然簽訂了盟約,女真俯稱臣。”

許景淳不敢隱瞞這等大事,只能實話實說。

“而且……”

6承啓瞥了他一眼,沉聲說道:“而且什麼?”

“而且他們似乎把挑起事端的矛頭,轉到我大順的頭上來了。我們收買了遼國北院同知樞密副使耶律乙辛,他傳出消息說,遼帝耶律洪基大怒,要兵征討大順,誓要踏平長城,長驅直下,還要和女真高麗三路夾攻……”

6承啓冷笑道:“他倒是好胃口,也不怕崩了牙!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他們要是敢犯邊,就莫怪朕辣手無情!”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許景淳是知道最多大順機密的。現如今,禁軍已經完成了“更新換代”,過三十歲的士卒,被遣退回鄉,招募的都是憨厚的老實農戶。在裝備上,騎兵比之以往,多了十倍不止,更是半數換成了火槍隊。威力巨大的子母炮開花彈攻城手雷,火力更是鋪天蓋地。

至於廂軍,早就撤銷了番號,多數充入捕快之中,負責地方防衛事務;邊軍也鳥槍換炮,再也不是後孃養的了,也有小半火槍隊,神臂弩更是敞開了供應。

雖說裝備不能決定勝負,可傳承自皇家軍校的“科學”訓練方法,加上合理的膳食,大順士卒的戰力,早已不能同日而語。

如果契丹人還以爲漢軍是十年前的漢軍,那遼國絕對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別說邊軍不懼野戰了,就是禁軍,野戰也根本不怵!

戰陣上,摒棄了華而不實的戰陣,採用的是夥軍制。一夥軍隊,有三名弓弩手,三名火槍手,兩名刀盾手,兩名長槍手。如此攻守兼備,遠近皆宜,甚至連輔兵,都只是用來押運輜重糧草而已。騎兵更不用說了,作爲最機動的力量,衝鋒陷陣,更是無人可擋。

6承啓不惜血本,爲所有騎兵打製的都是鎖子甲,連戰馬都披了鎖子甲。大順的鎖子甲分兩層,比一半甲冑更爲輕便,防禦弓箭最爲適合。只要不是正中頭部,幾乎都死不了。

如此不懼弓弩的騎兵,不就是重騎兵嗎!

6承啓有信心,哪怕是對上遼國最爲精銳的御帳親騎,禁軍的騎兵也不會落了下風!(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三百三十二章:宋老爺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九百章:苦衷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12章:梯田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六十四章:錢荒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
第八百三十七章:背水一戰第九百七十五章:來了新客第一百七十六章:爭辯第四百零九章:盡孝不是做戲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御帳親騎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七十一章:幽州遊擊第八百四十三章: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五章:水上訓練第三百三十二章:宋老爺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六百八十二章:劃地而治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六百八十六章:舉薦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三百二十三章:往事如煙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第七百一十三章:風景唯獨長安好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五十章:不詳的預感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爭第八百九十三章:引蛇未果第632章:化身巡考第一百六十一章:光與影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三百章:開眼看世界第九百三十六章:順遼大戰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六章:土手雷第五百三十一章:吹皺一池春水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一百三十三章:高麗的哀求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六百八十三章:四季如春也下雪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計第五百零八章:無話不說第八百零二章:烽火傳訊第一百零一章:虛虛實實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二百零五章:鬱悶的盧胖子第五百一十三章: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八十五章:依附強者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629章:長安轟動第一百二十二章:金龍杯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百五十一章:無立足之地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四百三十章:欽差不好做第一百二十六章:終於召見第二百四十八章:離去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七百六十九章:監察司規矩第一百八十三章:如何處置高麗第三百零三章:大儒說,食不可語第五十四章:辦報第六百七十三章:關心則亂第九百章:苦衷第四百九十五章:黃河治水初見成效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半部論語治天下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八百四十七章:遼國改元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六百零三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612章:梯田第六百八十五章:蒙學第一人第一百四十九章:烏臺奏表案第六百四十四章:金榜題名時第九百六十八章:最後的決戰 九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臨頭不自知 上第六百六十九章:姊妹私話第六十四章:錢荒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二百六十九章:越辯越明第二百零七章:常平倉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