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

與以往一樣,陸承啓又扮起了巡考官,穿着一身官服,緩緩地步入集英殿。

陸承啓選擇的時間很恰當,他精準地算出了士子們的閱題時間,然後在他們落筆之後,才踏入集英殿。今時不同往日,這些士子裡有人認得他的面貌,要是鼓譟起來,這考試秩序就亂了。唯有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去,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事實上,陸承啓是猜對了。這些士子一個個都在奮筆直書,哪裡顧及得到有什麼人在巡考?

當然,也有很多人心生疑竇。這題目出得一點都不“殿試”,一般來說,殿試的題目都是以皇帝的口吻寫的,哪裡會像如此粗糙,直直地問出問題來?這直來直去的題目,倒是像以往的兼經差不多;而省試時的策問,更像是殿試的題目。

心中奇怪歸奇怪,但此刻不得“上請”,有什麼疑問只能憋在肚子裡了。幸好這題目淺顯,不能“上請”也沒關係,怎麼問就怎麼答吧!

只是一些聰明的士子就琢磨開了,五百多個精英在這裡,當朝天子怎麼可能會問一些這麼淺顯的問題?要是所有人答的問題都一樣,怎麼判斷高低來?肯定是另有所指!再結合新政,其實也就呼之欲出了,小皇帝這是在爲自己辯解,希望有人支持他啊!於是乎,這些“聰明人”就開始自作聰明,大筆一揮,什麼阿諛奉承的語調,全都出來了。

陸承啓慢慢地穿梭在士子中間,慢慢地看着他們的卷子,發現絕大部分與自己的想法大相徑庭。不過想想也是,這些士子,哪裡有什麼政治意識,大多數還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以爲世界就是這樣的。其實官場和政治,與他們所想的,完全不一樣。以他們這樣的政治覺悟,能阿諛奉承一番都算是好的了。

“差強人意啊,差強人意,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能讓我滿意的麼?”陸承啓巡視了一番下來,覺得大失所望。若大順的精英就是這樣的話,他真的無話可說了。“看來真的要開始普及教育了,只是這錢是個大問題,怪不得以宋朝的富裕,還普及不了教育……”陸承啓忍不住又琢磨開了,怎麼才能開展義務教育。

教書育人,爲一國之重。若是一個國家,大部分是文盲,這個國家就是愚昧的。一旦有人蠱惑,這些人就會成了從犯,他們偏生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陸承啓認爲讀書是提高自身修養,這和孔子的教育理念很接近。但陸承啓不贊同一味尊崇古人的思想,而推崇今人有自己的想法。一個民族的思想,如果不能與時俱進,那隻會漸漸落後。這也是爲何唐宋屹立在世界之巔,而明代之後就逐漸落後的緣故。看看唐宋,文風開放,各種思想層出不窮。看看明清,八股文禁錮了思想,便是偶有大家,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影響。最爲可惜的就是王陽明心學了,這麼好的學說,竟被世人所摒棄。當然了,也和當時的朝廷制度,科舉制度有關,不能怪他人。

陸承啓知道,科舉的重要性,一個在於爲國取士,還有一個就是引領思想風潮。他推崇關學,是因爲關學主旨憂國憂民,值得推崇。而這個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因爲現在追隨關學的人,還是太少。但如果通過科舉途徑,讓關學名聲響徹寰宇,那關學的地位就奠定了。一家獨大是不行的,陸承啓能推崇關學,自然也能推崇其他學科。說不得,他還準備尋個人來做心學的代表,發展“知行合一”的心學呢!

漫無目的地在考場巡察了一番,微微地搖了搖頭,這個舉動落入了文彥博的眼中,他也很是疑惑:“這省元是張載,皇上卻還是不滿意?果然是聖心難測!”

士子五百零七人,全都集中在集英殿中,陸承啓一時間也找不到幾個熟識的面孔,興致缺缺地往後殿門而去。就在此時,一個知天命年齡的官員吸引了他的注意。若是看他的官服,乃是正三品大員,便是和文彥博比起來,也不差什麼。

陸承啓悄悄地走過去,對他說道:“這位卿家,且請借步說話。”

那官員心有疑惑,但還是跟着陸承啓走了出來。

集英殿外,陸承啓纔敢以正常音量說話:“這位卿家,十分面生啊!”

那官員心如玲瓏,怎麼會不知道陸承啓的身份,當即長揖一禮,才緩緩地說道:“臣端明殿學士蔡襄,參見陛下!”

陸承啓一愣,纔回過神來:“原來是蔡卿,怪不得,怪不得!先前蔡卿上奏,乞骸骨回鄉,可是身有不適?”

蔡襄嘆息一聲:“不瞞陛下,皆因家中老母親疾病纏身,臣身爲人子,當侍奉孃親百年歸老!”

陸承啓讚道:“人之常情,朕亦能理解。只是忠孝之道,朕還是推崇以國事爲先,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蔡卿爲何激流勇退?”

蔡襄苦笑道:“陛下駁回臣的奏摺,又加封臣爲端明殿學士,莫非就是怕臣掛冠回鄉?”

陸承啓毫不掩飾:“蔡卿有大才,朕亦有耳聞。上任福建路轉運使,而後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以來,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朕心甚慰。若朝廷多些蔡卿如此能臣,朕何須勞心勞力?”

“陛下過譽了,臣何德何能,可擔此讚譽?”蔡襄心下一沉,知道短時間內這小皇帝是不可能放自己走人的了。他雖然清廉,可對朝廷的政策看得比誰都通透。小皇帝雄心勃勃,要成就千古一帝,比肩秦皇漢武,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可小皇帝的動作太大了,已經深深傷害了文官集團。文官集團的能量,小皇帝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不懼。可蔡襄看得通透啊,這文官集結起來的力量,足以左右天下。蔡襄藉口回家侍奉老孃親,也確實是有此事,但更多的地方,是他想躲過這場政治災難,避免惹火燒身。可不曾想到,這小皇帝根本就沒有心思放他走,反而一紙聖意,將他調回了長安城中。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棋差一招,滿盤皆輸啊。

其實陸承啓的心思也很簡單,這蔡襄在歷史上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歷史總不會作假的,所以當蔡襄上奏摺的時候,他就進入陸承啓的眼中了。秉着寧殺錯莫放過的原則,陸承啓駁回了他的奏摺,還把他調回了長安。

“嘿嘿,想跑,沒那麼簡單!”陸承啓心中得意洋洋地想着,“要是被你跑了,我就枉爲重生人士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九十一章:備戰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616章:互探虛實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
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四百四十一章:先下手爲強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二百六十一章:剪綵 下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七百六十八章:老天真會開玩笑第二百三十五章:如何審訊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三百零八章:新式戰船模型 上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計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來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一殿三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嘮叨第六百六十章:雨露均沾第三百二十八章:明察暗訪第五百零六章:書生也會武功第九百六十二章:最後的決戰 三第四百零一章:還是錢的問題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已恭候多時!第一百七十二章:定計第一章:悲催皇帝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九十一章:備戰第二百一十章: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三章:回京述職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四百四十六章:負荊請罪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十一章:殿試考策第一百三十八章:廟會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七百七十章:疾如勁風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問暖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四百七十八章:潰敗第七百八十九章:分兵拒敵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613章:惹不起就躲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三十四章:尋到由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一百一十九章:端午節第三百六十一章:孽緣第三百九十章:蕭胡睹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八十九章:拉攏第九百二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九百零四章:撫琴第七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五百一十八章:火炮成第六百三十四章:竟無語凝噎第四百六十九章:兵行險着第一百七十章:女人心第八百二十六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下第九百二十章:叛徒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九百四十章:揚威大漠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瓊州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頓吏治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九百五十五章:慘烈的肉搏戰第616章:互探虛實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學學官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計 上第七百八十四章:悄然撤軍第六百零二章:全權處理第七百六十六章:有人報官第八百八十三章:上奏請罪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二十五章:糾纏不休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八十七章:經濟制裁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七百八十五章:船隊第三百九十一章:狼狽爲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