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燭夜談

(謝謝qs妖道的打賞!工作太忙,章節都是自動發佈的。)

徐崇光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把林鎮中的小心肝給震得“撲通撲通”亂跳,更是擔心徐崇光聲音太大,隔牆有耳,要是傳到了陸承啓耳朵裡面,那可就不得了了。

徐崇光頓了一下,稍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繼續說道:“這個內閣首輔,老夫做得實在沒意思,還不如不做了罷……”

林鎮中聽得出徐崇光語氣裡面的激流勇退的心思,連忙勸道:“老師,您莫要灰心。依學生看來,這內閣首輔,權勢雖不如先前宰輔,可那也是首輔啊!老師,您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着您的位置,巴不得您退下!”

徐崇光聽了,直皺眉頭,說道:“這如同雞肋的職官,要它作甚?”

林鎮中苦笑道:“老師,您是當局者迷,而學生是旁觀者清。當今聖上,以學生看來,那是明君之資。先前設下的商務部、船舶司,在戶部理清了流程之後,也併入戶部之中了。學生愚見,可能是內閣尚未達到陛下的要求,才把權力收緊的吧?”

徐崇光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確實,陸承啓不是很戀權之人,該放的權他還是放出來的,絕不吝嗇。也許就真的如林鎮中所說,內閣尚未達到陸承啓的要求,纔沒有放權的吧!

徐崇光想到這,突然問道:“鎮中,你說陛下的治政的中心是是什麼?”

林鎮中被徐崇光問住了,一時間理不清頭緒。思索着陸承啓近些時日以來的所有作爲,看似雜亂無章,東打一拳西踢一腳的,卻每每切中要害,收到意想不到之功。對內,施以仁政,關心百姓;對外,痛擊來犯之敵,到了談判桌上也決不妥協。可以說,除了有些急功近利之外,沒什麼大的缺點了。

林鎮中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想的東西說出來後,最終總結出一句話:“陛下所做之事,皆爲百姓也。”

徐崇光沒想到,林鎮中居然在紛雜的政事之中,看得如此透徹。不知何時,林鎮中已經成長成了能獨當一面的官員了,他老懷甚慰。仔細思慮了一下林鎮中所說的話,覺得分析得十分不錯,無論陸承啓做的哪一件事,都是帶着十分明確的目的,而且眼光非常毒辣,一眼就能看得到新生事物後面蘊藏的巨大價值。簡直是智多近乎妖,被神話了的諸葛亮都沒這麼厲害。可爲君者這麼厲害,往往便是能臣最不喜的事情。一來,能臣的能力被皇帝的光芒掩蓋了,長久以往,誰想在這樣皇帝手下做事?一點激情都沒有,什麼功績都被算在了皇上身上。

可能徐崇光也是出自這樣的牴觸心思,纔有些不想做這個內閣首輔的吧!現在這個內閣,就相當於給皇帝處理政事,小一些的事情能自行處理;稍大一點的事情,票擬過後給陸承啓看;大的事情就別說了,直接是由陸承啓拍板的。要是陸承啓舉棋不定,就會召集所有內閣大臣開會,所謂的內閣會議,不得有第其他大臣參加。

這個制度,徐崇光認爲是好的,比起一個人做出的決定,這樣更能兼顧各方面的意見。可他作爲一個首輔,就不這麼認爲了。畢竟他習慣了宰輔的權勢,做夢都想自己掌權,可偏偏陸承啓捏着權柄不放,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在這發發牢騷而已。

林鎮中明白了他的心思之後,苦笑道:“聖上乃不世明君,老師是要做蕭何呢,還是想做王莽?”

徐崇光被林鎮中這麼一說,當下黯然。思索良久才說道:“老夫這才明白,想做蕭何也難啊!”蕭何是漢初名相,但是以輔佐劉邦而聞名於世。他不搶功,不爲名,甘心在劉邦後面做最堅實的後盾,爲後人所稱道。

徐崇光擺正了心態之後,終於提起了精神,與林鎮中探討起國事來。徐崇光這才發現,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的林鎮中,比他想象中成長快多了。起碼一些新穎的觀點,連徐崇光都沒想過。這讓徐崇光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與他探討起來。

兩人秉燭夜談,直至深夜,才分別入睡。好在明日沒有例朝,徐崇光也不需要去內閣當值,林鎮中在徐府中住下也沒問題。明日卯時起身,去戶部點卯就是了。反正他的工作就是過過總賬,底下的事情,哪裡需要他親自去辦?

一夜如水,緩慢流過。

翌日清晨,一輛馬車自徐府出發,直奔戶部衙門而去。而此刻,也有幾輛馬車,似乎是約定了時間一般,疾馳到了都亭北驛。守在門口的是城防司的士卒,見到這些馬車都是大有來頭的,也不敢阻撓,任由裡面的人進入了都亭北驛之中。

原來,這行人是陸承啓親自指定的,前來與契丹來使談判的全權代表,禮部尚書馮承平,內閣舍人劉庚,以及一干記錄文書等官吏。

遼國使臣耶律良等人,好似早就知道他們會來一樣,先一步在都亭北驛裡面的會客廳候着他們了。雙方見面之後,寒暄了一番,分主客坐定,便帶入正題了。

名義上,這次主談判官是禮部尚書馮承平,但實際上,皇上身邊的紅人,內閣舍人劉庚纔是真正的談判主角。

耶律良他們好似弄錯了主要談判對象,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吾等認爲,貴國陛下所言百萬貫錢財實在太多,我遼國賠付不起。哪怕是以牲口抵錢,亦是強人所難。”

馮承平有了陸承啓交代的底線,底氣十足,跟劉庚對望了一眼之後,笑道:“誠言,百萬貫錢不多也。我大順士卒不同遼國士卒,無需糧餉。我大順士卒,不僅當兵有餉,陣亡之後還得撫卹,照顧士卒身後一大家子,直到孩童成年,父母百年。如此算下來,百萬貫錢算少的了。”

契丹副使也頗爲精通漢語,直接反駁道:“那是你大順的規矩,幹我遼國何事?”

馮承平不理會他嘴裡的粗鄙言語,仍然笑道:“其一,貴國無義進攻在先,我大順被動防禦在後,大義名分,貴國站不住腳;其二,這場戰事,我大順僥倖獲勝,俘虜了貴國大量將士,貴國想討要這些俘虜,自然得付出代價;其三,這場戰事是由貴國挑起的,造成我大順的將士陣亡。這個損失,也自然要由貴國賠付。這道理不僅天下皆知,放之貴國也是如此規矩,不知大使閣下,本官說得可對?”

耶律良沉吟不語,可契丹副使卻心急口快,直接反駁道:“要說挑起戰事,可不是由我大遼挑起的,而是由你們挑起來的!”

內閣舍人劉庚和馮承平對望一眼,對於契丹人的厚臉皮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馮承平還是笑道:“願聞其詳?”

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616章:互探虛實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
第八百七十七章:皮影第六百七十四章:蠢蠢欲動第九十二章:五更天,縱馬襲營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六百四十一章:高興不起來第六百一十七章:焉知非福第五百四十一章:三日破案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敵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七百一十七章:盛世初顯 三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三百五十一章:戰船已成第五百一十章:終見真容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六百一十九章:活生生的傳奇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四百零六章:緣何失敗?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四百三十五章:蘇轍蘇子由第五百八十八章:朝廷借債第二百八十章:劫殺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五百八十七章:就事論事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一百五十三章:三司制第六百四十三章:差強人意第六十六章:新鑄錢幣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七百零二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九十七章: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雪中送炭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訪”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三百二十九章:有眼不識金鑲玉第631章:開鑼放卷第一百四十八章:攻訐第二百四十六章:水賊火併第一百九十一章:太原王家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九百三十九章:來個兜底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十八章:隔閡初生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七百六十二章:微服出巡第四百三十四章:曲高和寡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七十四章:彈劾李誡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呢?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616章:互探虛實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四十四章:科技獎與保護法第五百四十五章:含沙射影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二百八十八章:一身冷汗第四百二十二章:全國譁然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第六百六十五章:討論商法第七百九十六章:心中不安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彌謄錄第八百九十五章:還是女兒好第七百一十六章:盛世初顯 二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一百七十四章:各取所需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后有疾第四百零八章:巧合?第五百二十三章:水煮肉第五百九十四章:天人交戰第九百一十章:你不如他多矣第七百五十二章:買通第四百七十六章:再而衰,三而竭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八百四十九章:邊患再起第五百一十七章:又鬧騰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二百九十二章:暫且留下第八百七十四章:明事理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討第九百四十三章:武器的威力第八百零三章:出城迎敵第三百三十八章:龍顏震怒第四百一十九章:處置第一百一十章:教育爲先第二百六十章:剪綵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闢謠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七百八十八章:魚兒咬鉤了第四百四十四章:誅心之言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勢進擊第五百二十章:子母炮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