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

6承啓就笑笑,沒有說話。天 籟小

說徐崇光是知道實情的,但他認爲還在可控範圍內,所以沒有對6承啓說實話。要不是6承啓手中握有監察司這張牌,還真的讓他給忽悠了。和尚也要上稅了,天下哪裡能不沸騰?

這也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悲哀,雖身處高位,但卻看不到民間疾苦。6承啓最佩服的一位皇帝是漢宣帝劉詢,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位皇帝,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遠比漢武帝來得好。漢武帝窮兵黷武,雖雄才大略,一直被史學家所詬病。但對漢宣帝,史學家是交口稱讚,鮮少有詆譭的。

原來,這劉詢原名劉病已,是漢武帝劉徹曾孫,戾太子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西漢第十位皇帝。巫蠱之禍(漢武帝晚年昏庸,聽信讒言釀下的禍患)生時,襁褓中的劉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獄。後元二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撫養。後漢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並令宗正著其屬籍,劉病已於是被養育於掖庭。

由於劉詢少時多到京都三輔瞭解民情,因此對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瞭解,這對他的施政有直接影響。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著名的有麒麟閣十一功臣。宣帝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展農業生產。並重視吏治,認爲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在對外關係上,宣帝於本始二年聯合烏孫大破匈奴,而後匈奴呼韓邪單于率衆來朝稱臣。

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中興”,史家公認的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爲強盛。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可見其歷史評價有多高了。

這段歷史,6承啓也是重生了之後,才慢慢了解的。原先在後世,他看過一部電視劇《烏龍闖情關》,裡面就是說劉病已的事。他還以爲是牽強附會的,哪裡有漢朝皇帝流落民間的?但直到他重讀漢朝歷史,才明白,原來劉病已確有其人。在一千多年前便對西漢進行改革,是有名的中興之君。

漢朝,6承啓最佩服的兩個皇帝,一個是劉詢,另一個就是劉秀了。劉詢治下的西漢文韜武略都極爲出衆,而劉秀開創東漢,更是厲害。其能忍住匈奴挑釁,愛惜民力絕不出兵,更是令人欽佩。

仔細看看,劉詢和6承啓兩人的經歷似乎很相似。當然,這個相似是指他們都在民間呆過,知道百姓真正的需求,也致力於改革中興。對待外敵,也是毫不容情。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現在力有不逮,也小懲大誡了一番遼國,讓遼國三年都未曾恢復元氣。至於交趾、高麗,終有一日會讓這些興風作浪的小國明白,什麼叫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再說回徵僧侶道士農稅、商稅一事,監察司早就稟告了,多地武僧有暴動的傾向,似乎想要衝擊衙門。但在青州城一案生後,便偃旗息鼓了。

6承啓看了這個暗報後,不屑一顧地拋在一旁,就是這些武僧作亂又如何?他們佔不住大義的名分,也想要威脅朝廷收回成命?真個是癡心妄想,要是暴動了更好,6承啓更有藉口進行“滅佛”了。

不是6承啓歧視佛教,而是佛教確實有不對之處。你說他出家人四大皆空,爲何廟產多達萬頃?你說他出家人戒嗔戒怒,爲何要訓練武僧?你說出家人不貪錢財,爲何要信徒將家產都送入寺廟?

這都是因爲佛教進入中原後,因爲和中原文化結合得很深,所以很多教義自相矛盾。你說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和尚是真正看破紅塵,皈依佛教的?怕只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貪圖和尚清閒,不用幹活有飯吃,千方百計弄到度牒,好“光明正大”好吃懶做,做社會的寄生蟲。

而更多的和尚,連度牒都沒有,是假和尚,剃光頭,燙了香疤,就能做“和尚”了。這樣的和尚,騙錢是一把好手,真正勸人向善的一個都沒!大順要是再這樣下去,恐怕越來越多的人效仿,都不事生產,去當和尚了。到時候莫說傳宗接代,就是連社會秩序怕都要紊亂起來。

當然,6承啓也不揭穿徐崇光,而是問道:“如今那些個和尚,可按時納稅了?”

徐崇光點了點頭,說道:“據臣所知,皆不敢抗朝廷之令,自覺奉上稅錢。”

說得輕鬆,6承啓可是知道,一些寺廟爲了抗稅,可是出動了武僧的。6承啓比較意外的是,擁有最多武僧的少林寺居然沒有帶頭抗稅,而是乖乖納稅了;而一些小廟,卻殊死抵抗。當地監察司出動後,才順利擺平。當然這裡面的擺平,箇中有多少血腥,就不得而知了。

6承啓嘆道:“道教與佛教,最是富有,其財產加起來,連朝廷怕都有所不及。”

徐崇光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些僧侶道士亦非一無是處,災荒年間,其施粥災民,也算是有功勞……”

6承啓不以爲然地說道:“其功是有,但過更甚,不可不抑!若是放任自流,恐三綱五常皆不再也。人心叵測,其爲害,危害更甚。徐卿熟讀青史,可知東漢末年黃巾張角?若不強加掌控,恐禍患再生矣!”

徐崇光沒有出聲,心中卻是在想:“和尚也要納稅了,那下一個是誰?怕明眼人都瞧得出來,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幸虧大順的稅率不算高,甚至在歷朝歷代來說,都是低稅收了。所以這次大範圍納稅,並沒有多少抵抗。要是像之前那樣徵三成農稅,恐怕真的是烽煙四起了。算一算,這夏糧、秋糧交兩次稅,一共六成,再有兩三成是地主的。若是兩熟之地還好,一年一熟的地方,恐怕農民是真的活不下去,要揭竿而起了。辛苦一年到頭,連肚子都填不飽。萬一再來個饑荒年,農民還有活路麼!

6承啓降低稅率,卻擴大徵稅範圍,其實等於將農民的風險,分攤到地主頭上。只是這條路走得並不容易,最大的地主——官僚,還是免稅的特權階層。要是哪一日官員也納稅了,他纔算是真正改革成功了。(未完待續。)

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九百章:苦衷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
第六十章:閒下來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錢第一百一十五章:民牧之法第七百四十六章:引氣第二百八十一章:驚怒第六百八十四章:良莠不齊第六百六十六章:報紙引導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六百七十八章:施藥局、養濟院第二百一十八章:轉戰山東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一百六十九章:求情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八百四十四章:初爲人父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八百零五章:伏兵盡起第五十八章:練兵新法第一百九十三章:用心險惡第四章:大奸若忠第一百六十章:狂風暴雨的前奏第四十八章:算術奏對第一百九十二章:野心勃勃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七百九十四章:炮彈如雨第八百六十五章:形勢第二十四章:蘇軾蘇子瞻第九百章:苦衷第七百零五章:倭國來使第五百七十九章:取爾人頭!第七百六十一章:和尚也要上稅!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七百七十五章:龍氣翻騰第三百六十五章:賜粥羹第四百五十一章:攤牌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二十九章:驚世發明第三百八十五章:遼國黨爭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八百八十章:商法不是吃素的第七百八十一章:極盡能事第四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三十五章:一夥蟊賊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五百六十一章:大當家,大事不好了第一百五十四章:朕之竇後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八百九十八章:譜成曲子第六百零五章:新賜茶名第五百零三章:有功不賞是爲何?第六百零七章:三隻蚊子一碟菜第七百八十三章:當世細柳營第四百一十五章:皇莊事宜 下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四百二十章:親自撰稿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612章:梯田第九百七十八章:高麗內亂和東瀛州第六百九十七章:大理來奏第三百六十九章:火炮初成 二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三百六十二章:皇莊轉變第四百零二章:還是錢的問題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風波第六百九十三章: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舉子雅聚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九百三十七章:誰爲刀俎第九百六十六章:最後的決戰 七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緣天定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馬槊的威力第七十四章:填土戰術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四章:都沒想到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六百四十二章:集英殿上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五百三十二章:是巧合,還是故意爲之?第三十八章:韓伯珂案第三十一章:邊關急報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興起第三百四十四章:敗事有餘第626章:考個科舉不容易啊!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八百零七章:合圍!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二百四十七章:智取第五百四十三章:引蛇出洞第八百三十三章:你是來投降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