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

張既聽了司馬朗的話後,也是向呂寧非常嚴肅的道:“主公,管寧可千萬綁架不得,我是名小人物,你綁架就綁架了,影響不會很大,那管寧可不得了,一旦主公派人去綁架的話,不僅天下人會大罵主公,甚至連朝庭都會出面申斥,這不但會影響主公的名聲,更會讓天下人都對主公失望,甚至連主公制下的官員都會引起爭議,請主公收回成命,斷此念頭。”

蔡邕聽後道:“子弈,你還真幹過綁架士子一事啊,此類事以後再也不能再做了,不要說管寧不能綁架,就是其他士子也不能搞綁架啊,你愛才是一說,但不能是你愛才就胡來吧,只要你有德名,人才自然會來投奔你,如果你繼續幹綁架案,那以後更不會有士子來投奔你啦,你還是儘早停手吧。”

你們?呂寧剛要說話,就聽見太史慈道:“大哥,我在東萊時就聽過管大賢人的大名,一般的人連面都見不到,連那些達官貴人都要事先左約右求的才能見到管寧的面,更不要說有什麼非份之想了,綁架之事千萬不能做,否則我回家和母親說,讓她來管教你好啦。”

靠,這是什麼話嗎,呂寧正要張口,只見陳方、司馬朗、張遼、張既、華佗、李由、馬鈞等人全都給呂寧跪下,還說什麼呂寧不斷此綁架管寧的念頭就一直不起身,這不是挾脅嗎。

呂寧唉了口氣道:“你們先起來,有什麼話好好說,怎麼都跪下做什麼啊?”

大夥道:“主公不放棄綁架管寧絕不起來。”

呂寧被搞了哭笑不得,這是什麼跟什麼啊,呂寧話都還未講,你們都跪下了,既然你們喜歡跪,那就跪吧,反正又不是我呂寧讓你們跪下的。

“你們愛跪就跪吧,我只是和你們的講,誰說我要派人去綁架管寧啦?上次不是和你們說過了嗎,只要我讓五弟代我寫封書信去給管寧,那管寧肯定會乖乖的跑來找我,還會求着我收他做手下呢,我何別去綁架他,我敢說一旦管寧收我到我的書信,他一刻都不會眈誤,立馬會起身跑來我們晉陽來。”

呂寧漫不經心的說道。

從人一聽,是啊,上次好像說過的,司馬朗擡頭看了呂寧一眼,見呂寧是認真的,不像是說着玩,就起身道:“大哥,你說的可是真的?你真的不會再綁架管寧?”

呂寧搖搖頭後大笑起來,對着他們道:“你們不是喜歡跪嗎,繼續跪唄,我反正沒有意見。我說的當然是真的,現在五弟就當着大夥的面代筆吧,省得過幾天你們又來找我的麻煩。”

二狗聽後道:“主公,你怎麼不早說,讓我們白跪了一場,還讓各位大人乾着急。”

典韋生氣的道:“都是怪伯達,啥事都沒有搞清楚就亂說一通,連累我們也跟着他瞎跪一通,白跪一場不算,還讓主公起笑。”

司馬朗對大家點頭至歉並道:“對不起了諸位,我一看大哥又要作案,心裡一急就出聲了,那曉得反被大哥耍了一把。”

呂寧聽後搖搖頭道:“五弟,你這話有毛病,什麼我又要作案,我作過什麼案啊,以前那是小張闖自作主張,綁架了你們,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再說小張闖一路上對你們可好唉,你們並沒有享受什麼被綁架者的待遇啊,而是享受老太爺的待遇啊!”

張闖一聽道:“就是,就是,我雖然綁架了他們,可對他們比對我父母親還好唉。”

衆人聽了這匪氣十足的話,都笑了起來。張既馬上道:“張闖將軍,你綁架我時,一路上我都在受到折磨,可未享受到啥好待遇啊?”

張闖一聽,乖乖,這麼長時間你還在生氣啊,我那敢惹你哦。“張大人,你大人不記小人過,我當然也是出於無奈啊,如果你稍配合一下的話,那會發生不愉快的事啊;再說了,你現在主公這裡不是也幹得挺開心的嗎!”

說完後張闖給張既鞠躬行禮。

張既聽後見張闖給他行了個大禮,原本心裡也沒有啥氣,這話也是順口說出來罷了,那會再計較呢。“張將軍放心,我早就忘記啦,當然也不會生你的氣,我還要多謝你呢,要不是你綁架我的話,我到啥地方去找到主公這樣的明主啊!”

呂寧道:“五弟,你準備好,我只能和你說個大概,具體怎樣措辭,那就是你的事了。你在信上就和管寧講,我現在想出了一種方法,可以讓漢字發音的方法,但要組織人手編著一部漢語字典,有了這本漢語字典,只要用此方法,就是不認識漢字的人都能從該字典上查出該字的讀音和字的意思,這是有利於我大漢民族普及漢語的大好事,也有利於儒林人士便於查找不認識的漢字。當然,讓他不用擔心編寫出來後怎麼普及的問題,我們德衡已經發明瞭一種印刷術,用此印刷術每天可印刷出成千上萬冊圖書。因爲我大漢民族的漢字實在是太多了,一般的人只要認識一、二萬字就行啦,就算是儒林人士也不過是認識到二、三萬字,要真正完全認識全部漢字,我估計也只有極少數的儒林大儒才能辦到,否則是辦不到的。所以既然管寧他是名揚天下的大賢人,全心全意的在教化百姓,那這樣利國利民,又能更好地教化百姓之事,他管寧不來做,那讓誰來做啊,告訴他,他來後和蔡老爺子共同完成此事,他們只要能完成此事,那絕對是功在春秋,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蔡邕聽後連忙問道:“子弈,你說的是真的,你真的想出一種方法能讓漢字發出讀音?”

靠,後世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懂的事,難道還會有假嗎。

呂寧認真的道:“蔡老爺子,你放心,絕對是真的,等管寧來後,我再一併和你們講,這件事可不是一句二句就能講清楚的,也不着急嗎。”

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554章 真正的征服第45章 撿到寶了第246章 值得我輩敬佩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651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624章 困境第301章 此生絕不負你第25章 綁架名士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353章 一無所知第654章 戰事敘述第63章 練兵第643章 中伏擊第417章 非常的感動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83章 謠言之威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198章 徐晃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459章 大敗江東軍第6章 娶親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378章 瘟疫氾濫第2章 原始部落第624章 困境第568章 收兵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123章 一條船上的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250章 給啥官合適第78章 民族大融合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671章 到羅馬貿易第634章 商量對策第205章 利字當頭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73章 被你的美貌給雷中了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43章 解圍第50章 結義兄弟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46章 運動戰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40章 折將第257章 受傷第595章 新的戰機第109章 激戰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10章 謀算劉備第423章 收穫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587章 追殺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446章 西涼馬騰第182章 對策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493章 風波第159章 搞出個樣子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464章 阻擊戰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238章 這是心裡戰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36章 戰馬惹禍第422章 十優十劣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560章 說服第91章 嫁禍於人第346章 運動戰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447章 劉備與呂布反目第338章 二全齊美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568章 收兵第570章 淮南戰事
第302章 藤條的鎧甲第554章 真正的征服第45章 撿到寶了第246章 值得我輩敬佩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651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421章 移駕許昌第442章 厚葬烈士第624章 困境第301章 此生絕不負你第25章 綁架名士第104章 騙取美女心第56章 歷史上的高順第353章 一無所知第654章 戰事敘述第63章 練兵第643章 中伏擊第417章 非常的感動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83章 謠言之威第441章 收下弘農第198章 徐晃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459章 大敗江東軍第6章 娶親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216章 心懷鬼胎第367章 平易近人第378章 瘟疫氾濫第2章 原始部落第624章 困境第568章 收兵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123章 一條船上的第244章 最敬佩的一人第250章 給啥官合適第78章 民族大融合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671章 到羅馬貿易第634章 商量對策第205章 利字當頭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237章 公孫讚的野心第153章 訂購糧食第73章 被你的美貌給雷中了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43章 解圍第50章 結義兄弟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217章 呂布敗三英第346章 運動戰第190章 標點符號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525章 鬱悶的徐庶第557章 宛城張繡第495章 龐統誠投第164章 戰鬥也應該結束了吧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40章 折將第257章 受傷第595章 新的戰機第109章 激戰第453章 首戰告捷第510章 謀算劉備第423章 收穫第252章 也太狠了點吧第587章 追殺第375章 這仗可不好打第446章 西涼馬騰第182章 對策第547章 砸碎倭寇第555章 入鄉隨俗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493章 風波第159章 搞出個樣子第96章 砍了外夷的使臣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464章 阻擊戰第488章 接下來的戰可不好打第403章 呂布投徐州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238章 這是心裡戰第632章 拜見張鬆第36章 戰馬惹禍第422章 十優十劣第438章 搶佔洛陽第560章 說服第91章 嫁禍於人第346章 運動戰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120章 心中之秘密第447章 劉備與呂布反目第338章 二全齊美第212章 推舉盟主第568章 收兵第570章 淮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