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復雁門

敵軍士兵逃跑到自己的大營時,等待他們的不是自己的戰友,而是李由率士兵的截殺。這下讓敵軍士兵更是驚慌失措,他們都無心戀戰,但李由卻不想放過他們。

不大一會兒,呂寧和張遼所率大軍也殺到了,還沒有逃跑出去的敵軍士兵看到無望了,只好選擇投降,能逃跑出去的鮮卑族鐵騎,那只有很少的數百騎。

戰役結束了,通過打掃戰場後清點,呂寧軍共斬殺鮮卑族騎兵一千二百多人,俘虜二千五百多人,還是有幾百名敵軍士兵逃跑出去了。

呂寧軍傷亡五百多人,其中重傷或死亡二百多人。總的來講呂寧軍這次還是算得上是完勝,雖然逃跑出去了幾百名敵軍,但那對於呂寧軍來說是無關緊要的,現整個陰館城中也就是一千多一點的兵力,這對於呂寧軍下一步攻打陰館城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在休息的時候,呂寧對李由道:“不悔,你端敵軍的大營是否受到頑強的抵抗?”

李由則笑呵呵的道:“主公,整個敵軍大營他們只留下了幾百名士兵,他們都去追殺張闖去啦,我率弟兄們殺進大營時,敵軍士兵根本沒有想到這種情況下我軍還會去偷襲他們的大營,他們也想不到會被偷襲,所以我們殺得敵軍士兵措手不及,我們只付出了二十多名士兵的代價就把他們的大營給端啦,並徹底解決了敵人。”

二天後,呂寧率大軍到達了陰館城外,當張遼率士兵攻城時,發現是一座空城,所有鮮卑族騎兵都逃走了。

等呂寧們進城後才知道,原來是逃跑回去的那幾百名敗兵,說是大軍全部被呂寧軍殲滅了,負責守城敵軍將官聽說呂寧軍有五、六千騎兵時,他們立即選擇了逃走。

呂寧軍進城後還解救了一千多名呂寧大漢的子民,他們都是被鮮卑族大軍俘虜,隨之也就成了鮮卑族的奴隸,特別是那五百多名婦女,完全成了鮮卑族士兵的玩偶和發泄的對象,當他們見到呂寧軍後那可真淚流滿面。

呂寧馬讓讓人把他們都安置好,並讓他們放心,今後再也不會有外夷的鐵騎敢來欺負他們啦。

隨即呂寧馬上讓李由率一千五百名飛熊兵直接向雁門關撲將過去,沒有讓他們停留片刻。呂寧不想讓雁門關的守軍有啥防禦準備的時間,呂寧們也想再次打知人個措手不及。

李由到達雁門關時,關上的鮮卑族騎兵也撤走了。

呂寧接到李由的報告後,馬上安排工匠和部份俘虜去修補雁門關,將雁門關的城牆加高加厚,並增設防禦工事,強化防禦能力。

同時,讓張遼率大軍對雁門郡境內的其他城池進行攻伐,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收復雁門郡全境,這樣呂寧軍纔會有一點防禦的縱深。

張遼出征後,呂寧給張闖下達了一個令世人想不到的命令,讓他帶上五十名士兵化妝成普通百姓的樣子,到河內郡去找到司馬朗,司馬伯達,並尋找機會把司馬朗綁架到陰館來。

呂寧交待張闖一路上要對司馬朗尊重、客氣,千萬不能動粗,還要保障司馬朗的安全,小張闖是愁眉苦臉。

呂寧心裡在想,雖然司馬朗現在歲數不大,但畢竟是名士啊,去請的話,那肯定是請不來的,誰會願意來幫自己這個既無名、無背景、無根基、無錢財的人啊,只能採取非常手段,先把人搞過來再說囉,否則自己那有人來處理內政事務啊!

十多天後,所有難民和駐守大本營的士兵全部安全轉移到了陰館城。呂寧讓在難民中找出來的那幫小文人安置難民,並重新丈量土地,每戶分配二十畝(按後世的畝計量)土地,但不準荒蕪,其中十五畝必須種植糧食作物,另外五畝可種植棉花等其他經濟作物,每戶的稅收均按十五畝計算,每畝抽一成,其他就沒有任何的稅費,如果發現有荒蕪情況,將把荒蕪的土地沒收充公,並每畝罰黃金五十兩,土地歸農戶所有,但農戶不得買賣土地;如原幷州的農戶,其土地面積超過二十畝的,多餘部份的稅收是每畝八成。

對於工商業嗎?呂寧也開出了更加優惠的政策,所有在呂寧他們轄區內開展的工、商業,其稅收全部只收交易額的一成,其他再無任何稅費。

至於礦產業嗎,任何私人不得隨意開採,必須取得官府的同意後才能在指定的位置開採。呂寧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講給那幫小文人後,並要他們趕快行文張榜公佈,並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安置好難民。

在那二、三萬難民中,呂寧還蒐集到了三十二名鐵匠,呂寧將他們組織起來,興辦了一間兵器製造廠,並每人給予一定的股權。讓他們根據呂寧設計繪製的各種馬刀、長槍、劍、鎧甲、盾牌、箭支等進行加工打造。

呂寧讓他們打造的第一件東西確不是兵器、鎧甲等裝備,而是一套釀酒用的蒸餾設備,呂寧必須趕快生產出少量的好酒出來,以便去行賄朝中的貪官和皇帝身邊的太監,爭取把他們在雁門郡的政治地位問題解決掉,否則一切都是白忙活。

在此期間呂寧還選拔了幾十名手藝好的木匠,組成一個團隊,籌建了一間傢俱廠,也是每個木匠都分給他們一點股份。

另外,還籌建了造紙廠、陶瓷廠、磚廠,至於水泥廠、鋼鐵廠嗎只有等到有人才,有財力的時候再籌建嘍。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呂寧從那批小文人中找到了二名工作能力還相對不錯的士子,他們分別是陳方,陳元達,麥梓,麥長穗,他們二人都是冀州人氏,都是破落家族的士子。

陳方比較靈活,善於外交,口才好;麥梓話不多,善於實幹,有一定的內政能力。

呂寧把他們二人提拔上來協助呂寧處理一些日常事務,也讓二人感到受寵若驚,馬上對呂寧發誓說是終生效忠於呂寧,這讓呂寧也稍感到一點溫心。

第577章 孫策的心病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265章 連環計第454章 突襲,突襲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268章 不能掉以輕心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109章 激戰第437章 青虹對戮滅第304章 謀劃在先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664章 逼宮第296章 大手筆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521章 血昭第76章 戰前會議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202章 闖出城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586章 偷襲第318章 救北海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257章 受傷第681章 諸葛亮第610章 腳蹬弓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589章 對峙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572章 不知所措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74章 顧雍第200章 貂蟬第330章 疑神疑鬼第80章 張既認主第456章 全殲紀靈第545章 火攻第679章 癡心妄想第113章 援軍到了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619章 灰飛煙滅第229章 孫堅昇天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203章 被追殺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568章 收兵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21章 大膽戰術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68章 劫後餘生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376章 無恥的敲詐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486章 伏擊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590章 公馬計第94章 朝中爭辯第12章 有血性嗎第681章 諸葛亮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486章 伏擊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75章 三光政策第521章 血昭第550章 屠殺第368章 遊荊州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597章 西涼處置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45章 撿到寶了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202章 闖出城第346章 運動戰第84章 長途奔襲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449章 劉備的綠帽子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
第577章 孫策的心病第169章 血洗鹽邑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265章 連環計第454章 突襲,突襲第580章 出兵漢中第395章 奮起反抗的結果第482章 拿下小沛第268章 不能掉以輕心第261章 還是先審訊吧第466章 歪打正着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109章 激戰第437章 青虹對戮滅第304章 謀劃在先第678章 劉備的野心第664章 逼宮第296章 大手筆第392章 已程不國第521章 血昭第76章 戰前會議第316章 血洗徐州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652章 交州戰事第202章 闖出城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333章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第313章 有利無弊第586章 偷襲第318章 救北海第351章 安置難民第257章 受傷第681章 諸葛亮第610章 腳蹬弓第385章 安排路線第589章 對峙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516章 徐庶的家書第431章 劉備屈居小沛第484章 賈詡之計第657章 樂不思蜀第572章 不知所措第394章 法爾斯省第174章 顧雍第200章 貂蟬第330章 疑神疑鬼第80章 張既認主第456章 全殲紀靈第545章 火攻第679章 癡心妄想第113章 援軍到了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619章 灰飛煙滅第229章 孫堅昇天第531章 觀念的衝突第254章 你有何志向第203章 被追殺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568章 收兵第611章 曹洪掛掉第340章 巡察災情第21章 大膽戰術第197章 曹操當刺客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68章 劫後餘生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376章 無恥的敲詐第517章 徐庶被軟禁第486章 伏擊第192章 徐庶之母第364章 皖城保衛戰第590章 公馬計第94章 朝中爭辯第12章 有血性嗎第681章 諸葛亮第543章 研究方案第486章 伏擊第71章 貪官好辦事第294章 鮮卑族滅亡第75章 三光政策第521章 血昭第550章 屠殺第368章 遊荊州第381章 不是省油的燈第597章 西涼處置第150章 制定度量衡第345章 無情的屠殺第45章 撿到寶了第515章 滿城緋聞第291章 曹操崛起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202章 闖出城第346章 運動戰第84章 長途奔襲第326章 一看就知道第449章 劉備的綠帽子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285章 消滅公孫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