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還是怪我啊!”李暮微微搖頭,喃喃道。
周溪令天賦和能力都是不缺的。
之所以會心急。
大概是因爲想要證明自己。
畢竟跟着他完成的項目再多,也終究不如自己獨立完成一個的意義大。
一旁的王綬覺開口道:
“我倒是不這麼覺得。”
“你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爲溪令太過年輕,位置又太高了?”
“換做我在他的這個年紀,別說是帶組研究了,連參與討論的機會都沒有多少。”
他的這番話說完後。
吳有望和蘇東莊也跟着點頭贊同。
聞言,李暮笑着解釋道:
“我沒有責備他的意思,只是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有問題。”
無論是想獨立做研究。
又或者是想證明自己。
其實他都能理解,畢竟這是人之常情
“李顧問您怎麼可能有問題呢!”蘇東莊嚇了一跳,連忙道。
吳有望和王授覺也跟着道:
“你這就是想多了,沒有你在,我們連研究都沒辦法展開。”
半導體研究所現在所有的研究項目。
基本都是由李暮提出,並且組織進行展開。
雖說他名義上只是顧問。
但實際上,卻和總設計師沒什麼兩樣,只是稱呼不同而已。
“好了好了,你們別急,我也沒說撒手不管不是,先去吃飯吧。”李暮擺擺手道。
說着,他便當先帶頭朝飯堂走去。
……
一路上,都有所裡的同事上前打招呼。
等到了飯堂。
看到李暮。
原本吵吵嚷嚷的環境,頓時安靜了下來。
旋即又爆發出更大的聲音:
“是李顧問回來了啊!”
“李顧問,我有一個半導體方面的問題想請教您……”
“您上次跟我說過的,關於軟件工程在數據管理上的應用……”
……
衆人蜂擁上前。
平時李暮待人非常和善。
雖說他一般不回答問題。
但只要是他們解決不了的,且有價值的問題。
他基本都會耐心解答。
當然,即便是無價值的,也會指明正確的方向。
“大家都別急,慢慢來。”李暮笑着一一答話。
這些問題偏向學術方面。
對於他來說,難度並不高。
……
10多分鐘後。
眼看一羣人還圍着不肯散去。
吳有望當即高聲道:
“好了好了,今天就先到這裡,李顧問連飯都還沒吃呢!”
聽到這話。
衆人雖然不捨。
但很快還是陸續退去,回到飯桌上繼續吃飯。
李暮也準備前往窗口打菜。
不過這點小事,自然早就被關建民解決。
不止是他的。
連吳有望、王授覺和蘇東莊的份,也一併打好放在餐桌上。
見他們周圍的人羣散開,關建民迎上前,道:
“這邊。”
看着滿桌已經打好的飯菜。
李暮等人也沒有客氣,直接走過去,坐下吃了起來。
一邊吃,李暮一邊順帶從吳有望幾人的這裡,瞭解所裡的研究近況。
不出所料的。
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定。
畢竟他們研究的科技方向,已經經過幾次的爆發式增長。
想要再繼續提升。
恐怕只能尋找新研究點。
吳有望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道:
“但即便沒有,也不用着急。”
“所裡現在的研究項目,5年內我們恐怕都解決不完。”
“而且項目太多,也難免造成隊伍的臃腫,需要向上級申請進行擴編。”
研究項目,當然是越多越好。
可相對應的,隊伍建設也需要迎頭趕上。
現在的半導體研究所,很多人都是有級別沒職位。
就拿蘇東莊來說。
經歷了好幾個重點研究項目的磨礪,以及數次嘉獎。
職位一路躥升,成爲副研究員。
這個級別,已經屬於研究所的骨幹力量。
一般的研究所,差不多也就七八個的樣子。
而他們,有20幾個之多。
“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將這一批人分一部分,派去全國各地,帶動整體研究水平的發展。”李暮道。
雖說有些捨不得。
但他清楚,這樣做對於夏國的科學界來說,是利在千秋之舉。
聞言,王授覺想了想,道:
“這確實是個辦法,只不過現在很難實施。”
“即便是我們捨得,恐怕大家也不願意。”
“我還是建議繼續擴建擴編,大不了多建幾棟樓嘛,上面肯定不會有意見。”
他的說法得到了吳有望等人的一致贊同。
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人。
真的要被分配走,怎麼可能不心疼。
而且,也不是非要這麼做不可。
擴編擴建,同樣能夠解決問題。
以他們對上面的瞭解,這件事基本不會有任何阻礙。
——即便半導體研究所已經是原來的三倍之大。
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李暮。
“我認爲不能像以前一樣需要多少擴建擴編多少,這一次,力度要更大。”李暮微微頷首,道。
將一部分人才分走,對於整體的發展來說確實是好事。
只是按照現在的情況,並不可行。
就拿SAMCAD來說,人都走了誰來研究。
倒不如多招一些人,建立成熟的培養體系,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吳有望等人對這個提議,自然不會有任何意見,直接點頭同意下來。
……
衆人邊吃邊聊。
一頓飯的功夫,說話間便將所裡未來發展的計劃決定下來。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
研究纔是真正的大事。
飯後。
李暮直接拉着蘇東莊,來到一間空實驗室,說了要開發新軟件的想法。
後者聽完。
連研究是什麼都沒問。
便直接表示道:
“李顧問您放心,將這件事交給我,我保證完成任務!”
蘇東莊說話的聲音,都不由有些顫抖。
他等今天,等了太久了。
楊天行去了奉天,搞鋼鐵冶金數據庫。
周溪令領了電傳飛控系統的任務。
三人一起進的研究所。
卻只有自己還在“啃老本”,弄原來的項目,要是甘心是不可能的。
“別高興得太早,這個任務可不容易,關係到一項重要武器的研發,而且對於我國航天航空的發展意義重大,十分的艱鉅。”李暮直言道。
聽到他的話。
蘇東莊不僅沒有半分的退縮。
甚至更加躍躍欲試起來。
越是有難度,越讓他覺得興奮。
他當即道:
“不管有多少困難,我都不怕。”
“更何況,您不是還在嗎?”
“如果遇到實在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的話,您應該也會給予我們一些指導吧。”
這番話讓李暮有些哭笑不得。
想要批評兩句。
卻又發現蘇東莊早就給自己疊好了甲。
“好,既然你這麼有信心,回頭就可以着手準備初期的工作了。首先,當然是人手問題……”李暮繼續道。
開發SAMCAD,需要軟件開發工程師、計算機圖形學專家、數學與算法工程師、機械工程與製造專家、用戶體驗設計師和數據庫與系統架構師等。
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對於他來說都沒有什麼難度。
畢竟資料都是現成的。
唯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要利用這次的機會,培養一批相關的人才。
蘇東莊一邊聽,一邊拿着紙筆記錄。
在李暮停下來之後。
他猶豫了片刻,然後問道:
“李顧問,我們要研究的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您能跟我透漏點不?”
“彆着急,明天我就會讓人把方案送過來。”李暮微微笑道。
聞言,蘇東莊也沒有堅持。
兩人轉而繼續聊起要招收那些人進到項目組的問題。
……
日漸西沉。
隨着半導體研究所這邊的事宜基本解決完畢。
李暮也動身離開。
回到特樓。
正準備進去。
忽然發現,不遠處站了兩個“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
看到他們。
他連忙叫關建民將車開過去。
一下車,他便調侃道:
“你們怎麼在這裡貓着?不怕被當成可疑人士給逮住啊?”
這兩人,正是張凱和李建。
“嗨,別說了,我們連着來了4天,警衛同志看我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哪敢再去那邊。”張凱鬱悶道。
李暮笑道:“就沒提我的名字?”
“就是提了你才被懷疑的,頭兩天我們待得好好的,一說是來找你的,天天都被七八雙眼睛盯着。”一旁的李建吐槽道。
這話讓李暮不僅啞然失笑。
他想了想,道:
“誰讓你們平時也不來幾趟,有事了纔想起過來。”
自從他搬到特樓以後。
除了家裡人會來。
以前認識的,基本都沒有上門拜訪過。
“這不是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在,而且不想打擾你嘛。”張凱小聲辯解道。
只是這話明顯有些底氣不足。
“少來,我跟你們說,以前不提,要是以後再不來,我可就要生氣了。”李暮故意板着臉道。
張凱和李建對視一眼,重重地點了點頭。
見狀,李暮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道:
“這纔對嘛,咱們是什麼關係,該不客氣的地方就要不客氣些。”
他在這個年代的朋友並不多。
而張凱兩人,無疑是關係最好的那兩個。
只要不違背原則,他能幫的都會幫。
“這可是你說的!”張凱忽然笑了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李建。
後者頓時會意。
兩人上前,一左一右摟住李暮的脖子,道:
“你這個大忙人,恐怕已經忘了我跟你說過的事吧?”
“事,什麼事?”李暮疑惑道。
眼看兩人的表情越來越危險。
他的大腦飛速運轉,很快想了起來,道:
“不就是李建要結婚了嘛,你們放心,這我肯定不能缺席啊,禮物我都讓建民準備好了。”
“是嗎,那是我們錯怪你了?”張凱和李建聞言,手上的力道鬆了鬆。
正準備放手的時候。
一旁的關建民忽然道:“你啥時候說的,我怎麼不記得了?”
聽到這話。
本來已經打算收手的張凱和李建,立刻怪叫一聲。
李暮:“……”
……
打鬧片刻後。
一行人進到特樓。
李暮先讓張凱幾人在沙發上坐下。
一邊給他們倒茶,一邊詢問婚禮的時間和地點。
關建民和趙參軍也在一旁作陪,並表示一定去捧個場子。
不過說到具體的東西的時候。
張凱兩人反倒有些扭捏起來。
拖拖拉拉地說了半天,才說準備在京工院舉行。
他不免有些驚訝,道:
“你們這麼做恐怕有點違反規定吧,院長能同意?”
在這個年代,大學生在上學期間,通常是不允許結婚的。
國家政策、學校規定和社會觀念,都傾向於鼓勵學生以學業爲重。
“本來是很難的,可你也知道,我們現在的去向,基本已經確定了。而且不僅是我結,遊戲研發中心還有好幾對都這麼打算,就是不敢說。”李建道。
聽到這裡。
李暮算是明白過來,笑道:“好啊,原來是想讓我去求情吶.”
“你要是覺得不妥的話,那就算了。”李建忙道。
一旁的張凱也跟着點頭。
畢竟這確實是違反了規定,有些不太合適。
聞言,李暮道:
“有什麼不妥,我覺得很合適。”
“你們在遊戲研發中心工作了那麼久,本來就和畢業了沒什麼區別。”
“而且以後這也是一段佳話。你們回去和那幾對說,放心大膽地結,到時候我給他們證婚。”
他說完後。
張凱和李建立刻露出激動之色,恨不得立刻回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衆人。
不過李暮卻將兩人拉住。
繼續問了問他們,關於最近遊戲研發的情況。
畢竟是錢袋子,該關心,還是要關心的。
……
一直聊到晚上8點半左右。
張凱和李建才起身離去。
送完兩人過後。
李暮回到家中。
來到書房,開始工作。
首先,肯定要把SAMCAD的研究方案解決。
因爲是初步方案。
所以也不用太過詳細。
第一步,把目標定下來。
模具設計、數控編程、逆向工程、仿真與驗證。
這四個主要功能,也是研究的主要目標。
……
不到一個小時的功夫。
李暮便完成了SAMCAD初步方案的工作。
緊接着,他繼續考慮起反潛雷達的研究問題。
雖說一開始只是爲了003A型潛艇的隱身性能測試。
但後面他轉念一想。
既然搞都搞了,肯定要搞個厲害的。
這個年代的反潛雷達,通常用來探測潛望鏡和通氣管,以及水面航行的暴露部分。
沒有辦法直接探測到潛艇。
想要增強探測能力,還需要結合其他技術。
比如聲吶、磁異常探測、電子偵查和海洋監視系統。
“海洋監視系統在關鍵海域部署固定聲吶陣列,倒是個不錯的方法。”李暮心中暗道。
其他的技術。
在時間和空間範圍,都有許多的侷限。
遠不如海洋監視系統。
一邊想着。
李暮一邊打開關於固定聲吶陣列技術的資料。
這項技術,早在1906年便被髮明,當時主要用於偵查冰山。
隨着技術的發展,被廣泛應用於軍艦、潛艇和反潛飛機上,用於確定敵方艦艇、魚雷和水雷的方位。
“我們國家在80年代才掌握了這一項技術,有點太晚了啊!”李暮不僅長嘆一口氣。
雖說不是沒有聲吶。
但基本都是依賴進口。
對於夏國的國防事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大掣肘。
“先搞個靠岸聲吶系統吧。”李暮很快做出決定。
M帝在49年的時候,便搞出了靠岸聲吶系統。
它不僅可以輔助船舶靠岸和收集分析水下的環境數據。
還可以直接支持反潛作戰。
如果能完成,夏國近海活動的敵對艦艇,都將在他們的眼中無所遁形。
“不過主動式的聲吶容易被水中的潛艇發現,而被動式的聲吶對於不發聲的目標無能爲力,需要想辦法克服才行。”李暮拿起筆。
然後開始鏈接大嚶圖書館的WIFI,大量搜索相關資料。
自己研究是不可能自己研究的。
畢竟有現成的擺在眼前,能參考爲什麼不參考。
……
一直忙到深夜。
李暮才伸了個懶腰,準備起身休息。
靠岸聲吶系統的研製,不是個小工程。
所以他也並不急於一時。
畢竟能發現和能對抗,是兩個概念。
“靠岸聲吶系統要開發,原子能潛艇的聲吶研製,也不能落下。”李暮暗暗想道。
聲吶是潛艇在水下探測的主要手段。
潛艇在水下作戰時,無法使用光學設備,因此聲吶成爲其唯一的探測工具。
它通過向水中發射聲波並接收反射回來的聲波,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位置和運動狀態。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想要在遠海執行作戰任務,還是不保險。”李暮心道。
夏國目前的聲吶技術,絕對是落後於世界的。
哪怕是再過幾年,第一艘原子能潛艇下水。
上面的技術,恐怕也還是落後現在的M帝和老大哥。
這樣的原子能潛艇,在近海開開沒問題。
可一旦進入遠海,就會時刻面臨危險。
能不能打得過先不提,至少他們不能先被發現。
就在李暮沉浸在思考當中的時候。
腦海之中。
忽然響起了“叮~”的一聲信息提示音。
聽到這聲音。
他打開聊天頁面。
阿斯克:“李,最近在忙什麼?”
“怎麼,小富婆又找你了?”李暮笑道。
這段時間,他和阿斯克,倒是沒有怎麼聯繫。
畢竟兩人都有要忙的事情。
阿斯克道:
“這倒沒有,是我最近剛剛結束了一項研究,打算休一個長假。”
“我打算先回家看看,然後就再去一趟夏國。”
“這次的假期很長,我們肯定能見上,不會再錯過了!”
他說完後。
看到消息的李暮人有些微微發麻。
阿斯克來夏國,肯定是好事。
畢竟大嚶那邊的科研資料雖說也還過得去,但肯定沒有辦法和夏國相比。
後世他們的科技發展水平,全方面趕超M帝不敢說。
不過在很多方面,是有着相當大的領先的。
“來啊,我當然歡迎。不過我過幾天打算去飛洲一趟,先給你推薦幾處地方玩着,你等我回來怎麼樣。”李暮道。
拒絕是不可能拒絕的。
畢竟以兩人的關係,沒道理這點小事都不答應。
所以只能繼續拖下去。
後面,再想辦法糊弄過去。
“沒問題,不過你可要早點回來啊,到時候咱們一起雙排!”阿斯克也沒有沒懷疑。
李暮笑道:“那你可得好好練練,這麼久不打手肯定生了。”
“不可能,我現在強得可怕,等我這就去打一把給你看看!”阿斯克道。
說完後,他很快便下了線。
李暮笑了笑,也沒有繼續發消息,關掉聊天頁面。
……
次日,早。
洗漱鍛鍊後。
李暮叫來關建民,讓他將SAMCAD的初步設計方案,送去半導體研究所。
待起回來之後。
便準備動身,前往航空院。
在車上。
他一邊準備着今天要和黃之前等人要說的資料。
一邊打開聊天頁面。
看了看消息。
不出所料,阿斯克並沒有發來消息。
估摸着打了一晚上,可能都沒有打出來能夠看的戰績。
“先看一看國內的科技吧。”李暮心中暗道。
既然阿斯克準備再次前往夏國,而且逗留的時間會十分之長。
那麼他肯定地先做好準備。
雖說現在的威龍-1戰鬥機、玄武-1主戰重坦和潛射D彈這些全部搞出來,足夠夏國國防支棱20年。
但這還遠遠不夠。
在全球化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他們必須保持這個領先。
畢竟一旦真的讓M帝和老大哥知道他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和夏國出現了斷層式的差距。
夏國一定成爲衆矢之的。
要平穩地過渡完這段時間,他們需要更加強大的武器保駕護航。
“研究一代,計劃一代,設想一代,按照這個步驟來,應該比較合適。”李暮心中默默想道。
從威龍-1戰鬥機和玄武-1主戰重坦這兩項研究上。
他已經察覺到了問題。
研究的東西越是高端,需要的時間就越長。
僅靠他一個人去研究,不是長久之計。
就拿黃之前、塗吉達等人來說。
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化完他給出的資料。
如果繼續下去,恐怕他研究個一百年,都未必能夠把手頭的東西都拿出來。
“咦,六代機?”李暮的目光忽然停下。
他看着大嚶嗶嗶C的最新一則報道,整個人不由得渾身一震。
還真有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