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好不容易過來,可不是爲了專門教育三人的。
及時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其一。
其二便是查看3w噸模鍛水壓機、12500噸臥式擠壓機和鋼鐵冶金數據庫的研究情況。
畢竟作爲九大大型成套設備。
研製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僅憑他給出的資料,能不能順利地研究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面對李暮的詢問。
最先開口的是王正安,道:
“到目前來說,我們對於12500噸臥式擠壓機的研製還比較順利。”
“機架、主工作缸、運動系統和導向系統已經進入關鍵的攻堅期,整體的結構差不多都能夠製造出來。”
“不過在穿孔系統上,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處理……”
他緩緩地將情況說了出來。
當然,除了成果之外,肯定也沒少遇到問題。
不過這些都被他一句“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被順利解決帶過。
但別人不知道。
李暮又怎麼可能不清楚其中的艱辛。
畢竟從對方臉上的深深的黑眼圈和沉重的疲憊感,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他心中深深一嘆,嘴上卻是笑着鼓勵道:
“王教授,您做得很好。”
現在,就沒必要再繼續深究廢寢忘食的研究事了。
等他快走的時候,再和林振說一聲就行。
不過想着上次也是這麼做的——或許還要和秦雲反應反應這個情況。
一邊想着,他一邊繼續讓林宿安和楊天形兩人繼續。
在簡單地瞭解完情況之後。
他又對後面的研究,做出了針對性的指導。
比如12500噸的穿孔缸、穿孔柱塞和穿孔張力杆等關鍵部件的設計思路,3w噸模鍛水壓機的液壓缸和控制系統等、
……
一個半小時後。
在關建民的提醒下。
沉浸在爲王正安三人答疑解惑中的李暮,才意識到時間已經到了。
他站起身,道:
“今天就到這裡吧,等我下次來,希望看到你們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當然,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必須是精神飽滿才行,否則這次也會是最後一次。”
他難得地語氣嚴肅起來。
“李顧問您放心,我們明白的!”王正安三人齊聲道。
見狀,李暮微微頷首,轉身走出站長辦公室。
三人緊隨其後。
林振也趕忙跟了上去。
李暮小聲地又囑咐了他幾句後,才坐上了離開的專列。
……
月臺上。
注視着李暮離去的火車,林振四人久久地佇立在原地,沒有回過神來。
王正安、林宿安和楊天形,是出於不捨。
至於林振。
是因爲剛剛李暮所說的,要是再管不住,就跟秦雲反應的話。
雖說語氣像是在玩笑。
但他也清楚,要是真的繼續放任三人“爲所欲爲”,以後就別想再和李暮拉近關係了。
想到這裡。
林振看向王正安三人,道:
“好了,李顧問已經走了。”
“你們現在已經放假了,趕緊回家,或者回宿舍休息。”
“我讓我的司機送你們,更快一些。”
說完,他便對秘書招了招手。
“等等,領導,至少也得讓我們把剛剛聽李顧問講解的內容記下來吧,萬一忘了怎麼辦?”王正安急忙道。
聞言,林振不免猶豫了下。
畢竟李暮所說的東西,肯定是相當重要的。
不過就在這時。
一旁的楊天形忽然道:“沒關係,兩位教授,我剛剛已經幫你們記下來了。”
說着,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本筆記本。
他畢竟年輕。
即便都是通宵研究了許多天,論狀態,兩人也遠不及他。
“兩位教授,你們還有什麼話說?”林振看着筆記本,笑眯眯道。
王正安、林宿安:“……”
……
入夜時分。
京都,火車站。
隨着專列的緩緩停靠。
早已等候在次的郭默,立刻迎上前。
看到他,李暮還以爲是研究出了什麼事情,嚇了一跳,連忙道:
“郭院長,您怎麼來了?”
“放心,各方面的研究都還算順利,是上級領導想要見你一面。”郭默道。
聽到這個消息。
李暮微微有些驚詫,道:
“見我,這是爲什麼,您知道嗎?”
“你都不清楚的話,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不過消息是秦雲領導過來告訴我的。”郭默想了想道。
他其實也納悶。
不過還是很快地遵循了命令,過來將人帶過去。
李暮微微頷首,心中已經有所猜測,道:
“好,那我們走吧。”
他本來打算先去玄武-1主戰重坦那邊看看情況,接着再連夜趕去航空院那邊。
現在看來,計劃是要泡湯了。
……
緊接着,李暮便跟着郭默上車,前往小院。
路上,後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他這趟去波海造船廠的事情。
李暮對此也沒有隱瞞,將消聲瓦和消聲塗料的事情說了出來。
順帶還提了提反潛雷達的事情,拜託對方和雷達研究所那邊說一聲,後天他會送一份資料過去。
聽到這裡,郭默不由出聲打斷道:
“你剛回來,不休息兩天再工作能成嗎?”
他是清楚李暮的性子的,根本閒不住。
所以對去了波海造船廠一趟,反而搞出了更多研究項目的事情並不意外。
當然,這是在不知道“潛艇換航母”計劃的前提下。
“沒事,等忙完這幾天,我就好好地休息休息。”李暮擺擺手道。
去了濱城一個星期的時間。
他怎麼着都得先把各個研究項目的進度都看一遍再說。
聞言,郭默卻道:
“你回來要去看看各個研究的進度和情況,這個我沒意見。”
“不過究竟要用幾天,你可別打馬虎眼。”
“要是太久的話,必須先休息,否則可別怪我一會兒和領導們告狀了。”
他說完後,看了看越來越近的硃紅色建築羣。
見狀,李暮頗爲無奈。
中午的時候才教訓過王正安三人,沒成想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了自己。
而且和他掐住了他們幾個的命脈一樣。
郭默也精準地找到了他的弱點。
——他能爲了這點小事去麻煩上級領導嗎?
“好好好,我聽您的。不過要用多少天,這個我可說不準,但肯定不超過5天。”李暮連忙道。
郭默滿意地點點頭,道:“這纔對嘛!”
……
就在兩人說話的功夫。
車子也終於駛近了小院。
還沒等停穩。
李暮便看見院子裡走出三個人。
打頭的哪個,正是穿着萬年不變的灰色中山裝,和藹可親的上級領導。
在其左手邊,是秦雲。
而右手邊,是南海海軍將領肖睿霖。
щшш◆тTkan◆℃ O
“哈哈,我們的功臣到了啊!”上級領導走上前,親自爲李暮拉開車門,臉上露出肉眼可見的笑容。
這幅場景,要是被外人看見。
恐怕無不都會驚掉下巴。
上級領導親自開門,這是多麼大的禮遇!
李暮一時也有些受寵若驚,連忙下車,道:
“領導,您過獎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走,進去再說,你還沒吃飯吧,給你準備好了,有紅燒肉咧。”上級領導拍了拍李暮的肩膀,道。
一邊說着。
他一邊親切地拉着李暮的手,走進院子。
一旁的秦雲和郭默對此倒是見怪不怪。
不過肖睿霖就十分震驚了。
他以爲已經在心中足夠拔高了對李暮地位的認知。
但現在看來,還是太低估了!
……
院中的石桌前。
5人依次落座後。
很快便有後勤人員,將飯菜端了上來。
那一大盆亮油油的紅燒肉,顯然是爲李暮準備的。
畢竟在場除了他之外。
恐怕沒人一頓能造完這麼多東西。
然而李暮卻道:
“領導,這些花了多少錢吧,我補給您,不能讓您破費。”
他可是清楚。
上級領導的吃飯,完全是自己掏腰包。
雖說作爲領導,他的工資不算低,有着404.8塊。
然而實際上,卻時常入不敷出,每個月的工資都只夠填飽肚子。
“你這說的是什麼話,哪有請客吃飯讓客人付錢的道理。”上級領導不高興道。
聞言,李暮急忙道: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怕您,怕您……”
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將話說出口。
畢竟上級領導卻連紅燒肉都吃不起,聽着怎麼都十分的奇怪。
不過這卻是真實的情況。
“怕我沒有飯吃?放心吧,多虧了你,我們現在的糧食產量增加了許多,大家都餓不着肚子了。”上級領導笑道。
如果是以前,請李暮吃一頓飯,還可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不過現在嘛,糧食增產,供應也沒有那麼緊張。
想要頓頓吃上肉或許還做不到,但是吃飽卻不難。
一旁的秦雲也不由感慨,道:
“是啊,領導說得沒錯,今年你知道我們的糧食產量增加了多少嗎?”
“6000多w噸!”
“對比62年的產量,足足增加了40%左右,快將近一半啊!”
他雖主管科技。
但是對於民生情況,也還是瞭解的。
60年代的時候。
全國城鄉人均消費糧食329斤,其中城鎮居民368斤,農業人口322斤。
當然,這個標準,只能確保餓不死人。
想要吃飽,確實千難萬難。
按照歷史上的6.73億人口算。
需要11000w噸左右的糧食,才能夠達到這個標準的需求。
增產了6000多w噸。
雖說還不能讓每個人都吃飽。
但讓每個夏國人的餐桌上,多添上一碗飯,那是綽綽有餘。
……
面對上級領導和秦雲的誇獎。
李暮反倒有些汗顏。
最近他忙於各種軍工研究,倒是有些疏忽了農業方面。
他想了想,道:
“其實這只是稍稍緩解了糧食短缺的問題而已。”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
“還是要從種子上下手,培育出優良的種子,提升畝產。”
聽到這話。
上級領導好奇道:
“難道你現在已經有想法了?”
一旁的秦雲、郭默和肖睿霖,也將目光看向李暮。
“有一些,不過作物栽培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先前我只是一直在和西南農學院的一位教授交流……”李暮道。
他將和林圖南的寫信的事情說了出來。
說實話。
對於這麼久都沒有結果。
他還是有點兒“意見”的。
“原來是這樣啊,你應該早點說嘛,這麼重要的事情,完全可以作爲國家的重點項目進行培養!”上級領導道。
糧食是國之根本。
如果能夠再次增加,對於作爲人口大國的夏國來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能解決許多方面的問題。
一旁的秦雲和郭默也道:
“沒錯,你沒有時間沒關係,有事沒事兒去指導指導便行。”
農業的項目,其實不穩定性還是很高的。
而且時間長,成本高,一般來說都是大家各自研究各自的。
在沒有顯著成果的情況下,國家都不會有太多的資源投入。
不過是李暮的想法的話,那就該另當別論了。
……
衆人三言兩語間。
便敲定了將珍珠矮水稻,作爲國家重點農業研究項目的事情。
隨後。
一邊吃飯。
上級領導一邊又聊起了“潛艇換航母計劃”和“深海計劃”。
這兩個計劃。
可以說都源自李暮。
且以他的思路爲根本。
如果最後的實驗沒有成功,那就都是無稽之談。
不過在場除了還有些沒搞清楚情況的肖睿霖之外。
衆人對於李暮能不能成功,沒有半分懷疑。
反而覺得,要是不行的話。
肯定不是李暮有問題,而是下面沒有執行好。
聽着聽着。
李暮忍不住道:
“領導,我覺得這個潛艇換航母,還是太過極端了些,我們還是要保持最大的剋制。”
他實在不願意有戰士,因爲自己而犧牲。
“我知道你的想法,放心吧,輕易是不會打起來的,國家現在更需要的是發展。”上級領導笑道。
這種軍事上的事情。
也就是李暮。
換做任何一個科學家來,恐怕也沒有資格開口。
“那就好,也請您放心,我會盡快將所需要的研究都完成!”李暮保證道。
面對M帝和老大哥的威脅。
夏國雖然可以保持克制。
但他也不願意見到他們只能一直說“警告……”“譴責……”。
上級領導含笑點頭,道:
“我相信你,不過你也要時刻注意自己身體身體情況,一旦有問題就立刻休息。”
“坦克、飛機、潛艇,三個你都在搞,還有其他方面的研究。”
“常人一個都難以做到的事情,你做了這麼多,對於心力的消耗肯定很大,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照顧好自己。”
他說完後,重重地拍了拍李暮的肩膀,目光之中滿是期許。
國家強大,是他的希望。
可他不願意看到李暮爲此犧牲自己。
以其年紀和能力,未來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謝謝領導您關心,我記住了!”李暮重重點頭道。
不過說是這麼說。
自己的身體情況他自己清楚。
雖說食量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便沒有再繼續迅猛增長。
但體力和腦力,還是能夠感覺到緩慢地在繼續提升的。
現在的他。
即便沒有達到錢五師那種程度。
至少也能稱之爲一句天才。
放到後世,高考隨隨便便考個740分。
就在這時。
一旁的秦雲插話道:
“對了,李暮,你以後要不要去裝備委員會當個顧問?也能名正言順一些。”
他說完後。
郭默微微一驚。
秦雲會說這話,肯定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經過了上面的綜合考量。
不過想到只是顧問而已,他又放下心來。
至少人還是在國科院的,不打緊。
“當然沒問題。”李暮微微頷首,道。
多一個頭銜而已,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差別。
趁着郭默在這裡,他又道:
“對了,我在回來的路上,有了一個新的想法,需要郭院長您配合一下。”
聽到這話。
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眼睛一亮。
不待郭默回答。
上級領導便道:
“什麼想法?放心,不管需要什麼,我們都會全力配合!”
以李暮現在的地位。
就算要傾盡國家之力去研究什麼,他們恐怕也都會點頭。
李暮道:
“就是一種新式的武器,我把它叫做脈衝武器。”
“我不是提出過信息化戰爭的模式嗎,它就是最有效的攻擊手段,也是最有效的反制手段。”
“而且理論上,它還能和大蘑菇相結合,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他將脈衝武器的效果簡單的介紹了一遍。
在聽完他的講述之後。
在場是四人,都陷入長久的震驚和沉默當中。
哪怕是他們早就已經習慣李暮時不時就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也沒法料到竟然會是這麼厲害的東西。
原子能EMP彈,大範圍癱瘓電子設備?
這要是在M帝和老大哥頭上來一發,恐怕能讓整個世界都陷入沉默。
秦風嚥了咽口水,問道:
“李暮,你說的這個脈衝武器,需要多久才能搞出來?”
“目前來說,只能搞出小型化的脈衝武器,想要搞出原子能EMP彈,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李暮道。
這個時間,是他最保守的估計。
畢竟夏國在這方面的技術,不能說乾乾淨淨,只能說一點兒沒有。
想要搞出來,難度可想而知。
“時間不是問題,搞!”上級領導大手一揮道。
別說是10年,就是20年,30年。
有了這個原子能EMP彈,對於夏國來說,也是一件巨大的殺器。
其重要程度,甚至不遜於大蘑菇。
……
夜漸深。
李暮吃完飯後。
也沒有離去。
而是繼續和衆人來到上級領導的書房,說起關於脈衝武器的事情。
郭默倒是先行離開。
畢竟要做研究準備,需要他去儘快召集專家和教授來參與研究。
甚至還要創辦一個專門的研究單位,來負責此事。
……
在書房內。
李暮先將脈衝武器的戰略價值,簡單地說了說。
然而話題一拐,又說到了海陸空天電五維戰場上。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
在海陸空電上,夏國都有了正在研究的底牌。
然而在天上,仍舊有着不足。
當然,外太空作戰,即便到後世都沒有太多的應用。
M帝倒是提出過上帝之杖的天基動能武器。
說是用多根100公斤的鎢棒,利用重力讓他們自由落體,能夠產生巨大的破壞力,甚至堪比大蘑菇。
不過被夏國證實,頂多只能砸出三米的大坑。
聽着雖然是笑話。
不過不得不承認,夏國在這方面的不足。
畢竟直到後世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是在抄M帝的作業。
M帝說自己有什麼。
他們就得跟着造什麼。
雖說結果是好的,但最後難免讓人想罵娘。
當然,最後夏國也讓M帝長了個教訓,不僅不敢再放煙霧彈,甚至連科幻片都不敢拍了。
就是生怕他們真的給造出來。
“在外太空戰場上,我們可以研究天基激光武器和反衛星武器爲主……”李暮闡述着自己的想法。
既然要鞏固國防。
那就索性在海陸空天電五維戰場上,都搞一張底牌。
只要完善了這個體系。
不說能夠永保太平。
至少在三十年內,M帝和老大哥都得抓耳撓腮,跟着他們屁股後面追。
當然,天基武器還包括天基動能武器。
不過這個就算了。
雖說理論上,由鎢、鈦和鈾等金屬製成的金屬棒。
上帝之杖,就是最好的失敗案例。
直徑爲30釐米,長6.1米,重達9噸的東西,以每小時3.9萬公里的速度撞擊目標。
威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純物理攻擊,恐怕還不如扔顆D彈。
聽着李暮的介紹。
屋內的衆人,再次被震驚。
秦風更是連連感嘆,道:
“我看不該讓你當裝備委員會顧問,應該直接讓你當領導纔對!”
他的話,引得一旁的肖睿霖連連點頭。
海陸空天電。
這種超前的戰略眼光,別說是他了,恐怕是上級領導都要豎起大拇指。
“領導那就算了,當個顧問就好,否則的話雜事就太多了些。”李暮笑了笑道。
他現在還年輕。
能坐上國科委的k長,已經是很不錯了。
要是再往上升。
不提別人有沒有意見。
他自己都有點不太適應。
……
就在李暮這邊商量着研究脈衝武器和天基武器的時候。
老大哥這邊。
國家科學院,在經歷了重重難關之後。
也終於實現了運算速度100w次每秒的計算機的突破。
將軍伊利亞斯拉夫,在院長朱加什維利的邀請下,來到現場觀摩最終的測試。
雖說之前將軍對他的態度十分的不客氣。
但看到機房內的機器,以及朱加什維利疲憊的面容後。
他還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說了聲:“抱歉,都是爲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