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

天際露出魚肚白,天光還沒有大亮起來,蒼穹是暗沉沉的墨藍色,但四周的山嶺彷彿剪紙一般浮現出清晰的輪廓。

天地間清濛濛一片,只有很淡的霧汽在原野之上流轉,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消逝一空。

雲州漢軍大營內的戰事已經臨近尾聲,負責封堵北轅門的兵馬,這時候也顧不上圍剿從北牆翻越逃出數百潰兵,分出三百餘騎往北面棋子山馳去。

徐懷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在房脊上坐下來。

雲州漢軍大營內除了還有少數敵軍在負隅頑抗外,大批投降的俘虜要看押起來,還有從嵐忻雲朔等地強徵過來的上萬苦役需要安撫住,以免會有不必要的躁動——還有好些營舍、倉房火勢不小,需要及時撲滅。

“院子裡清空出來的,你下去歇息一會兒!”王舉與徐心庵爬上屋檐,見徐懷還是在眺望棋子山方向,說道,“漏過來的虜兵不多,棋子山那邊大體還是守住了,傷亡應該不會太多!卻是太原守軍,昨夜傷亡有些慘烈!”

具體的傷亡數字還沒有統計出來,但環顧四周,營舍間狹窄街巷屍體暫時還敵我不分的遺棄在那裡,真正的屍骸如山、血流成河,夜戰之慘烈可見一斑。

不過,慘烈的犧牲並沒有嚇倒太原守軍,甚至都不能令他們感到太多的悲傷。

過去一年他們困守太原城,戰死、傷病以及飢餓而死八九萬衆,絕望到麻木不仁,他們心底的悲傷已經被榨乾淨——他們這時候心裡充塞着勝利及生還的喜悅,到處都歡呼起來。

也許個人的聲音是虛弱喑啞的,但成千上萬的太原守軍歡呼起來,陣陣聲浪衝破雲宵、在四野傳蕩。

是的,太原守軍最初僅有三千人馬編入夜戰序列,就昨日白天的情況,太原軍民也僅有三四千人還能勉強拿起刀弓盾矛參與作戰。

不過,夜戰進入最激烈、最殘酷相持階段時,許蔚、文橫嶽幾乎將北城所有能拿得動刀矛的兵卒都派了出來,從雲州漢軍大營的東面、西面附牆突殺進來。

很多人甚至只能勉強爬上寨牆,就失足一頭栽下來摔傷、摔死。

不過,就是這種不惜一切代價、拼盡一切的氣慨,令雲州漢軍直至徹底被殲滅都沒能在夜戰中稍稍扳回劣勢。

太原守軍對雲州漢軍早就恨之入骨,夜戰開啓就直接殺紅了眼,刀劍之下也絕不容情,刀鋒過處不留一名俘虜——目前僅有楚山騎負責突破的中路收容上千戰俘。

雖說這導致左右兩路的敵軍抵抗猶爲激烈,沒有投降的餘地,就拼殺到底,這使得太原守軍從左右突進傷亡猶其慘烈,但到底是他們獲得最終的勝利。

即便是普通兵卒,也知道這一仗是何等的關鍵,因此在獲勝後,歡呼聲纔會如此的熱烈。

夜裡曾試圖從東北、西北兩角營壘發起進攻的敵軍,這時候不僅早就偃旗息鼓,甚至有將人馬往南撤退的跡象;他們已經被殺破膽了。

徐懷留王舉、徐心庵守在房脊上,繼續盯着還沒有徹底平息下來的戰場,他跳下房檐回到院中。

這裡原是雲州漢軍大帳的衙廳大院,最早是莊園裡的東遊園,但被雲州漢軍佔據後,遊園東西兩側臨時各建了一排廂房,作爲署理各種事務的公廨。

院子裡的屍體已經清理出去,地方上還留有一灘灘血跡。

徐懷正要問蕭燕菡去了哪裡,聽着前院一陣鎧甲簇動的聲響,片晌後看到喬繼恩、顧繼安、許蔚、文橫嶽等人在諸多侍衛的簇擁下往這邊走來。

“軍侯出馬,果真是戰無不克,太原軍民都要感謝軍侯再造之恩!”許蔚拿枯瘦手掌拽住徐懷,激動的說道。

“全賴將卒用命,徐懷哪敢居功?”徐懷攙住許蔚,說道,“太原軍卒昨夜作戰異常勇猛,傷亡也極其慘烈。我最初想着太原守軍先過呂梁山,進入嵐州境內攔截圍堵虜兵,現在可以要稍稍調整計劃,考慮翻越呂梁山前往府州了……”

楊廣故道的主體部分大約有八十里路程,精銳兵馬一夜強行軍就能通過,但太原軍民人數太多、太虛弱,又缺乏嚴密的組織,從狹窄峽道通過的速度,與編練有序的精銳兵馬,完全是兩個概念。

徐懷估算太原軍民需要花費三四天時間,大概就可以全部轉移進凌井溝峽谷,畢竟從太原城到天門關峽口,就十六七裡,很多人再虛弱,還能勉強一口氣走下去。

補給後續可以用騾馬運入凌井溝峽谷。

不過,攜帶大量的補給在內,十萬軍民要通過楊廣故道進入嵐州境內,可能需要八九天甚至更久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以叫那顏木赤從恢河河谷、蒼頭河谷集結大量的騎兵殺入嵐州。

而在嵐州,那顏木赤在會合曹師雄所統領的清順軍殘部之後,可以直接從寧武翻越棋盤山南下,從汾水上游河谷攔截太原軍民西撤府州的通道,也可以繞到嵐谷縣,從鑄鋒峽道的西端,攔截他們經桃花衝砦西撤的通道。

楚山騎、天雄軍俘卒前期作戰,累積傷亡都很大,太原守軍昨日一戰又是那樣的慘烈,目前能繼續挖掘的潛力都很有限,這時候想要從這兩個方向完全封堵敵軍的進攻通道,徐懷也不知道還將付出多慘烈的代價。

此外,管涔山的山勢遠沒有呂梁山這麼險峻。

他們即便能佔據黃龍坡、棋盤山、草城砦等要點,也沒有辦法避免小股敵騎滲透進來;而十萬軍民西撤的隊列也將是難以想象的龐大及鬆散,受到干擾、襲擊,也容易混亂。

徐懷現在傾向進入凌井溝峽谷後,十萬軍民就直接往西南方向翻越呂梁山,嘗試從府州南部渡過黃河進入延州。

當然,接下來整個晉陝地區都將進入更爲嚴酷的寒冬季節。

即便這次攻陷雲州漢軍大營繳獲大量的補給,確保十萬太原軍民接下來兩個月不虞糧草有缺,但太原軍民身體是這樣的虛弱,在嚴寒季節翻越數百里的雄山峻嶺,可能會有相當多的人堅持不下,倒斃途中。

不敢怎麼說,徐懷他們現在就必須要做出取捨。

“胡虜勢強,汴梁岌岌可危,隨時有可能陷落,還需保住更多的兵馬抵擋胡虜!”喬繼恩代表景王而來,一錘定音的說道。

許蔚、文橫嶽點點頭,他們將與太原軍民共同翻越呂梁山,就談不上放棄。而太原守軍犧牲已夠慘烈,也需要保住更寶貴的種子。

大的方略確定下來,軍事部署都要做相應的調整。

嵐州境內,黃龍坡驛、棋盤山以及草城砦的兵馬,作戰目標需要立時從構建防禦、堵截,轉變成牽制、襲擾嵐州境內的敵軍;而黑雁驛成爲他們必守之地,需要集結更多、更精銳的兵馬構築防禦。

徐懷與喬繼恩、顧繼安、文橫嶽、許蔚、商議,決定潘成虎、徐武江率領嵐州境內的天雄軍俘卒、秦鳳軍鄭晉卿部都撤入黑雁驛,府州進入嵐州的兵馬,集中到草城砦、黃龍坡驛牽制敵軍,現在就直接派出信騎,傳令過去。

而太原方面,先安排一千尚能徒步西撤的守軍將卒先行經天門關西撤,前往黑雁驛與潘成虎、徐武江會合,然後午後再安排第一批糧草運往凌井溝峽谷,天黑之後安排第一批軍民撤退

他們要爭取三天之內將所有的軍民、糧草以及牲口撤入凌井溝峽谷,楚山騎留在最後再撤入凌井溝峽谷。

雲州漢軍大營裡,除了數十倉滿儲的糧食外,還有大量的騾馬、大車;俘虜上萬苦役,相當一部分人都是被赤扈人強徵過來運送糧草的。

這些苦役主要是從嵐忻等地的漢民,太原軍民就算是殺紅了眼,也不會難爲他們,但這時候也不可能將他們放走再落入赤扈人控制之中。

驅使他們運送糧食進凌井溝峽谷,最是便利;要不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將十數萬石糧食運往凌井溝峽谷,也是叫人頭痛。

臨近到午時,傷亡才統計出來。

雲州漢軍大營的戰場,殲滅守軍五千四百餘衆。

因爲太原守軍不留俘,直接擊斃敵軍超過四千人,俘虜僅一千二百人,大約有六七百守軍翻牆逃走。

雲州漢軍大營東西兩側不遠處就是山嶺,敵卒有機會翻牆出去,逃入山嶺林地也不是特別困難。

又因爲太原守軍不留俘,同時守軍將卒太虛弱,夜戰慘烈戰死超過一千五百多人,還有大量的受傷將卒,在身體如此虛弱的情況,後續都有可能會支撐不下去。

相比較之下,楚山騎負責從中路突進,戰死及重殘才一百八十餘人,這個傷亡就已經算是相當大了。

太原城兩翼的攔截戰場,雙方傷亡都有限,降將陰超手裡所掌握的兵馬雖衆,卻沒敢狠打。

另一處作戰激烈且傷亡慘烈的戰場,則是棋子山東麓攔截戰場。

徐武磧、陳子簫、楊祁業率一千九百餘兵馬守在那裡,清晨才最終將反覆衝擊過來的虜騎擊退,棋子山守軍死傷逾半,沈鎮惡、王華兩將戰死,徐武磧、陳子簫、袁壘等將身上也多處受創。

棋子山東麓攔截戰場,擊斃擊傷虜兵約五百人衆。

雖說守禦棋子山的人馬傷亡要比虜兵慘重,但關鍵是徐武磧、陳子簫他們順利完成攔截任務,保障最終攻陷雲州漢軍大營……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十七章 莫慌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三十章 探路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三十九章 緩戰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五十章 圍困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十六章 京襄第一百七十五章 傳捷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十七章 莫慌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畔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三十八章 郎君何事憂煩第四十三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一百五十三章 水軍統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一百六十六章 潰兵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三十四章 拔寨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三十章 探路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援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九章 少年奸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人生幾多廝殺時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六十五章 契丹騎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九十八章 奪軍之謀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六十二章 老卒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換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七十八章 奪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長亭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