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

遼東冬季苦寒,夏爲泥澤,地勢多丘陵山地,山川切割,不似中原有大澤,廣袤平原。所以築城多於山上。高[**]立國於山上,高句麗因而興起。一般遼東所建立山城,一般皆選擇于山勢險峻,平原江河水陸之要衝。

而蓋牟城(注一)正是這樣的一座山城,將整個山丘都包納進去。蓋牟城三面背山,而面前則是樑水支流,從山下到城門有三道攔馬牆,中間分佈鹿角壕溝,山城的城牆不同於中原的黃土夯築的土城,皆是由以楔形石料,條石交錯而築,城上修築有馬面牆。城頭上手持銎尖鐵矛,頭戴牛角鐵兜,披着鎧甲的高句麗士卒,隔着雨霧,冷然打量着山下的草原騎兵。

整個蓋牟城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一個簸箕狀,雨水匯成,如溪流般從城牆的涵洞向下排泄,洗刷在攔馬牆下高句麗,蒼頭軍陣亡將士的屍體上,血水混着雨水緩緩而下。

大雨滂沱,戰馬一哆嗦,將身上的雨水甩開,泥水濺得衆人好似泥猴一般。雨水順着盔沿滑落,耳邊則是一片嘩嘩的水響,李重九注視着城頭,似要從其中看出幾分破綻。

楊林甫穿着蓑衣而來,上前對李重九言道:“太守,這雨下得急,還是先避一避吧!”

李重九揚起馬鞭指着城頭,對楊林甫問道:“林甫,我若要拔此蓋牟城如何?”

楊林甫聽了臉sè一變,急忙言道:“這蓋牟城,乃是郡城,有敵酋處閭駐守,處閭相當於我大隋一郡太守。駐兵最少三千之衆以上,又何況入城敵軍又在五千之數,如此城中即有近萬敵軍,而山城堅固足以固守,攻取此城,難於柳城百倍。太守眼下已救回百姓,我們不必再此城下損兵折將,立即返回遼水就是!”

楊林甫的意思,是讓李重九不必攻下此蓋牟城,立即退兵返回。聽了楊林甫的話,一旁的王馬漢,亦是言道:“小九啊,楊太守說的有道理,柳城才七百守軍,我們弟兄們都幾乎崩壞了牙才啃下。而這高句麗城,全城都是石頭,吃也不能吃,啃也啃不下。算了,該救了也救了,損失個幾萬糧草也沒什麼,回去吧。”

李重九聽王馬漢,楊林甫之言,搖了搖頭,堅定地言道:“不必說了,我已決定攻城,爲通定鎮慘死的將士報仇,我要爲華夏威服狄夷,讓這不敢正視我蒼頭軍,從此不再踏足遼水一步。”

“太守!太守!”王馬漢,楊林甫都是sè變。

李重九沉聲言道:“我自有辦法攻下此城,你等造作就是。”

當下李重九斬釘截鐵地,言道,“傳令下去,令額託,英賀弗,王馬漢,突地稽你們率各自騎兵入山谷,掃蕩一切高句麗村莊!”四人聽到李重九將令之後,當下應諾而行。

“傳令讓六千步卒加快行軍,立即趕至城下,準備參與攻城。”

見李重九其意已堅,楊林甫也不信,李重九究竟有什麼辦法,能以萬餘之軍攻下此蓋牟城。高句麗人善於守城是有名的,而且遼東本身就多是石城,山城,比之中原在平原上所築的夯土城池,防禦上要更勝數籌。隋軍第二度徵遼,攻打遼東城,楊廣以三十萬大軍於遼東城攻城一個半月,傷亡慘重仍是不下。

後世謂武功之盛無人可及的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時,也是在安市城下受挫,不得不退兵。

楊林甫坐在地上,頹然仰頭望天,想起自己這官場數十年浮沉,不由苦笑。當初徵遼時,他雖是中年卻意氣奮發,大有建功立業之志,於仲文帳下參贊軍機。後半途患病,沒有隨謀主於仲文,於三十大軍一併東征平壤。

軍糧不足,後勤輾轉艱難,隋軍連戰連捷,軍士卻人人皆有飢sè,待大軍已抵至平壤不足三十里,敵軍大將乙支文德詐降言若是返軍,則將高元送往東都朝見楊廣。但當隋軍回師時,乙支文德卻在薩水驟襲隋軍後衛……楊林甫當時身在病中,聽聞三十萬人最後自有兩千七百人返回後,忍不住仰天大嚎,幾乎泣血,因爲他的三個兒子,當時也在軍中。師敗之後於他有知遇之恩的於仲文,被朝廷衆臣們指責爲徵遼之敗的替罪羊後,氣病而死。楊廣二度徵遼時,楊林甫本以爲可矢志復仇,沒想到楊玄感謀反,半途而廢。第三度徵遼,又因爲各地民亂,不得不取消。

楊林甫遂心灰意懶,但天子念其cāo勞,又拔他爲遼西郡作一任太守,結果羅藝謀反,而今他重回遼東故地,沿着當年三十萬大軍徵遼的之路前進。當年大軍氣勢更雄壯,乃是朝廷之jing銳府兵,但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好男兒今ri大好頭顱,卻被高句麗人豎立在遼東作塔立威,孤魂徘徊。

而眼前這數萬之軍,也要步後程了。罷了,罷了,反正能不死在病榻之上,與大郎二郎三郎他們一起死在遼東也好,楊林甫將心一橫,索xing甩掉蓑衣。

李重九看了一眼楊林甫,問道:“你方纔說,這蓋牟城乃是郡城?如何說來?

楊林甫這時候反正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索xing也就侃侃而談,言道:“古時高句麗王,初時定遼東時,以五部族,分封遼東,以城邑統御國內。之後高句麗國力ri強,自稱有城百七十六座,戶六十九萬七千,遂改爲郡縣之制。全國仍分五部,之前五部褥薩,可比都督,所駐之城堪爲州城,而各城處閭,可比太守,所駐之城爲郡城,而可羅達,可比縣令,所駐之城爲縣城。”

“太守,這蓋牟城,可比之郡城一級。”

楊林甫搖了搖頭,當初遼東城爲西部行營所在,西部褥薩淵太祚就是以此爲州城,以萬餘將士抵禦大隋三十萬大軍,一個半月,直到楊玄感謀反仍是不克,而眼前的這座蓋牟城亦不會比遼東城遜sè,李重九以一萬六千大軍,毫無攻城器械之輔佐,要想攻下……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原來如此。高句麗竟有城百七十六座,戶六十九萬七千,也有我大隋最盛時十而有一之戶數。”

楊林甫見李重九絲毫沒聽出自己弦外之音,搖了搖頭,但還是順着他的話題言道:“不,這還不止,還要算上遼東爲高句麗附庸的靺鞨,契丹二部,這兩部也有數十萬之人口。當年高句麗王屢攻百濟,新羅。百濟,新羅兩國國王向我大隋求援,言一旦兩國爲滅,那麼高句麗疆土可直達濱海之陽,之後必然西侵,意yu於中國一較高下。”

“先皇聞此後,深以爲然,故而年老時命齊國公高熲率三十萬大軍伐高句麗,但因疫病,喪師十之**,而當今天子承先皇之志,三伐高句麗之後,我大隋固然喪師百萬,但高句麗亦絕非好過,國力大損。”

李重九也是露出深深贊同的神sè,隋唐以前蒙古草原上的北狄,乃是中原王朝大患,但隋唐後則遼東取而代之,就算是鮮卑當年也是起於遼東的。所以楊廣要滅高句麗,爲子孫絕一後患,並非魯莽而爲。

說到這裡,楊林甫長嘆一聲,言道:“老夫在遼東打了半輩子戰,三個兒子都折在遼東。眼下風燭殘年,若有生能見高句麗覆滅,老夫可含笑九泉,但是太守,戰不能這麼打的啊。”

說到這裡楊林甫手捧着臉,重重嘆氣,不知是否想到了自己三個兒子。

李重九看向楊林甫,言道:“林甫,我承諾你,有生之年,你一定可以看見高句麗滅亡一ri。”說罷李重九翻身上馬離去,而這時大雨已是停歇,空中烏雲滾滾,逼人而來。

而這時大雨放晴之後,李重九的萬餘騎兵,頓時如颶風一般以蓋牟城爲中心,向四面掃去。

高句麗人在城則稱爲城民,在野則稱爲谷民,一谷有數村,而谷歸於褥薩所轄。

蓋牟城所處之地,頗爲富饒,四周谷民聚落村落無數。地裡一片青綠的莊稼,就成爲村落最好的標識,凡是有莊稼的地方,就一定有村落。但是李重九的騎兵來得極快,騎兵們沿着莊稼,河谷一律沿山拉網搜索,不漏過分毫。

高句麗人雖得到烽煙的示jing,但還來不及退往深山。大業七年,隋軍徵遼時,乙支文德行堅壁清野之策,將谷民都強行遷至深山,或是平壤,所以三十萬隋軍才毫無補給,但這一次李重九來得突然,高句麗人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百姓剛剛得到消息,大股的騎兵就已經包圍了村落。

高句麗人十分彪悍,即便在如此情況下,仍是進行反抗。當這些不肯服從的高句麗谷民都馬刀砍到之後,剩餘之人就通通作了俘虜。他們的村落,隨後就被洗劫一空。而這些谷民都被騎兵一併往蓋牟城方向驅趕着。

兩ri之後,三萬手無寸鐵的高句麗百姓,在上萬名騎兵的驅趕下,出現蓋牟城城下。

注一:蓋牟城今ri遺蹟在瀋陽境內的塔山山城。

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大結局明天更新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
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娥皇的決定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大結局明天更新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九章 意外收穫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山還是美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八十六章 清河碼頭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一十章 直上青雲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