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

正待雙方劍拔弩張之時,那小女孩咿呀咿呀地突然說了幾句,那抱着小女孩的年輕女子一愣。

當即小女孩對着李重九他們一比,然後對着李重九一指,作了個點點頭肯定的神sè。

那小女孩的媽媽抱起了她,看向旁邊那漢子,言道:“當家的,我們可能弄錯了。”

那大漢一愣,當下沒有開口。李重九抱拳言道:“這位兄弟,你看地上這幾人,這纔是強擄你女兒的,皆已經被我們殺了,確實別無他意。若是不信,你可看你女兒,是否對我有畏懼之sè,若我是劫匪,她害怕還來不及的。”

這名大漢一愣心道,正是啊,女兒雖不會說話,但是反應卻不會有假。

這大漢見了,當下一臉羞愧,當下言道:“是某錯怪了大哥,實在難堪。”

李重九未開口,一旁曇宗哼地一聲,言道:“不識好人心,師兄,這等人不需理會。”

這大漢見了是羞愧難當,李重九正sè言道:“此事算了,讓你女兒小心一點,不是每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

“當然,當然,”這大漢言道,“大恩不言謝,告辭。”

說罷這大漢似感到羞愧,故而一併退下,不多時倒是有人送上大塊大塊新鮮魚肉,以及炒米。

李重九知是那大漢所贈,亦不客氣,衆兄弟們皆是好幾ri,沒有開葷了,當下有新鮮魚肉食之,皆是大快。

到了次ri,天sè明亮時,李重九已盤膝睡着正酣,一夜完畢,衆兄弟們皆是凍得一夜沒有睡好,他倒是神清氣爽。

修行養生功數年以來,李重九已近大成,幾乎達到寒暑不侵的地步。

就在衆人乘着天亮暖和一點時,想再睡一個回籠覺時,李重九卻突然站起,目光看向東面。

李重九當下一伏地,聽了一會,臉sè微變,當即站起衆人,喝道:“衆兄弟,立即上山。”

李重九一聲大喝,所有人皆是一醒。這七十多個弟兄戰場征戰多年,早養成了只服從命令,不問爲什麼的習慣。

當下沒有疑問,直接就同李重九一道,向附近的一座山丘奔去。

衆人走得飛快,不過多時已奔到山丘頂端,而這時候李重九在山丘頂上望去,只見一隊人馬出現在東面。

從山丘上看去,這隊人馬前鋒盡是騎兵,並一人雙馬,披着鐵甲,其後則是步卒,顯然是官軍的人馬,兵力有數百之衆。這時衆人明白李重九的意思,逃到山上,乃是抗拒騎兵衝擊最好的辦法。

山坡之下,流民頭子王麻子也知道官軍自己靠近。

王麻子此刻不由躊躇了起來,官軍人數不多,但比自己這幫烏合之衆jing銳。但是要他棄這羣流民而走,那麼一直以來自己籠絡流民納爲自用的目的,也是功虧一簣。

必然打場硬戰,激發這羣泥腿子的血勇之氣,否則他王麻子在這幷州地界別想有,臨汾母端兒,絳郡柴保昌那幫呼嘯十幾萬人的聲勢。

當下王麻子命令手下從林中驅趕百姓一併而出,上萬人在平原上擺出隊列,準備攔截這路官軍前進。

官軍見流賊攔路後,放慢下速度,開始佈陣。

李重九凝目看去,只見官軍之中一斗大的李字旗飄飛,不由言道:“看來是李淵的兵馬,只是不知道下方統軍大將,哪一個乃是李淵。”

李重九話說完,一旁的曇宗開口問道:“師兄,你說一會打起來,我們是幫哪一邊?是幫官軍,還是幫流賊。”話說回來,李家鏢局當初在山西立櫃的時,單雄信出面,請幷州地頭上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其中正有母端兒,柴保昌。

說來李重九他們與幷州的流賊也算,很有交情的,至於李淵李家,他和李家有多少交情,他也說不清。李重九不由想到了兩年未見的李芷婉,在少室山的ri子,略有寂寞,除了練武,練兵,閒暇的ri子,偶爾會記起李芷婉的一顰一笑來,不知對方近況如何。

不過就算下面是李淵在,他也不能厚着臉皮上去喊一聲,未來岳丈。

所以山西的流賊,還有李淵所領導的官軍,與李重九而言,既好像都有那麼一點關係,但實際上卻又攀不上關係。

李重九聽曇宗這話,搖了搖頭,言道:“哪邊都不是好東西,不要相幫。”曇宗聽了哈哈一笑,言道:“正是,正是。”

二人說話之間,雙方已開始接陣。

王麻子一方的流賊,人數衆多,當下開始主動挑釁,向官軍進攻。

王麻子數ri來的恩惠,不由說也是有效果的,當下真的有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亡命之徒,跟着他衝擊官軍陣勢。

而李家這一方的官軍十分沉得住氣,流賊上前進攻時候,先扎穩陣腳,以弓弩shè之。

流賊數度進攻不果,在士氣低落之際,李家官軍這邊出動騎兵。

這騎兵皆着玄甲,出動之際猶如風雷,顯然就是李家自己的曲部玄甲jing騎。玄甲jing騎衝陣時先不衝擊流賊陣勢,而是從左到右橫向直奔,騎兵在馬上放箭。

這一幕好似三國志遊戲之中的奔shè。

衣衫襤褸的流賊,怎麼可能遮蔽住弓箭從天而襲,當下陣勢頃刻之間就行崩潰。官軍的騎兵轉而一擁而上,對着流賊崩潰的地方切入,以長槍大刀在馬上砍殺。

曇宗看着一幕是瞠目結舌,指手畫腳地言道:“師兄,我這才知道戰陣之上,武功再高也是無用了,若是幾百騎兵,亦是也是如此一溜箭shè來,我曇宗只有去西天參拜佛祖了。”

說到這裡曇宗不住用手肘捅了捅李重九,言道:“師兄,師兄,我們他媽的也要搞一支騎兵。”

李重九聽了點點頭,這絕對是當然的。

轉眼之間,王麻子的近萬流賊軍隊,被官軍一擊即潰,當下潰不成軍。

李重九于山丘上看去,流賊們開始崩潰,逃亡,一片哭爹叫孃的聲音。李重九分明看得那王麻子的首級,被一名玄甲騎兵砍下,高高用長槍挑起。

王麻子或許沒有想到,他的王圖霸業大夢,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曇宗搖了搖頭,言道:“阿彌陀佛,這些流民是無辜,但希望官軍們手下留情。”

正說話間,這時一夥流民已是直接奔上了山坡。而這時官軍一路騎兵正碾着追殺在後面。

“師兄,怎麼辦,是戰還是走!”

李重九看了一眼官軍向山頭上的衝擊之勢,言道:“除了這山丘外,皆是一馬平川,到了平地,騎兵一衝只有死路一條,眼下大家先自衛再說。”

“佈陣!”

聽到李重九指示後,曇宗大喝一聲,當下七十多名少林俗家子弟,皆舉起齊眉棍在山上擺開了一棍陣。

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
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一章 千古罪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東西之爭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四十四章 黃河岸邊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六十章 河南道大行臺第六百七十七章 青州城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章 臥虎藏龍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八百五十六章 奇襲子午谷第四十一章 四卷楞伽經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四百六十七章 一笑而已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五百八十七章 皇后鳳儀第七百零七章 伊闕之戰(第一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雪滿弓刀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戒嚴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七十六章 騎射之威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宇文化及之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七百二十一章 杜伏威之死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一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七百零四章 河陽攻防戰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服口服(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