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

長安,太極宮。

太陽高掛,大殿外,一行宮女端着盛膳食的盤子走在大殿前一級級的石階上。

“停!”一尖利的聲音傳來。

宮女們一併停下,尚食局的太監走了出來,在一名拿着拂塵的老太監面前站定陪着笑道:“鄭公公有禮了,陛下用膳的時候到了。”

那老太監看了一眼慢慢地道:“陛下,正在殿內與幾名大臣商議洛陽戰事,眼下是不得空啊。”

“那可怎麼辦,鄭公公,這陛下龍體要緊,早上陛下就只食半碗蓮子薏米粥,這中午再不吃,就傷了龍體了。”

老太監道:“我也明白,過午不食嘛,你們這一份份的,我看陛下現在也沒有胃口用,不如改作點清淡可口的上吧!”

“諾!”

看着太監宮女忙碌的樣子,老太監嘆了口氣,他走到殿前臺階上,但聽見陳叔達那清朗的聲音,依舊在說着,不由搖了搖頭。

此刻大殿上,李淵閉着雙目坐在大殿上,露出深深的疲態,他已是五十多歲的人,這一個月來,他都在關注大軍出征之事,特別這幾日,每日都有戰報傳來,李淵在殿內指揮洛陽的戰事,一有新的消息就立即處理,日理萬機之下早已是疲憊不已了。

李淵喝了口茶,睜開佈滿血絲的眼睛,打斷了殿上裴寂與陳叔達二人的爭辯道:“夠了,現在不是追究錢九隴的責任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朕也不願意再追究,錢九隴是朕元從之臣,念在這一點啊,讓中書省那些整日只知道耍嘴皮的大臣,再議一議不要責得太重,傷了堂上老臣的心。”

“諾!”裴寂與陳叔達一併答允。

宇文士及道:“陛下,我軍三十多萬大軍,這一次攻趙已是一個月有餘,除了杜伏威一路未動之外,其餘各路皆有勝負。眼下雖是河間王的南路大軍已是直逼洛陽城下,但太子殿下的北路大軍,若是不能渡過黃河,單憑河間王一路人馬,是攻不下洛陽的。”

李淵點點頭道:“朕知道。”

說到這裡,李淵拿起手邊一奏章道:“這是昨日秦王府上送來的密報,他在黎陽的密探傳來消息,黎陽渡確實有三百餘艘戰艦橫經於此,往黃河上去了。但這不足以證明,李重九與他的府軍,廷衛軍主力就在船上。這些戰艦也有可能是空船。”

“秦王幕僚杜如晦,以及河陽王帳下長史李靖,皆向朕上了奏章,言未見李重九主力真正動向。太子所率的北路大軍,可能有會危險,甚至南路大軍也有可能遭到攻擊!”

一旁陳叔達道:“陛下,我們已是全力偵查了,趙軍主力有數萬兵馬,不可能會飛上天去,也不可能遁入地中。只要他一旦現出行跡,我們就可以察覺。”

裴寂道:“陛下,微臣倒是擔心,太子殿下的北路大軍啊!如果這一次錢九隴軍糧不失,微臣倒是沒什麼,現在軍糧一失,可就不妙了。”

宇文士及看向裴寂問道:“你是擔心,李重九會出井陘口,攻上黨?”

裴寂搖了搖頭道:“上黨有襄武王坐鎮,一時不會有事,微臣擔心是,若是李重九若與太原趙軍合流,之後直插河東,攻陷蒲津渡到時如何是好?”

裴寂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都是臉色一變。

從地圖上看去,從太原至蒲津渡,一路上經西河,臨汾,絳,河東四郡,當初趙軍大舉攻打太原時,其前鋒草原騎兵,幾乎差點就打到河東郡了。當時李唐朝堂上,都有放棄河東,以避趙軍鋒芒之說。

而現在駐守河東的三萬唐軍,被調到上黨,四郡兵力空虛,若是李重九的主力趙軍和駐紮太原尉遲恭合勢,那麼大軍長驅直下,攻下四郡並非沒有可能,只是路途上時間消耗久了一些。但一旦讓李重九攻陷了蒲津渡,就可以造成南進渡過黃河,直接攻打長安的聲勢。

到時候身在河內的李建成大軍,就不得不回師河東,以解除長安之圍。這主力決戰,本也是正常,換做平常李唐絲毫不懼,但現在問題是李建成大軍缺糧,大軍從河內返回蒲津渡,重新走了一段回頭路不說,一路上士卒飢腸轆轆,飯都吃不飽。

李重九大可以固守險要,不主動出戰,待李建成糧盡,士卒氣勢低迷到極至時再反手一擊。所以就算唐軍有兵力優勢,但與趙軍主力決戰,勝算連一成都不到。

裴寂將這一切後果分析了出來,事實上不用裴寂分析,殿內的人,也都是知兵的,怎麼會不明白呢。

從地圖上看去,黃河三大渡口,與關中只有一步之遙的蒲津渡,河陽城所在的孟津渡,還有黎陽城所在黎陽渡,成了這場唐趙大戰的三點關鍵點所在。

陳叔達道:“陛下,是否將北路大軍調回一部分,防守臨汾郡與絳郡?”

李淵負手來回走動道:“不,開弓就沒有回頭箭,長安還有三萬人馬,李重九就算打到城下,又如何?朕還怕他不成!”

“陛下!”裴寂,陳叔達一併勸道。他們擔心李淵這是意氣用事,長安是李唐的心臟,豈能輕易置於險地中。

李淵將手一止道:“朕知道你們要說什麼,不過朕已經主張,原本定計南北兩路大軍合擊洛陽,眼下南路大軍已是成功,而北路大軍卻因軍糧被劫而不足,朕只要將軍糧運抵太子軍中即可,對嗎?”

裴寂道:“陛下,此話是不錯,但眼下從關中重新調糧再運往河陽,最少需要二十日啊!”

李淵擺了擺手道:“你說的那是是陸路,而不是水路!”

裴寂與宇文士及對視一眼,都露出驚愕之色。

裴寂問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用糧船運糧,走黃河三門峽水路?”

“不錯!”

裴寂滿頭大汗道:“陛下三門峽水路太過危險了,無數舟船在此覆沒,若用糧草經三門峽運至河陽,十艘船也只能到兩艘。”

李淵搖了搖頭道:“兩漢時,江淮的河船都能從黃河入關中,爲何到了今日一艘船也不敢走。爾等不知,朕已是派人,秘密重修了三門峽南岸的棧道,目的就是爲了今日之用!”RS(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
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四百零一章 大義名分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四百四十二章 官制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兩百六十四章 昌平失陷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八十七章 決戰(第二更)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零六章 盧家的妙棋第一百五十一章 控制地方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求三江票)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十五章 高尚的情操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之議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五百八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