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

唐軍依爲重鎮的蒲津關在趙軍的攻勢面前,並沒有堅持多久就宣告失陷。

儘管上萬唐軍守軍做了最堅決的抵抗,但是最後仍是抵達不住趙軍二十萬精兵的強攻,堅守五日後,蒲津關失陷。

唐軍大將程咬金,高甑生在失守前一夜,率領百名唐軍偷偷渡過黃河,逃回關中,留得了一命,但蒲津關的唐軍卻是都投降了趙軍。

儘管在這裡,耽擱了不少時間,但是此刻李重九卻心情很好。他在蒲津關前遠遠眺望着黃河西安,似乎隱約已見到長安城宏偉的城牆。

姬川手拿着地圖向李重九分析道:“陛下,自古以來蒲津關,有南北兩道。北道由長安北行,經中渭橋至涇陽縣迎冬驛,再行四十里至三原縣,再四十里至富平,又六十里至樑田陂,再三十里至奉先縣,再六十里至乾坑店,又四十里至同州治所馮翊縣,最後至蒲津。”

“而南道走灞橋驛,路途雖比北道遠,但是也要經過同洲馮翊縣,至蒲津。”

虞世南也道:“是啊,自古以來秦晉交鋒,攻打關中,多還是取蒲津關道這一條路。”

聽了姬川與虞世南的話,李重九點點頭,事實上由於潼關易守難攻,而且兵糧運輸不便,導致歷史上發生通過蒲津關道攻打關中的戰役要遠遠多過潼關和武關。

這裡纔是長安最重要的關口,要不然當初徐晃怎麼會對曹操建言,馬超韓遂,只守潼關,而不守蒲津,而知其無謀呢。

甚至在後世時候金兵和蒙古兵進攻關中。也是多由龍門或蒲津越過黃河,沿蒲津關道進據關中。金國時完顏婁室,蒙古有木華黎。窩闊臺汗都由此渡過黃河,攻打關中。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不過唐軍退走後,將蒲津道上浮橋燒燬,李重九可沒有歷史上名將,讓黃河一夜凍底,部隊插翅橫渡黃河的本事。就算有,這時候也是七月,黃河哪裡可能結凍。

所以要過蒲津渡只有搭設浮橋。

李重九看着滾滾黃河,當下問道:“何稠。浮橋搭建進行如何了?”

何稠聽李重九詢問當下上前道:“回稟陛下,此事在進行之中。我們將上游水師的小舟,改爲搭建爲浮橋,命令民役鋪建,足可在蒲津渡上一口氣建五道之多。這樣大軍通過將十分便利。”

對於何稠的能力,李重九是十分信任。若說趙國的軍功企業,誰能說得上話,一個是何稠,還有就是幽京大作匠坊的那些人。

中國歷史一貫推崇改朝換代時涌現出的帝皇將相,而對於宇文愷。何稠這樣的大家,卻是簡單概括。比如這個時代趙州橋的建立者李春,這樣的大工匠。在隋史上竟沒有他一筆之地。李重九穿越後,也曾找何稠問過李春,得知這位大匠竟已是在隋末那場大的動盪中,飢寒交迫逝去。

李重九知道後,不由可惜,最後只能將李春的幾個徒弟收入了工部下面做事。

現在這幾個李春的徒弟,在何稠的指揮下,開始搭蓋浮橋。六萬多將糧草運輸至前線的民役進行這項搭橋重任。

七月的氣候,炎熱如火。

這些民役身上掛着吹脹氣的牲口尿泡。扛着木板、竹竿和短樁跳進了渾濁的黃河水中。

因爲有戰艦爲輔,第一座浮橋很快就搭建起來。隨後依託着第一道浮橋,第二道。第三道也是很快搭建完畢。

李春的幾名徒弟,果真十分了得,在何稠的指揮下,浮橋馬上就搭建起來。

對方的唐軍人馬,看見趙軍搭設浮橋,想要上來騷擾,但這時候從龍門關渡河迂迴側翼的薛萬均已是率五千人馬趕到,並且東岸的趙軍,也不斷由戰艦搭載後,再西岸登陸,兩軍一併護衛住了這片灘頭陣地,這讓唐軍的破壞計劃,無從下手,只能撤退。

很快五座浮橋已是搭建好了。岸邊趙軍士卒都是歡呼雀躍,開始渡河。

而李重九不再坐馬車,而是和士卒們一併騎馬,渡過了蒲津浮橋。在下游更深處,還有第六道,第七道,第八道的浮橋在搭設。

五道浮橋雖足夠過河,但對於在河岸邊蓄勢的二十萬趙軍而言,能快一步過河,那麼風險性就少那麼一分。

在三軍簇擁之中,李重九騎馬渡過黃河,當戰馬的馬蹄踏在河岸旁的陸地之上。李重九心知這一刻自己已是踏上了關中的土地。

八百里秦川在眼前展開。

渡過黃河後,下面該如何進軍,也是當務之急。

張玄素向李重九分析,有三條道路擺在李重九眼前可以選擇。

第一條,率大軍向東,繞過長安,打通關中潼關的道路。這條路線可謂十分穩妥,打通潼關,也是等於打通了補給線,大軍可以直抵洛陽,萬一攻唐戰事不利,可以隨時退回關中。

第二條,揮軍向西,抵達渭北,與王君廓的二十萬西路軍會合,這條路線,最合乎用兵之道。分進合擊本來就是趙軍慣用的手法,與西路軍會合後,征討關中的趙國四十多萬人馬會師一處,下面攻守都是進退自如。

還有第三條,直接南下,攻打長安,正是先入關中者爲王,攻破長安,直接威懾李唐,挖掘李唐軍民的抵抗意志,逼迫李世民出奔或者是投降。這算是一勞永逸。

張玄素三個方案拿出討論,趙軍衆將士們都選擇第二條。

合兵纔是王道啊,四十萬多萬人馬都可以橫行天下了,又何況關中這區區一偶之地。甚至異地而處,從李淵和李世民的角度來說,他們應該也是最怕如此的。

因爲從當初李淵晉陽起兵,奪取關中的路線來講。他也是率三萬大軍從河東,一路攻至關中,在蒲津渡渡過黃河後,沒有急於直取眼前仍有重兵守衛的長安,而是西上渭北與女兒李芷婉的七萬大軍會師後,再回過頭來攻打長安的。

當然也不有不少大將,樂觀的選擇第三條的,他們認爲絳州,蒲津,中條三役已是殲滅了唐軍近三萬有生力量了。眼下唐軍已是沒有多少餘力了,所以認爲攻打長安之事輕而易舉,所以就不必麻煩西路軍了,要不然到時候破了長安還要分一份功勞給他們。

會議之中,李重九看着趙軍衆將樂觀得過分的討論,不由卻皺起眉頭。

ps:起點後臺大姨媽了,上傳不了,晚了些大家見諒啊。還有明天兩更。

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
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向大家誠懇致歉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九章 城門血戰第八百零六章 李世民兵諫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原郡攻略(三)第四百四十章中書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九十七章 擺了一刀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四百八十四章 上屋抽梯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官之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五百八十二章 復仇(第一更)第八十章 事後報酬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三百六十章 傾國傾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九十七章 千里赴戎機第七百九十九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兩百五十四章 遇故人第五百零二章 東出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