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

身爲同窗,張文瓘一臉誠懇對孫處約提出邀請。

張文瓘道:“我知道孫兄家境,這樣去會試的開銷,我一切替孫兄出了如何,你不要謝我,你中郡試後,來奉承你的人還少嗎?我不過先走一步罷了。”

“哈哈。”三人一併大笑。

孫處約道:“多謝張兄好意,但我不比張兄,衣食不愁,能在一郡爲官,我已是很滿足。我家境貧寒,沒有時間耽誤,想早點踏上仕途。明年參加會試,若是不中,只能回國子監讀書,要麼再等三年考下一次會試,要麼只能在國子監兩年肄業後,外放爲官,這就差得遠了。”

來濟道:“我覺得孫兄說的有道理,郡官嘛,雖不必入中樞爲官,但是在哪裡不是作官,眼下朝廷正需要人才,與李唐抗衡,孫兄說不定早作幾年官,日後前途反而更好。”

“多謝來兄金口。”

張文瓘道:“孫兄想清楚就好,你知道無論如何,我都是支持你的。”

孫處約道:“日後,青雲之路,我要靠兩位兄長提攜纔是。”

張文瓘笑道:“說什麼,大家相互提攜纔是。走吧。”

三人正要邁步而行,孫處約突然停下腳步,但見其舅舅索在一邊。

孫處約道:“舅舅。”

舅舅道:“侄兒耶,你終於出息了,以往舅舅是對你打罵,對你尖酸刻薄了點,但你千萬莫要在意啊。”

孫處約正色道:“舅舅哪裡的話,我自幼喪父,要不是舅舅你扶持,照拂我們母子,哪裡有得今日。況且若非舅舅那一番激勵,我也怎麼有今日。侄兒要先感謝舅舅纔是。”

舅舅聽了一臉慚愧道:“你不要怪我就好了,還謝我做什麼。”

孫處約笑了笑道:“舅舅,你先辭了這管事之職。我若是外放爲官,頭三名最少也可以到地方州縣內,任一曹吏,不用從書辦做起。大趙法度。曹吏可以自募一名書辦,舅舅你就來幫我好了。”

舅舅聽了喜道:“書辦,這麼說我也在衙門吃公門飯了。”

“正是。”

舅舅當下十分高興道:“好啊,我先告訴你娘這好消息,早點回家,舅舅和你娘要爲你慶賀一番。”

舅舅走後,張文瓘看向孫處約道:“孫兄,貧不奪志,貴不忘本,在下佩服。”

孫處約笑道:“別給我戴高帽子了。 走吧。該去郡守府答謝郡守了。”

“是啊,之後我們找個煙柳之地,好好鬧上一鬧。”

“太好了早等着張兄,這麼一番話了。”

“不行啊,我還要回家。見過娘。”

“改日吧,不差這一時三刻。”

三人嘻嘻哈哈的笑聲遠遠傳來,少年得志,金榜提名對於三位初涉官場年輕人而言,最是喜悅不過。

幾十年後,已從趙國宰輔之位退下的孫處約,回憶起這一日時。仍是感慨不已,並留書記錄此事,大意就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孫處約所攥之書。衆人傳閱,一時洛陽紙貴。

幽京臨朔宮。

李重九正在殿內批改奏摺,下面姬川,虞世南,張玄素三人一併候立。

李重九對三人道:“中書省。尚書省這一次合議,對於尚書左僕射和吏部尚書的人選,可商議出來了嗎?”

姬川當下奏摺遞了過去,李重九將奏摺取來看了一遍,將奏摺丟在一旁道:“這就是你們商議的最後決定嗎?”

“是,陛下。”

李重九將奏摺丟於桌案旁道:“奏摺上請王珪升任尚書左僕射,盧承慶爲尚書右僕射,御史大夫由禮部尚書高徐道升任,吏部尚書由工部尚書趙何然遞進,工部尚書由工部侍郎何稠遷至。”

姬川道:“陛下,這是尚書省八座,與中書省議定的,陛下可覺得不妥。”

李重九口氣稍緩了一些,卻肅然道:“你們薦舉賢才是不錯,但這份奏摺大有問題,盧承慶方纔已向我提上奏摺,說不願意進尚書右僕射之職。你們推舉人才前,都不會事先詢問當事者的意見嗎?這簡直亂來。”

李重九微微動怒,三人皆一併低下頭。

虞世南道:“陛下息怒,既然盧亞相不肯,那麼就換其人就是了。”

李重九道:“這恐怕其中別有蹊蹺,你們不必說了,朕決定在今日午朝商討此事。”

臨朔宮外,百官的車馬陸續而至。

大趙法制,七品官吏配馬一匹,五品以上官員,朝廷纔給配有馬車一輛,馬兩匹,車伕一人,馬伕一名,以解決官吏出行的問題。

臨朔宮午朝,都是五品以上官吏,故而宮前車水馬龍。衆官吏緩緩步至殿外,按班站好,解劍脫履進殿。衆官吏各按班次站立。

“陛下駕到!”

內侍的聲音迴盪在大殿之內。

百官們向龍椅方向下拜。等了一會,就聽到上首一個清澈聲音,平身。百官們齊呼萬歲後,這才起身。

李重九將腰上長劍放在侍衛的手中,坐於龍椅上道:“今日召集大家來是商議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就任之事。之前奏摺朕看了很是失望,所以朕將他否了,現在重議此事。”

趙國沒有門下省,所以作爲皇帝李重九有一票否決權,但凡中書省商議的決策,李重九不認可,就可以駁回再議。這樣是權力制衡中,決定權要大於建議權的體現。

現在李重九這麼說,百官都低下頭,作爲天子李重九有此大權,衆人無人敢說不是,否則就是對皇權的挑釁。

對於李重九而言,爲何不滿意他這份奏摺呢,很簡單,這項任命破壞了權力平衡,得利最大的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涿郡趙氏,渤海高氏。而將其他勢力都排除在外,如果放任他們下去,就會形成一個小的權力圈子,進而結黨,甚至挑釁皇權。

保持均勢,是歷來皇帝的做法。

李重九道:“此事朕不放在內部商議,而是放到朝議上來議一議,你們無論官職尊卑儘管可以發言。”

“微臣有話說。”

衆人看去是戶部尚書林當鋒。

“講。”

林當鋒道:“微臣以爲魏府臺於幽京牧守多年,恪盡職守,微臣推舉他爲尚書左僕射。”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
第六百四十四章 朝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九章 要國王不要郡王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五路取恆山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門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八百四十五章 掃清障礙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五十三章 猗蘭操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八章 羊大爲美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斷敵之援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三百一十六章奚族三部第六百四十二章 魚躍龍門(第三更)第兩百零五章 暗流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五百九十三章 成爲你的妻子(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三白三十二章 薛家出仕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四十四章 當今戰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絞車弩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一百零四章 鐵騎陷陣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六百章 身後功過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八百五十八章 堅守發個單章,和大家說說心底話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