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

城門前,一輛馬車行駛入幽京城,在馬車四周幾十名趙軍騎兵護衛在四周。

馬車內,李元吉拉開窗簾,吃驚地對一旁的趙國官吏道:“這就是幽京城,未免也太繁華了吧。”

那趙國官吏,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道:“回稟齊王殿下,這還沒有真正到幽京城,這只是城南外的草市。”

“不是幽京城?可既然是草市,怎麼還有城牆城門?”李元吉不由問道。

這名趙國官吏向李元吉解釋道:“回稟齊王殿下,城牆城門是當年爲了防備突厥來襲所修葺的,現在嘛,當然已是沒有必要了,在東面西面還有一段修了一半,現在索性就不修葺了。”

李元吉看着兩旁車水馬龍景象,不由道:“僅僅是草市就有如此的繁華!這都快比長安還繁華了,真不敢相信,這不過是短短十年之功。”

趙國官吏露出自豪的神色道:“齊王殿下,前面就是永濟渠碼頭了,從河北運往塞外,遼東,高句麗,新羅的貨物都是在這裡集散。所以說此地比長安還繁華,是一點也不爲過。”

“原來如此,幽京如此繁華,又是連接遼東,塞外之重地,難怪趙國天子不願意將京城徙至洛陽。”李元吉自顧說道,他也不願意自己顯得太無知,讓這名趙國官吏看清了自己。

趙國官吏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道:“陛下的決斷,不是我等輕易猜測的。”

李元吉的馬車直入了幽京城。就得到消息說皇貴妃思念弟弟,令李元吉立即入宮相見。當下李元吉就直接進入了宮裡。

因爲臨朔宮爲突厥所焚。李重九後來在城北又修築了新宮。新宮不僅取臨朔宮舊地,還包含了整個幽京城的北郭。其工程由被譽爲宇文愷之後,天下第一名匠的何稠監製。

現在新宮還未落成,李重九所居只是原先臨朔宮的一角罷了,李元吉入宮後,即有人領他去偏殿見李芷婉。

李元吉入殿後,見李重九和李芷婉皆在。李元吉與李重九當年有一面之緣,當時在汾陽宮時,自己父親李淵將此人剝去官袍,貶爲階下囚時。李元吉仍是清楚記得。

而今短短十幾年,李重九竟已是成爲了而今天下最有權勢的男子。而身在李重九一旁的李芷婉,一別數年之後,見到自己卻是站起身來顫聲道:“元吉,是你嗎?”

李元吉聲音梗咽地道:“三姐,是我。”

兩人姐弟重逢,別有一番傷感。李芷婉眼眶微紅問:“大兄,不測的事情是真的嗎?是二兄做得?”

“是的,三姐。我親眼看見的。當年二兄本來就是心狠手辣之人,在黃河邊就害了你,而今天又輪到了我和大兄。我運氣好,逃了一條性命。但是大兄他……他,我是親眼看着二兄用馬槊插進大兄的身子的,他太狠了。簡直沒有人性,絲毫也不念兄弟之情。”

李芷婉聽了目光中露出恨色。李元吉從未看過自己姐姐露出這樣的神情,顯然她已是憤怒至極點了

李重九一旁輕輕拍了拍李芷婉的手背。李芷婉點了點頭。怒色稍減。李元吉微微訝然,這與自己認識心高氣傲的三姐所不同,從未見她能如此對一個人。

李元吉微微失神,卻見李芷婉關切問道:“父皇還好嗎?”

李元吉搖搖頭道:“不知道,但料想二兄還不敢害父皇,他還需父皇承認繼承李唐太子的位子,有這份大義在,他沒有必要對父皇不利。”

李芷婉道:“父皇雖在,但以二兄的性子,必然對父皇進行軟禁了。而父皇心底對二兄更是徹底死心了。眼下父皇應是十分心痛纔是。”

李重九在一旁道:“你父皇宣告天下,改立秦王爲太子,現在改居在大安宮。朕屬下的人回稟說你父皇安然無事,你儘可放心。”

李芷婉聽了憂色不減,與李元吉又說了幾句後。李重九讓她先下去休息,自己與李元吉留在殿中。

李芷婉走後,面對李重九,李元吉不由心底忐忑。

二人沉默一會,李元吉率先開口道:“陛下,我二兄謀逆篡位,軟禁父親,殺害自己的兄長,對於這樣的人,我實在深恨之。大唐不能交在這樣人的手中,若是陛下肯幫我推翻二兄,扶我登基爲李唐之主,我願意自去帝號,拿河東,荊襄,河南酬謝大趙,我大唐只需保留關內,川蜀,河內之地即可,並永遠對大趙稱臣納貢、”

李元吉說完,看向李重九的眼中露出了期望的神色。

李重九聽了不由失笑,彷彿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李元吉頓時心沉了下去。

李重九道:“齊王殿下,你覺得你的請求,朕有可能答允你嗎?”

李元吉道:“陛下,我……”

李重九打斷李元吉的話道:“這個條件若是朕答允你,將來你必是死無葬僧地。不死在朕的手中,也是死在朕的大將手中,甚至是刺客之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哪個帝王允許臥榻之旁有他人酣睡?”

李元吉額上汗水滴落,李重九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道:“元吉,朕今日禮遇你,並非是你李唐的齊王,而是因爲你是朕貴妃的弟弟。想想同樣身爲齊王的楊暕,他貴爲朕的皇后之兄。當時朕初起兵之時,據地不過一偶,他要朕扶他爲帝,朕尚不肯答允,又何況今日呢?”

李元吉當下身軀一震,猶豫了半天。李重九道:“你若是想不明白,朕給你時間去想,人貴有自知之明,放棄不該有的幻想,明白什麼是現在可以爭取的。若是你要朕擊敗你二兄,報太子被殺之仇,朕還是可以做到的。你回去想想吧。”

李元吉聽了李重九話,當然失魂落魄地走出大殿,待走到殿外,但見涼風襲過,一旁侍衛對李元吉道:“殿下,陛下已爲你安排了下榻之處。”

李元吉彷彿沒有聽到,而是下了什麼決定般,突然跑回殿內來到李重九的面前,跪拜下道:“陛下,我能幫助趙國擊敗李唐。請陛下重用我!”

李重九見李元吉如此,不由大笑,當下起身上前將李元吉扶起道:“很好,這就對了。”(未完待續……)R12 )

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
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四百二十五章雙雄對決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八十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零二章 兄弟相爭第八百一十六章 席捲東南(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芷婉的決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隋公主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重九的家事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兩百三十一章 名士來投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獨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三道埋伏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血戰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三十一章 白馬寺前一布衣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六百三十六章 陌刀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六百零六章 開國四將(第一更)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四十二章 三箭之威第兩百八十二章 相似的歷史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勸進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七百六十六章 我留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兩百五十五章 一面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百四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陰謀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怒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四百三十七章國號之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五章 說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