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

隨軍的河北士人仍是在高聲談論,彷彿不是打戰,而是來郊遊一般。

李神通的唐軍宣兵耀武目的是達到了,目睹這支精銳唐軍,令隨軍幾十名河北士人對唐軍戰力,實是高看了許多。

李神通聽了一旁河北士人的誇讚之詞,臉上春風滿面,但心底卻是如朔九寒冬。若是早知道王薄是這等人,他李神通說什麼,也不會孤軍深入率兩萬山東唐軍主力,來此攻打黎陽倉。

“沒想到我李神通眼下陷入了騎虎難下之境。早知當初不誇下海口就好了。”李神通心底如此說道,他一貫乃是很要面子的人,若是大軍臨於黎陽城下,不交一矢,就從黎陽城下退兵,那麼衆將以及那些河北門閥士人,會如何看自己。

李神通想到這裡,看向身後唐軍士卒,心底盤算,自己有兩萬人馬,而黎陽城中只有一萬趙軍,何必退兵,牽制於此也是好的。

於是李神通尋思紮營之地。

李神通打開地圖,地圖上黎陽背大伾山面北而築。

西門直通衛河古渡,然後再西通淇水,西北頓丘,西南通雍榆、淇口。

黎陽城北面,爲牽口城,此地爲北魏尚書僕射高隆之營造鄴都時,在此設建爐鍊鐵,又名牽口冶,再往北就是洺州。而出東面,即是金堤,以及黎陽渡。

李神通左思右想一陣,決定在黎陽西北十五里之處駐營,在此呼應在洺州的劉黑闥主力軍團,同時監視黎陽倉,萬一不濟也可以退回河內。

李神通下了決定後,唐軍即立即沿着頓丘,淇水一代駐下大營。

爲了防備李重九的幽燕鐵騎,不僅是李神通,唐軍上下也是將沿河駐營,作爲紮營首要大事。一直貫徹落實下來。

此刻黎陽城南的大伾山山巔之上,李重九披着大氅,于山頂遠眺。當初瓦崗據黎陽時,李密在大伾山上巔築中軍亭,監視黃河水道。

李重九與薛萬述。薛萬徹三人一併遠眺滾滾黃河。

薛萬徹言道:“當年漢光武帝以幽、並二州的兵力攻取天下。首先於黎陽立營以障河北。後曹操、袁紹交兵,都以黎陽爲制勝之地。眼下永濟渠會通,黎陽南傍大河。東依運河,北聯鄴,相,西會河內,以微臣之見,將來若涿鹿中原,幽京實在有所鞭長莫及,不如在黎陽在設立行臺,節制河北河南山東之軍務。”

李重九還未開口。薛萬述即斥道:“眼下劉黑闥,宇文化及未平定,李神通仍在河北,你還未得隴即已望蜀。”

薛萬徹聽兄長訓斥,當下不服氣地言道:“以幽燕而取天下,唯有光武有跡可循。光武以上谷,漁陽之突騎,剪滅天下羣雄。今日主公何不借鑑之。”

二人正爭執時,突有探馬來稟言道:“唐軍大將淮安王,在淇水。頓丘一線佈陣。”

淇水,頓丘。

李重九不由笑道:“詩經有云,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看來這李神通倒是一個雅人。”

薛萬徹,薛萬述聞言不由莞爾,方纔爭吵之意頓消。

李重九問道:“李文相的河北降軍已到何處?”

薛萬徹稟告言道:“已至內黃。王上可是要會合李文相,合擊李神通。”

薛萬述言道:“李神通有兩萬人馬,我軍不足兩萬,還有近一半乃是河北降軍,若是驟然與唐軍開戰,沒有取勝把握,何況王薄也隨時返身殺來。何況唐軍駐紮的淇水一線,實不利於我騎兵施展。”

李重九言道:“李神通技窮了,王薄與他會師,他心知自己已成孤軍,但進又不能進,退又恐人恥笑,實是坐困於此。其將既已失銳氣,有何懼之。”

李神通看向薛萬徹言道:“我令你與羅士信各率一千輕騎,繞過淇水,襲擾李神通的糧道。”

“諾!”薛萬徹聽命後,大步而去。

河間郡,高陽城。

城內一片鮮血塗地。

士卒的喊殺聲,響了一陣又一陣。

高陽城圍城持續了整整二十日。

主攻一方乃是趙軍名將徐世績,其在易水一戰奇襲夏軍大營,生俘竇建德,立下赫赫威名。

而主守一方乃是竇建德的結義兄弟高雅賢,也是夏軍名將。

在勸降無效後,徐世績本部人馬兩萬餘人,會合了北退回的尉遲恭,薛萬均部後,一共三萬大軍,開始圍攻高雅賢一萬夏軍將士駐守的高陽城。

戰事一開始,雙方激戰十分激烈,面對趙軍三萬精銳,高雅賢所部一寸不讓的死守城池。

城上城下雙軍都是死屍壘壘,堆積如山。

之前激戰十日,縱然是名將徐世績坐鎮指揮下,仍是束手無策,趙軍攻城士卒傷亡慘重。高陽城猶如一顆硬核桃般,硬生生嘣掉趙軍的大牙。爲了攻克高陽城,徐世績不得已動用了,趙軍軍械坊所制的火油彈,八梢砲,這些本是都是要用來攻打劉黑大大本營洺州永年城的儲備。

火油彈用盡,八梢砲壞了大半,終於在攻城第十七日,趙軍用八梢砲轟踏城南一處城牆。

兩軍在城牆廝殺整整一日,終於夏軍宣告城牆失守。

本來依一般戰事,城牆失守,守軍即是無能爲力,但是夏軍在高雅賢的指揮之下,仍是與徐世績的攻城大軍展開了兩日激烈的巷戰。

夏軍守城的一萬人馬,這才大半被殲。

現在高陽城的戰事已接近了尾聲,城南武庫之內。

夏軍近百士卒仍在負隅頑抗,蘇定方手持一把大刀,揹着高雅賢爬到了武庫的三層。

夏軍士卒把住樓梯口,蘇定方將高雅賢放在地上,死命按着對方左胸正泊泊出血的傷口,雙目淚流言道:“義父!”

高雅賢緩緩睜開眼睛,看了一眼蘇定方,問道:“戰局如何?”

蘇定方搖了搖頭,言道:“劉校尉,高校尉都戰死了,林二叔爲掩護我們,在街口斷後,恐怕也……”

“我知道了。”高雅賢臉上反而露出一絲欣然的笑容。

蘇定方垂淚言道:“義父!”

高雅賢平和言道:“你或許問我,爲何要死守一座根本守不住的城?”

蘇定方搖了搖頭,言道:“義父,你說什麼,就是赴湯蹈火,我也會不眨一下去做。”

高雅賢笑了笑,言道:“別傻了,什麼都不如性命重要,當初夏王起兵河北,我們衆兄弟聚義何等聲勢,眼下夏國要亡了,我高雅賢今日所作所爲,也算對得起夏王,劉黑闥他們二人。”

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
第七百三十二章 水淹(第二更)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八百一十八章 翦滅羣雄(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提拔宋金剛(第一更)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三百四十章 再臨七千寨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六百六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兩百四十六章 再會李淵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方的援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戰前瞻第八百二十一章 伐唐之議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面動員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排場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一百五十七章 歷經考驗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九十九章 英雄與美人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六百三十八章 肺腑之言(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兩路並進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兩百八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六百零二章 半島風雲(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三十章 官窯脫身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