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三才陣

西湟關外十里,蒼涼無邊的原野上,兵甲鏘鏘,旌旗飄展,長槍如林,寒光爍爍。一萬徒步甲士,面色肅穆,都擺成了三才陣,小而疏散,前後重疊,既能發揮弩機、弓箭手的威力,還能及時防禦,增加騎兵攻堅難度。

這個三才陣,被李靖認真改良過,所以更加機動靈活。

在三才陣後面半里,有兩千的騎兵,都是臨羌城的騎士,他們曾不止一次跟吐谷渾騎兵戰鬥過,所以多少有些畏懼敵軍騎兵,不過,經過這兩個月的訓練磨礪,但也增添了不少實力和膽氣。

這時候,羅昭雲一身戎裝,金盔銀鎧,長槍跨馬,威風凜凜,有着大將的沉着和冷靜。

他已經看出這些將士目前心中沒底,所以戰前動員,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三通戰鼓之後,羅昭雲丹田提氣,朗聲喝道:“將士們,這次我們離開邊關,深入高原腹地,與吐谷渾交鋒,大家心中有疑慮,這很正常,知道本將軍爲何如此?”

所有將士都仔細聆聽,心中好奇,也想知道原因,否則膽氣提不上來,士氣不振。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們都是大隋大好男兒,都是鐵骨錚錚的軍士,保家衛國,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吐谷渾,小小番邦,落後部落,膽敢常年欺負我大隋邊疆,實在欺人太甚!這裡,使我們大隋的邊界線,也是我們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的好地方。”

“本將軍十四歲從軍入伍,數年征戰,從一個斥候小卒,迅速提拔,殺人數百,憑的就是一股膽氣,勇往直前,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只有我們更兇,他們纔會畏懼,你們雖然多出身貧寒,但是在本將軍眼中,一視同仁,只要殺敵立功者,不分身份,統統提拔,跟隨我將軍殺破吐谷渾,日後滅掉番邦,揚名立萬,讓你們的妻兒老小,遠離外敵的滋擾和壓迫,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今天,就需要你們熱血殺敵!”

“殺敵!殺敵!殺敵——”

羅昭雲的嗓門很大,丹田之氣濃郁,所以大部分將士都聽得清清楚楚,熱血激昂,特別是殺敵立功就能得到提拔,不管身份如何,他們也能做軍官,這是光宗耀祖的途徑。

“放心吧,本將軍大戰無數,根本無懼吐谷渾,只要你們看準旗號,拿出平時訓練的苦功,這一場,勝券就在我們手中,大破吐谷渾。”

“大破吐谷渾——”士氣陡然高漲起來。

忽然間,遠處一陣陣傳來了驚心動魄的馬蹄聲,不斷地增強着,越來越響,像沉雷轟鳴一般滾來。

吐谷渾的騎兵出現了,聲勢浩大,捲起了煙塵,滾滾壓過來,就好像攜帶一股烏雲。

大地在震顫,隆隆作響,由遠及近,羅昭雲眼力極好,看清了那支吐谷渾的隊伍,大旗飛揚,清一色的騎兵,盔甲不全,但民風彪悍,這些騎士體型也非常強壯勇武,皮甲和鐵甲混合,冷光朔動。

吐谷渾兵的只有在腹部帶着甲片,有大有小,以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在肩部、腹部和頸下週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不等,最多者不超過六枚,渾身甲衣是土灰色的葛布,還有皮子夾雜,充滿了番邦異域的風格。

吐谷渾的騎兵隊伍距離兩百步的時候,停頓下來,似乎也沒有料到,這一次,大隋將士盡然出關來作戰了,都忍不住興奮起來,嗷嗷喊叫着。

大旗之下,策騎而出一位三十左右歲的壯年,身材魁梧,洛腮胡,國字臉,渾身都是鑲金鐵甲,身披戰袍,似乎身份不凡。

“谷蠡王,這一次隋軍沒有龜縮關內,竟然出來阻抗咱們了。”一位將領吃驚道。

吐谷渾的軍制,與突厥、匈奴類似,可汗之下,有賢王,是王族子弟,下面是谷蠡王、大將、大都尉、大當戶、骨都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

這位谷蠡王身份不低,有王族的血統,名爲慕容拔嶽,天生神力,有萬夫不當之勇,這一次,他來到邊塞監軍,順便帶着一些騎兵,前來大隋邊界滋事。

他本身就是吐谷渾中的主戰派,早就勸可汗,給他領兵,殺入大隋腹地,搶奪一番,可是吐谷渾可汗深知大隋國力強盛,中原人多,非吐谷渾小邦能比的,所以一直控制,壓這他的提議。

這次,慕容拔嶽親自來了,自然希望把事情鬧大,逼得大隋出兵,這樣雙方開戰,他就有大軍調動,殺入中原去了。

“出來的好,正好我意,要不然攻城拔寨,太過困難,難得他們出現了,哈哈,給我殺過去,踏平大隋的軍陣!”

“殺——”慕容拔嶽自持勇猛,手中提着一把狼牙棒,倒刺很多,足有一兩百斤重,但是他臂力過人,一棒下去,能把戰馬掀飛,砸碎馬車等等,十分勇猛霸道。

此刻,他親自揮舞着長兵重器,帶着八千鐵騎,衝殺了過去。

萬馬奔騰,壯麗雄渾,殺氣騰騰!

羅昭雲看着鐵騎如洪流席捲而來,面色冷靜如常,嘴角還帶着一絲冷笑。

周圍的侍衛、騎兵們,看到主帥如此鎮定,也都安心不少。

“弩箭手,準備……射!”

喝令一出,令旗揮動,不少甲士端着弩機,射出弩箭,猛烈地傾瀉了出來,鋪天蓋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瀰漫了天際。

衝鋒的吐谷渾騎兵,缺乏良好防護的騎兵猶如腳下中了絆馬索一般,頓時仆倒一片。

但是他們在衝入一箭之地後,還開始摘弓射箭,不過,弩機穩定一些,在馬背上放軟箭,畢竟射程和殺傷力都不如步兵,剛一開始,吐谷渾的騎兵還是要吃一些虧的。

兩三輪箭雨過後,吐谷渾八千騎兵,已經損傷了千餘人,但馬速極快,已經快衝到跟前,三才陣一收,槍林豎起,形成密密麻麻的槍鋒防線。

緊接着,敵軍瘋狂衝上去,轟隆隆一陣撞擊巨響,戰馬正面衝撞在槍林,就好比大潮中兩股巨浪匯合的剎那,疾馳、剎那的凝止,然後便是人仰馬翻,血肉橫飛。

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場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冊封百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零二章 大隋風月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
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七百三十七章 童山大戰第四十六章 發現敵情第六百六十五章 出征吐蕃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國朝局第一百零九章 幽州來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二十四軍勢如虹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二百六十四章 吐谷渾女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九章 潛龍在淵第二百二十二章 造東都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波欲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御駕親臨城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八百二十九章 襲擊黎陽倉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之亂第六百二十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九百三十七章 揮師北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緣的故人第八百二十章 李唐謀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揣心思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八十四章 那一抹低羞的風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紅顏知己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四百六十九章 劍術契合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人言可畏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前總動員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臨姑臧第九百七十四章 敞開心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織布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抹柔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下落不明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內政與科舉第四百七十一章 讖語第八百五十章 雄關漫漫,堅厚如鐵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場血戰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妻典故第二章 一入侯門深似海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七百八十二章 冊封百官第四百二十七章 懷璧其罪第九百零五章 白首不相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功贖過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勢各不同第四百二十二章 義軍遍地第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七章 二次伐遼東第一百零二章 大隋風月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瓊登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勸諫立後第七十九章 羅家老爺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參知政事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軍渡過河第一千零五十章 親征江淮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九百八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化解兵變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七十一章 十招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隆中對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震驚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軍齊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三百六十三章 鏖戰遼東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一百五十三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八百零八章 臨陣倒戈第二百四十八章 臨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