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

王薄帶軍突圍而出,夜色茫茫,慌不擇路之下,離着他的大營越來越遠,回頭展望,似乎自己的大營也陷入了混亂激戰中。

忽然間,他覺得大勢已去,不敢再逗留,只帶着殘餘兵馬,向着北方逃竄,決定北渡黃河,逃避張須陀的圍剿。

對於那些未帶走的兵馬,王薄雖然心疼,但是並不後悔,因爲這種臨時招攬的烏合之衆,他深有體會,魚龍混雜,難以衆志成城,並沒有凝成一股。

若是在打勝仗的時候,將士們都能衝向前,可一旦失利,頓時一盤散沙,各自想着逃命,沒有一個嚴明詳細的紀律和規制來約束,沒有後盾依靠,就難以真正擰成一團。

王薄逃走之後,孟讓大營遭到了張須陀帶重兵的攻擊。

孟讓適才聽到遠處的廝殺聲,也猜到王薄的援軍似乎也遭到伏擊,在不明白對方具體傷亡的時候,他也沒有信心再鏖戰,也帶着精兵突圍,朝着南方逃亡。

這個時候,顧不上別人,自己保命纔是最要緊的。

戰役打到了天明,雨水已經停了,地上的溝溝壑壑都染紅了血水,到處是死屍,橫躺在泥濘之中。

殘肢、首級到處都是,不少人被開膛破肚,滿地的內臟穢物,血腥無比,臭氣熏天。

戰鬥已經結束了,隋軍在清點傷亡,押走俘虜,整理物資。

羅士信、樊虎、程知節等將領聚集,當着張須陀大將軍的面,彙報了各自的戰況,覆命交差。

“我軍傷亡不足五千,卻擊垮七八萬的叛軍,俘虜兩萬多人,殺敵超過一萬五,其餘亂賊都逃散了,成不了氣候。”張須陀對這一戰非常滿意,可謂大獲全勝。

唐孝仁抱拳道:“將軍,沒有發現王薄和孟讓的屍首,似乎已經突圍逃走了。”

張須陀道:“王薄逃向了北部,我軍休整一日,然後繼續向北推進,東平郡、武陽郡、上當郡、信都郡一帶,都是叛亂的重災區,我等北上,可將沿途其它叛軍都鎮壓了。”

羅士信、程知節等人點頭,黃河兩岸叛軍衆多,北面有孫宣雅、石秪闍、郝孝德、張金稱、高開道、劉霸道的叛軍,南面靠海一帶,還有裴長才、石子河、郭方預、秦君弘、左孝友等十多支叛軍,非常混亂,他們立功的機會,到處都是。

張須陀從容一笑,並未將這些叛賊放入眼裡,因爲他覺得,叛軍都是無根浮萍,四處遊蕩,缺少了背後穩定的根據地和靠山,沒有源源不斷的物資和人力支持,武器低劣,裝備不全,缺少嚴格的軍紀和系統官職,調度存在很大問題,訓練也不足,他只需帶着幾萬精兵,就可以一路橫掃過去,成就自己的赫赫威名,大器晚成。

………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塗士,鬱陶傷寸心……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會,千古傳名諡。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李密近日鬱郁不得志,奮筆疾書,寫下一首懷才不遇的詩文。

本來楊玄感叛亂失敗後,李密和王伯當一路逃命,坎坎坷坷,隱姓埋名,喬裝打扮,衝破了封鎖和官府通緝,投奔了郝孝德,但未受重用,甚至被郝孝德輕視怠慢,連伙食都不給充足。

李密與王伯當每日都無法吃飽,難以果腹,鬱悶至極。

“先生,這郝孝德狗眼看人低,沒有把咱們當一回事,不如早點離開,免受這窩囊氣。”

李密點點頭,他已經聽聞,黃河南北,烽盜四起,舉義旗者不下二三十位,都在招收人馬,對抗隋朝廷,使得朝廷派軍四處圍剿,使李密的風頭被壓蓋,已經沒有人注意他了。

“伯當,我們在這裡受了氣,說明此處不適合我們安身立命,雖然義軍衆多,都打了一個義字,但是大多都是匪盜,除了被迫要跟朝廷軍對抗外,沒有什麼義舉,燒殺搶奪,**擄掠沒少幹壞事,我們不能投靠這種隊伍。”

李密頓了一頓,繼續道:“而且,這些所謂的義軍首領,目光短淺,都是寒門出身,祖上沒有什麼功德和文化,他們起兵,也不過是官逼民反,想要掠奪財富,佔山爲王,過一時富貴而已,成不了大事,我們必須找真正要推翻隋朝,名聲俱佳的隊伍去投靠,也好善待我倆,廣納人才,豪雄聚集,這種義軍,才能幹成大事!”

王伯當點頭:“先生說的在理兒,咱們一路逃亡,聽到不少傳聞,這些義軍中,似乎韋城附近的瓦崗寨,頗有仁義之師的名聲,聽說山寨上的翟讓大當家爲人豪爽,招攬不少豪傑,山寨上單雄信、邴元真、徐世績等,均是虎將,在跟隋軍廝殺中,打出了一些名氣,不如,我和先生投奔瓦崗軍去?”

“瓦崗?翟讓!”李密咀嚼了片刻,說道:“我似乎有一種預感,這裡會是我們容身之所,發展之地,好,就去瓦崗山,聚義抗隋!”

二人商議了對策後,順手牽走馬匹,偷了盤纏,悄然離開了郝孝德的營地,融入茫茫夜色之中。

………

羅昭雲與青霜在僕骨營內休養,傷勢已經一天天好轉,功力恢復不少,隨時可以離開草原了。

只不過,羅昭雲因爲當時的承諾,決定等鐵勒十五部的盟會過後再走,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助塔格和可敦的,最好能跟可敦見上一面。

這一日,蘭依娜塔格來到了二人的營帳。

“寧澤,事情有些棘手了,這次薛延陀人果然沒安好心,帶來了一些草原勇士,據說有漠北精通武藝的高手,要在大會上,提出拔裡速對決,也就是摔跤比武,鐵了心要折損可敦的面子,而且,薛延陀帶了兵馬不少,可能有所圖謀,我現在有些擔心。”塔格神色有些焦急。

羅昭雲蹙起眉頭,詢問:“薛延陀人會不會鋌而走險,到時候偷襲僕骨的王部?”

蘭依娜說道:“不是沒有這個可能,但可敦和僕骨酋長,已經在商議對策,湊集了兩萬人馬守護土城,不是那麼好得手的,薛延陀的人,只有一萬多兵馬,除非偷襲,否則,佔不了便宜。”

“大會在哪天?”

“就是明天正午,鐵勒十五部的使節團進行盟會,下午有馬球擊鞠比賽,黃昏時候,則是篝火大會,有諸多表演,還有拔裡速對決的環節!”

“馬球擊鞠!”羅昭雲唸了一句,知道這是騎馬打球的比賽,隋代突厥人已經開始流行了。

“嗯,明天你二人就扮成我的貼身侍衛,參加盟會,一旦有需要你二人幫忙的時候,還請援手!”蘭依娜說的誠懇,因爲她已經感受到,這對男女都不是普通人。

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說客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週刊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謀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劍去復仇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
第三百零三章 完璧歸羅第六十二章 長安行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令第三百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七百九十二章 青霜伊人歸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難民第四十章 雖遠必誅第五百七十四章 各施計謀第九百一十七章 溫馨的相聚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另有重任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九百五十六章 僵持階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六百一十七章 弭除隱患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八百五十三章 儒之脈絡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九十二章 少年無忌第三百四十七章 榮歸故里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說客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九百二十三章 層層設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五百三十三章 各自發展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番指教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戰告捷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五百九十一章 撮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華時代週刊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三百四十五章 搜尋證人第七十二章 刀法絕倫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酒後談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與不反的爭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擴用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臣私聊第三十八章 傳授經驗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第七百五十三章 初戰大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危機意識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次交鋒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謀劃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七百四十章 東門突圍第九百九十五章 圍城用計第三百零六章 暗香浮動第兩百零一章 孟浪一回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未完成的諾言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一百八十七章 家的愜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早有擇取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四百九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堅守防線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高句麗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四十二章 仗劍去復仇第六百零一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三百九十四章 血戰平壤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困獸廝鬥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八章 落幕第二百八十八章 西域來拜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王壽辰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攏第八百三十五章 一代梟雄隕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場第三百零二章 遊坊市第二百五十六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