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擴軍備戰

看着收穫一天天的多起來,華安時不時的便會萌生棄軍從民的衝動,但此時不是太平年代,大晉所面臨的戰略環境是非常嚴峻的,北方的趙國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刀,隨時有可能落下,西面的蜀國佔據有利地形,時不時的騷擾大晉,也是一大威脅,南面交州的南越族人時常叛亂,對大晉的後方穩定是個大的威脅。

有了這些威脅,華安知道自己不可能安安心心的種田,只有將大晉的敵人全都消滅了,才能安享太平盛世。

牧場的幾匹小馬駒悠閒的從華安的身旁跑過,它們是在草地上練習奔跑,看着這些活潑可愛的小馬駒,華安彷彿看到了日後衝鋒陷陣的雄壯戰馬。

馬匹是戰略資源,地位不再糧食之下,但其繁殖能力實在有限,一匹母馬一年只能生產一匹小馬駒,而雌性的小馬駒要長到四歲才能成熟,如此緩慢的繁殖速度比人類還要慢,而北伐軍的牧場裡只有五十匹母馬,就算等上十年也只能繁殖一千匹左右,這遠遠滿足不了北伐軍的需要。

爲此,華安左思右想,採取了幾項措施,第一,將收穫的糧食放到集市上售賣,而後用得到的金錢在集市上購買母馬,能買多少買多少,不論質量,只要是馬就可以。

第二,秘密派遣幾路屬下,分別前往涼州、遼東、中原、漠北、西域等地,用賣糧食獲得的金錢購買各種戰馬,尤其是西域的優質戰馬,能多買就多買,這對改善江南戰馬的質量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半年的時間,北伐軍從江南的集市陸續購進了兩千餘匹母馬,潛入北方的幾路人馬秘密購進了三千餘匹優質的母馬,公馬足有三百匹,有了這些馬匹,只需幾年的工夫便可產出上萬匹戰馬。

一年後,公元三四二年,大晉皇帝司馬衍突然病逝,其弟琅琊王司馬嶽在羣臣的擁護下登上帝位,史稱晉康帝,其王妃,年僅十八歲的褚蒜子被冊封爲皇后,庾冰、何衝負責朝政,國舅庾翼總領全國兵馬。

皇帝的更替進行的格外順利,江南沒有發生任何動亂,相鄰的趙國和蜀國也沒有找到進攻的時機,江南一片和諧。

就在這一年,遼東的慕容?遷都龍城,隨後派遣慕容翰、慕容恪、慕容霸等大將分幾路進攻高句麗,經過幾個月的鏖戰,大破高句麗,威震遼東。

佔據中原的石虎,爲了消耗中原漢人百姓的元氣,先後在鄴城、洛陽、長安三地,營造大規模的宮殿,徵發民夫四十餘萬,這直接導致中原漢人疲累不堪,三城周圍到處都是累死的民夫。

同時,爲了征伐江南的大晉,石虎敕令黃河以南的四個州郡整軍備戰,幷州、朔州、秦州、雍州準備西征涼國的物資,青州、冀州、幽州的軍隊準備東征遼東。

爲了擴軍備戰,石虎規定百姓中,每三個男丁中調遣兩人,五人中徵發三人,各州郡徵集軍隊共有甲士五十多萬,船伕十七萬,規模可謂極爲龐大。

爲了應對石虎可能的進攻,大晉方向也進行了積極戰備,江南各州郡的主力大軍全部北移,身爲最高統帥的庾翼親自前往武昌鎮守。

負責拱衛京師的北伐軍也在加緊訓練,隨時準備出擊,因爲大營囤積了大量軍糧,華安便趁機向皇帝司馬嶽進言,要求擴軍備戰,以抵擋石虎可能的進攻。

司馬嶽和朝中大臣猶豫了一下,但考慮到石虎徵兵規模十分龐大,大晉必須做出迴應,於是下令荊、揚二州的軍隊全部臨時性擴充,華安的北伐軍獲得臨時擴充二萬人的名額,這二萬人馬只是臨時性的,一旦邊情緩和,就要立即遣散,讓這些新招之兵返家務農。

儘管是臨時性的,但華安還是欣喜若狂,因爲他心裡早就算計好了,一旦這兩萬人馬進入軍營就不會隨便讓他們回去了,若朝廷下令遣散,華安也打算軟磨硬泡,讓這些人馬留下來屯田,作爲民屯,每年產生的糧食大半上繳國庫,絕不會給朝廷增加負擔。

朝廷只需要發放三萬人馬的軍餉就可以了,這兩萬人不但不需要軍餉,而且還可以爲國庫增加糧食,種地而已,在哪兒種不一樣。

當然,華安並沒有打算讓他們在已經得到的兩千頃土地上耕種,這些土地太小了,分到兩萬人馬的頭上,平均一人才五畝地,作爲職業的民屯就有些太浪費人力了。

江南優質的土地,早就被世家大族霸佔完了,華安只是運氣好得到一塊未開發的荒地而已,但一江之隔的江北之地,卻有着豐富的荒地,因爲那裡時常會受到北方趙國的攻擊,種植的莊稼有可能還未收穫就被敵人搶奪了。

要知道,種地是要付出成本的,開墾荒地成本就更大了,因此,江南的世家大族對江淮之間的土地興趣都不是很大,他們也怕風險,顆粒無收的風險,爲此,江淮之間的荒地,甚至荒蕪的良田都是非常之多的,華安若是讓這兩萬人馬渡江開墾幾千頃良田,還是可以行得通的。

這也是當初,華安向司馬衍獻計時的中策,只要有五萬人馬,華安的活動範圍就會從江南轉換成江淮之間,若是有十萬人馬,華安則會直接推進到淮河兩岸。

徵兵的工作十分重要,因爲荊、揚二州的各軍人馬都在擴充,若不早些行動,好的兵員都被別人選走了,剩下的羸弱之兵,華安可不想要。

爲此,華安多路出擊,將軍中能說會道的將領和小兵全都派往附近的村鎮徵兵,同時讓軍中的士兵推薦自己認識的親朋好友來參軍,若推薦之人合格,則推薦的士兵獲得一筆不菲的獎賞。

同時,對於招入的合格兵員,華安也準備了足夠的獎賞,新兵入營的第一天,每個士兵可以領取一旦糧食,這些糧食自然是送回家裡的,這對許多吃不飽的窮苦百姓來說,是個不小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
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九百一十六章 加急信件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六百八十一章 朱龍倒斃第三百七十七章 候霸突襲晉軍大營第九百二十七章 謝艾的戰略眼光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燕軍北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四百二十七章 全軍修養三日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軍劫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捕燕國細作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八百六十四章 潯陽城出事了第九章 山中遇狼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九百三十章 補償燕妃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七百五十章 戰車訓練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守還是後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調撥增援涼州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七百二十五章 南王北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六百四十二章 張進的態度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軍再次攻城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