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

在樂浪郡靠近遼東的位置,沃沮三萬大軍已經紮下營盤,沃沮王與麾下的幾名心腹部將則聚在一起研究如何與高句麗大軍互相配合,進攻駐守遼東的晉軍兵馬。

“報,大王,高句麗王傳來旨意,要我軍在兩日之內抵達武次城,與他們會師。”就在這時,一名小校送來了高句麗王的旨意。

沃沮王聞言,心頭大爲不快,他們行軍的速度已經夠快了,而高句麗王顯然覺得太慢了,並讓他們加快行進速度,兩日內抵達武次城,這對於沃沮大軍來說,顯然是很難辦到的,就算不吃不睡也未必能夠按時到達,畢竟,馬訾水就橫亙在他們行軍道路上,僅僅渡過馬訾水就至少需要整整一日的時間。

不過,儘管沃沮王對高句麗王的命令非常的憤怒,但他還是要忍氣吞聲的服從,並儘可能的按時抵達,畢竟,沃沮實力弱小,一直仰高句麗的鼻息生存,沃沮王是不敢違抗高句麗王的旨意的,以免讓自己遭受滅頂之災。

“傳令下去,大軍拋棄一切不必要的輜重,全速向武次城方向進發。”沃沮王無奈的下達了全速進軍的命令。

“大王,就算拋棄大半輜重,我軍也不可能在兩日內抵達武次城,反正不能按時抵達,不如就慢慢走好了,這麼多的輜重丟棄了太可惜。”部將大聲反對道。

“是啊!大王,憑什麼我們處處都要聽從高句麗王的旨意,將自己置於奴僕的位置,此次進軍與高句麗作戰。我軍不如坐山觀虎鬥,或許還可以坐收漁翁之利。”另一名部將不服氣的說道。

顯然,沃沮王麾下的將領,也全都受夠了高句麗的窩囊氣,併產生了自立的想法。

沃沮王嘆了口氣。滿含深意的看向衆部將,低聲道:“沃沮弱小,力量不足高句麗兩成,若不奴顏婢膝聽從高句麗王的旨意,我沃沮豈能存活到現在,只怕早就被高句麗吞併了。”

“大王。高句麗亡我之心不死,這些年來,不斷的蠶食我沃沮的土地,劫掠我沃沮的百姓,就算我們奴顏婢膝的討好高句麗。只怕日後還是難以擺脫被吞併的命運。”部將說道。

“沒錯,此次高句麗與晉軍對抗,就是個很好的機會,或許他們會兩敗俱傷,而我沃沮就可以趁勢崛起了。另一部將再次說道。

沃沮王聞言,深以爲然,他的看法與麾下衆部將的看法是一致的,只是他始終不能鼓起對抗高句麗的勇氣。所以,纔在接到高句麗王的旨意後,立即就領兵向遼東方向奔去了。此刻,既然這麼多的心腹部將都支持自己自立,他的野心自然也就被激發了,併產生了對高句麗王陽奉陰違的想法。

“強大的晉軍進入遼東,這對於我沃沮來說,或許真的是一次機會。”沃沮王自言自語的說道。

“大王。大王。”就在這時,負責留守白山城的一名謀士。急匆匆的奔入了沃沮王的大帳,臉上全都是汗珠。

“不是讓你留守白山城嗎?你怎麼跑來了。”沃沮王見到謀士。首先不分青紅皁白的訓斥了一頓,頓了頓,緊張的問道:“怎麼回事,白山城是不是出了什麼事?”說完緊張的看向麾下的謀士。

大帳內的衆部將也全都圍攏過來,並全都看向這名謀士。

“大王,就在昨日,斥候探知三千晉軍兵馬在白山城以南二十里紮營,王子得知後,不聽我等勸告,旨意率領全軍離開城池,並向晉軍大營方向殺去,屬下不知該怎麼辦,所以親自前來通知大王。”謀士說道。

沃沮王與麾下的部將聞言,皆是詫異不已,三千晉軍兵馬怎麼會突然殺至白山城附近,他們在驚詫之餘,甚至還有一絲驚恐。

“這個逆子,一定是好大喜功,想要擊敗晉軍顯威風,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貨色,不知敵軍虛實,如何能夠取勝。”沃沮王擔憂的說道。

“大王不必過於擔憂,晉軍僅有三千,而王子麾下卻有一萬大軍,應該不會有事的,說不定此刻已經擊敗晉軍,並生擒晉軍主將了。”一名部將正色說道。

沃沮王搖頭道:“只怕不會那麼容易啊!晉軍居然敢統領三千兵馬進入白山城,就足以說明他們的自信,要麼這三千兵馬是百戰精銳,要麼就是晉軍的先鋒,後面還有大批的部隊,否則,如何解釋晉軍的狂妄。”

衆部將聞言,覺得是這個道理,晉軍居然敢以三千兵馬的兵力進入白山城附近,就足以證明晉軍的自信,說明晉軍是早有準備的。

“大王,這倒是個很好的藉口,若是我們以晉軍偷襲白山城爲藉口率軍返回,高句麗王便拿我們無可奈何。”謀士正色說道。

“對,大王,這是個很好的藉口,況且,白山城是我們的根基,一旦遭到晉軍的威脅,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我們必須要率軍返回,以應對晉軍的威脅。”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此刻,不論沃沮王子與麾下的兵馬是否戰勝晉軍,他們都能以此爲藉口率軍返回,畢竟,就算晉軍被打敗,也會有殘餘兵馬在沃沮境內,如此,他們便可以正大光明的返回沃沮,並開始圍剿晉軍。

沃沮王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正愁找不到避戰的理由,而晉軍三千兵馬出現在白山城,不就是很好的避戰理由嗎?他的一顆心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不過,他的內心還是害怕高句麗王,並擔心高句麗一旦戰勝晉軍,就會找他算賬,那時將是他的死期。

“大王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一名渾身是血的沃沮士兵奔了進來,緊張的說道。

沃沮王與身旁的衆部將見狀,全都大驚失色。並齊刷刷的看向這名受傷的士兵。

“快說,出了什麼事?”沃沮王大聲問道。

“大王,王子親率主力前去進攻晉軍兵馬,城內僅有五百老弱防守,不料五千三韓兵馬突然從小路殺至城下。並迅速攻破了城池,城內所有財物幾乎全被三韓兵馬搶奪一空。”受傷士兵大聲說道。

沃沮王與麾下的部將聞言,皆是大吃一驚,並全都瞪大了眼睛。

“三韓與我們沃沮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居然突襲白山城,真是豈有此理。”一名部將憤怒的吼道。

“三韓人真是太過分了。這個仇必須要報,必須對三韓人展開報復。”又一名部將吼道。

顯然,一聽到三韓兵馬洗劫白山城,他們都憤怒到了極點,此刻。他們非常擔憂城內的家人,若是他們的家人遭受凌辱,他們一定會憤怒的向三韓兵馬發起進攻,以解心頭之恨。

而沃沮王卻是非常擔心他宮內的幾名寵姬,三韓人既然已經攻入白山城,一定會殺入他居住的王宮,從而劫掠甚至侮辱他的寵姬,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王宮內的情況如何。本王的家人可好?”沃沮王擔憂的問道。

士兵嘆了口氣,低聲回道:“大王,三韓兵馬衝入王宮。將稍有姿色者全部凌辱,就連大王的女人也被三韓王霸佔了,其餘的人都被繩索綁了起來,城內的女人近半被三韓兵馬拖入大營凌辱,小人是裝死,被三韓士兵運出城外。從死人堆裡爬出,逃到這裡的。”

“什麼。他們居然如此猖狂,真是太過分了。這個仇必須要報。”部將憤怒的吼道。

“大王,大軍當立即回軍,殺光三韓人,爲我們的家人報仇。”又一名部將憤怒的吼了起來。

此刻,他們得知自己的家人被三韓人凌辱,全都憤怒到了極點,除了殺向三韓兵馬之外,沒有任何方式能夠平息他們心頭的怒火。

沃沮王的怒火也是巨大的,他最心愛的幾名寵姬居然被三韓王霸佔了,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男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恥辱,他就更加難以忍受了。

“三韓人必須殺光。”沃沮王憤怒的吼了一句。

見沃沮王大怒,謀士抱拳道:“大王息怒,三韓與沃沮實力相當,我們未必一定能夠戰勝三韓,就算戰勝三韓,我們的實力也會遭到極大的損失,只怕一定是兩敗俱傷的後果啊!如此,我沃沮如何應對北面的高句麗啊!”

“哼,那又如何,是三韓人先動的手,難道要本王嚥下這口氣嗎?”沃沮王顯然咽不下這口氣,並完全聽不進謀士的勸告。

謀士大急,再次說道:“大王,三韓兵馬之所以敢於突然襲擊白山城,是因爲有晉軍支持的緣故,三韓與晉軍聯合,我沃沮豈能抵擋,大王莫要因爲衝動而讓沃沮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啊!”

經謀士這麼一提醒,沃沮王才突然發現,還有晉軍的因素在裡面,他剛纔是氣昏了腦袋,居然將三千晉軍抵達白山城附近的事情給忘了,此刻仔細一想,三韓兵馬之所以有機會突然攻破白山城,完全是因爲沃沮的一萬大軍被王子帶去進攻晉軍兵馬了。

“三韓背後有大晉撐腰,這對我沃沮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啊!本王該如何應對呢?”沃沮王頓時陷入了迷茫,他麾下的實力有限,與三韓相爭都未必有勝算,若是大晉幫助三韓,他就更加沒有絲毫勝算了,這讓他頭痛不已。

“大王勿憂,晉軍僅有三千兵馬,未必能夠戰勝王子麾下的一萬大軍,我軍當立即拔營,並與王子麾下的兵馬匯合,從而應對這次危機。”部將正色說道。

此刻,沃沮大軍已經完全做好了行軍的準備,沃沮王點頭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傳令下去,大軍立即向白山城方向急行軍,三日之內必須抵達白山城。”

“是,大王。“部將領命,立即傳達了進軍的命令。

很快,三萬沃沮大軍離開營地,向老巢白山城方向急行軍。

在行軍的半路上,沃沮王接到了王子戰敗被俘的消息,心裡既震驚又恐懼,他無法想象沃沮的一萬大軍是如何敗給三千晉軍的,而且,敗的如此之慘,居然傷亡超過一半。

不過,白山城附近是沃沮的核心之地,就算前面是火坑,他也要跳進去,畢竟,他們的根在那裡。

緊接着斥候又傳來了晉軍釋放沃沮王親屬,並進城安撫沃沮百姓的消息,這讓他們的心裡又產生了一絲疑惑,晉軍爲何要安撫沃沮百姓,難道有招撫之意。

帶着滿心的疑惑,沃沮王繼續向白山城方向進軍,並派出大量斥候探查那裡的各種情況,以做到知己知彼。

沃沮斥候探查的非常仔細,將白山城方圓二十里的範圍全都仔細的探查了一遍,並最終確定白山城附近僅有三千晉軍和五千三韓兵馬。

沃沮王此刻麾下有三萬大軍兵力幾乎是當面敵軍的四倍,可謂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有如此多的兵馬作爲後盾,沃沮王有了與敵軍一較高下的勇氣。

不過,先禮後兵是必須的,他必要先與晉軍理論一番,指責晉軍和三韓兵馬無故進入沃沮土地,並攻破沃沮城池。

在白山城正西二十里的開闊位置,沃沮王如約帶領一千兵馬抵達這裡,並等候前來對話的晉軍主將王猛。

很快,王猛帶領一支兵馬抵達了這裡,不過,王猛並沒有如約帶來一千兵馬,而是僅有百騎,這足以顯示王猛的自信。

“將軍僅帶百騎前來,難道就不怕本王身後的兵馬突然發難嗎?”沃沮王中氣十足的說道。

王猛淡然一笑,正色道:“本將既然能帶着百騎前來,就一定不會輸給大王,大王麾下一千兵馬的戰力,只怕還不如我軍百騎。”說完依舊自信的看向沃沮王,顯得極爲氣定神閒。

沃沮王見狀,暗暗驚心,晉軍主將居然有如此大的口氣和自信,這讓他極爲意外,他擡頭看向王猛身後的百名騎兵,果然個個孔武有力,並裝備有精良的兵器和鎧甲,武器配備的確遠勝他麾下的兵馬。

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
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二百六十四章 兵臨歷陽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一百四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殷浩領兵北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八百七十二章 慕容汗抵達青州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碎奚進攻于闐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除夕的街道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海護王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坐等賊來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九十二章 狙殺叛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養賊以自重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二百二十七章 嬉戲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謝艾入晉營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五百零一章 坐鎮成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七百二十章 蔣幹的勸諫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燕魏決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洞房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屯田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五章 蛇蠍毒婦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孱弱的皇帝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六十九章 慕容燕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門大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琪琪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