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

慕容恪在經過一條大街的時候,看到了一顆懸掛的人頭,周圍聚滿了老百姓,還有幾十名士兵在附近負責維持秩序。

好奇之下,慕容恪策馬奔了過去,並赫然發現懸掛的人頭居然是大燕國的重臣,而且還是一名對大燕國忠心耿耿的忠臣。

忠臣怎麼會被砍頭,而且頭顱還被懸掛在大街上,慕容恪感到非常的詫異,並讓親兵前去詢問看守的士兵。

很快親兵快步奔回,並抱拳道:“啓稟將軍,在大殿內,此人極力勸說王上投降大晉,並警告王上,若不投降大晉就會國滅,王上大怒便將其處斬,以警示衆人不可再提投降一事,否則便是這個下場。”

慕容恪聞言大驚,顯然這名大臣的逆耳忠言徹底的激怒了慕容俊,所以遭受了殺身之禍,若是自己此時前去勸說慕容俊投降,雖然未必會被處斬,但也會引起慕容俊的反感,所以,他的心裡頓時猶豫了起來。

但是,他身爲大燕國的大將和王族,他有責任糾正慕容俊的錯誤想法,即便遭受殺生之禍也在所不惜。

猶豫了片刻之後,慕容恪還是策馬繼續向燕王宮方向奔去,並在一路上思索該如何勸說慕容俊,以避免大燕國的實力全部耗光。

“王上,大將軍殿外求見。”一名侍從小聲彙報道。

慕容俊聞言一愣,此時慕容恪應該呆在中軍纔對,怎麼親自跑到王宮來了,不過,既然慕容恪來了。就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要彙報,於是,點了點頭,示意宣慕容恪覲見。

“二哥,臣弟特來請罪。”慕容恪嚮慕容俊行了一個大禮。

“四弟。這到底是怎麼了,你爲何不在中軍大營。”慕容俊蹙眉問道。

慕容恪抱拳道:“二哥,晉軍二十萬精銳突襲我軍左翼,如今我軍左翼已經完全潰散,扶余王他們全都領兵撤回國內,五弟僅帶領萬餘殘兵返回薊城。形勢對我軍是更加的不利了。”

“什麼,我軍左翼已經戰敗,怎麼會這麼快。”慕容俊有些不敢相信,並哆嗦的問道:“怎麼,我軍最終一定會戰敗嗎?有沒有擊退晉軍的可能?”

慕容恪輕輕搖了搖頭。肯定的說道:“大晉實力強大,這些年一直在秣兵厲馬,尤其加強了騎兵的訓練,如今,晉軍騎兵的戰力已經超過我軍,就算在草原野戰,相同兵力的情況下,我軍都要處於弱勢。另外,我軍補給越來越困難,而晉軍的輜重卻是源源不斷的運來。長期對峙下去,我軍仍然是吃不消。”

“依你的意思,我大燕國就只能投降了。”慕容俊不滿的說道。

慕容恪沉默了片刻,正色道:“二哥,晉軍已經下定決心要收復幽州和平州,且將大部分的精兵猛將全都調往河北。大有一戰滅燕的氣勢,臣弟認爲與其拼個魚死網破。不如選擇退讓,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爲上計。我們可以回到我們祖先居住的地方,避開晉軍的鋒芒,重新開始慢慢向北發展,在北方建立一個遼闊的大燕帝國。”

“在北方建立一個遼闊的大燕帝國?”慕容俊聞言,心裡微微動了一下,大燕國的先祖,全部都將目光投向富饒溫暖的南方,卻沒有一個人將眼光投向北方,這也難怪,南方富饒而溫暖,而北方卻是極其寒冷的苦寒之地,即便擁有的領土再多,也沒有太大的價值,所以,歷來羣雄都以爭奪富饒的中原爲首要目標,從而忽視了北方更加遼闊的土地。

見慕容俊有些心動,慕容恪接着說道:“二哥,雖說北方是苦寒之地,但越是苦寒的環境越能鍛鍊國人的堅強意志,難道二哥沒有發現,自從佔據幽州以來,我大燕國的勇士明顯沒有以前驍勇了,這便是離開苦寒之地,舒坦的時日過久了才導致的狀況,況且,如今的大晉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兵馬超過百萬,只要下決心收復幽州和平州,我們是根本耗不過大晉的,還望二哥三思。”

慕容俊聞言,覺得慕容恪說的很有道理,與其魚死網破,倒不如以退爲進,在北方建立一個更加遼闊的大燕帝國,而後秣兵厲馬,以待天下之變。

“四弟,你說的很有道理,在北方苦寒之地,建立一個強大的大燕帝國,的確是個好主意,以前二哥將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中原了,卻忽視了北方,致使我大燕在北方的很多土地都被扶余他們佔據了,如今,正是收回這些土地的時候了。”慕容俊興奮的說道。

顯然,此刻,他終於從慕容恪描繪的藍圖之中,看到了大燕國的希望,並決定先擺脫大晉的糾纏,在北方建立更加強大的帝國。

慕容恪計謀得逞,嘴角微微一笑,正色道:“此次扶余等國派遣支援我大燕,但卻連招呼都不打就撤回國內了,如此,我大燕正好有藉口向扶余等國發起進攻,並佔領他們的土地爲根基,進而向北方開拓疆土。”

慕容俊點頭道:“沒錯,我大燕國還有二十餘萬精銳兵馬,對付晉軍可能力有未逮,但若是收拾扶余、濊貊和挹婁,卻是綽綽有餘,好了,就這麼辦了,我這就召集衆大臣商議此事,儘快將北撤的行程制定出來。”

慕容恪點了點頭,頓了一下,正色道:“二哥,高御史是忠臣,還是將他入土爲安吧!”

慕容俊聞言,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輕聲道:“好,你去處理吧!”說完臉上露出悔意,顯然,他也明白被殺的臣子是忠臣,當時只是在氣頭上,爲了讓衆臣打消投降的念頭,才下令處死這名衆臣的。

在走出燕王宮之後,慕容恪重重的吁了口氣,他終於用自己的智慧成功的說服了慕容俊,讓大燕國避免遭受滅國的命運。不過,他此刻卻是爲那名被處死的忠臣表示痛心,並立即前去善後。

燕王慕容俊將慕容恪描繪的美好藍圖詳細的告訴了衆大臣,並詢問衆大臣的意見,衆大臣早已得知左翼潰敗的消息。自然大部分都認可了這個計劃,只有幾名大臣以頭撞柱,表示誓死也不離開薊城,當然,這少數的一小撮人,是改變不了什麼的。向北發展的全新國策已經制定了下來,並已經進入了謀劃和實施的階段。

#####

在丸都城方向,王猛麾下的精銳晉軍,與收服的幾路兵馬全都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他們所要面對的是高句麗上將軍高元的麾下的八萬主力大軍。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過,有王猛和晉軍精銳在,所有人都堅信一定可以戰勝高元,並取得完全的勝利。

“將軍,敵軍兵馬是我軍的四倍,況且,我軍大部分都是烏合之衆。如何能夠抵擋高元的八萬大軍。”一名晉軍部將蹙眉說道。

王猛微微一笑,正色道:“不必擔心,本將已經派遣心腹前往遼東。讓韓勇將軍率領所部五萬大軍向丸都方向靠攏,隨時準備與我軍一同夾擊高元所部,放心吧!高元只不過是泛泛之輩,我軍最終必定會取得全面的勝利。”

一聽有五萬援兵在高元的背後虎視眈眈,部將心裡頓時放心多了,並覺得已經勝利在望了。

其實。高元麾下部將所統領的兩萬先鋒早就抵達丸都附近了,只不過。他剛剛抵達丸都附近的時候,就得知丸都城被晉軍攻破。並嚇得連忙後退了三十里,否則,以王猛的果斷,早就向其發起進攻,並將其殲滅了。

退後的高元所部兩萬人馬,一直不敢向丸都城進發,在聽說高釗死於亂軍之中後,更是異常的恐懼,並再次後退二十里,以避免被晉軍突然襲擊,同時,也是要等待後方的高元主力兵馬。

高元所部主力大軍的行進速度是緩慢的,因爲,他壓根就不想援救高釗,高釗被斬殺對他是好事,不過,當丸都城方向傳來高釗已經死於亂軍之中的消息之後,高元就坐不住了,既然高釗已經死於亂軍之中,高句麗就再也沒有人能阻止他稱王了,他迫切需要立即奔向丸都城,並擊潰晉軍,收復丸都,而後便可以堂而皇之的稱王了。

在稱王野心的支配下,高元與所部六萬主力大軍加快了行軍的速度,並在幾日之內就與前鋒的兩萬兵馬匯合了,然後一同向丸都城逼近。

儘管王猛橫掃三韓與沃沮的威名讓人震撼,但高元自持有八萬大軍作爲後盾,根本就不懼怕王猛,並覺得王猛麾下兵馬如此弱小,是不可能打敗自己的,以八萬大軍的實力,完全可以擊潰王猛聯軍,並收復丸都城。

“將軍,晉軍五萬兵馬依舊在我軍後方五十里的位置跟進,意圖險惡啊!”一名心腹校尉大聲說道。

“晉軍的意圖很明顯,那便是要牽制我軍,讓我軍不能全心全意的進攻丸都城。”一名部將說道。

“將軍,我軍完全可以分兵兩路,留下四萬兵馬牽制背後的五萬晉軍,另外四萬人馬向丸都城的敵軍發起進攻,如此,必然可以旗開得勝,徹底擊敗王猛。”另一名部將說道。

高元聞言,蹙眉思索了片刻,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晉軍想要前後夾擊我軍,不過,本將麾下有八萬大軍,豈會懼怕晉軍。”

“將軍,末將願隨將軍進攻丸都,立即出兵吧!”一名部將說道。

“末將願留守,牽制晉軍五萬兵馬。”另一名部將抱拳道。

高元點了點頭,正色道:“各位將軍,晉軍將領王猛夥同三韓沃沮諸王,攻入我高句麗的都城,並殺害了大王,這個仇我們必須要報,我軍要殺入丸都,全殲晉國聯軍,爲大王報仇雪恨。”

“全殲敵軍,爲大王報仇雪恨。”

“全殲敵軍,爲大王報仇雪恨。”

衆部將激動的大喊起來。

看着麾下部將士氣高昂的狀態,高元心下非常的興奮,他彷彿看到了勝利就在眼前。

“報,將軍,大營外有一名穿着百姓衣服的人,自稱是大王,要求見將軍。”就在這時,一名心腹校尉匆忙的進帳彙報道,並給高元使了個眼色。

高元見狀大驚,看心腹校尉緊張的表情,便可以判斷出來人的確是高釗,但丸都城早就傳來消息,高釗在破城當日就死於亂軍之中了,怎麼可能還活着,這也太奇怪了。

“哼,大王已經被晉軍害死,怎麼可能會出現在大營,一定是晉軍細作假冒的,來人,將冒充大王之人抓起來,關到馬棚。”高元心一橫,大聲下令道。

“是,將軍。”心腹校尉立馬會意,並轉身走出中軍大帳。

“將軍,若是細作探查失誤,大王在破城之日並沒有死於亂軍之中,來人真的是大王怎麼辦,還是帶到大帳,讓我們看一眼便可知真假。”一名並非高元心腹的將領蹙眉說道。

高元聞言,心裡微微一怒,但卻平和的說道:“細作的探查是不會出錯的,此人一定是假冒的,此刻,本將與諸位將軍當研究進攻丸都的大事,就不必理會這些小事了,本將待會自會前去馬棚查看的。”

見高元如此解釋,衆部將也不好再說什麼了,畢竟,他們麾下的斥候,也同樣得到了準備的情報,高釗的確是在破城之日死於亂軍之中了,這個應該不會有錯的。

隨後,高元在地圖前,完成了攻打丸都城的部署規劃,並讓各軍將領依令而行。

在衆部將離開中軍大帳之後,高元帶領幾名心腹,匆匆的向馬棚方向走去,神情顯得極爲緊張。

“你看清楚了嗎?真的是大王嗎?”高元小聲的問道。

“將軍,小人見過大王無數次,怎麼可能認錯,此人的確是大王,還有他身邊的十名同伴也全都是宮中衛士,末將認識其中五人。”心腹校尉小聲回道。

高元聞言大驚,詫異道:“怎麼可能呢?丸都城方向不是傳回消息,說大王已經死於亂軍之中了嗎?”說完深深的蹙起了眉頭。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不血刃拿下長安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人計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燕軍攻打襄平城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五章 西曲陽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九十三章 智激敵將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皇叔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十五章 華安獻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三日之約第二百五十五章 庾亮北伐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繞過雒城第一千章 扁頭的憂慮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天竺軍大敗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八百殘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謝艾迴姑臧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七百五十四章 代軍戰敗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七百三十六章 燕軍橫渡漳水第五百七十七章 樑犢戰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五百五十四章 祁山戰略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和談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十萬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晉軍敗退第七百九十八章 晉軍渡過沱水第八百零一章 鐵索騎兵的弱點第八百七十七章 發現異常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九百三十七章 攻下金州城第八十七章 白日春夢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