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

殷劍一臉諂笑,看向何忠,輕聲道:“國叔說的是,北王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但就憑我們幾個的力量,似乎完全不能動北王分毫啊!”說完擔憂的看向何忠。

他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小人,自然明白在洛陽城之中,華安的勢力非常的龐大,而他們幾人的勢力卻顯得非常的弱小,與華安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搞不好會丟掉性命。

何忠一聽,心裡有些不悅,不過,他不得不承認,殷劍所說的都是實話,華安不但勢力龐大,而且在洛陽城之中經營多年,確實不是他們幾個人所能對抗的,與華安對抗的下場,或許會很悽慘。

但何忠與這些人不同,他是皇后的本家親叔叔,他們家族的利益與皇帝司馬聃的榮辱是完全聯繫在一起的,只有皇帝掌權,他們家族的勢力才能與日俱增,若是皇帝倒了,他們家族就徹底的無望了,所以,他是最迫切想要維護皇帝是司馬聃的皇權的。

“陸御史也是這麼認爲嗎?”何忠看向御史陸文,輕聲問道。

陸文出身江南士族,是三國陸遜的後人,官居六品御史,他的家族與何家是世交,而他與何忠自然也就是死黨了。

見何忠如此相問,陸文點頭道:“殷營主說的很對,以我們目前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與北王相對抗,北王麾下兵馬衆多,在洛陽城更有兩萬餘屬下,僅駐守北王宮的兵馬,就足有三千餘人,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僅僅這支兵馬,就不是我等所能對抗的。想要扳倒北王,幾乎是不可能的。”說完無奈的看向何忠。

顯然,御史陸文覺得,以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兵馬,根本就無力與華安對抗,貿然行動的後果只有一個。那便是兵敗身死。

何忠無奈的點了點頭,正色道:“殷營主手中有一千烏衣營,與我手中的兩百侍衛加起來才一千兩百兵馬,的確是難以在洛陽城掀起什麼大的風浪,不過,若是放任北王威脅皇上,我實在是不甘心啊!難道就沒有人能夠治得了北王了嗎?”說完看向身旁的幾人。

御史陸文輕輕搖了搖頭,正色道:“不瞞國叔,就算六千烏衣營將士全部反對北王。也難以與北王麾下的精兵對抗,而若要策反北王麾下的部將則就更難成功了。”

何忠聞言,非常的不悅,厲聲道:“不論如何,我等既然身爲臣子,就必須全力以赴的維護皇上的江山,絕對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皇上被北王篡奪皇位,這個北王。必須要除掉。”

殷劍的眼珠在眼眶之中轉了幾圈,嘴角一笑。抱拳道:“國叔,僅憑我們的力量的確不能取勝,不過,若是可以藉助外力的幫助,或許是有一線勝算的。”

“哦,藉助外力。如何藉助,殷營主仔細說說看。”何忠頓時來了興趣,連忙問道。

殷劍諂媚一笑,輕聲道:“國叔應該知道,北王連年征戰。爲大晉收復了不少的土地,不過,這同時也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北方的胡人,對北王是恨之入骨啊!”

“胡人,胡人都被北王打怕了,早就遷回老家了,就連最強大的燕國,也是一蹶不振了,如何能夠借得上力?”何忠不滿的說道。

顯然,他覺得殷劍想出的完全就是餿主意,北方胡人的勢力,早就已經大不如前了,根本就不足以與華安麾下的百萬雄兵相對抗,指望這些胡人南下對抗華安,根本就是靠不住的。

殷劍就知道何忠會這麼說,嘴角又是一笑,連忙接着說道:“國叔說的是,胡人力量削弱,的確不足以與北王正面對抗,不過,這些胡人的狼子野心,卻並沒有因爲戰爭的失敗而有所收斂,他們都盼着大晉再來一次內亂,如此,他們就又有機會入主中原了。”說完看向何忠。

何忠點了點頭,輕聲道:“你說的沒錯,我大晉若是再來一次內亂,胡人真的有可能捲土重來啊!也就是說,胡人一直都在關注我大晉的朝堂,是這樣嗎?”

“沒錯,據我所知,北王當着皇上和衆大臣之面,所說的燕代兩國細作,是確有其事的,並非北王私自編造,而且,在這諾達的洛陽城之中,不僅僅有燕、代兩國的細作,還有已經亡國的漢國和趙國的細作,另外,西域諸國也在洛陽城之中布有眼線,所以,洛陽城之中臥虎藏龍,各種勢力全都交錯在一起,每一支勢力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支精銳人馬,非常的複雜啊!”殷劍正色說道。

何忠似乎有些明白了,他看向殷劍,輕聲道:“殷營主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與這些對北王敵視的勢力聯絡,從而取得他們的支持,如此,我們纔有足夠的力量與北王對抗。”

“國叔英明,我就是這個意思,只要能聯絡到這些胡人,便可以與他們裡應外合,找一合適的時機,將北王徹底剷除。”殷劍陰聲說道。

御史陸文聞言,蹙眉想了一下,正色道:“這的確不失爲一條很好的辦法,不過,這些胡人殺人不眨眼,他們會與我們合作嗎?還有,若是北王真的被除掉了,胡人會不會再次禍亂中原呢?若是再來一次動亂,我大晉或許又要遷都江南了。”

顯然,御史陸文對八王之亂所造成的動盪心有餘悸,並非常擔憂華安被除掉之後,會發生胡人再次禍亂中原的慘劇。

何苗聞言,連忙擺手道:“陸御史實在是多慮了,我們是要藉助胡人之手除掉北王,但北王麾下的百萬兵馬卻還在,而我們便可以將北王被害的消息傳遍天下,讓北王麾下的將領認爲,北王是被胡人所害,如此,這些兵馬自然會全心全意的與可能入侵的胡人大軍作戰,從而漸漸成爲服從朝廷的大軍。而我大晉也必將中興。”

“沒錯,讓這些痛恨北王的胡人,出手幹掉北王,我們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眼下我們只能這麼幹了。”侍衛隊正周猛大聲說道。

何忠點了點頭,看向殷劍。正色道:“殷營主,你有辦法聯絡城內的各路胡人嗎?”

顯然,若要利用胡人除掉華安,必須先要接觸這些胡人,然後才能實施下一步的計劃,若是連胡人細作藏在哪裡都不清楚,怎麼能夠實施除掉華安的計劃呢?

殷劍嘴角一笑,抱拳道:“國叔放心,我會派遣心腹屬下前往洛陽城的大街小巷暗中探查。相信很快就可以找到眉目的。”

顯然,殷劍別的能力不行,但耍陰謀等歪門邪道的本事卻是不弱,所以,他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找到這些隱藏在洛陽城之中的胡人細作。

“殷營主,這件事就拜託你了。”何忠抱拳說道。

殷劍連忙抱拳道:“能爲國叔效力,是我的莫大榮幸。最多三日,便可查到消息。”

“好。殷營主立即回去準備,爭取早日找到這些胡人細作。”何忠迫不及待的說道。

“是,國叔。”殷劍抱拳一禮,轉身迅速離開。

在殷劍離開之後,何忠與剩下的三人又商議了片刻,衆人一致認爲。若要扳倒華安,必須要藉助外力,而胡人的力量便是最可靠的。

一是胡人極其彪悍,戰鬥力強大,二是胡人對華安恨之入骨。想要除掉華安而後快,如此,他們便覺得胡人可以利用,而且,在利用完之後,會將所有的罪名全部推到胡人的身上,從而順利的達到自己的目的。

####

在北王宮之中,華安正給幾名聰士交代任務,洛陽城的局勢一直都是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洶涌,而如今,朝廷已經成功遷都洛陽城,朝廷的遷入,讓洛陽城的局勢再一次發生了改變,尤其是烏衣營的加入,或多或少的改變了洛陽城的宿衛力量,在這種情況下,華安覺得,有些人可能要蠢蠢欲動了,所以,他必須要防範於未然,讓聰士嚴密監視洛陽城之中的一舉一動,另外,城內的巡邏兵馬也增加了三成,以應對突然事件。

“報,王上,屬下有要事稟報。”大門外,一名親兵大聲說道。

華安向聰士使了個眼色,讓其立即離開,而後便說道:“進來說話。”

聰士會意連忙從後門離開,而與此同時,親兵已經進入了房內,並抱拳道:“王上,國叔何忠的府上有異常情況。”

“何忠,又是這個何忠,有什麼異常情況,快說。”華安連忙問道。

親兵抱拳道:“啓稟王上,何忠剛剛進入府邸,便將王上安排的所有下人全部趕出府邸,一個都沒有留下,另外,還有四人進入了何忠的府邸,一連兩個時辰都沒有離開,似乎在裡面商量着什麼。”

華安聞言,嘴角淡淡一笑,輕聲道:“這個何忠真是夠愚蠢的,居然明目張膽的驅趕本王派去的下人,他以爲這樣一來,本王就不能監視他了,卻不知這樣一來,本王更加重視他了,哼!愚蠢透頂。”說完,頓了片刻,又問道:“對了,都是什麼人進入了何忠的府邸。”

親兵立即抱拳道:“回王上,分別是侍衛隊正何苗、周猛、御史陸文、還有烏衣營營主殷劍。”

“哦,居然也是四個廢物,他們進入何忠的府邸,一直都沒有離開嗎?”華安再次確認道。

親衛回道:“是的,王上,我們的人監視了整整兩個時辰,沒有一人離開。”

“看來他們是在商量什麼重要的事情啊!”華安蹙眉說了一句,隨即看向這名親兵,正色道:“嚴密監視何忠的府邸,任何細節都不可以放過。”

“是,王上。”親兵抱拳一禮,轉身離開。

華安蹙眉在屋子裡踱起了步子,他在思考何忠到底要幹什麼,是不是要對自己不利,不過,仔細回想何忠當着衆大臣的面質問自己,華安就覺得,何忠對自己不利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此時,既然何苗、周猛、陸文、殷劍四人與何忠在一起,這便足以說明,這四人與何忠是死黨,此時,僅僅盯住何忠的府邸自然是不夠的,其餘幾人的所有行動,也要進行嚴密的監視才行。

隨後,華安立即召見侍衛統領,並將監視何忠等五人的任務交給了他,讓他前去安排,當然,僅靠侍衛統領還是不夠的,華安又召見了宮內的聰士,讓部分聰士也前去監視何忠等五人。

華安相信,只要通過嚴密的監視,一定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知何忠等人的企圖,如此,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做出應對的策略。

####

一日後,殷劍在十餘名屬下的帶領下,走到了一處不起眼的酒肆旁,這是一家由燕國人開設的酒肆,掌櫃和夥計都是清一色的燕國人,不過,洛陽城是對所有種族開放的,所以,燕國人在洛陽城開設一家酒肆,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一般情況下,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格外關注。

“就是這家嗎?”殷劍指着酒肆的大門,輕聲問道。

“回營主,就是這家,卑職已經調查過了,這家酒肆生意極差,不論如何計算都是賠本的買賣。”一名屬下小聲彙報道。

“是啊!營主,這家酒肆根本就不像做生意的,不但酒水難喝,而且做出的飯菜更是難以下嚥,這根本就是在驅趕顧客。”又一名屬下正色說道。

殷劍嘴角一抹陰笑,輕聲道:“無奸不商,商人最注重的便是利潤,而這家酒肆卻在驅趕酒客,做賠本的買賣,這裡面一定有大問題。”說完眼神之中閃現出一絲亮光。

“營主說的是,屬下覺得這家酒肆,極有可能是燕國細作的藏身之地。”一名屬下大膽的猜測道。

“營主,他們究竟是不是燕國的細作,我們進去試探一下就清楚了。”另一名屬下輕聲說道。

殷劍嘴角微微一笑,大聲道:“走,進去看看。”說完大步向燕國人開設的酒肆走去,十餘名屬下,握着佩劍跟了進去。

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
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雙腳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本將抱一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貂裘大衣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挖隧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一百零三章 先斬羽翼 後搗腹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波進攻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勢乞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分四路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魏興郡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六百章 先定中原而後橫掃天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八百六十九章 救生衣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破劉顯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五百九十二章 帝位三易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五百三十二章 斬殺楊俊第四百四十一章 三種下場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尤利安撤離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二百八十章 駭人的包裹第三百零二章 叛軍的三條道路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六十二章 麻秋再次大敗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五十章 靈兒不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會師第二百四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全部擒殺第八百一十三章 慕容恪害怕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兵臨水城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偷渡馬訾水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七百二十四章 桓溫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四十八章 丸都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猶豫的葉延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國舅來了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三十七章 上元燈會一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四百零三章 嗜血獠人第六百零三章 燕軍南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五百八十七章 兵臨長安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四百四十八章 做龍椅的感覺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十八章 上元燈會二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三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五百九十三章 琨華殿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強攻孟津渡口第八百五十章 發現陰謀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