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

五日後,十萬精銳晉軍已經準備就緒,並在洛陽城郊外整裝待發,只需華安一聲令下,便可立即向涼州方向進發。

“王上,十萬精銳大軍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發。”一名部將奔至華安面前,大聲彙報道。

華安點了點頭,正色道:“傳令下去,讓王將軍率領大軍立即出發,本王稍後便會趕上。”

“是,王上。”部將領兵奔馳而去。

華安向送行的衆大臣走去,並與衆大臣一一打了招呼。

“西征艱險,北王一路保重啊!”

“以北王的威名,區區吐谷渾一定可以一舉拿下。”

“我等在洛陽城恭候北王凱旋歸來。”

衆送行的大臣,陸陸續續的說道。

華安對這些恭維之詞沒有太大的興趣,他走到謝安的身旁,笑着說道:“本王西征期間,有勞謝司徒多多輔佐皇上了。”

謝安笑着回道:“身爲大晉臣子,爲皇上分憂是本分,下官一定會全力以赴的輔佐皇上,還望北王能夠早日凱旋而歸。”

“謝司徒放心,吐谷渾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本王大軍一到,必然可以剿滅吐谷渾,將吐谷渾納入大晉國土。”華安自信的說道。

“下官一定會在洛陽城提前擺好慶功宴。”謝安笑着說道。

“一言爲定。”華安應了一聲,看向衆送行大臣,正色道:“諸位請回吧!”說完跨上戰馬,在一衆親兵的護衛下向西奔去。

看着華安一行漸行漸遠,衆大臣開始陸續返回洛陽城。並前往各自的官署,開始處理各種事物。

一名大臣看向謝安,輕聲道:“謝司徒,這個吐谷渾可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居然膽敢突襲我大晉的涼州。真是不知死活。”

另一名大臣接口道:“是啊!我大晉有雄兵百萬,北王更是雄才大略,屢屢收復失地,打得北方羣雄屁股尿流,吐谷渾王真的病的不輕啊!居然膽敢捋北方的虎鬚,趁機對大晉動手。如今惹得北王親自領兵討伐,怕是沒法收場了。”

“說的沒錯,吐谷渾偷襲涼州,正好給北王吞併吐谷渾提供了很好的藉口,下官懷疑。吐谷渾王的身邊,是不是有北王的細作啊!否則,吐谷渾王再愚蠢也不會進犯大晉啊!”又一名大臣詫異的說道。

顯然,衆大臣都覺得,吐谷渾偷襲大晉的涼州是完全瘋了的行爲,畢竟,吐谷渾的國力是沒有辦法與大晉相媲美的,弱國公然挑釁強國。是極其愚蠢的行爲。

謝安聞言嘴角微微一笑,對衆大臣的淺薄認識表示鄙視。

“謝司徒有何高見?”見謝安如此表情,一名大臣好奇的問道。

謝安吁了口氣。正色道:“吐谷渾王碎奚是一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但到了諸位的嘴裡卻成了一個瘋子,爾等錯看吐谷渾王了,他沒有瘋,也不會瘋。”

“謝司徒,既然吐谷渾王碎奚沒有瘋。他爲何敢挑戰大晉的虎鬚,他就這麼有自信可以戰勝大晉的百萬雄師。”一名大臣開口反駁道。

謝安笑道:“大晉精銳先後攻破燕代等國。並在北方建立了安東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就算吐谷渾沒有侵犯大晉。北王又能放過吐谷渾嗎?再說涼州十萬兵馬征服西域之後,吐谷渾將被大晉三面包圍,如此狀況,吐谷渾豈能久存。”

幾名大臣聞言,頓時有些恍然大悟,並相繼點了點頭。

“謝司徒的意思,是北王在收復西域之後,下一個目標會是吐谷渾,而吐谷渾從涼州精銳出征西域便看出了這一點,於是狗急跳牆向涼州發起進攻,試圖阻止大晉收復西域,只要大晉放棄西域,吐谷渾的西部就是安全的。”一名大臣說道。

謝安點了點頭,正色道:“應該是這樣的,以碎奚的英明,應該早就看出北王有統一天下的志向了,他是想阻止北王進一步擴張,從而保住吐谷渾的基業,可惜他還是沒有自知之明,北王雄才大略,豈會因爲吐谷渾的反抗就停止擴張的步伐,吐谷渾虎口取食,必然葬身虎口也。”

“按照謝司徒的意思,北王這次西征必然可以滅亡吐谷渾,將吐谷渾所轄之地併入大晉。”一名大臣說道。

謝安笑着說道:“一定是如此狀況,這還有什麼疑慮嗎?”

衆大臣皆點頭表示認可,並對謝安的遠見表示佩服。

不過,謝安並沒有告訴衆大臣,華安親征吐谷渾還有另外一層目的,當然,這層意思是謝安的合理猜測,並沒有坐實,所以,自然不能說出去,對最信任的人也不能說出。

####

在涼州西平郡的治所西都城,吐谷渾王碎奚與麾下的衆將領全都在城牆上遠眺,此刻,擔任先鋒任務的五萬兵馬已經殺向涼州的首府姑臧城,不過,吐谷渾王碎奚的心裡一直在猶豫。

當下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攻下整個涼州,堵住大晉進入西域的通道,將大晉徹底的困在東部,不過,他麾下兵馬實力有限,未必能夠擋住大晉朝廷的瘋狂報復,二是僅僅展現武力,與大晉談判,讓大晉放棄收復西域,從而不能對吐谷渾的西部構成致命威脅,這兩條路各有優劣,讓碎奚一時不知該如何抉擇。

“王上,大晉北王野心極大,吞併吐谷渾是遲早的事情,爲了祖宗的基業,我們必須拼死一搏,如此,方有可能保住祖宗的基業。”一名吐谷渾將領正色說道。

“是啊!王上,大晉精銳先後征服燕代等國,並在北方建立安東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如今,大晉涼州刺史又率領精銳兵馬攻伐西域諸國。如此,大晉極有可能在西域建立安西都護府,若是這樣的話,我吐谷渾三面受敵,只怕難以久存。”又一名將領說道。

“王上。只要我們能夠攻下涼州並守住,日後涼州和西域就都是我吐谷渾的國土了,多年之後,我吐谷渾當有與大晉一較高下的實力。”一名將領自信的說道。

“王上,晉軍大部分精銳兵馬和厲害的戰將,全都在安東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能調撥增援涼州的兵馬不會很多,如此,我軍一定可以攻下並佔據涼州。”一名對大晉內情瞭解的將領,正色說道。

吐谷渾王碎奚,蹙眉思考了片刻。正色道:“既然晉國統一天下的意圖已經不可逆轉,本王就只好奮力一搏了,勝了我們可以守住祖宗的基業,一旦失敗大不了身死國滅。”

“我等願誓死追隨王上,與晉軍對抗到底。”衆吐谷渾將領正色應道。

吐谷渾王碎奚看向衆將領,正色道:“傳令下去,全軍立即出發增援前鋒,此戰我軍一定要攻下姑臧。並將涼州據爲己有。”

“是,王上。”衆吐谷渾將領大聲應道。

隨後,八萬吐谷渾主力大軍。離開西都城,浩浩蕩蕩的向姑臧城方向增援而去,準備與前軍的五萬人馬匯合,趁着涼州空虛的時機,一舉攻陷姑臧城,並控制整個涼州。斷絕大晉與西域的聯繫,從而獨霸西方。取得**自主的地位。

而就在吐谷渾幾乎傾舉國之兵進攻涼州的時候,蜀中益州和梁州的四萬主力兵馬。在晉將雷暴的率領下,從益州的汶山郡出發,向吐谷渾的南部邊境發起進攻,另外,雍州和秦州的四萬兵馬也在秦州的隴西集結完畢,並向西平郡方向進發,準備增援涼州,減輕涼州留守軍團所遭受的壓力。

同時,進攻西域的宋澄,在得知吐谷渾突然進犯涼州的消息之後,立即放棄繼續進攻,並將已經攻取的城池全部放棄,率領全部精銳駱駝騎兵返回涼州,準備與入侵的吐谷渾大軍決戰,從而趕跑敵人,收復涼州被攻陷的失地。

三路大軍加上涼州的留守軍團,兵力已經超過二十萬,而吐谷渾的全國之兵也沒有這麼多,所以,形勢的發展對吐谷渾是不利的,當然,吐谷渾已經被逼向了絕路,就算形勢不利,也要勉強一戰,從而爲自己爭取保住祖宗基業的機會。

不過,吐谷渾並不知道,華安已經親率十萬精銳從洛陽城方向殺來,如此,吐谷渾將處於絕對的劣勢,取勝將毫無希望。

幾日之後,吐谷渾十三萬大軍,便抵達了涼州的首府姑臧城,幷包圍了姑臧城,準備發起進攻。

姑臧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除了高大的城牆和護城河之外,甕城、吊橋等防禦設施一樣都不缺,攻取的難度是很大的,不過,吐谷渾有十餘萬大軍,而城內的晉軍僅有萬餘,實力相差巨大,所以,吐谷渾王碎奚對攻取姑臧城,還是抱着很大的希望的。

“王上,全軍兵馬已經準備就緒,可以攻城了。”一名吐谷渾大將大聲彙報道。

碎奚點了點頭,正色道:“那你們還等什麼,立即攻打姑臧城,在涼州主力兵馬返回之前,必須攻破姑臧城。”

“是,王上,末將一定儘快破城。”吐谷渾大將正色說道。

“嗚嗚嗚……”隨着一陣號角聲響起,吐谷渾十餘萬大軍發起了攻城之戰。

守城的萬餘晉軍將士儘管感到非常害怕,但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一旦姑臧城被攻破,他們極有可能遭到屠戮,甚至,整個城池的百姓都將遭到屠戮,他們對吐谷渾這樣的遊牧民族還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不論兵力差距有多大,他們都必須全力死守城池,只有守住城池,他們纔有生存的可能。

晉軍將士展開了殊死的抵抗,讓吐谷渾大軍攻打了整整一天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這一日的攻城之戰,晉軍損失千餘,而進攻的吐谷渾大軍,足足損失了五千人馬,這讓吐谷渾王碎奚大爲惱怒,並將負責攻城的將領,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王上,晉軍的抵抗出乎意料的頑強,我軍強攻損失實在太大。”一名部將蹙眉說道。

“王上,晉軍之所以抵抗頑強,是因爲我軍屠城的緣故,我軍在西平郡屠城,自然引起晉軍的害怕,所以,他們纔會誓死抵抗。”一名部將說出了緣由。

碎奚大怒道:“西平郡守軍讓我軍損失千餘將士,若不屠城,將士們如何發泄心頭之恨。”

顯然,屠城的命令是碎奚下達的,將領說出晉軍頑抗到底的緣由,就等於是在指責碎奚下達錯誤的命令,碎奚自然要大怒了。

“王上,如今晉軍抵抗極爲頑強,姑臧城也是極爲易守難攻,照這樣攻打下去,我軍的損失就太大了,必須想個辦法才行。”一名部將蹙眉說道。

碎奚點了點頭,輕聲道:“讓本王好好想想。”

“大王,不如勸降吧!保證不殺城內一人,只要他們肯投降。”一名臣子說道。

碎奚雖然不太相信能夠勸降成功,但還是應道:“可以,你去試試看吧!”

臣子聞令,立即前往姑臧城下,並道明瞭來意。

姑臧城的守將,見吐谷渾派遣臣子前來,便放下吊橋和吊籃,讓吐谷渾使者抵達城牆。

抵達城牆之後,吐谷渾臣子態度顯得極爲傲慢,並擡頭望天,顯得極爲氣勢逼人。

“碎奚派你前來,有什麼事?快說吧!”晉將問道。

吐谷渾臣子聞言大怒,大喝道:“大膽,居然敢直呼我家王上的名諱。”

“說了又怎樣,吐谷渾的酋長,不就是叫碎奚嗎?改名字了?”晉將大聲吼道。

一聽晉將稱呼吐谷渾王爲酋長,吐谷渾臣子又是大怒,並怒不可遏的說道:“我家王上好心派我前來勸降,爾等居然如此不知好歹,就等着被屠城吧!哼!”

“屠城,讓本將先屠了你。”晉將大怒,並抽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

吐谷渾臣子大驚,呵斥道:“你想幹什麼,兩國相交不斬來使。”說完向後退了幾步。

晉將大步向前,匕首一揮,呵斥道:“本將先割了你一張臭嘴,給碎奚一個警告。”說完吐谷渾臣子的上下嘴脣已經從身體上消失了。

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
第一千一把六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銳戰車大展神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邾城失守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六百二十三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三十五章 石虎撤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四百五十章 新夫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一百八十六章 蜜月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二百七十三章 渡口姑娘第七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四百五十四章 離開成都第六百七十七章 敵情驟變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廉臺之戰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波斯臣服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開始行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九百七十六章 預售策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內應第三百七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涼國全勝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國滅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收復柴桑第七百二十六章 代軍前鋒潰敗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六百三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九十九章 再遇艄公第五百六十四章 比武友誼賽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四十二章 華安領命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四百六十五章 蜀中深山多高人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勢所趨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次納降第二百零三章 荒山詭樹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庫賞銀都不夠了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四百三十二章 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