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

半個月後,燕國二十萬主力大軍,已經在襄國城集結完畢,主將慕容恪讓麾下大軍立即開始準備,一日後,便開始向鄴城方向進軍。

在向鄴城發起進攻之前,慕容恪自然要詳細的瞭解鄴城方向,晉軍和魏軍的具體情況,以做到知己知彼,併爲此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前往鄴城。

斥候帶回來的消息,與慕容恪料想的情況基本一致,晉軍的軍心已經逐步穩定,並與魏國大軍一起,開始佈置防守。

如此情況,讓慕容恪頗爲憂慮,在一個多月之前,本有很好的進攻機會,結果慕容俊卻讓他們進攻魯口,如今,魯口城算是順利的被攻破了,但卻也讓鄴城的晉軍恢復了士氣和軍心,此時進攻鄴城,縱然是增加了兵力,但相比之前,還是困難了不少。

在中軍大帳之中,慕容恪將剛剛繪製好的鄴城周邊地形圖,攤在眼前的案子上,並仔細的觀察鄴城周邊的地形和地貌,尋找攻破鄴城的辦法。

“四哥,鄴城緊靠漳水,我軍若要攻破鄴城,就必須先渡過漳水,而渡過漳水之前,必須渡過滏水,滏水和漳水是我軍必須逾越的兩條障礙,爲此,我軍必須先攻佔武安、易陽等數城,而後直逼滏水北岸的臨水城,只要攻破臨水城,我軍便可順利的渡過滏水,而後直逼漳水,渡過漳水之後,鄴城便是我軍的囊中之物了。”慕容霸大聲分析道。

慕容恪聞言。輕聲回道:“武安、易陽唾手可得,臨水城在滏水北岸,也不難攻取。只是漳水寬闊,適合大軍渡河的位置並不多,若是晉軍沿河佈置防守,我軍短時間內,只怕很難攻破漳水防線。”

“四哥說的是,我軍以騎兵爲主,的確最怕河流了。不過,漳水綿延數千裡。晉魏聯軍不可能處處設防,我軍總能找到突破的位置。”慕容霸大聲說道。

慕容恪點頭道:“二哥已經下定決心要攻取鄴城,就算有再多的困難,我們也要克服。命令各軍加緊準備,明日一早便向鄴城進發。”

“四哥放心,我會安排好的。”慕容霸點頭應道,並轉身離開。

慕容霸走後,慕容恪看着案子上的地圖,將斥候探查到的晉魏聯軍佈置的位置標在地圖之上,並根據鄴城的周邊的地形,思考破敵之策。

######

就在襄國城的慕容恪,準備率領麾下主力大軍向鄴城進發的時候。在鄴城方向,朝廷派遣的官員,已經抵達華安的中軍大帳。並正式傳達朝廷的恩典,冊封華安爲北王,全權負責都督區域的所有事物。

華安正式稱王之後,麾下諸將以及魏國各軍將領,全都前來祝賀,並聚集在華安的中軍大帳之中。

“恭喜大哥稱王。不對,以後要稱王上了。末將拜見王上。”王三高興的說道。

“王上,恭喜王上。”衆將領全都抱拳祝賀。

“恭喜北王,恭喜北王。”魏軍將士則稱華安爲北王。

華安連忙擺了擺手,大聲道:“各位就不用恭喜了,眼下慕容恪的二十萬主力大軍,已經雲集襄國城,隨時有南下進攻鄴城的可能,本王現在要做的,便是帶領各位將軍,阻擋燕軍主力的南下,守住鄴城。”

“王上,我軍將士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着燕軍前來送死了。”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北王,我魏國大軍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聽候北王的調遣。”蔣幹大聲表示服從華安的命令。

華安聞言,很是滿意,看向衆將,大聲道:“各位將軍,燕國大軍不日即將南下,我軍必須立即做好迎敵的準備,燕國主力皆是騎兵,因此,我軍必須依託漳水和滏水防守,將燕軍主力徹底堵在漳水以北,讓燕軍主力不能渡漳水一步。”

“北王,您就直接下命令吧!我軍該如何佈置。”蔣幹大聲問道。

此刻,慕容恪的主力大軍南下在即,華安的晉軍主力是守住鄴城的關鍵,因此,蔣幹願意聽從華安的調遣,以徹底擋住燕國的南下軍團。

見蔣幹願意聽從自己的指揮,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並立即下令道:“鄧羌將軍,你率領所部三萬騎兵,前往鄴城西部的合漳渡口駐紮,蔣幹將軍,你親自率領魏軍五萬主力,前往鄴城東部的泊口駐紮,王午將軍麾下的近兩萬人馬留守鄴城,我軍主力佈置在鄴城北門外的渡口,各軍立即回營準備,明日一早,各軍立即到位。”說完看向衆將領。

“末將遵令。”衆部將一同抱拳領命,說完離開中軍大帳。

衆部將離開中軍大帳之後,華安與慕容恪一樣,也研究起了鄴城周邊的地形圖,並思考如何擋住慕容恪的主力大軍。

不久之前,在大晉的交州和廣州一帶,由於士族官員的逼迫,衆多夷族百姓不堪忍受,在酋長的帶領下,開始反叛大晉朝廷,並殺害朝廷派遣的官員。

反叛逐漸出現燎原的趨勢,江州和寧州也被波及,在衆多夷族勢力的反叛之下,大晉的後方岌岌可危。

爲此,桓溫帶領大半人馬,從襄陽城出發,向交州和廣州方向行進,準備撲滅交州和廣州和叛亂,並順勢將交州和廣州納入麾下地盤,殷浩麾下的一支人馬,也浩浩蕩蕩的向江州出發了。

很快,南方陷入叛亂的消息,便傳入了華安的耳中,得知桓溫和殷浩的主力,皆向南進軍,華安放心了不少,這樣一來,至少在自己與燕代聯軍廝殺的時候,背後不會有人捅刀子,如此,華安便可以更加安心的阻擋慕容恪的主力大軍。

第二日一早,慕容恪率領的二十萬燕軍主力,便離開襄國城,浩浩蕩蕩的向鄴城方向殺去。

而與此同時,華安麾下的晉軍主力和魏國大軍,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隨時準備迎擊燕國大軍。

爲了瞭解鄴城渡口的狀況,華安帶領一支親兵,親自前往鄴城渡口視察,並監督將士們搭建沿河箭塔和足以安裝霹靂車的高臺。

“王上,我軍準備充足,料想燕國大軍兵馬再多,也不可能飛渡漳水。”王三大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即便如此,我軍也不能掉以輕心,慕容恪是燕國第一名將,此人的厲害,你我都是親眼見識過的,當年,他可以以兩千精銳,擊敗石虎的十萬主力大軍,這便足以顯示他的實力,我軍一定要格外小心纔是。”

王三點頭道:“是啊!當年我們與燕國還是盟友,還在一起並肩作戰,想不到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居然成了敵人,真是世事難料啊!”

“沒錯,世事總是難料,以前我們與慕容恪的確是朋友,而如今,我們卻是彼此最大的對手,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華安輕聲感慨道。

“王上,我們真的要放棄前方的所有防線,只守漳河防線嗎?”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聽出了王三對自己的決定,似乎有些疑問,於是,解釋道:“燕國主力大軍皆是清一色的騎兵,而漳水以北,除了滏水之外,皆是一馬平川的地形,非常有利於燕國的騎兵軍團發揮優勢,而我軍的騎兵卻很是不足,若是貿然在漳水以北與燕國主力決戰,一定佔不到便宜,滏水是漳水的支流,寬度不過數丈,綿延不過百里,根本無法阻擋燕軍騎兵的進攻,我軍實力不如燕國大軍,只有謹守漳水防線,纔是最好的辦法。”

王三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燕國主力大軍,數日之後便會抵達漳水,真不知他們會選擇從何處發起進攻,漳水綿延數千裡,若是被燕軍鑽了空子,就非常的不妙了。”

“你擔心的很有道理,正因爲我們不知道燕軍主力,會從何處發起進攻,所以,纔要沿着漳水多處佈置防線,並派遣斥候,嚴密監視燕軍主力的調動,只要燕軍主力向某個方向調動,我軍便也要相應的調遣一支大軍,前往堵截,漳水足有百丈寬,水深亦有數丈,騎兵不能飛渡,必須依賴船隻,或者在水面上搭建浮橋,而不論是大規模的造船,還是搭建浮橋,都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而我軍斥候便可以探知這些情況,從而讓我軍可以洞悉燕軍的企圖,並立於不敗之地。”華安大聲說道。

“王上說的對,眼下,燕軍急着渡河攻打我軍,而我軍卻沒有渡河攻打他們的打算,因此,我軍完全佔據了主動,着急要渡河的是慕容恪。”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漳水北岸不知是什麼情況了,不如,我們率領數百騎兵,過去看看。”說完看向王三。

“王上,燕國二十萬主力大軍已經南下,其前鋒兵團隨時有可能抵達漳水北岸,王上親率數百士兵,以身犯險,實在是要不得,萬一出現什麼意外,不就麻煩了。”王三開口反對道。

華安擺了擺手,正色道:“怕什麼,本王只是過去溜達一圈而已,很快就回來,不會出事的。”

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
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六百九十七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陰謀被識破第七百零七章 交出玉璽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二百五十四章 丞相歸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寒流襲來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狂妄的尤利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殲敵六千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降援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驚慌失措的李勢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斟酒第一千零六十章 活捉三韓首領第十五章 朝中驚變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二百一十五章 分兵龍山第一千零三章 大局爲重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奕再次大敗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六百四十九章 進軍中山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叛軍的戰前佈置第五百七十九章 五路出征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八百四十四章 陰險的預謀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生擒高尚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蜀中來信第九百五十六章 慕容俊撐不住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代王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八百八十九章 打算親征第四百九十三章 攻心之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反間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二百章 接舷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吐谷渾進攻姑臧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高句麗的自信第九十六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六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攻城失敗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瓦拉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漸消瘦的戰馬第六百六十四章 燕代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陣前斬將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八百六十七章 狡猾的蒲健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