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仇池國的故事

ads_wz_txt;

見張育有辦法,華安心頭大爲高興,連忙問道:“有什麼辦法,你說說看?”

張育抱拳道:“將軍,我們只需在邊境製造一些摩擦,逼仇池國動手,而後,便可以逐步擴大沖突,最終兵戎相見,率主力大軍拿下仇池國。”說完看向華安。

華安聞言,微微笑了笑,張育提出的這個辦法,按道理是的確可行的,這種在邊境製造摩擦的辦法,是標準的欲加之罪,在歷朝歷代,幾乎都被用慣了。

凡是強國欲吞併弱國,必然會先在邊境製造衝突,而後便有了大規模入侵的藉口,入侵行動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不過,華安總覺得這麼做太明顯了,畢竟,若是自己真的利用邊境挑起衝突,並最終滅亡仇池,全天下有頭腦的人,都能發現華安的企圖,大晉朝廷更會因爲這件事,看出華安包藏的野心,這對華安現階段的發展極爲不利。

而且,仇池國兵力足有兩萬,若是仇池舉全國兵力與華安所部大軍,在邊境展開作戰,必然會讓華安所部兵馬,受到很大的損失,各種戰略物資的消耗也一定不會小,另外,還將大失秦州的民心,這對華安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最好的解決仇池國的辦法,是讓其內部的多股勢力互相殘殺,並最終兩敗俱傷,這樣華安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見華安的表情並未認同自己的想法,張育抱拳問道:“將軍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

華安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問道:“仇池國的內部情況,你們知道多少?”

這個問題對於走遍天下山川的張育來說,並不是什麼難題,他很快便把自己所知的關於仇池國的資料,都告訴了華安。

原來這個仇池國,早在五十年前便建立了,第一代君主是氐人楊茂搜。其死後將君主之位傳給了長子楊難敵,楊難敵死後又將君位傳給了兒子楊毅。

不過,這個楊毅的命運不太好,在位僅僅兩年。便被自己的族兄楊初殺害,至此,楊初控制仇池已近十年,並且向大晉稱臣,被大晉朝廷任命爲使持節、徵南將軍、雍州刺史、仇池公。

聽到這裡,華安心頭突然有了一種很敞亮的感覺,感情仇池公楊初是通過奪位登上權力的巔峰的,而通過這種方式登上君位,必然要殺戮不少人,仇家是肯定不會少的。而且,篡位的公信力不足,難免會有人不服,這位其政權的穩定埋下了禍根。

“仇池公楊初,殺族弟楊毅自立。江山一坐就是近十載啊!如今,也該下來了。”華安感嘆一句,回頭看向張育,正色道:“雖然已經過了十年,但仇池國一定還有人沒忘記這件事,你立即派出斥候,前往仇池多方打探。一定要全面掌握仇池國內的所有情況,尤其是軍隊都掌握在什麼人的手裡,這是探查的重中之重。”

張育聞言,抱拳道:“是,將軍,下官這就去辦。”說完轉身欲走。

“等等。”華安突然覺得。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有交代。

“將軍還有何事?”張育抱拳道。

華安蹙眉思索了一下,叮囑道:“一定要派遣最可靠的斥候,告訴他們要秘密探查,一定不能讓仇池方面發現。”

“將軍放心,下官會交代好的。”張育保證了一句。隨即轉身向帳外走去。

張育走後,謝思明看向華安,正色道:“將軍,吞併仇池國是一件大事,將軍可一定要三思啊!”

“謝大人不必說了,對於這件事情,本將已經思考很久了,拿下仇池才能保證梁州和益州的安全,同時,也打通了北伐關中最好的道路。”華安正色回道。

見華安堅持要對仇池國動手,謝思明猶豫了一下,覺得華安的決定確實有些道理,於是,便不再反對。

張育按照華安的要求,找了十名經驗最爲豐富的斥候,並告誡他們要秘密偵查,隨後,這十名斥候,便離開南鄭,策馬向下辯城方向奔去。

其實,爲了探查的隱秘性,華安本打算派遣新組建的聰士前往仇池偵查的,但考慮到聰士營剛剛組建不足一年,而且這些聰士從來就沒有執行過任務,能不能順利的探查到可靠的情報,華安心中多少還是有些懷疑的,況且,有些事情,聰士根本無法完成。

但華安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派遣聰士進入仇池國,並讓他們與經驗豐富的斥候一同偵查情況,從而可以比較出他們的優劣。

想好了派遣聰士,華安便離開刺史府,前往新建成的聾啞館方向,雖然這些聰士已經正式加入軍籍,但他們仍然駐紮在聾啞館之中,只是,單獨爲他們準備了一個大院子,以便讓他們可以更好的訓練,同時,也可以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增加聰士營的神秘性。

華安跨進聰士營的院落時,一百名聰士正在進行格鬥訓練,根據身材和體格的不同,他們手持的武器也大不一樣,鐵錘、刀劍、長矛、匕首等武器都有,整個一個大雜燴。

負責訓練他們的是營主皇甫聰,副營主皇甫明則站在一旁觀看,並時不時的指點一二。

“將軍,您怎麼來了。”見華安走進院落,皇甫明連忙走近幾步,並向華安行禮。

華安擺了擺手,讓皇甫明不必行禮,隨即問道:“皇甫明,聰士訓練的如何了,是否可以執行任務?”

“將軍,是不是有任務要交給我們。”皇甫明聽出了華安話中的言外之意。

華安笑了笑,正色道:“是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們聰士去做,不知你們能否完成任務。”

“將軍放心,聰士營一定可以完成任務,請將軍儘管吩咐。”皇甫明大聲請命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並將探查仇池國的任務交給了皇甫明,並要求他一定要秘密探查,萬萬不能讓仇池方面有所察覺。

皇甫明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不會出錯,並立即從一百多名聰士中,挑選了十餘人,並立即當着華安的面,將探查仇池的任務交給了這十餘名聰士。

十餘名聰士,接受命令,立即離開了聾啞館,外面是華安早已爲他們準備好的戰馬和細軟,他們上馬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向下辨城方向奔去了。

執行任務的聰士離開後,華安看向皇甫明,輕聲道:“第一批百人的聰士已經訓練的很好了,第二匹聰士是不是可以選拔了。”

此時,南鄭城的聾啞館之中,已經收攏了兩千多聾啞人,這麼大的基數,已經足以選拔新一批的聰士了。

皇甫明聞言,抱拳道:“將軍說的是,末將明日便再次選拔聰士,一定爲將軍訓練更多更好的聰士,以幫助將軍完成大業。”

“好,只是要辛苦你了。”華安誇讚了皇甫明一句,走向正在訓練的聰士之中,看着一名身材魁梧的聰士,問道:“皇甫明,這人叫什麼名字,長得好不威風啊!”

“將軍,這個人沒有名字,他人長得壯,像一頭老虎一樣兇猛,我們都叫他虎候。”皇甫明回道。

“哈哈!虎候,真是個好名字啊!這個虎候本將看上了,就讓他作本將的貼身護衛好了。”華安連忙向皇甫明要人。

皇甫明自然高興的答應了,並將聰士中最擅長格鬥的十多人,都獻給華安了。

華安在聰士營徹底的巡視了一圈,而後帶着虎候和十幾名擅長格鬥的聰士,返回了刺史府。

南鄭城距離仇池國的下辨城,只有二百里左右,因此,華安派出的斥候和聰士兩支隊伍,很快便進入了下辨城,並用了很短的時間,探查到了仇池國的各種情況,而後分別派出一名成員,返回南鄭,向華安彙報探查到的情況。

通過斥候和聰士一連串的彙報,華安對仇池境內的基本情況,有了大概的瞭解,尤其是對於其軍事部署更是瞭然於心。

在仇池國內,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武都郡,陰平郡的兵馬只有三千,在武都郡之內,下辨城有五千御林軍,負責保護仇池公楊初的安全,下辨城西面幾十裡的武都城,駐紮有仇池國的一萬主力兵馬,由仇池公楊初的族兄弟,大將軍楊俊統領,另外,在下辨城東面幾十裡的河池城,駐紮了五千兵馬,由楊初的兒子楊國統領。

武都城、河池城的一萬五千兵馬,分列首都下辨城東西兩個方向,對下辨城起到了很好的防衛作用,楊初之所以這麼佈置,就是爲了在都城有事的時候,相鄰兩座城池的大軍可以很快的支援。

楊初的軍事佈置如此巧妙,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情況,可謂無懈可擊,但卻忽略了身邊之人,據聰士傳回的消息,被楊初殺害的前仇池公楊毅,有一個弟弟楊宋奴,就在下辨城之中,楊初當年殺來楊毅自立,但並沒有斬草除根,殺死楊宋奴,他之所以這麼做,也許是爲了表現自己的寬宏大量,從而讓國人認同他,但同時也爲自己埋下了禍根。

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
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葛琪的出身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三百八十五章 銷魂蝕骨第四百八十章 聰士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定叛亂第三百章 截獲軍糧第四百四十五章 裡應外合之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一百六十章 混進敵營第一百九十七章 變態的石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百姓的恨意第五百七十二章 石虎稱帝第七百一十章 招降冉閔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七百二十二章 燕軍向魯口進軍第八百九十九章 燕軍南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按兵不動第八百四十一章 華安身份可疑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產糧幾萬旦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六大勢力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麒麟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琅琊王妃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九十五章 麒麟號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切皆在預料之中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逼敵出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二十一章 天牢團聚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四百零九章 綿竹城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五十六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八百四十九章 發現盜賊身份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一百章 安東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六百三十二章 固守龍山第九百五十章 拖延戰術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建糧倉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九百零六章 包圍姚襄第一百八十七章 褚裒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發陰陵第一百九十二章 雪中狩獵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五百六十章 鳥鼠山伏擊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刺殺楊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選好妃子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廣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