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返回南鄭

待雷暴走遠後,華安將一枚可在軍中通行無阻的令牌交給虎候,並要求虎候,每日晚間打扮成普通校尉的模樣,進入自己的中軍大帳,向自己彙報下辨城最新偵查到的情況,以便於全面掌握下辨城的局勢。

虎候慨然遵命,並轉身離開中軍大帳,返回聰士們臨時落腳的破廟裡,向其餘五名聰士傳達華安的命令。

在巡邏士兵、便衣斥候,以及乞丐聰士的共同努力下,下辨城的局勢向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下去,並沒有出現重大的意外事件,這其中,聰士的功勞自然是最大的,他們發現了許多斥候發現不了的情況,並第一時間向華安做了彙報,而後,華安便派遣士兵,在破壞分子執行計劃之前,將其全部擒獲,從而保證了下辨城的繁榮和穩定。

幾日後,陰平郡郡守向華安上表,表示了歸順大晉朝廷的意願,而後,華安便讓楊安派遣部分兵馬進入陰平郡,接收陰平、平武二城,從而實現對仇池徹底的控制。

一個月後,仇池境內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吐谷渾和趙國並沒有入寇仇池的跡象,其中,趙國大軍在向涼國邊境調集兵力,大有攻打涼國的趨勢。在華安看來,趙國是想利用涼王張俊去世不久,新君張重華繼位數月,根基還不穩定的機會,一舉攻滅涼國,從而取得涼州的大片土地。

此刻,對華安來說,這是個發展實力的最佳時機,在趙國和涼國互相攻伐的這段日子裡,必然無暇顧及梁州,這樣。只需一年的功夫,華安麾下控制的軍隊,便可擴大一倍左右,有了如此強大的實力,便可以稱雄西北,無往不勝了。

隆冬臘月臨近,天空漸漸下起了小雪,華安見武都、陰平二郡形勢逐漸穩定,便將這裡的情況,完全交給了雷暴和楊安。而後率領主力大軍返回南鄭城,在臨走之際,華安再三叮囑雷暴。一定要控制住下辨城的局勢,一有異常情況,立即向自己彙報,並表示,來年春耕之後,會送來一萬大軍的裝備。屆時。雷暴便可以擴充一萬步兵,從而更好的控制武都郡。守住梁州和益州的咽喉。

踏着還不是很厚的積雪,華安一行人馬匆匆向南鄭城進發。大軍僅用了三天的時間,便抵達了南鄭城。此刻,一場大雪如期而至。將整個天空都籠罩在白濛濛的雪花中,華安見狀,很是慶幸,若是晚幾日返回南鄭,路途中遇到這麼大的風雪就麻煩了,士兵和戰馬的損失肯定不會少。

回到刺史府之後,華安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上書朝廷,將仇池發生內亂,自己爲了大晉的未來,出兵平定仇池內亂,並收復武都、陰平二郡的事情,向朝廷做了一番彙報,並請求朝廷讓自己都督武都、陰平諸軍事,而且,建議讓自己麾下的行軍司馬謝思明做秦州刺史。

寫好奏摺之後,華安派遣信使將信件送往建康城,而後,馬當進入刺史府,將梁州最近一個多月,發生的各種重要的事情,都向華安作了彙報,並告訴華安,南鄭城今年所有的建設項目全部完成,所有的作坊都已經進入了生產的階段。

聽了馬當的彙報,華安心頭很是滿意,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僅拿下了武都、陰平二郡,解除了梁州和益州頭頂上懸着的一把刀,而且,南鄭城的發展也相當的不錯,所有在建的工程都已經順利的完工了。

這樣一來,在來年的時候,這些作坊便可以生產出數量驚人的產品,從而爲梁州增加數量可觀的稅收,以便維持一支龐大的軍隊。

張育親自繪製的街道地圖也呈現給了華安,看着規模宏大,各種商業設施齊全的全新街道,華安心中充滿了感慨,這麼龐大的街道一旦建成,便可與數量衆多的作坊互相映襯,從而讓梁州成爲附近數州的商業中心。

只是,唯一的遺憾是梁州通往其他數州的道路不是很好,交通相對比較閉塞,這一點將大大的減弱商品的流通,從而造成商品運輸成本的上升。

不過,華安相信,只要生產的產品有特色,有別於其他州郡生產的產品,那麼及時運輸成本大一些,也不會影響銷量。

在瞭解府庫剩餘的銀兩後,華安讓馬當調撥一批銀兩送往下辨城,以在來年的時候,擴建下辨城的街道,這是華安事先和下辨城中的精英說好的,華安必須信守諾言,而且,擴建後的街道,將爲南鄭作坊生產的產品提供更加便利的銷售渠道。

在安排好商業這一塊之後,華安便前往館和醫學館,瞭解一下教育方面的事情,並讓合格的學員進入軍營之中,充當軍隊的文員和軍醫,以提高部隊的保障能力。

在相對偏僻的聾啞館方向,華安進入了訓練聰士的院落,此刻,第三批聰士已經完成選拔,並開始進行最基礎的訓練,以提高他們僞裝和偵查的能力。

華安看的很清楚,第三批聰士,全部都是年紀在十五歲以下的孩童,最小的只有五六歲,鼻子和嘴巴之間,還流淌着讓人噁心的鼻涕。

這麼小的聾啞孩童都要進行殘酷的聰士訓練,華安覺得殘忍了一些,不過,回想自己這麼大的時候,也同樣接受了如此殘酷的訓練,華安覺得,只有從兒童時期開始訓練,練出的聰士纔是最優秀的。

在詢問了皇甫明之後,華安證實了自己的觀點,皇甫明的打算,是要一直訓練第三批聰士,直到將他們訓練到成年,這樣一來,他們所掌握的能力,將大大高出從成年階段纔開始訓練的聰士。

此刻,第一批聰士已經訓練了足夠長的時間了,爲了不讓他們閒置,華安分別將他們派往附近的秦州、涼州、吐谷渾和關中,讓他們收集各種情報,尤其側重軍事方面的情報,另外,每個月至少要回報一次,以讓自己可以更及時的瞭解各方的態勢。

年關越來越近,天氣也越來越冷,在這個時候,將身體殘疾的聰士派往附近各州刺探情報,華安心裡多少是有些不忍的,但是,疾風知勁草,只有在惡劣的環境中,才能更好的檢驗聰士的意志力和可靠性,從而讓自己更加清楚的看清這支部隊。

新年很快便如期到來,在過年的這段日子裡,華安並沒有整日沉浸在軟玉溫香之中,而是忙着處理各種重要的事物。

其實,也不是華安改變了憐香惜玉的習性,而是因爲,諸葛琪和李青憐都挺着大肚子,親熱起來很不方便,怕弄傷了她們。

過完年沒多久,建康城的皇命便傳達下來了,鑑於華安收復武都、陰平二郡的莫大功勞,朝廷賞賜華安許多財物,並正式任命華安都督秦州諸軍事,負責秦州南部武都、陰平二郡的防務。

對於歸附大晉朝廷的原仇池官員,也給予了相應的賞賜,並任命楊安爲徵虜將軍。

在任命秦州刺史的問題上,朝廷遵從了華安的提議,任命原李勢朝廷的舊臣謝思明爲秦州刺史。

得到朝廷的任命,謝思明便在護衛士兵的保護下,立即前往下辨城上任,而華安也名正言順的掌握了武都、陰平兩郡的所有事物。

沒過多久,春耕便到來了,老百姓們開始在地裡忙活了起來,他們首先要將前一年秋季播種的作物收割,而後,再種上新一季的作物。

爲了不違農時,華安讓各軍將士輪流進入田地,幫助附近百姓收割作物和種植新的作物,大軍負責屯田的區域,自然也不能落下。

在華安的計劃中,春耕一結束,便要開始大規模的徵兵,爲此,兵器和鎧甲是少不了的,爲了不至於徵兵之際手忙腳亂,華安前往城內的倉庫和兵器館,查看兵器的庫存和新兵器的打造情況。

在巨型綜合性倉庫中,華安檢查了這裡的軍糧和兵器,經過倉庫官員的彙報,華安得知,這裡的軍糧已經足有百萬旦,足以支持十萬大軍三年的消耗,而且,新的軍糧還在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日後,這裡的軍糧會更加龐大,支撐北伐關中,是綽綽有餘的。

兵器的庫存也是極多的,各種長短兵器足有六萬多件,鎧甲也有六萬具,足以裝備六萬大軍,這麼多的庫存,比華安預想的要多,讓華安着實放心了不少。

有了這些兵器和鎧甲,一個月後便可以順利的擴充數萬大軍了。

按照華安的計劃,雷暴軍團擴充一萬,趙武軍團擴充一萬,陳霆麾下的梁州軍團擴充兩萬,這麼一算足有四萬大軍,以目前兵器的庫存,不僅足夠,而且還剩餘了不少。

爲了讓遠在下辨城的雷暴軍團,在春耕結束之後順利的擴軍,華安提前讓輜重營,將一萬大軍的裝備運往下辨城,交給雷暴軍團。

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
第七百三十章 正式稱王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沃沮王子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四百九十五章 叛軍商議退路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皇帝駕崩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四百零二章 拿下梓潼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陰險的高元第九百六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二十一章 還有一支戰車部隊第九百七十章 謝安的擔憂第一百二十章 陰陵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四百八十三章 精兵疾奔涪城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國君臣的陰謀第二百零一章 韓勇的殺手鐗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婚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八十四章 揮淚告別第九百九十二章 不夜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樑犢造反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碎奚的陰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百七十四章 空城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經營兗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笈多二世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九百八十四章 胭脂姑娘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大能小的醜物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九十章 進攻南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曹伏增援成皋關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軍,今晚別走了第九百六十七章 藏字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晉皇族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六百六十章 鄧羌的決定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一百一十一章 領糧風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敵軍中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狂妄的天竺將領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八百五十七章 華安僭越了第三百零八章 襲破左翼大營第二百七十八章 射殺石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岸探查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六百零五章 燕軍出兵援趙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二百一十六章 預備隊第二百零四章 高晴公主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軍成都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向成都進軍第七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六十三章 天王石虎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豹的罪惡第四百六十章 獠人巢穴的位置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高句麗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