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

華安聞言,覺得王三說的很有道理,在這種時候,積極備戰纔是最重要的,投入太多精力修繕洛陽的皇宮,的確有些不妥,自古以來,大興土木都是亡國的徵兆。

但華安同時也覺得,洛陽城畢竟是大晉建國時的國都,在幾十年裡遭受了外族的多次蹂躪,如今,自己麾下的大軍收復洛陽城,就應該對城內的設施,以及皇宮進行必要的修繕,以此來顯示大晉收復故土的決心。

思慮再三之後,華安下定決定,在不影響備戰的情況下,投入一定的精力和人力,對洛陽城的設施,以及城內的皇宮進行一番修繕,至少,皇宮內的各種垃圾,要儘快清除完畢。

華安一行人,在皇宮的廢墟內走了一圈,而後便返回了宮門外的中軍大帳。

在中軍大帳之中,華安開始思索如何穩定洛陽周邊的治安,以及該如何修繕洛陽城和城內的皇宮,維持治安倒是容易,憑藉自己麾下的主力大軍,完全可以震懾住周圍的山賊和土匪,而修繕洛陽城以及皇宮,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要知道,在戰亂頻繁的中原地區,各種工匠人才並不多,畢竟,到處都在打仗,誰還有心思蓋房子啊!

華安思來想去,覺得必須藉助關中方向的各種人才,否則,洛陽城的發展無從談起。

修繕洛陽城,需要關中方向的工匠人才。改善洛陽周邊的農業設施,則需要水利方面的人才,刀劍等軍用物資都是從關中方向遠過來的。若是可以在洛陽城建設一座兵器作坊,就可以省去運輸的麻煩了。

爲此,華安下定決心,要將部分關中方向的人才調往洛陽城,各種生產設施也要一併運過來。

華安的目標,便是將洛陽城建設成爲和南鄭城、長安城一樣的大都市,並具備各種功能。諸如兵器館、醫學館、館,市場等等。一樣都不能少。

從進入洛陽城的那一刻起,華安就已經決定,要將建設的重心從長安城,轉移到洛陽城。各種物資和人才,都要優先滿足洛陽城的需要。

在與麾下部將商議一段時間之後,華安下定決心,要將蒲鐵、張育、皇甫家族衆人才,以及各種重要的設備,全部運往洛陽城,並立即下達命令,讓留守關中的王猛全權負責調配。

“大哥,若是將如此多的物資和人才調入洛陽城。只怕洛陽城還需擴建啊!另外,洛陽城附近的兵馬,似乎有些不足。是否還需調撥一批兵馬前來。”王三開口建議道。

華安點了點頭,大聲道:“擴建洛陽城是大勢所趨了,在洛陽城的西門外是一大片空地,足以滿足擴建需要,另外,關中依然非常重要。我軍兵馬不足,可以在洛陽附近招募新兵。無需從關中調撥兵馬。”

“大哥說的是,那我軍明日,便開始招募新兵,如何?”王三正色問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洛陽與滎陽一帶,足有百姓幾十萬,招募五萬新兵不成問題,新兵戰力不強,全部編入後備軍團,並嚴加操練,幾個月後,要將這五萬新兵,訓練成能打仗,打勝仗的部隊。”

“大哥放心,這件事就全部交給我好了。”王三大聲說道。

“好,招募和訓練新兵,就全權交給你們親衛軍了,一定不要讓我失望啊!”華安正式下達了命令。

“大哥放心,這件事交給我,一定萬無一失。”王三慨然領命。

招募和訓練士兵,需要糧草和錢財的支持,不過,好在這些東西,華安有的是,爲此,可以毫無顧忌的徵兵,而不用擔心養不起。

隨後的幾日,王三帶領麾下的親衛軍,在洛陽和滎陽一帶招募新兵,並很快招募到了五萬新兵,並分佈在洛陽城的郊外進行嚴格的訓練。

爲了增加親衛軍將士訓練新兵的積極性,王三將五萬新兵分成五支隊伍,每支隊伍都是一萬人,而後,從親衛軍之中挑選五營士兵,讓每個營的一千親衛軍,負責訓練一萬新兵,每過半個月,對五支新兵隊伍進行比武考覈,對於最差的一支隊伍,要懲罰負責訓練的親兵營將士。

如此做法,的確極大的激發了親衛軍將士訓練新兵的積極性,半個月之後,五支新兵隊伍已經初步具備了戰鬥能力。

對於親衛軍訓練新兵如此的富有成效,華安大爲滿意,並鼓勵親衛軍將士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訓練新兵,爭取在幾個月之內,將五萬新兵訓練成傲視天下的精銳之師。

新兵的訓練進步很快,同時,關中方向的動作也不慢,在王猛的調撥下,關中數萬工匠,在護衛士兵的保護下,乘坐運輸船,從長安順流東下,很快便抵達了洛陽城,並開始對洛陽城進行一定的修繕。

數萬工匠抵達洛陽城沒多久,城內的設施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洛陽城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輝煌。

緊接着,長安城的各路人才,也先後乘船抵達洛陽城,並帶來了各種急需的設備,洛陽城一時熱鬧了起來。

爲了安置各路人才,華安從軍中調撥了衆多的軍帳,讓衆人先委屈一下,而後,便安排工匠,緊急修繕城內的空房子,尤其是一些比較大的府邸。

爲了建設兵器館等需要許多空間的館舍,華安讓一半以上的工匠,緊急擴建洛陽城,並在洛陽城的西門外,先用木棍和繩子圍成了一座簡易的城牆,而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城牆的建設。

爲了提高建設的速度,華安同樣採取了用黃土築牆的方法,僅僅在城牆的最外層包裹一層石塊,如此方法,既省時又省力,防禦力也減弱不了多少,可謂是性價比最高的築城方法了。

洛陽城方向,備戰與建設同時進行,可謂到處一片熱火朝天,新招募的五萬士兵,戰力在一天天的增強,洛陽城的建設也是一天一個樣,破損的房屋越來越少,新建的城牆也漸漸高了起來。

洛陽城的建設能取得如此卓有成效的成績,華安自然非常的高興,並對有功人員進行了必要的獎賞,以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長安城的各種物資和錢財在源源不斷的運來,這讓華安的心裡有了底,在強大物資和錢財的支撐下,洛陽城的建設一定會越來越好,並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到當年大晉建都時的標準。

此時,長安城方向的各種人才,都已經進入了洛陽城,爲了更好的建設洛陽城,華安召集衆多人才在中軍大帳內商議,並根據衆人的提議,調整了一些部署,直到深夜,各路人才,方纔先後散去。

華安揉了揉惺忪的雙眼,正準備進入後帳休息,張育走了過來,輕聲說道:“將軍,洛陽城曾經是大晉的國都,如今,既然將軍發了這麼大的力氣,對洛陽城進行整修,是否有迎接大晉皇室進入洛陽城的打算啊!”說完看向華安,想從華安的眼中尋找答案。

華安聞言,不自覺的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真的沒有想過,在華安的潛意識裡,大晉的國都是江南的建康城,而洛陽城只是大晉曾經的國都,讓皇室從建康城遷往洛陽,這個問題,對於華安來說,是個做夢都沒有想過的問題,畢竟,大晉朝廷已經偏安江南幾十年,就算自己上書請求,皇室成員和朝廷的衆大臣也多半會極力發對的,同意遷都的可能性幾乎爲零。

而且,此時洛陽城的皇宮還沒有整修完畢,看上去仍舊破敗和蕭條,若要完全修繕完畢,還需要很長一段時日,讓大晉皇室前往破敗的皇宮之中,顯然很不合適。

當然,華安最擔心的是安全的問題,此時河北的大片土地還沒有收復,洛陽城並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讓天子置於危險之地,不是臣子應該做的。

還有一個隱秘的問題,那便是,皇室一旦遷往洛陽城,很有可能對華安的作戰行動造成影響,畢竟,此時,華安可以隨時率領主力大軍渡河北上,但若是洛陽城有皇帝和一干大臣在,且不說,會不會給華安使絆子,僅僅要留下來護駕的兵力,都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對前線的兵力是一個很大的牽制,將很有可能造成渡河北伐的失敗。

不過,此時,既然已經收復洛陽城,而洛陽城又是大晉曾經的國都,華安覺得若不請求皇室遷都,似乎有些不妥,畢竟,只有要求皇室遷都洛陽,才能表現自己爲了大晉朝廷北伐中原的願望,才能體現自己的忠誠。

“皇宮正在修繕,還是等修繕完畢,再上書朝廷,要求遷都吧!”華安看向張育,小聲說道。

張育聞言一驚,抱拳道:“將軍真的打算上書朝廷,要求皇室遷都洛陽城?”

華安聞言,正色道:“洛陽城原本就是大晉朝廷的都城,只不過被胡人暫時佔據罷了,此時,本將收復洛陽城,自然要上書朝廷,要求遷都。”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正面交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十七章 蘇峻起兵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北伐部署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霸王谷火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七十九章 桃豹自戕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城尋找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于闐歸附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尤利安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書生領兵出戰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四百零一章 勸降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七百九十四章 王猛增援魯口第七百四十七章 蒲健的誘餌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一百七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國大營第八百章 燕軍撤向高陽第九百九十七章 收買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 討虜將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軍回援冀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的壓力第八百六十章 尋找隱蔽山谷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七百七十二章 涼州很重要第一千零五十萬章 首山失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六百七十章 六戰六捷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二百六十章 進逼石城第五百零五章 大力發展手工業第二百三十章 脫離困境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四百零八章 滅蜀纔是第一要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進攻潞縣第一千零九章 進展順利第十八章 皇家獵場第七百四十二章 魏軍奔襲襄國第八百七十三章 勸降姚襄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百三十章 又見衝車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三百九十章 鎮守梁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謀劃第七百章 輜重被截第七百八十六章 代軍潰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沃沮歸附大晉第八百八十一章 謝安取代殷浩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三百八十一章 踏冰北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孤注一擲的碎奚第三百零一章 平叛要恩威並施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三十一章 山谷伏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增加稅收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三百二十一章 霹靂火攻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五百四十章 西北驚變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波斯軍大勝第一千零二章 連夜進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一百零五章 調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尉遲順第八百二十章 司馬昱的建議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五百五十九章 鳥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