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

華氏城就在眼前,但宋澄並不打算立即發起進攻,因爲此刻太陽落山沒有多久,城內的天竺兵馬還沒有休息,此刻進攻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傷亡,而若是在夜半的時候發起進攻,則一定可以將傷亡減少到最低。

“將軍,華氏城就在眼前,不如直接拿下。”部將卻並沒有考慮到傷亡,大聲建議道。

宋澄擺了擺手,輕聲道:“記住華氏城的位置,待會兒可能會起霧,讓將士們埋伏好,夜半的時候發起進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我軍的傷亡。”

“是,將軍。”部將應了一聲,並立即讓麾下將士隱藏好,準備在夜半的時候向華氏城發起進攻。

宋澄的判斷果然沒有錯,在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內,樹林中便起霧了,而隨着大霧變得越來越濃,遠處燈火輝煌的華氏城已經看不到了,不過,晉軍衆將士已經記住了華氏城的具體位置,爲此,即便看不到華氏城的位置,但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記憶,準備的找到華氏城。

“將軍,霧氣這麼大,以末將看,我軍只需偷偷爬上城牆即可,霹靂彈根本就用不上啊!”部將看着周圍的濃霧,開口說道。

宋澄點了點頭,讚賞道:“你說的沒錯,這些霹靂彈先省下來,待攻破城池之後,天竺主力兵馬極有可能會向華氏城反撲,到時候我們還要依靠這些霹靂彈拒敵呢?”

“是,將軍。”部將連忙應了一聲。

隨後,宋澄召集幾名部將,與他們研究如何偷偷摸上城牆,並在攻入城內之後如何殲滅城內的敵軍,以徹底控制華氏城。

在恆河渡口北岸的華安軍大營,華安麾下的數千兵馬正在扎草人,這是在大營附近剛剛起霧的時候,華安下達的命令。

至於扎草人的目的,自然就是仿效諸葛亮草船借箭了,這一點,華安麾下的衆部將全都明白,並全都支持華安的策略。

“王上,草人已經全部紮好,足有兩萬多。”部將興奮的說道。

華安高興的點了點頭,正色道:“立即調撥一百艘大船和三百艘小船,將草人紮在船舷上,準備向天竺大軍借箭。”

“是,王上。”部將領命,並立即前去傳達軍令。

很快,兩萬多草人便被紮在了一百多艘小船和三百艘大船的船舷上,爲了營造逼真的效果,外層草人的身上都裹上了破舊的衣衫,以防止對岸的天竺兵馬看出破綻。

“王上,草人已經全部紮在船舷上,隨時可以向南岸進發。”部將前來彙報道。

華安滿意的點了點頭,輕聲下令道:“出發吧!”

“是,王上。”部將領命,帶領麾下數千兵馬,乘坐大小四百多艘扎滿草人的船隻,向渡口南安駛去。

爲了引起對岸天竺大軍的注意,並標明自己所在的方位,每艘船隻上都配備了一面戰鼓,並有兩名士兵輪擊打戰鼓。

站在大營的高臺上,看着四百多艘船隻向南岸駛去,華安與幾名部將全都笑了起來,他們相信這一招草船借箭,天竺人一定識破不了,而如此一來,他們便可以得到數量衆多的箭矢,而天竺兵馬卻要損失大量的箭矢,這對晉軍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王上,末將猜測,這一次草船借箭可以得到十萬支箭矢。”王三開口猜測道。

“王上,末將覺得至少會有二十萬支。”

“五十萬支也有可能,畢竟,天竺大軍有十餘萬兵馬,每人射中五支箭矢便有這麼多。”

“若是每名士兵射中十支箭矢,我軍豈不可以得到百萬支箭矢了。”

衆晉軍將領全都開始猜測。

華安高興的笑了笑,正色道:“能借到的箭矢自然是越多越好了,不過,就怕天竺將士的箭法不準,將箭矢全都射到河裡去了,如此,我軍得到的箭矢就會少很多。”

“哈哈哈!”衆晉軍部將全都大笑了起來。

大營的霧氣雖然非常濃厚,但站在高臺上卻可以看到天空的星辰和正在離開大船最高處的旗幟,從而讓華安對麾下船隊所處的位置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以便於掌握。

晉軍船隊緩緩向南岸駛去,並在距離南岸的一箭之地外,開始擂鼓吶喊,以引起天竺大軍的注意。

此刻,天竺主力兵馬正在歇息,而負責警戒的近萬兵馬,則正在大營附近巡邏,見晉軍利用大霧天發起突襲,負責警戒的天竺兵馬立即向鼓聲響起的岸邊奔去,並列好了迎戰的陣勢,大營內的天竺主力兵馬則立即起身,準備隨後迎擊晉軍的進犯。

“將軍,聽聲音晉軍兵馬距離岸邊已經不足一箭之地,我軍完全可以發起進攻。”一名部將向將領說道。

天竺將領凝目看向前方,雖然大霧很濃看不清晉軍,但巨大戰船的輪廓,還是在遠處若隱若現。

“放箭,立即放箭。”天竺將領下達了放箭的命令。

“嗖嗖嗖……”天竺近萬將士聞令,立即彎弓搭箭向晉軍戰船所在的方位,猛烈發射箭矢。

不用說,這些箭矢全都被釘在了船隻的草人身上,並沒有給晉軍士兵造成任何的損傷,當然,由於晉軍並沒有還擊,所以,天竺大軍也沒有任何的損失。

晉軍戰鼓引起的巨大動靜,同樣引起了天竺海護王的注意,他立即起身詢問發生了何事,在得知晉軍利用大霧天突襲南岸之後,立即穿好衣衫,並親自前往高臺視察情況。

天竺大營的高臺與晉軍大營一樣,都足有十丈,爲此,站在高臺之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遠處的情況,霧氣都在低處,自然不會影響到高處的觀察。

當海護王抵達高臺頂部的時候,幾名天竺將領已經站在高臺上,並向北面觀察。

由於低處的霧氣很大,爲此,他們僅能看到晉軍大船頂部的旗幟,卻無法看清楚晉軍的整個部署。

“情況如何,晉軍有多少兵馬?”海護王看向幾名部將,緊張的問道。

“國王陛下,霧氣太大,我們也看不清楚,只能藉着月光看到前方的晉軍旗幟。”一名天竺大將開口說道。

海護王聞言,擡頭向前看去,頓了頓,正色道:“前方的旗幟足有數百,看來晉軍至少出動了數萬兵馬,來勢洶洶啊!”

“國王陛下,晉軍突然發起進攻,我軍必須立即向岸邊增援兵馬,以防前方的兵馬敵不過晉軍,讓晉軍攻破恆河防線。”一名天竺部將說道。

海護王點了點頭,正色道:“你說的不錯,必須立即派兵增援前方,不過,晉軍最擅長使用詭計,說不定會有另一部人馬投降我軍的背後,所以,大營方向的防備也要加強,傳令,派遣五萬兵馬增援前方,剩餘兵馬嚴密防守大營,以防止晉軍發起偷襲。”

“是,國王陛下。”天竺部將大聲領命道。

在天竺海護王的命令下,五萬天竺大軍增援岸邊,並與岸邊的近萬兵馬,一起向晉軍船隊發射箭矢,意圖阻止晉軍的進攻。

當然,天竺兵馬發射的箭矢越多,晉軍船隻得到的箭矢也就越多,很快晉軍大小船隻的兩側都掛滿了箭矢,大船還可以繼續接受箭矢,而小船卻並不得不立即撤離,因爲大量的箭矢已經將載重不高的小船壓的下沉了不少,若是繼續接受箭矢,小船極有可能遭遇沉沒的後果。

隨着晉軍小船的逐步撤離,晉軍船隊的鼓聲變得越來越小,而這着實讓站在高臺之上的海護王非常的高興,晉軍鼓聲逐步變小,這足以證明,自己麾下的兵馬對晉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並迫使晉軍逐步撤離戰場。

“國王陛下,看來晉軍快要頂不住了,他們已經開始撤離了。”一名天竺部將高興的說道。

“是啊!我軍又一次挫敗了晉軍的進攻,如此,晉軍的士氣必然會遭到重大的打擊,而這就爲我軍日後反擊贏得了條件。”海護王興奮的說道。

衆天竺部將聞言,全都是一副很高興的樣子,彷彿他們真的打了勝仗一般。

而就在天竺君臣得意忘形的時候,晉軍的小船已經陸續返回了北岸的渡口,船上的晉軍士兵,正在將草人身上的箭矢拔下,並以一百支爲一組,將這些箭矢全部綁好,並堆放在岸邊的指定位置。

將士們陸續凱旋而歸,華安自然非常的高興,並親自前去岸邊查看收穫情況。

此時,岸邊有幾百名士兵舉着火把,驅趕附近的霧氣,以增加附近的能見度,讓船上的士兵可以更順利的將箭矢運往岸邊。

“王上,看上去收穫不錯,比我們事先預料的情況要好很多。”一名部將說道。

“是啊!王上,這一次的收穫只怕不低於百萬支箭。”又一名部將看向岸邊堆積如山的箭矢,高興的說道。

華安自然非常高興,並走向負責統計數量的將領,問道:“如何?有多少箭矢?”

負責統計數量的將領,正色回道:“王上,我軍收穫頗豐,最多的一艘小船足有萬餘支箭矢的收穫,最少的一艘也有五千支箭矢,三百艘小船足有百萬箭矢的收穫。”

“太好了,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收穫,萬支箭矢足有千金重,再多一些小船就要沉沒了啊!哈哈!”華安高興的說道。

“王上,大船還沒有回來,相信大船的收穫不會比小船少多少,說不定百艘大船又是百萬箭矢的收穫。”部將高興的說道。

華安點頭道:“但願如此吧!不過,照目前的情況看,大船的收穫應該不會低於百萬箭矢的收穫,天竺將士的箭法倒還不錯,居然射的這麼準。”

衆部將聞言皆高興的笑了。

晉軍的大船載重極高,爲此,不論有多少箭矢都不會讓船隻沉沒,所以,晉軍大船上的士兵一直在擂鼓吶喊,以持續吸引天竺將士向船隻放箭。

不過,天竺將士所攜帶的箭矢數量是有限的,大營所存儲的箭矢也並非無窮無盡,所以,很快就落入了無箭可用的境地。

“國王陛下,將士們的箭矢又用完了,前鋒將士要求補充箭矢。”部將第三次前往高臺,向海護王要求補充箭矢。

海護王此刻心裡已經產生了懷疑,他覺得晉軍這一次的進攻頗爲蹊蹺,似乎有些不同尋常,但到底哪兒不同尋常,他也說不上來,只是有這種感覺罷了。

此刻,部將再次要求補充箭矢,終於讓他有些清醒了,他覺得自己似乎上當了,而且,這種感覺非常的強烈。

“前方戰況究竟如何,敵軍傷亡多少,我軍有多少傷亡?”海護王正色問道。

部將連忙回道:“國王陛下,霧氣太大,根本無法判斷晉軍的傷亡情況,不過,我軍並沒有出現任何的傷亡。”

“什麼,我軍沒有任何傷亡,這怎麼可能?”海護王心頭大驚,身旁的衆部將也全都瞪大了眼睛,廝殺了這麼久,己方兵馬居然沒有絲毫的損傷,這也太不合理了。

“回國王陛下,晉軍只是吶喊,並沒有向我軍發射箭矢,所以我軍沒有傷亡。”部將如實說道。

“什麼,晉軍一直沒有發起進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海護王蹙眉踱起了步子。

“國王陛下,晉軍該不會是故意要浪費我軍的箭矢,從而削弱我軍的實力吧!”一名天竺將領蹙眉說道。

“沒錯,國王陛下,很有這種可能,晉軍總是喜歡耍詭計,也許這又是晉軍的一個詭計。”又一名天竺將領說道。

海護王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正色道:“你們說的沒錯,晉軍完全是在耍詭計,而我們卻又再一次上了當,真是豈有此理。”

“國王陛下,這一次我們的損失很大,足足消耗了八百萬只箭矢。”一名天竺將領痛心的說道。

“什麼,居然消耗了這麼多。”海護王聞言大爲詫異的驚呼道。

衆天竺部將全都低着頭不說話,顯然,造成如此重大的損失,海護王自己責任最大,是他多次批准給前方的兵馬調撥箭矢的,又怎能怪得了別人呢?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重傷第九百零二章 華安的計劃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二百一十三章 世子的野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候霸的毒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路出擊第三百零三章 俘敵一千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七百六十一章 放蕩的馬氏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波斯亡國第五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軍平阿第七十三章 慕容驕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八百四十七章 華安警醒了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裴氏受辱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九十二章 火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恩賜和眼線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襲建康城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八百七十章 北攻南守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八百五十四章 慕容燕侍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全面布控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八百四十二章 親眷抵達洛陽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俊打算裁撤官員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二十七章 姚戈仲的陰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七百三十四章 發現陰謀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四百二十九章 濟世平天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九百三十三章 南王的憂慮第八百零七章 謝艾密信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燕軍攻城第九百三十一章 擁美入眠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農領兵平叛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六十六章 赤身舞劍生日求票票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八百五十九章 孤立華安第六百三十章 進軍龍山第九百九十九章 奔向江南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五百九十四章 石鑑的陰謀第八百二十六章 蘭陵城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北戰事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斯巴達軍團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三百零九章 再襲右翼大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虎二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八百五十六章 燕國積極備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四十一章 兄弟相認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西安平第九百零三章 約戰第九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九十七章 攻陷交趾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九百六十二章 謝安查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九十四章 追殺敵將第八百一十一章 強渡易水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八百九十四章 慕容俊打算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后的氣節第六百六十七章 燕王的決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三百三十八章 姚襄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