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

華安看向王三,輕聲道:“怎麼了,看着別人被封賞,心裡不舒服。”說完在大帳中踱起了步子。

王三吁了口氣,抱拳道:“大哥,這不公平,我等出生入死爲朝廷打下這麼一大片江山,倒不如這些降將官職高,不單是我,將士們都有些怨氣。”說完又吁了口氣。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官職再高,不過是個名稱而已,你又何必這麼在乎呢?朝廷如此冊封,自有朝廷的打算。”說完神情頗爲輕鬆。

“大哥,您可真沉得住氣,朝廷讓鐵牛和雷暴都督益州和梁州諸軍事,一定是別有用心,只怕要對大哥不利啊!”王三焦急的說道。

華安嘴角微微一笑,坦然道:“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若是朝廷要對我等臣子不利,我等又能如何呢?”說完輕鬆的看向王三。

王三聞言大爲失望,正色道:“大哥要學祖逖將軍,抑鬱而終嗎?我等將士萬萬不會答應,哼。”說完立即轉身,大步奔出了中軍大帳。

見王三氣鼓鼓的離開中軍大帳,華安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他自然不會效仿祖逖將軍,落得個抑鬱而終的下場,但也絕對不會學習曹丕、司馬昭等人,整日與心腹密謀篡權,畢竟,華安麾下的將領頗多,這些將領來自五河四海,究竟有多少將領是真心跟隨自己,又有多少將領是大晉朝廷的臥底。華安心裡完全沒有底。

不過,華安可以肯定,這兩種人都有。而且都是少數,而更多的將領則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在奮鬥。

真心跟隨自己的將領,自然不用擔心,而大晉朝廷的臥底就值得警惕了,所以,華安這些年來一直小心謹慎,如履薄冰。處處體現自己誓死效忠大晉朝廷的決心,並沒有表露出對大晉朝廷一絲一毫的不滿。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這麼多年來,華安每打下一片土地,朝廷都放心的交給他都督。而並沒有派遣其餘的將領前來掌管,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華安懂得經營,軍餉和糧草等物資都可以自給自足,從來沒有向大晉朝廷伸手要錢要糧餉,甚至,還向朝廷進獻糧草和糧餉,這讓大晉朝廷的官員很是滿意。也樂意將新收復土地的爛攤子交給華安打理。

只是,物極必反,即便華安表現的再好。但當其麾下的實力發展到足夠強大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朝廷官員的恐懼和不安,在華安從梁州揮師北進,相繼佔領秦州和雍州之後,朝廷的官員就開始對華安特別留意了,並派遣了諸多臥底。潛入華安軍中擔任不同的職位,如此便可觀察華安的一舉一動。

好在華安並沒有任何不臣的舉動和言論。因此,在佔領關中的這段時間,朝廷並沒有爲難華安,如此,華安通過一番努力,將經歷戰火破壞的關中,改造成了八百里魚米之鄉,以生產足夠的糧草和各種物資。

在華安兵出潼關,並分兵兩路,迅速攻佔幷州和司州的大片土地之後,朝廷的士族官員對華安再次恐懼起來,他們沒有想到,在關中修養一年有餘的華安軍團,居然有實力兵分兩路,分別向司州和幷州同時發起進攻,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攻佔了幷州和司州的大部分土地,並對河北之地形成了鉗形包圍。

至此,朝廷的官員便開始研究如何削弱華安的實力,只是,沒過多久,燕國二十萬精銳大軍突然南下,並一舉生擒戰無不勝的魏國皇帝冉閔,威震河北,這同樣讓大晉朝廷的官員感到無比的恐懼,他們害怕燕國會攜勝利之勢力,一舉打到江南,爲此暫時將華安的問題放在了一遍,並有意讓華安軍團與燕國大軍一較高下,從而同時削弱燕國和華安的實力。

只是,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按照,這些朝廷大臣的想法進行,華安軍團與燕國主力大軍,隔着兩百餘里的距離,陷入了對峙之中,誰都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如此情況,便讓這些朝廷大臣,再次萌生了削弱華安的想法,與此同時,在建康城方向,也發生了非常不利於華安的謠言,如此,這些大臣便順水推舟,將華安都督的梁州和益州拿下,並很快派遣自己的心腹進入梁州和益州,搶佔屬於自己的地盤。

從朝廷卸下自己都督梁州和益州的軍務之時,華安就預感到朝廷要對自己下手了,畢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儘管燕國和代國的實力仍舊很強悍,但總體實力卻在大晉朝廷之下,因此,這些朝廷股肱大臣有些迫不及待了。

即便預感到自己的危險,華安仍舊沒有表現出,對大晉朝廷一絲一毫的不滿,這並不是因爲華安軟弱和愚忠,而是時機還不成熟,況且,朝廷的動作並不大,還沒有觸碰華安的核心利益,也沒有觸碰其麾下將領的核心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華安必須隱忍不發,淡定的觀察朝廷的一舉一動,並暗中安排一切。

“啓稟將軍,建康城散步謠言的源頭查出來了。”一名心腹小校走進中軍大帳,抱拳說道。

華安聞言,眉頭一皺,大聲道:“快說,究竟是何人散佈謠言,要對本將不利。”

心腹小校抱拳道:“回將軍,據安排在建康城的細作探查,謠言的源頭是一夥來自遼東,販賣人蔘的商人。”

“哼,商人,商人怎麼可能會做出有損本將的事情,這夥人來自遼東,想必是慕容俊耐不住寂寞了,要與本將玩反間計,這招真夠損的。”華安恨恨的說道。

“將軍的意思,是燕國人搞的鬼?”心腹小校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下令道:“你下去吧!告訴建康城的細作,繼續盯着這夥商人,一定要確認他們的身份,到底是不是燕國的細作。”

“是,將軍。”心腹小校抱拳一禮,轉身前去傳令。

心腹小校走後,華安在中軍大帳之中,踱起了步子,此刻,得知散步謠言之人,是遼東的商人,華安已經基本可以確定,是慕容俊暗中搞的反間計,目的是爲了讓大晉朝廷與自己之間不和,從而引發大晉內部的動亂,這樣,燕國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一想到這裡,華安就非常的擔心,如今,大晉朝廷算是中計了,並已經開始着手削弱自己,若自己不反抗,就會落得和祖逖一樣的下場,但若是自己反叛朝廷,也必然會引起大晉的新一輪內亂,如此一來,燕國大軍便可趁大晉內亂之機,橫掃中原河北,並最終統一整個天下,如此一來,華夏樂土都將被鮮卑鐵騎所蹂躪,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華安既要阻止朝廷對自己的削弱,同時,也要避免引起大晉的內亂,至少,在燕代聯軍被擊敗以前,華安不能與大晉的另外兩支主力,荊州軍團和揚州軍團有摩擦,否則,慕容俊的奸計就會徹底的得逞。

當然,有一句話叫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事情的發展,有時並不一定會按照原先的軌跡運行,除了平衡大晉朝廷與自己的關係,華安還要做最壞的打算,那便是,一旦與大晉朝廷的關係徹底的失控,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與自己敵對,自己就必須當機立斷,率領主力大軍退回關中,憑藉潼關的險峻,守住關中八百里秦川,如此,倒是還有翻盤的機會。

當然,這僅僅是最壞的打算,不到萬不得已,華安不會放棄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讓慕容俊白撿這麼大的便宜。

“嗯嗯。”就在華安蹙眉苦思的時候,聰士虎候走進了大帳之中,並抱拳向華安行禮。

華安點了點頭,用手語詢問虎候發生了什麼事情。

虎候用手語流利的彙報了梁州和益州發生的事情,他告訴華安,雷暴和鐵牛在接受朝廷的冊封之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反常,他們先是表現的欣喜若狂,而後又非常的疑惑,並不明白朝廷爲何要突然提拔自己,心裡多少有些忐忑。

華安得知這一消息,嘴角微微笑了笑,這纔是真實的鐵牛和雷暴,他沒有想到,這麼多年沒見,雷暴和鐵牛還是這副德行。

原來,華安早在多年前,便在雷暴和鐵牛的府邸,安插了數名聰士,當然,除了他們之外,華安麾下的主要將領和文官都被聰士監視着,就連建康之中,都有華安秘密安排的聰士,鄴城、薊城、龍城、姑臧,這些重要的城池自然也是必不可少了,在一些重要的城池,華安甚至安排了多路互不統屬的聰士,以增加探查消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除了聰士之外,由軍中優秀斥候組建的大量細作,也分佈在各個重要的位置,爲華安秘密收集情報,從而讓華安可以儘可能的多瞭解天下的形勢。

華安相信,憑藉聰士和細作這兩張完全獨立的情報網,便足以讓自己先知先覺,在亂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
第七百五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五百二十一章 強攻下辨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六十四章 初入鄴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養敵以自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佯攻丸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尉遲順被困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沒錢很難辦第五百零四章 聰士的訓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輕鬆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冰川融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免戰牌第八百八十六章 不必增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褚蒜子做媒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四百三十四章 又見佳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七百七十九章 勸降蒲健第六百三十九章 敵軍劫營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面閱兵第八百零五章 易水對峙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七百九十二章 逃出盛樂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敵一萬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水被下毒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農大敗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九百一十八章 燕軍潰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七百一十九章 被逼稱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二章 寒門子弟第二百五十二章 寒山破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焚燒大營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分化荊州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二百一十章 慕容皝的憂慮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四十五章 兩條大魚求推薦第四百零五章 自不量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六百五十二章 燕代結盟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四百三十一章 原來是她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五十一章 山賊反撲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郡主跑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太冷清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二十四章 驍將陳雄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階下之囚第七百四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生擒燕王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千零二十章 走廊建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一千零八章 烏衣營怎麼辦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尤利安稱帝第四百五十七章 姐妹同榻而眠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秘殺高釗第四百八十一章 益州要變天第七百八十八章 進攻盛樂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水寶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迎擊羅馬大軍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一百零八章 漁家姑娘第七百七十章 張罐稱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扶余積極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