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

對於華安的熱情招待,楊安着實有些無所適從,畢竟,此時仇池國內大亂,作爲大晉朝的一州刺史,華安完全沒有必要這麼熱情的接待自己。

在前來南鄭城的路上,楊安甚至一直在擔心,若是華安不肯親自接見自己,該怎麼辦,爲此,憂心忡忡了一路,如今,一下子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這如何能讓楊安心裡平靜。

賓主坐定之後,楊安連忙起身,抱拳道:“楊安何德何能,竟受到將軍如此禮遇,將軍在上,請受楊安一拜。”說完單膝跪下。

見楊安又向自己行了一個大禮,華安微微一笑,起身走向楊安的身旁,再次扶起楊安,輕聲道:“呵呵!不必行如此大禮,本將與你同名,這是緣分,見你英俊威武,更是打心底裡喜歡,來來來,快坐下。”說着示意楊安落座。

見華安如此禮遇自己,楊安頗爲感動,在仇池國內的時候,他就聽說了華安的威名,當時他還不信,此時一見,他頓時覺得華安比傳言說的還要優秀,甚至讓他有種得遇名主的感覺。

只是,此時,仇池國內動亂不堪,自己的父親也還在焦急的等着自己,楊安心繫仇池國內的局勢,因此,沒有太多的心情接受華安的熱情招待,他現在最關心的便是,如何早日解決國內的亂局,殺了楊宋奴,爲自己的爺爺報仇。

“將軍如此禮遇,楊安沒齒難忘,只是我仇池國內動亂不已,楊安實在沒有心情坐下來與將軍細談慢論,此時,坐在椅子上。楊安有種如坐鍼氈的感覺,還請將軍恕罪。”楊安婉言拒絕坐下,抱拳向華安請罪。

“真是不識擡舉,仇池人都是這麼沒有禮數嗎?”

“我們將軍如此禮遇。他竟敢駁將軍的面子。”

在刺史府的正堂中。部分梁州官員表達了心中的不滿,畢竟。華安帶領衆官員親自到西門迎接楊安,算是給足了楊安的面子,甚至給足了整個仇池國的面子,而楊安卻要駁華安的面子。這自然讓華安麾下的官員心中不滿了。

楊安也意識到自己的失禮,並一直頷首請罪,他知道自己是太心急了,太想早日完成父親楊國的重託了,以至於,惹怒了華安麾下的衆官員。

見楊安拒絕了自己的好意,華安並無絲毫的怒意。他對仇池國目前的局勢瞭如指掌,自然明白楊安心情浮躁的原因了,只是作爲一名將軍,浮躁是大忌。這似乎也表明了,楊安此時還太年輕,還需要一番歷練。

華安回頭看向楊安,輕聲道:“你的心意,本將明白,仇池國最近發生的一些變故,本將也是略有耳聞,爲此,特意派遣一萬大軍進入邊境,以防止仇池的內亂殃及梁州,作爲大晉的梁州刺史,本將有責任保護梁州所有百姓的安全。”

從華安的話語中,楊安終於明白了華安屯兵邊境的初步原因了,但華安屯兵如此多的大軍,是否還有其它目的,楊安就無法判斷了。

大堂內的張育,看向楊安,大聲道:“關於仇池國內的情況,在下也是有所耳聞,聽說汝父爲了早日登上仇池國公的君位,竟然弒父奪位,不知是否有這回事呢?”

“身爲國之儲君,卻弒父奪位,像這種人怎麼配做仇池國的國公呢?”一名官員附和道。

“汝父爲何要弒君奪位,還請告知。”有一名官員質問道。

張育等幾人,如此犀利的質問楊安,便是對楊安剛纔失禮的報復,其實,以張育的頭腦,早就從斥候的彙報中,看出了仇池國內局勢的不尋常,傳言楊國弒父奪位,但最終稱帝的卻是楊宋奴,如此情況,其中豈能沒有貓膩。

楊安聞言,心頭猛然掀起一股怒意,立即反駁道:“不是的,絕對不是這種情況,我父親身爲國之儲君,多年來安心鎮守河池城,並無此心,是楊宋奴弒君奪位,嫁禍與我父親,各位大人,千萬不可被楊宋奴這個小人給騙了。”

幾名梁州官員,對視一眼,其中一人看向楊安,拱手道:“足下就憑一面之詞,如何能讓我等相信你說的是事實,你有何證據?”說完逼勢楊安,讓楊安回答。

見正堂之中的衆人,大多都用懷疑的眼光看向自己,楊安心中不禁有些焦躁,但事實就是楊宋奴弒君奪位,他說的都是實情,因此,對衆人的污衊和懷疑感到極其的憤怒。

“各位大人,我爺爺屍骨未寒,楊宋奴便迫不及待的稱公,並連夜向各縣下發官文,這還不足以說明,是楊宋奴弒君奪位嗎?”楊安怒氣衝衝的說道。

見楊安說的有些道理,大堂中的衆梁州官員,大多都表示認可,並開始懷疑楊宋奴是殺害楊初的兇手。

馬當看向楊安,抱拳道:“既然是楊宋奴殺害了仇池公,汝父應該立即號召國內忠義之士,聯兵討伐楊宋奴啊!在這緊要的關頭,派你前來南鄭,卻是爲何啊!”說完看向楊安。

見馬當提醒,楊安方纔想起自己懷中,還揣着一封父親的親筆信,於是,連忙伸手將懷中的信件取出,並雙手呈給華安。

“華將軍,這是父親寫給將軍的親筆信,請將軍過目。”楊安客氣的說道。

華安輕輕接過信件,打開看了一下,內容與自己猜測的差不多,除了一番客氣的恭維之詞,剩下的便是詢問自己對仇池國內局勢的態度,並請求華安支持自己。

這封信的內容,與楊宋奴送來的信件差不多,都是要求華安支持的,口頭支持便可,軍事支持當然就更好了。

華安看完信件,將其交給身邊的張育等人,並讓他們互相傳閱,以瞭解楊國的訴求。

張育看完信件,第一個抱拳道:“將軍,這封信與前幾日楊宋奴派人送來的信件差不多,就好像一個人寫似的。”說完瞥了楊安一眼。

楊安一聽,心頭微微吃了一驚,雖然,他早就想到楊宋奴會派遣使者前來請求華安的支持,但沒想到會早自己一步。

“將軍,仇池是我大晉的附屬國,不論是誰稱公,只要與我大晉友好,並願意臣服於我大晉,對我大晉來說都是無所謂的,至於是弒君奪位,還是弒父奪位,那都是仇池的內政,我大晉不應過多的干預。”馬當抱拳建議道。

謝思明也跟着抱拳道:“將軍,擅自干預友邦內政,朝廷若是知道了,一定會怪罪的,以下官之見,還是將仇池發生的事情,儘快寫成奏摺上報朝廷,請朝廷定奪。”

聽了馬當和謝思明的意見,華安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其實,對於如何應對仇池國內的局勢,華安早就心中有數了, 甚至,仇池國之所以發生政變,都是華安在暗中操控,只是,這些不光彩的事情,華安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而已。

華安看向楊安,正色道:“馬大人和謝大人說的都是實情,仇池是我大晉的附屬國,不論由誰稱公,只要臣服於我大晉,我大晉便會支持其稱公,本將雖然擁兵數萬,但也是大晉朝廷的一將,凡是都要服從朝廷的意思,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啊!”

從華安的話語中,楊安聽出了華安的意思,那便是按兵不動,隔岸觀火,畢竟,從南鄭到建康城數千裡之遙,等到華安派遣使者進入建康城,再帶着朝廷的旨意返回南鄭,只怕仇池國內的戰事早就結束了。

而華安之所以屯兵邊境,則是爲了防止仇池的亂兵進入梁州境內,威脅梁州百姓的生命安全,這一點楊安不再懷疑。

見華安的態度是誰都不支持,楊安在心底鬆了口氣,畢竟,只要華安不支持楊宋奴,他和父親楊國便可以聯合楊俊討伐下辨城,從而斬殺楊宋奴,進一步穩定仇池的局勢。

楊安抿了抿嘴,看向華安,抱拳道:“爲人臣者總有難處,將軍的意思,楊安明白了,仇池戰事在即,恕楊安不能久留,告辭!”說完便要離去。

華安連忙挽留道:“戰事再急,也不急於一時,本將府邸已經備好酒菜,留下來,吃完再走也不遲。”

見華安真心挽留,楊安心中又是一陣感動,但他心繫仇池的局勢,根本就毫無食慾,留下來也是無益。

但華安畢竟盛情一片,而且,府邸的酒菜已經開始準備了,若是開口拒絕就顯得太失禮了,華安麾下的衆官員也會很不滿的,爲此,楊安苦惱不已。

“將軍盛情一片,楊安本不該拒絕,但國內情況緊急,楊安實在沒有心思享用美食,待平定楊宋奴叛亂之後,楊安一定前來南鄭,與將軍不醉不休,還望將軍成全。”楊安說完,單膝跪地,又給華安行了一個大禮。

見楊安還是如此的不識擡舉,華安麾下的官員和將領都很是不滿。

但華安卻是很欣賞楊安心繫國內局勢的高貴品質,並沒有爲難楊安,而是拍着楊安的肩膀,輕聲道:“好吧!既然你急着回去,本將親自送你一程。”

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
第五百二十八章 楊國戰死第七百零九章 接受任命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九百一十五章 華安返回王宮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六百九十九章 蒲洪的遠見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溫柔的小綿羊第三百七十六章 石虎的退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八百五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最後看一眼黃河第一百三十八章 千谷嶺第九百一十一章 華安準備返回洛陽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百三十章 茶館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醞釀陰謀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六百八十九章 進軍汲郡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一百三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軍火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午大敗第七百八十五章 騎兵決戰第四章 義興周氏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宋澄詐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鍼灸之術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七十八章 慕容恪第二百五十一章 親吻小腹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四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五百三十三章 智取下辨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六十一章 葫蘆谷練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二十六章 北門激戰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暈船了第六百四十章 攻破成皋關第九百六十九章 燕軍繼續裁撤兵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五百二十章 耗不下去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破西鄉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婚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病逝第三百三十章 暗度小丹楊第九百四十七章 慕容德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五百九十章 王猛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烏拉公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出兵剿賊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防佈置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五百四十七章 煉丹爐都炸碎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薩珊王朝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六百六十三章 拿下河內郡第三百三十六章 趙軍撤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百一十章 楊初被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後備力量第四十四章 青釭出鞘求推薦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九百零五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八百七十五章 王午坐鎮兗州第四百九十六章 割地以換外援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二百九十六章 叛軍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