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罐專權

張罐與宋混進入皇宮之後,見張祚已經被御廚徐黑殺死,於是,極大的賞賜了徐黑,並將張祚梟首,屍體懸掛在城門處示衆。

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張祚已被斬殺,接下來便要儘快確定繼承人,爲此,張罐與宋混等將領,聚在一起商議了起來。

張罐首先說道:“各位將軍,國不可一日無君,起兵之日,本將原本打算輔佐先王世子爲君,不料卻被張祚殺害,如今,本將意欲輔佐世子之弟爲君,各位以爲如何?”

衆將領見張罐要擁立張曜靈的弟弟張玄靚爲君,皆認爲可行,於是,全部支持張罐的決定。

見衆將領全部支持自己的意見,張罐非常的高興,並接着說道:“各位將軍,我大涼國,自建國以來,一直都是尊奉大晉朝廷的,逆賊張祚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擅自稱帝,這是叛逆,本將認爲,我大涼國的君主讓應該稱王,而不是稱帝,各位覺得呢?”

“將軍說的對,我大涼國偏居西北一隅,理應稱王,而不是稱帝,況且,自從張祚擅自稱帝以來,關中的王猛已經集結數萬大軍,似乎有進逼姑臧的打算,若新君仍舊稱帝,只怕關中十餘萬兵馬,會傾巢而來,如此,涼國危矣。”一名將領說道。

宋混聞言,更是抱拳道:“張將軍,既然王猛大軍蠢蠢欲動,我大涼國的君主。不如稱涼州牧爲好,這樣,王猛就更加沒有理由進犯涼國了。”

張罐聞言。擺了擺手,輕聲道:“宋將軍多慮了,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大涼國君主稱王已經幾十年了,也沒見大晉朝廷怪罪啊!就繼續稱王吧!”

此時,張罐麾下的兵馬,已經發展到五萬之衆。而宋混麾下的兵馬卻只有不足兩萬,因此。張罐說話的分量自然比宋混要重,衆將領也大多支持張罐的建議。

隨後,在張罐和宋混的擁護下,張玄靚被擁立爲涼王。而張罐則被封爲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令,涼州牧,張掖郡公,宋混則被封爲尚書僕射。

如此一來,涼國的大權盡歸張罐所有,涼王張玄靚年幼,不過是個空有名號的傀儡而已。

凡是權臣專權。勢必要遭到某些人的不滿,在涼國境內,並非所有的人。都對張罐掌管朝政滿意,隴西人李儼便首先豎起了反對張罐的旗幟,並沿用大晉的年號,可謂完全不把張罐放在眼裡。

張罐如今正春風得意,如何能受得了李儼的反對,於是。立即派遣麾下大將牛霸率領萬餘大軍,前去隴西郡討伐李儼。而張罐則繼續控制整個涼國的朝政。

######

在長安城方向,王猛與謝艾已經整頓了數萬大軍,正準備以清除叛逆的名義揮師姑臧,卻傳來了張祚被殺,張玄靚登基稱王的消息。

這一消息,來得實在是太快了,這讓王猛和謝艾都感到有些意外,如今,公然反叛大晉朝廷的張祚已經被誅殺,張玄靚也在涼國衆將的擁護下,登上涼王之位,並仍舊向大晉朝廷稱臣,如此情況,王猛和謝艾便失去了揮師姑臧的理由。

謝艾倒是鬆了口氣,他原本就是要誅殺張祚,以爲張重華報仇,如今,張祚已經被斬殺,而張重華的次子張玄靚也已經登基爲王,如此,他便可以放心的返回幷州了。

而王猛就不這麼想了,他原本是打算趁機吞併涼國,而如今涼國的內亂,已經被快速的解決了,派兵前往姑臧的計劃,怕是行不通了,而吞併涼國,只怕又要費一番周折了。

“謝將軍,王上親筆信。”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將華安的親筆信交給了謝艾。

謝艾連忙打開閱覽,看完之後,便微微點了點頭,原來,華安在得知張重華已經病故,而張祚又已經稱帝的消息後,便立即寫了一封親筆信交給謝艾,讓謝艾討伐張祚,並在消滅張祚之後,立即返回幷州,防禦代國大軍可能的進攻。

此時,張祚已經被斬殺,謝艾覺得,自己應該立即率軍返回幷州,並繼續防備代國大軍。

“王將軍,謝艾打擾多日,明日便要返回幷州了。”謝艾輕聲告辭道。

王猛點頭道:“好,張祚已經被殺,謝將軍是該返回幷州了,王猛就不挽留了。”

第二日一早,謝艾便率領所部三千大軍,離開長安城,向幷州方向奔去,由於部分涼國將士思念故土,謝艾便讓他們自己決定去留,衆將士在進行一番考慮之後,決定跟隨謝艾返回幷州,待徹底打敗燕代兩國之後,再返回自己的故鄉。

在謝艾與所部兵馬離開長安之後,王猛並沒有放棄吞併涼國的計劃,畢竟,華安已經正式授權他這麼做了。

雖然涼國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但王猛還是從一些細微之處,發現了可以利用的地方。

在涼國方向,首先,隴西郡太守李儼據守州郡,反對張罐的專權,並惹得張罐發兵攻打隴西郡,另外,擁兵近兩萬的尚書僕射宋混,與張罐不和,這兩方面的問題,都是涼國內部的隱憂,同時也是王猛可以利用的地方。

爲了最終吞併涼國,必須首先讓涼國再次大亂,而若要讓涼國再次大亂,便要挑唆張罐與宋混等將領的關係,從而讓他們再次互相攻伐。

爲此,王猛在仔細的瞭解了張罐與宋混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後,毅然決定派遣兩路說客,分別前去與張罐和宋混接觸,並想盡一切辦法,挑唆二人之間的關係,並隨時向自己彙報情況。

爲了對姑臧城方向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控,王猛秘密前往秦州的冀縣,並在冀縣城之中駐紮下來,而長安城內的各種情況,全都交給副將打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王猛派遣的兩路說客,便啓程前往姑臧城方向,而王猛也帶來部分兵馬,日夜兼程的向冀縣方向奔去。

###

在姑臧城方向,隨着張罐專權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宋混等部分大臣,與張罐之間的矛盾是愈演愈烈了,雙方的關係,幾乎已經到了勢如水火的地步了。

爲了掃清自己專權的障礙,張罐一方面派遣大軍討伐隴西郡的李儼,一方面準備着手削弱尚書僕射宋混的勢力。

就在他們彼此爭鬥的時候,王猛派遣的兩路說客已經抵達了姑臧城之中,並立即開始蒐集張罐和宋混之間的各種情報,以利於他們的遊說。

在進行一番足夠的瞭解之後,兩路說客便展開了行動,他們首先用一些手段取得張罐和宋混的信任,而後添油加醋的將雙方的矛盾擴大化,從而讓他們更加的仇視彼此。

而這所有的情況,都在第一時間向冀城方向的王猛彙報,並等候王猛的最新指示。

這兩路人馬,可是說是完全在王猛的指示下活動。

見雙方的矛盾,幾乎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王猛便立即讓說服張罐的那路人馬,向張罐建議,斬殺張氏子孫,並取而代之,同時,派遣一路刺客,僞裝成張罐麾下的親信,前去刺殺張氏王族,從而讓張罐跳進黃河也洗不清,被迫鋌而走險。

而負責說服宋混的一路人馬,則會將張罐的野心告訴宋混,並讓宋混組織大軍,對抗張罐。

很快,王猛派遣的一路刺客,便將幾名反對張罐專權的張氏王族斬殺,並留下了些許證據,讓衆人以爲是張罐麾下的親信乾的,從而嫁禍給張罐。

幾名反對張罐專權的張氏王族被殺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宋混的耳中,得知張罐居然爲了自己的私利擅殺王族,宋混心頭大怒不已,雖然他麾下的兵馬沒有張罐強大,但他並不畏懼,爲此,立即集結全部兵馬,打出了討伐張罐的旗幟。

得知幾名王族意外身死,而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自己時,張罐感到非常的吃驚,他知道,一定是有人要陷害他,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調查是何人陷害自己,宋混的兩萬大軍,就已經發起了討伐之戰,而且,打出的是自己擅殺大臣的理由。

出現如此局面,張罐感到非常的鬱悶,而就在這時,早已取得張罐信任的王猛麾下說客,向張罐進言道:“張公,幾名王族剛剛身死,宋混便領兵前來,這顯然是宋混早就預謀好了的,他這是要嫁禍張公。”

“是啊!幾名王族被殺,一定是宋混乾的,哼,這個卑鄙的小人。”張罐氣憤的吼道。

說客接着抱拳道:“張公,誅殺王族一定是宋混乾的,不過,眼下,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張公,王上和衆張氏子孫平時都對張公有所不滿,如今,只怕都被宋混這小子給矇騙了,爲此,只怕都欲除掉張公而後快啊!”

“哼,本公爲了大涼朝廷,費盡心血,食不甘味,不料,卻遭到王上和衆大臣如此的對待,真是豈有其理。”張罐徹底被激怒了。

“張公,自古以來都是成王敗寇,既然他們都反對張公,張公不如索性除掉他們,並取而代之,以成就一番霸業。”說客趁熱打鐵的說道。

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五百四十三章 主簿謝艾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
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皇宮沐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五百三十章 楊安歸附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代桃僵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門失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父女團聚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五百四十三章 主簿謝艾第一百一十章 倉部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九百零九章 陷馬坑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琵琶曲第一百三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的泰西封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八百一十六章 突破易水防線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都失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分兵兩翼第八百零八章 朝廷同意議和第一千零三十章 拉攏烏衣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返回洛陽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釗會見慕容德第六百一十二章 各個擊破第三百三十七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二百三十九章 谷口血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正面決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力不足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羅馬進攻失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尤利安造反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寒流第一千零六章 說服族人第五百零二章 單車刺史第一百二十四章 騎兵攻城第七百一十五章 關中遭殃第六百一十一章 鴆殺李農第一百六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火船逼近趙軍水寨第一百四十八章 萬旦軍糧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五百二十二章 虎候的秘密任務第七百一十七章 軍中譁變第一百零四章 韻味十足第三百六十章 刺探趙軍水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吐谷渾求和第五百二十七章 攻打仇池公府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軍萬狼谷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全面對峙第六百一十九章 鐵索騎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劉顯詐降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祚的野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攻下建康城纔是最重要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釗逃離第一百三十九章 持續騷擾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六章 初入京城第九百五十四章 佯攻第九百八十八章 駱駝騎兵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烤肉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八百六十三章 慕容汗的報復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造器械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二百六十三章 盆口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十章 叛軍渡江第七百二十七章 燕國大旱第六百八十二章 冉閔被擒第五百零九章 政變時機來臨第八百四十八章 擒殺盜賊第四百四十四章 口含油紙送信第五百二十六章 憤怒的楊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五十七章 華夏聖地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破木鹿城第四十六章 胡人陰謀求票票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佔潞縣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第九百六十章 送禮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候霸再現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虎嘯山莊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三十一章 李賁援兵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