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王午按兵不動

在南關城之中,王午與麾下部將根據斥候傳回的情報,正在研究遼東的局勢,以爲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思路。︽頂點小說,

“將軍,據斥候回報,遼東目前並沒有出現燕國的援兵,算上姚襄麾下的兵馬,我軍所面對的敵軍僅有兩萬人馬的規模,這些兵馬對我軍完全構不成威脅,我軍目前的處境可謂極好啊!”一名部將高興的說道。

顯然,當前王午與麾下的兵馬足有七八萬人,是遼東敵軍的三四倍之多,有如此兵力優勢,完全可以無視遼東的敵軍兵馬,並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王午點了點頭,正色道:“按照目前的形勢,對我軍的確是大大的有利,不過,燕國的援兵是不是已經在前往遼東的路上了,這一點我們還不清楚,所以,我軍當前的任務,還是做好防守爲宜,只要將南關城一帶的防禦設施做好,我軍在遼東就有了堅固的立足之地,就算燕國主力兵馬殺來,我軍也不畏懼。”

顯然,王午仍舊擔憂燕國的援兵,會突然出現在遼東,爲此,還是打算先做好防守,待完全確定燕國不會向遼東調遣援兵之後,再主動出擊,從而佔領整個遼東。

“將軍,最近遼東出現一夥悍匪,專門搶奪老百姓的財物和糧草,而且,這夥悍匪打的是我軍的旗號,穿戴的也是我軍的鎧甲,僞裝的很像啊!末將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若是任由這支兵馬到處敗壞我軍的名聲,我軍日後在遼東將變得寸步難行。”一名部將突然提起了姚襄派遣的一支人馬。

“是啊!將軍,這夥悍匪實在是太可惡了,必須儘快對其進行剿滅,以免他們繼續敗壞我軍的名聲。”又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顯然。對於遼東出現如此事件,王午麾下的將領顯得極爲重視和憤怒,畢竟,這支人馬做的事情,實在是太殘忍和過分了,對王午軍團的名聲。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王午聞言,思索了片刻,正色道:“這件事情,本將也聽說了,不過,本將總覺得這夥悍匪很不簡單,他們既然是悍匪,搶奪老百姓的財物即可,爲何還要做出殺人的勾當。還有,以前在遼東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現在卻突然出現了,而且是大規模的瘋狂作案,最重要的是,這夥悍匪居然還打着我軍的旗號,穿戴我軍的鎧甲,這是最爲不正常的。畢竟,我軍兵馬纔剛剛抵達遼東不久。那麼,這些可惡的悍匪是如何擁有我軍的旗幟和鎧甲的,這豈不令人生疑。”說完看向麾下衆部將。

王午麾下的衆部將聞言,也同樣感受到了不同尋常之處,並互相對視了起來。

“將軍說的是,遼東的悍匪是不可能擁有我軍鎧甲的。在整個遼東,唯一有可能擁有我軍鎧甲的,一定是姚襄麾下的兵馬,畢竟,我軍曾大敗於姚襄。並丟失了大量的兵器和鎧甲,姚襄軍團應該擁有我軍的裝備。”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是啊!這支作惡多端的悍匪,一定就是姚襄麾下的兵馬,這個姚襄真是太惡毒了,居然讓自己麾下的兵馬假扮我軍,並在遼東作惡多端,如此,不明所以的遼東百姓,一定會恨死我軍的。”又一名部將,憤怒的說道。

“將軍,不如立即出兵,剿滅這夥兵馬,順帶將姚襄軍團整個全殲。”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顯然,對於姚襄的倒行逆施,王午麾下的部將,已經徹底的被激怒了,並下定決心,要好好的教訓姚襄,並揭穿姚襄的陰謀。

王午聞言,沉思了片刻,正色道:“各位將軍,你們想過沒有,如今的遼東百姓已經姚襄蠱惑了,而且,他們對我軍原本就沒有任何好感,我軍此時出擊,這些被蠱惑的遼東百姓只要發現我軍,一定會不分青紅皁白的向我軍發起進攻,如此,我軍將處於處處捱打的不利境地,所以,本將覺得,我軍萬萬不可輕舉妄動,要觀察時機,相機而動。”說完看向麾下部將。

顯然,王午覺得,既然姚襄已經使出了毒計,並給遼東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個時候,遼東的百姓一定非常的憤怒和激動,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這些遼東百姓,根本就無法識破姚襄的毒計,並一定會根據自己的錯誤判斷,將怒火都發到王午軍團的身上,而此時,若是王午派遣大軍圍剿悍匪,一定會被認爲是接應悍匪的,於是,很自然的就會遭到遼東百姓的攻擊,王午軍團雖然兵馬充足,但遼東的百姓很是彪悍,而且,對地形非常的熟悉,若是真的惹惱了遼東的百姓,王午軍團日後的行動將會遭到極大的困難,佔領整個遼東將變得完全不可能。

“將軍,難道我們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姚襄陷害我們,而無動於衷嗎?”一名部將,看向王午,不滿的說道。

“是啊!將軍,我們不能平白無故的遭受如此冤屈,一定要討回公道。”又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午聞言,蹙了蹙眉,看向麾下部將,正色道:“各位將軍,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如今,我軍剛剛抵達遼東,遼東的百姓對我軍還不熟悉,現在,姚襄又讓麾下的兵馬假扮我軍,從而敗壞我軍的名聲,在這種情況下,遼東的百姓一定是被姚襄成功的蠱惑了,我們現在是百口莫辯,主動出機只會讓事情更加的糟糕,爲了減少我軍的損失,我軍只能按兵不動,並嚴密關注遼東的局勢。”

衆部將聞言,覺得王午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於是,皆同意的點了點頭。

王午看向麾下部將,大聲道:“我軍雖然按兵不動,但也不能完全無動於衷,立即派遣大量的斥候,嚴密探查遼東境內的一舉一動,最好能夠找到姚襄使用毒計的證據,爲日後重挫姚襄打下基礎。”

“是,將軍。”部將大聲領命,並立即接受了命令。

隨後,爲了弄清楚姚襄的毒計,王午軍團,派遣了數百名斥候,分別前往遼東的各個位置,對整個遼東展開了縝密細緻的全面偵查。

在北豐城之中,姚襄與麾下的衆部將,皆陷入了喜悅之中,經過這五百兵馬的努力,姚襄軍團在短時間內就擁有了大量的軍餉和軍糧,大量的物資,爲日後擴軍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而且,此刻,遼東的百姓都已經對王午軍團恨之入骨了,這對姚襄軍團來說,就更加有利了。

“將軍,我軍的軍糧是越來越多了,若是繼續搶奪下去,糧庫都放不下了。”一名部將高興的說道。

“將軍,軍餉也足夠養活數萬大軍了,如今,我軍已經具備了擴軍的條件了。”又一名部將,興奮的說道。

顯然,姚襄麾下的衆部將,都非常的興奮,並覺得很快麾下就會擁有更多的兵馬了。

姚襄本人自然是最興奮的,不過,麾下的五百兵馬,已經徹底激怒了遼東的百姓,這些遼東的百姓,已經自發的組織起來,並打算圍殲這支作惡多端的兵馬,姚襄擔心,一旦遼東的大量百姓,將麾下的五百兵馬圍困,這些兵馬極有可能會被生擒,如此,一定會遭受遼東百姓的皮肉折磨,一些受不了皮肉折磨的士兵,很有可能會吐出實情,如此一來,他的計劃就徹底的敗露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麾下的五百兵馬沒被解決之前,姚襄的一顆心仍然是高懸着的,而如今,糧草和軍餉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遼東百姓的報復之心也被徹底的點燃,在這種情況下,爲了防止事情敗露,姚襄覺得,必須儘快將這五百兵馬徹底的消滅。

“將軍,最近全都是好消息,您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部將見姚襄蹙着眉頭,大聲問道。

姚襄擡頭看向衆部將,正色道:“各位將軍,如今,我軍的軍餉和軍糧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了,也就是說,本將麾下的那五百人馬的任務已經出色的完成了,如今,該是除掉他們的時候了。”說着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殺意。

“將軍,他們都是立了大功勳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他們不必死。”一名部將僥倖的說道。

“將軍,難道真的一定要殺了他們嗎?讓他們永遠離開遼東不行嗎?”又一名將領懇求道。

顯然,他們心裡還是不願意殺掉麾下的五百兵馬,畢竟,這是他們麾下的兵馬,而且,剛剛纔爲他們立了大功勳。

姚襄搖了搖頭,正色道:“並非是本將心狠,爲了計劃的順利執行,我們必須要除掉這五百兵馬,否則,本將的計劃,隨時有了能會敗露。”

見姚襄說的也很在理,麾下部將便不再反對,不過,他們的心裡,還是有些不情願,畢竟,這樣做實在是太殘忍,太不人道了。

“五哥,您說該怎麼做,我們全都聽你的。”姚襄看向姚襄,大聲問道。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焚營滅敵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四百八十六章 叛軍佯攻成都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七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十六章 北上中原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八十五章 如意算盤第九百七十四章 修復洛陽皇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謝安進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暗通款曲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一百一十五章 領取軍糧第七百四十一章 晉軍西進第一千零四十章 皇后怎麼辦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辛苦的一夜第九百六十五章 華安的隱秘計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三韓歸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晉軍抵達魯口第五百五十八章 謝艾的實力第八十八章 官兵襲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叛軍投降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二百七十七章 神兵天降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五百二十三章 華安增兵仇池邊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六百零二章 王猛的眼光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恆河渡口第七百九十三章 代王宮第三百四十七章 鉗形攻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張進的選擇第六百零九章 魏軍大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守陰陵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六百二十章 劉顯稱帝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絲甲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扶余王逃離第四百七十五章 李疏渠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堅守華氏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燕軍打算後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臘梅盛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第三百七十一章 連夜撤離第二百一十七章 萬狼谷第五百七十章 回師南鄭第十二章 拜師韓潛第九百四十章 姚襄的毒計第二百零六章 於心不忍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光羯族狗第一百六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 叛軍連夜撤退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盆口關第八百四十章 代王離開薊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叛軍人心惶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嵩山道觀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軍主將的憂慮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攻佔君士坦丁堡第十四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燕國細作第七百六十六章 王太后裴氏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七百五十六章 代軍撤退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一十五章 華安的立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還有活口第二百零八章 人工呼吸第六十一章 雷雲堡第四百二十八章 這個姑娘是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夔安的疑慮第九十五章 逃離家園第一百一十八章 歷陽城下第四十章 軍營比武第二百八十八章 夜宿牧場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七百零一章 姚襄出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落鳳坡第五百三十四章 華安的憂慮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于闐公主第八百二十四章 準備議和第五百一十一章 楊宋奴稱公第六百四十五章 建設洛陽城第六十章 韓雪雨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規模擴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安排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