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軍閥氾濫

慕容霸率軍追擊了幾百步,下令停止追擊,並讓麾下騎兵立即渡河,因爲魏軍的一萬步兵很快就會殺來,他麾下的近三千騎兵大多受傷,根本不足以抵擋一萬五千魏軍的進攻。

三千燕國騎兵以最快的速度渡過淪水,在魏國一萬五千人馬抵達浮橋之前,撤到了淪水的西岸。

見燕國騎兵已經抵達淪水西岸,魏軍萬餘人馬不敢追擊,只得沿着原路返回,並派遣一名士兵,前往淪水南岸,將具體的戰況,向主將王午彙報。

在淪水南岸的王午大營,主將王午正在密切關注北岸的情況,此時,夜色已

深,但王午與麾下的將士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對於東側十餘里位置發生的戰鬥,王午與部將還不曾得知。

“將軍,我軍大勝燕軍,斬首兩千。”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前來彙報道。

王午聞言大喜,忙問道:“具體什麼情況,快說說。”

士兵聞令,將慕容霸大軍進入包圍圈,而後發現情況不對立即撤離,並被魏國大軍射殺近半,而後主將被慕容霸斬殺,致使燕國近三千人馬逃過淪水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向王午做了彙報。

王午聽了具體的戰鬥過程,點了點頭,輕聲感慨道:“燕軍果然訓練有素,被我軍三倍兵力包圍,都能撤走大半,不簡單啊!”

“將軍,聽說燕國此次南下。調動了二十萬精銳大軍,實力不可小覷啊!我大魏國真的可以抵擋嗎?”部將略微有些心虛起來。

王午看向這名部將,正色道:“你怕什麼。我軍雖然僅有三萬,但我大魏國在河北一帶兵力亦不低於二十萬,況且,皇上麾下的乞活軍精銳尚在,對付燕國大軍,我大魏國有足夠的勝算。”

“將軍說的對,慕容恪堪稱燕國第一名將。如今,不是也被我軍擊敗了嗎!所以。我大魏國一定可以戰勝燕軍。”另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午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並讓部下加強戒備,因爲,他相信慕容恪經此失敗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一定會採取報復行動。

在淪水北岸的燕軍大營,慕容恪讓麾下主力大軍全面備戰,並隨時準備對淪水南岸的魏國守軍發起進攻。

此刻,只要慕容霸的五千偏師,殺向魏軍後方,他的主力人馬便可輕鬆的渡過淪水,從而集結十萬雄師,攻破魯口城。

“將軍,都已經後半夜了。爲何我軍偏師還未對魏軍發起進攻?”一名部將看向慕容恪,狐疑的問道。

“是啊!將軍,這麼久了。還沒有消息,是不是遭遇了什麼不測。”另一名部將則有了不祥的預感。

慕容恪眉頭一皺,輕聲道:“你們不用擔心,五弟久經沙場,是不會有事的,再等等吧!”說完繼續看向淪水南岸。

其實。在慕容恪的心裡,還是很擔憂的。畢竟,時間過了這麼久,按照五千騎兵的速度,早就應該繞到魏軍的背後了,此刻卻還未發起進攻,實在是太奇怪了。

“將軍,您看,我軍偏師回來了。”就在慕容恪憂慮不已的時候,慕容霸率領近三千殘兵返回了主力軍大營。

見慕容霸與身後的將士,垂頭喪氣,毫無隊形而言,慕容恪知道,他們是打了敗仗,於是立即帶領部將迎了上去。

“五弟,究竟是怎麼回事”慕容恪看向慕容霸,大聲問道。

慕容霸連忙跳下戰馬,低頭道:“四哥,都怪我不小心,中了敵人的埋伏了,損失兩千將士,逃回來的這些將士,也多半帶着傷。”

“中了魏軍的埋伏?他們有多少人馬?”慕容恪連忙問道。

慕容霸說道:“騎兵五千,步兵一萬,兵力是我軍的三倍,並埋伏在道路兩側的高地,待我發現情況不對時,魏軍萬箭齊發,我軍淬不及防之下,頓時慘重啊!”

“哦,原來如此。”慕容恪點了點頭,又問道:“既然中了魏軍的埋伏,魏軍兵力衆多,你們又是怎麼逃回來的呢?”

慕容霸喘了口氣,輕聲道:“不瞞四哥,我軍是剛剛進入埋伏圈,還未深入,所以逃出了多半的將士,而後急速向渡口退去,魏軍騎兵追來,我率領將士將其主將斬殺,並將羣龍無首的魏軍殺退,而後,趁着魏軍主力步兵還未抵達的空隙,讓將士們快速渡過淪水,所以,才逃過一劫。”說完還有些心有餘悸。

慕容恪聞言,點了點頭,輕聲說道:“這麼說來,魏軍是早有準備啊!他們早就知道,我軍要渡河偷襲他們的後方,所以,提前在我軍的必經之地設下了埋伏啊!”

慕容霸點了點頭,大聲道:“四哥,我軍損失了這麼多的將士,絕對不能就這麼算了,必須狠狠的教訓魏軍,並儘快奪取魯口。”

“魯口是戰略要地,自然是要奪取的,只是魏軍之中,有人竟能洞悉我軍的企圖,這太過棘手,此後,我軍行動必須小心謹慎,絕不可以貿然行動,以免再次遭遇埋伏。”慕容恪認真的說道。

“四哥放心,有了這次的失敗,我一定會記住教訓的,下次,絕不會再中魏軍的埋伏了。”慕容霸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隨即返回中軍大帳,開始研究魯口附近的地圖,並尋找最佳的進攻方案。

#####

在弘農城方向,華安的主力大軍經過連續一日的休整,在留下兩千後備軍團駐守弘農之後,主力人馬離開弘農城,繼續沿着黃河,向洛陽方向進發。

一路上,沿途的城池紛紛主動歸降,老百姓們也熱烈歡迎華安主力大軍的到來,沒過多久,華安的十餘萬人馬便進入了河郡,並在河郡以北的河陰城駐紮下來。

此處,距離洛陽城已經不遠了,可以說,華安的主力大軍,已經進入了中原的核心區域,並即將收復整個中原。

由於洛陽一帶的城池數量極多,爲了搞清楚這裡的狀況,華安連忙收攏早前佈置在這裡的斥候和聰士,讓他們將洛陽附近的情況,如實的向自己彙報,以便取得中原地區的具體情報,從而有利於很好的控制中原區域。

爲了防止冒進帶來的損失,華安將主力大軍駐紮在河陰城,一邊休整主力大軍,一邊收集洛陽一帶的情報。

通過連續數日的瞭解,華安得知洛陽一帶極不穩定,各股勢力犬牙交錯,而且,大部分掌握一定軍隊的軍閥,都是牆頭草,見冉閔建立魏國,便上表稱臣,見大晉的荊州軍團有北上的動靜,便又向大晉稱臣,石袛與慕容俊聯兵擊敗冉閔,則他們又要效忠趙國,總之,不管他們效忠於誰,城池還是他們的,所轄區域的錢糧賦稅也是他們的,他們名義上投靠了各股勢力,但實質上,他們誰也沒有投靠,這些軍閥完全處於半獨立狀態。

這些半獨立的軍閥,在洛陽一帶至少有幾百股,大的勢力可以佔據一座或多座城池,而小的勢力則只能佔據村鎮和塢堡,甚至是一座重要的山頭。

對待這些大大小小的半獨立勢力,石袛、冉閔、大晉朝廷都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除了安撫,還是安撫,畢竟,他們的羣體太龐大了,若要派兵一個個的剿滅,短時間內很難奏效,而且,會大大的消耗兵力和各種軍用物資,況且,人家都已經宣佈投靠你,並向你低頭了,你若是派兵圍剿,就等於是將這些勢力推向自己的敵人,從而使自身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

當然,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那是因爲這是亂世,不論是大晉朝廷、冉閔、石袛,還是慕容俊都沒有掌握壓倒一切的力量,而這樣一來,這些軍閥勢力,便可以在夾縫中生存,在大國實力平衡的條件下,以自身掌握的資本,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種情況,在太平盛世的時候,是一定不會出現了,因爲在天下一統的時候,天下只有一股巨大的力量,若是有人膽敢半獨立,不肯交出城池,私自任命轄區的官員和將領,一定會被以貼上謀反的罪名,並派遣大軍剿滅,主權的事情是沒有商量餘地的。

天下大亂,皇權衰落,這種半獨立的狀態就會一直持續下去,華安仔細想了想,不僅這些大大小小的勢力處於半獨立狀態,就連大晉朝廷的各州刺史,也僅僅是名義上的大晉臣子,但卻過着類似於獨立的生活,並完全掌握了各自轄區的賦稅和官員的任命,如桓溫和華安自己,便是大晉朝廷最大的軍閥。

只是,華安與桓溫不是牆頭草,也從來沒有宣佈過效忠於其它的勢力,因此,與洛陽一帶的大大小小的軍閥,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華安始終效忠於大晉朝廷,比起洛陽一帶朝秦暮楚的大小軍閥,名聲更好,也更有實力,自然底氣更足。

爲了徹底掌握中原地區,華安決定與部將好好的研究一下,究竟該如何對付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畢竟,其中,許多勢力都已經在名義上投靠了大晉朝廷,貿然率軍攻打,顯然是不合適的。

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
第八十九章 固守第九百三十九章 停下休整第九百九十三章 夜逛洛陽城第九百二十三章 燕軍潰逃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燕軍兵臨魯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離開富樓沙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連破五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第三百一十章 兩翼盡失第一百一十九章 連失三城第八百九十章 燕國援助姚襄第六百四十四章 破敗的洛陽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桃豹’第二百六十六章 進攻盆口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海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名士謝安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偏殿對弈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襲吐谷渾大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攻打襄國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十六章 春光外泄第四百八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火蔓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參觀皇宮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草船借箭第五百五十章 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懷鬼胎的蜀國羣臣第七百五十二章 糧道被斷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一百五十章 攻破當塗第四百零六章 兩面夾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百一十三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鄉城牧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車第八百一十五章 準備強渡易水第四百一十七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進駐白山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冰塊守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軍嚇壞了第一千零八十章 皇帝病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仇必報第一百六十一章 火燒敵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迂迴敵後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七百六十五章 涼王歸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插翅難逃第十章 單挑羣狼第四十八章 後山懸崖求推薦求養肥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船哪兒去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城同慶第九百六十八章 燕軍撤離易水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殲敵一百第八百六十八章 勸降叛將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百七十一章 王猛發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兩張情報網第六百三十七章 張平歸順第六百八十三章 候霸被圍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兵奇襲第五百八十一章 燕國蠢蠢欲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何忠第八十六章 立志投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謝安的立場第二百七十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七十六章 向涼國借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火燒趙軍水寨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燕軍攻入遼東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祚被殺第九百八十三章 舞姬敬酒第八百二十九章 李賁的戰術第七百八十章 平州刺史第六百四十一章 滎陽城大火第六十八章 四海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三個條件推薦好友大作《宰執大宋》第七百四十八章 晉陽城的防禦第八百八十二章 蠢蠢欲動的揚州軍團將領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軍抵達廣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卻月陣第七百一十六章 王猛的憂慮第二百四十三章 商議北伐第九百九十六章 寵幸琪琪第八百四十三章 慕容汗抵達潯陽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拓跋西遷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天氣驟寒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一百零九章 鴛鴦荷包第八百零四章 絆馬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王猛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