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殷浩再次戰敗

殷浩皺眉猶豫了起來,雖然,他已經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了,不過,地道已經挖通,只要王五軍團可以擋住了李賁援軍一段時間,那麼,蘭陵城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頂≈∞點≈∞小≈∞說,

“報,將軍,敵軍數萬援兵,已經向我西路軍大營發起猛攻,形勢非常危急,請將軍立即派遣援軍增援。”就在殷浩猶豫的時候,王五派遣的心腹,前往殷浩大營處求援。

殷浩聞言大驚,王五向自己求援,足以證明敵軍援兵的強大,如此,他更加沒有信心,並認爲王五軍團很快就會崩潰,而敵軍援兵主力也將很快進入蘭陵城,如此一來,他派遣數千兵馬從地道進入蘭陵城,就會成爲甕中之鱉,進而遭到敵軍援兵的絞殺。

“將軍,敵軍援兵聲勢浩大,王將軍只怕抵擋不了多久了,我軍是否立即增援。”一名部將輕聲請示道。

“將軍,敵軍援兵銳氣正盛,而我軍連續攻打蘭陵城已久,師老兵疲,況且,敵軍援兵的兵力與我軍相差無幾,貿然增援只怕無法取勝,還是速速撤離爲好。”一名部將擔心戰敗,抱拳建議道。

殷浩是個瞻前顧後,毫無膽略的人,見部將擔憂戰敗,也開始擔憂起來,畢竟,一旦全面戰敗,他麾下的近五萬精銳就完全葬送了,這可以他賴以控制揚州的重要力量,絕對不能損失太多。

“立即傳令,讓王五將軍率領麾下兵馬放棄大營向南撤退,還有讓東門外王六將軍麾下的兵馬也一同撤離,我軍主力現在就撤。”殷浩擔憂主力受損,立即下令全軍後撤。

“是,將軍。”部將大聲領命。並立即傳達了殷浩的命令。

在殷浩的命令下,揚州軍團主力立即放棄攻打蘭陵城,向正南方向潰逃,與此用時,兩名斥候立即前往東門和西門外,傳達讓王五和王六撤軍的命令。

此刻。王五正率領麾下將士固守大營,並等候殷浩麾下主力人馬的增援,由於兵力處於劣勢,王五軍團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營寨多次面臨被攻破的威脅,不過,在王五軍團全體將士的一致努力下,營寨始終沒有被敵軍攻破。

“援兵怎麼還沒有到。”見殷浩遲遲沒有增援,王五大叫了起來。畢竟,此時,他承受着三倍敵軍的進攻,形勢非常的危急。

“將軍,南門距離西門不過數裡,此時援兵不至,便足以說明援兵不會來了,我軍還是速速撤退吧!”一名部將大聲說道。

王五聞言。大爲惱怒,不過。他能感覺到部將說的是實話,畢竟,殷浩的戰略決策能力,他是非常瞭解的,在聽說敵軍數萬援兵抵達,只怕早就亂了方寸。

“將軍。將軍,主將有令,全軍立即向南撤離。”就在王五憂慮的時候,傳令兵傳達了殷浩的命令。

“什麼,立即撤退?”王五聞言。大叫了一聲,顯然,此時撤退就意味着徹底的失敗,攻破蘭陵城就徹底的喪失了希望。

“將軍,我軍主力已經撤離,將軍還是速速撤離吧!”傳令兵抱拳道。

聽說主力大軍已經撤離,王五氣的直跺腳,並焦急的在原地踱起了步子。

“將軍,既然主力兵馬已經撤離,我軍堅守大營也沒有了意義,還是速速撤退爲宜。”一名部將勸解道。

王五不是不願意撤退,只是,此刻的情形是敵軍數倍兵馬已經殺來,根本無法從容撤退,若是不顧一切的撤退,必將陷入潰散,而這樣一來,大軍的損失就比較嚴重了,王五自然不願意讓自己麾下的大軍遭受很大的損失了,爲此,心中極爲焦慮。

與王五的焦慮相比,正在組織進攻的魏統和樂弘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本以爲憑藉雄厚的兵力,可以一舉擊破王五軍團的營寨,卻不料進攻了數次,王五軍團的營寨仍舊堅如磐石,沒有一點會被攻破的跡象,而且,他們麾下的兵馬損失了不少,陣亡近百人,受傷更是高達數百之衆。

“樂將軍,想不到殷浩手底下還是有能打仗的將領的,只是我軍與殷浩交戰數次,都不曾與此將交手,今日一戰,我軍大受挫折啊!”魏統看向樂弘,輕聲感慨道。

樂弘點了點頭,正色道:“殷浩坐鎮揚州多年,手底下若是無能人,豈能堅持到今日,不過,以我軍的優勢兵力,眼前的敵軍根本就算不了什麼,我軍一定可以攻破敵軍大營的。”說完自信的看向魏統。

魏統點了點頭,正色道:“樂將軍說的對,王五軍團的一萬人馬實力有限,只要我軍持續進攻,他們便難以久守,不過,若是殷浩麾下的主力兵馬傾巢殺來,我軍就佔不到便宜了。”

樂弘笑了笑,一臉鄙夷的說道:“殷浩不過是一鼠輩,只要聽說我軍三萬主力抵達,還不嚇得抱頭鼠竄啊!哪裡還敢前來增援呢?“說完又笑了笑。

魏統認可的點了點頭,頓了頓,正色道:“敵將王五也算有些本事,我軍此來不過是解蘭陵城之圍而已,何必要與王五拼個你死我活呢?不如暫且將大軍撤回休整,若王五識趣的話,自己會率軍離開的。”說完看向樂弘。

樂弘點了點頭,正色道:“魏將軍所言極是,我軍攻打數輪,也該返回休整了。”

見樂弘同意撤軍,魏統便立即下令道:“撤退,全軍立即撤退。”

隨着一陣撤軍的銅鑼聲,魏統和樂弘麾下的三萬大軍,立即放棄攻打王五營寨,並退了回來。

正在憂慮不已的王五,見敵軍數萬兵馬立即後撤,並與自己麾下的大軍脫離了接觸,心中大爲疑惑,並擡眼看向撤退中的敵軍。

“將軍,敵軍主力已經撤退,這可是我軍拔營南撤的好機會啊!”一名部將立即建議道。

“是啊!將軍,我軍主力已經撤離,我軍已經成爲孤軍,不借此機會撤離,更待何時?”又一名部將大聲勸道。

王五擡頭看向已經撤離數裡的敵軍兵馬,頓時,感覺到這是敵軍故意要放自己離開,於是立即下令道:“拔營南撤,要快。”

在王五的命令下,麾下一萬大軍,立即開始進行拔營的準備,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準備完畢,隨後,王五便率領麾下的一萬大軍,快速向南退去。

在王五軍團撤離的過程中,數裡之外的魏統、樂弘兵團,並沒有趁機發起追擊,而是完全放任王五軍團離開,畢竟,他們此來的目的是阻止殷浩攻破蘭陵城,而不是與揚州軍團火拼。

王六軍團在從蘭陵城東門外撤離後,並沒有直接向南撤離,而是向西門方向行進,因爲,王六得知王五軍團遭遇敵軍數萬援兵,在殷浩軍團主力撤離的情況下,擔心王五獨力難支,所以,決定率領麾下大軍增援王五軍團。

沒過多久,撤退中的王五軍團,便與增援而來的王六軍團匯合在一起,併合兵一處,繼續向正南方向撤離。

對於此次攻打蘭陵城的失敗,王五和王六皆是耿耿於懷,他們自然全都明白,這是由於殷浩的無能導致的,但殷浩畢竟是他們的上司,爲此,兩人也只能發發牢騷而已。

殷浩麾下的數萬大軍撤離了蘭陵城,蘭陵城的危急算是徹底的解除了,而讓殷浩主力大軍撤離的主要功勞,自然是及時增援的魏統、樂弘兵團,爲此,爲了表示感謝,李賁好酒好肉的犒勞了魏統、樂弘軍團的全體將士,並將自己從鄴城皇宮偷拿的幾件珍稀寶貝送給了魏統、樂弘,以示感謝。

蘭陵城之中,李賁與魏統、樂弘等人,正在把酒言歡,而在蘭陵城正南幾十裡的武原城,殷浩與麾下的將士卻是滿面愁容。

這一次,爲了攻破蘭陵城,他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結果卻功虧一簣,這讓所有將士的心情都非常的糟糕,其中,尤以主將殷浩的心情最差。

殷浩討伐叛逆是屢戰屢敗,可以說,他從來就沒有體驗過勝利的滋味,而且,桓溫步步緊逼的彈劾,讓整個大晉朝廷都剛到壓力巨大,爲了揚州不落入桓溫之手,朝廷給了殷浩最後一次機會,希望他能克敵制勝,從而擺脫屢敗之將的帽子,進而讓桓溫無話可說,但就是這最後一次機會,也被殷浩完全的葬送了。

在武原城之中,殷浩陷入了極度的懊悔,當初若是不將西門外的潰兵當成敵軍的援兵,也許第一次進攻的時候,就可以攻破蘭陵城了,而第二次進攻蘭陵城,若是自己多派一些兵馬防守攻城器械,也就可以憑藉重型攻城器械的威力,趕在敵軍援兵趕到之前攻下蘭陵城,畢竟,這些重型攻城器械是如此的重要,本就應該重點守衛。

但懊悔是毫無用處的,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是不可能改變的,殷浩沉浸在懊悔和假如之中,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
第一百七十五章 渡口殺敵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鄧羌中伏第三章 無良公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宋澄軍團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三十六章 拿下武都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俘虜作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北岸列陣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十九章 蒜兒姑娘第九百一十四章 姚襄逃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皇甫明的脫身之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墜崖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一百八十章 論功行賞第九百三十八章 全面進攻第五百六十六章 深入敵營第七百九十一章 攻入盛樂城第一百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面攻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燒衝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偷渡海峽第九百七十一章 認祖歸宗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征前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八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四百一十章 攻打綿竹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天伏兵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五章 謝安遊說桓溫第二百五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二十五章 罷兵言和第八百八十七章 姚襄撤離任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代國援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弩殺與火攻第九百一十三章 親自偵查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八百七十一章 招降周成第七百七十四章 全力北進第九百一十二章 備戰襄國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冉閔設伏第八十一章 追兵襲來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七百一十四章 可惡的士族官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二百四十章 慶功宴第七百零八章 司州刺史第三百二十章 三弓牀弩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三百七十章 霸王谷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六百零四章 姚襄的三條計策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誘敵出城第八章 韓潛將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雪地伏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全勝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憤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五十章 皇太后的眼淚第三百七十四章 扁頭離開第六百一十章 李農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五章 任城失守第十九章 韓潛入獄第四百三十八章 好多降書第九百五十九章 楚王玉佩第八百五十三章 迎接特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斬首五千第九百五十八章 逐步蠶食纔是王道第六百七十四章 鄴城不缺糧第五百零八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六十三章 霧霾的原理第五百一十二章 楊俊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搞定叛亂第四百五十五章 山谷被圍第三百五十四章 渡口血戰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九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五百四十五章 謝艾大破麻秋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四百四十二章 佯攻成都第八百零二章 燕軍敗走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羌投手第九百零七章 窮追不捨第七百三十五章 燕軍出動第二百二十章 中敵埋伏第六百二十二章 燕軍主力準備南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招降張平第六百九十二章 護送玉璽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戰象倒戈第六百四十七章 接收失地第三百零五章 紅河是紅色的第六百二十五章 燕軍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