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樣板

第1028章 樣板

針對劉路孤的追捕穩步進行着。

劉閏中、王豐二人爲主,並發動各個部落,總計五萬餘騎,對不足萬人的劉路孤圍追堵截,將其部一路壓到了陰山西北。

對劉虎的策反也在進行,無非是當初你遠遁高闕塞外時,劉路孤反倒領餘衆投降拓跋鬱律,反正就是揭他們之間的傷疤,翻舊賬。

大梁冊封的五原郡公拓跋翳槐也接到了命令,自東向西夾擊劉路孤、劉虎。

他們派了萬餘騎,行動遲緩,暫時還未與劉氏兄弟接戰。

平城那邊應該也動手了。

王氏吹過幾次枕頭風了,說劉路孤拉攏了一些人,團結在拓跋什翼犍身邊,想辦了他。

邵勳之前有所顧慮,沒答應。

平定涼州之後,自覺能夠承受負面影響了,恰好劉路孤給了他把柄,不辦他辦誰!

可憐劉某人草原孤忠,鐵血錚錚的好漢子,被一介婦人發了幾次騷就整垮了。

當然,邵賊也早想辦劉路孤,既能享受王夫人的盡心服侍,還能滅掉他早就想辦的劉路孤,一舉兩得了。

六月最後一天,邵勳已抵達了隴山之上。

秦州刺史溫嶠正組織丁壯於此修建關城。

關名由邵勳親賜,曰:“大震關”。

傳聞漢武帝巡視至附近時,雷震驚馬,故得名——漢時便有舊關,已廢。

此關地處隴山重崗之中當隴山東西交通之孔道,最寬廣處才二百餘步。

關城一設,生生截斷了自隴西入關中的主幹道。

如果定都長安的話,那麼此關地位當與潼關(通河南)、武關(通荊州)、散關(通漢中)地位相同,爲京師四面塞也。

邵勳立傘蓋於山上,伴駕臣子、后妃、軍士環列左右,靜靜看着山下的關城修建工地。

因爲驛道被遮了一半,行走起來非常麻煩。

一支自關中往西的商隊車馬甚至避讓到了旁邊的林谷之中,讓一羣衣衫襤褸的人率先通過。

“看了這麼久,數出來多少人頭了麼?”邵勳抓緊每一次機會培養兒子們,這會就在考較他們判別敵軍人數的本領。

“五千人。”樑奴想了想後,答道。

“得有六千了。”虎頭說道。

樑奴皺了皺眉,有點不自信了。

邵勳又看向老五春郎、老七鬥牛。

兄弟倆站在一起,這時候有些緊張,下意識齊聲道:“六千人。”

邵勳不置可否,再看向老八阿冠。

阿冠今年才十一歲,若非他母親羊獻容是隨駕嬪妃之一,他也不會過來。

這個時候,他平復心情,道:“阿爺,大約有五千五百人。”

邵勳有些驚訝,問道:“你數過?沒有金鼓旗號,怎麼判別人數?”

“兒仔細數過。”阿冠說道。

說完,低下了頭,似乎因爲父親不信他而有點難過。

邵勳起身摸了摸他的頭,道:“你娘也是的,山間清冷,也不多準備些衣物。”

羊獻容正在不遠處飲茶,聞言白了他一眼。

邵勳心虛地避開了羊獻容的眼神。

昨日遊覽山川,他和羊獻容聊起昔日之事,有些衝動,於是又自稱“臣”,將大晉皇后的股間弄得一塌糊塗。

事後很後悔,萬一……

他不敢想象,他還想羊獻容陪着他一直走下去呢。

邵勳將御袍脫了下來,披在兒子身上。

對這個孩子,他缺少關心,偏偏他孃親也不怎麼關心,於是就有點愧疚——有愧疚,但不多。

“黃正,你來告訴他們有多少人。”邵勳說道。

“陛下,此爲金城竇氏一部,計八千二百四十餘人,方纔已過五千七百。”黃正大聲道。

幾個兒子聽完,面色各異。

邵勳卻很開心,這一項基本都算合格了。

樑奴算是最差的,但也在合格線上。

“方纔考了軍事,今卻要考民事。”邵勳說道:“少府請置苑囿,朕準了。這些氐羌去了淮上,該如何使用?虎頭,這次你先來。”

“阿爺你這麼說,我就不客氣啦。”虎頭嘿嘿一笑,道:“先挑壽春左近的空地。沒空地就把人趕走,換地。置武庫、邸閣、軍營,精壯者編爲世兵。農忙時節不論,每月集中操練幾天,令精壯識旗號、知進退、明軍紀。如此,便可用來守城。”

“羸弱者編爲民戶,每戶年給糧一二斛,撥給世兵,讓其吃飽,或可多操練些時日。如此數年,則淮南兵逾廣、糧逾多,大事可成矣。”

“爲何挑壽春左近之地?”邵勳問道。

“不易受賊人滋擾。”虎頭答道。

邵勳微微有些失望,但不死心,追問道:“沒別的原因了?”

虎頭眨巴着眼睛,許久後才道:“沒了。”

“樑奴,你會怎麼做?”邵勳問道。

“阿爺,兒亦會挑壽春左近屯田。”樑奴說道:“原因有三。”

“其一便是四兄所言,不易受賊人滋擾。合肥、壽春幾近三百里,有大梁天兵在,晉人斷難襲至壽春城下。”

“其二,壽春東有淝水,南有芍陂,西有黎漿水,北有淮水,灌溉便利。昔年鄧艾屯田,畝收三倍於西邊,可獲大利。”

淮南的土地是十分肥沃的。

開發程度很低,千萬年積累下來的肥力全淤積在土壤中,有點處女地的意思。

灌溉十分便利,幾乎所有田地都可以成爲上田——一般而言,水澆地多爲上田,旱田多爲中田、下田。

如果搞稻麥輪作,那糧食收成會非常不錯。

“其三,壽春乃楚國舊都,名區奧壤。秦漢以來率爲重鎮。司馬晉滅吳之後,回遷淮南百姓,優先安置於壽春。按《風土病》一書來說,壽春疫病更少,園戶更容易活下來。”

邵勳聽完,敲了敲虎頭的大腦袋,道:“整天打打殺殺。《風土病·揚州篇》讀過沒?”

“沒有。”虎頭老老實實答道。

“好好讀書。”邵勳訓斥道:“打打殺殺得不了天下。”

“父親你不也打打殺殺麼?”虎頭說道。

邵勳一怔,又敲了兩下,怒道:“爲父的本事,你見得少了。”

“是。”虎頭低聲嘟囔道:“你還會刻磚。”

“你在說什麼?”邵勳疑惑道。

“我在說阿爺你還會做買賣,比別人做得都興旺發達。”虎頭說道。

邵勳狠狠瞪了他一眼,又看向六子,問道:“樑奴,可還有經營淮南之策?”

“虎頭方纔說了,做買賣。”樑奴說道:“淮南水路縱橫,四通八達,往來販貨可大得其利。”

“販哪些貨?”

“北貨南販,南貨北運。”樑奴說道:“淮南應還產茶。將來可由少府圈一些山嶺,專司種茶。”

邵勳唔了一聲。

六子軍事稍差,其他方面卻很細心。

四子軍事稍強,其他稍弱——其實未必弱,就這混小子不當回事,不好好說話。

到現在爲止,他沒有放棄一個兒子。

都在有針對性地要求他們補足各自弱點,強化優點,把整體能力提高一些。

如此,將來纔有能力出鎮一方。

山下的俘虜很快過完了。

秦州民壯剛剛甩開膀子,繼續修建關城,結果西邊又出現了一支隊伍。

那是禿髮氏的人丁,總共六千餘。

聽聞石虎在禿髮鮮卑某個部落,邵勳立刻遣人去查,最後發現人已在數月前跑了。

於是罰了禿髮推斤一千帳人丁。

禿髮推斤猶豫了大半個月,仔細權衡,最後認罰。

倒不是這點人的事,主要是威望受損。

但他能怎麼辦?

涼州張駿這麼大的勢力,剛剛覆滅。在這個節骨眼上,哪個部落首領會跟着他反?失心瘋了?說難聽點,就算要反,也得等邵勳回了洛陽再反啊。

這六千多人,一併交給少府。

這是歷朝歷代的故智了,抓了胡人奴隸,流放南方——依照南方開發程度不同,目的地也不一樣,早期是淮南,中期是吳越,後期則是嶺南,用他們的皚皚白骨開發處女地。

邵勳突然轉過身,看向羊獻容,臉上笑得像一朵花一樣。

“說吧,要多少人丁、錢糧?”羊獻容拿起一塊點心,放進秀氣、緊緻的小嘴中,輕輕嚼吃着。

“你去淮南建一個莊園,最好既種糧食,又養牲畜,還產茶、絲、果子、藥材、皮子,每年的賬列清楚。收多少,支多少,賺多少,一一列明。”邵勳說道:“朕要讓北地士人看看,南方莊園到底是什麼樣子。”

羊獻容慢條斯理地吃完,方纔說道:“那就從廣成澤調人了他們會種稻子,會養牲畜,會侍弄菜地、果園、竹林,你再予我一些奴婢。”

“好。”邵勳一口答應了。

如果把南方土地看做待售商品房的話,羊獻容的淮南莊園就是樣板房,走上正軌之後,可以組織一波波的“買房客”(北地士人、將官)去看房。

下定決心後,邵勳立刻讓人擬旨,發往淮南,然後便帶着大軍,返回關中。

七月初十,張碩在施水北岸收到了詔書。

這個時候,他剛剛下達撤兵的命令。

只能打到這裡了甚至於,他撤走之後,施水北岸、西岸、東岸很多土地還會回到晉人手中。

但這不是沒效果的。

通過這一仗,樑晉雙方自然會產生一個有些模糊的停止線,各自默認哪邊歸誰,直到下一次交戰。

施水河道上,晉軍水師雲集。

南邊不遠處,合肥巋然屹立。

很顯然,到了這裡,他們不會退了,除非你將其大敗,徹底趕走。

山遐在城頭走來走去,良久之後,吩咐道:“給建鄴報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992 居喪之人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282章 塵埃落定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章 正月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十四章 成長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95章 動員(上)第六章 巡河(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802章 送行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章 程府宴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1364章 船海(下)第845章 制度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873章 諸路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七十六章 歸去第845章 制度第1432章 沙漠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1121章 西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四十六章 奔忙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124章 小透明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934章 入城(上)第1376章 江南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376章 江南事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839章 新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十三章 無題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1107章 登高第二百章 蛻變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十四章 成長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1118章 溫與趙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1104章 閒篇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93章 財政(下)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056章 西中東第1091章 見面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
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992 居喪之人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282章 塵埃落定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十章 正月第1191章 補不足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十四章 成長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003章 來都來了,就別走了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95章 動員(上)第六章 巡河(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802章 送行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四十一章 怨言與崩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422章 感悟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五章 程府宴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1364章 船海(下)第845章 制度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873章 諸路第1065章 習家池第七十六章 歸去第845章 制度第1432章 沙漠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1121章 西堂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四十六章 奔忙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124章 小透明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934章 入城(上)第1376章 江南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六十二章 餘韻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1376章 江南事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839章 新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十三章 無題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1107章 登高第二百章 蛻變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十四章 成長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1118章 溫與趙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1104章 閒篇第1206章 縱橫江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893章 財政(下)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056章 西中東第1091章 見面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