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成長

時近六月,荒廢已久農田之內,蒿草遍地。

河岸邊密密麻麻的蘆葦叢中,野鴨沖天而起。

土塬上滿是墳包,清明已過,新墳舊墳卻無人祭掃。

這裡彷彿是一片被人遺忘的土地。

驀地,馬蹄聲由遠及近,間或夾雜着兵刃交擊聲。

衝在最前面的是百餘騎,人人奮馬疾馳,彷彿在奪路而逃一樣。

跑在前面的人還好,落在最後面的十餘騎身上或多或少插了幾枚箭矢。

而在他們身後數十步,人數幾乎是他們三倍的騎軍大聲呼喝,怒吼連連。

有人持槊,有人拿戟,還有部分人拿着角弓,偷冷子上去一箭。

雙方一追一逃,轉眼已奔出去數裡地。

這個時候,逃跑一方的東南側,又衝來兩百餘騎,看其裝束,不似中原之民,更像烏桓、匈奴之流。但他們的目標恰恰就是在前面奔逃的雜胡騎兵,動作快捷迅猛,毫不留情,看樣子已在此地埋伏許久。

是哩,他們出發的地方是一片樹林。

出樹林後,沒入幾乎一人高的蒿草之中,緩緩加速,待聽到連綿的馬蹄聲後,驟然殺出,從側翼切入敵軍叢中,刀槍齊下,角弓連連,瞬間將敵軍殺了個人仰馬翻。

追兵一衝而至,從後方將敵人切割圍攏,肆意屠戮着。

一次成功的伏擊!

毫無疑問,這是兩部分人馬互相配合,有意識將敵人驅趕到預設戰場之中,再聚攏圍殲。

執行過程中出了稍許差錯,讓匈奴人躲過了第一個伏擊區,好在計劃本身有冗餘,調動的兵力也多,一個不中,還有第二個。

這會戰鬥進入了收尾階段。

匈奴騎兵知道逃不掉了,有人絕望地拼死一搏,有人用生疏的官話乞求投降,還有人心一橫,迎着對方的騎兵,不管不顧直衝,試圖衝出一個缺口,逃出生天。

但一切都是徒勞的。

乞活軍的烏桓輕騎在外圍遊弋。

義從軍的衝擊騎兵長槊大戟,近身之後猛衝猛打,很快將最後一股敢於抵抗的敵騎挑落馬下。

偶有匈奴人衝破阻截,試圖逃走時,乞活軍遊騎立刻圍攏上去,將賊騎連人帶馬射成刺蝟。

戰鬥很快就結束了。

義從軍騎兵下了馬,先救助己方傷兵,再給匈奴人補刀,打掃戰場。

乞活軍也能撿點好處,傷馬、死馬的肉可以拿走,皮革上交,尤其是最優質的馬胯革。

敵人破損的軍械允許其帶走,回去修修補補還能用。

這些東西,義從軍的兒郎們還看不上。

這些匈奴輕騎,滑不溜手,速度賊快,大部分人身穿皮裘,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皮甲護身。

近戰武器不是沒有,但技藝荒疏,不是很擅長。

他們最大的特點還是機動靈活,速度飛快,騎射精準,騷擾起來讓人頭疼不已。

對付他們,只能儘可能調集幾倍的兵力,利用埋伏、誘敵等手段,以優勢兵力圍殲其一部,讓他們心中恐懼,增大他們的成本,遏制下敵人猖獗的氣焰。

“揪住這麼一股賊人,還真是不容易。”義從督滿昱登上一處小土坡,看着散落一地的人馬屍體,感慨道。

他身後跟着三員騎將,副督喬洪、散將段雄、部曲將陰奇。

喬洪是匈奴人,降將出身,義從軍早期的三百多騎兵大部分是他帶來的。

段雄是禁軍出身,曾經在七裡隘伏擊過匈奴,當時他帶的還是具裝甲騎,被司馬越抽調出鎮後去了兗州,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陳公帳下。

陰奇是新來的,涼州人。新招募了一千涼州騎兵後,他們這個派系在義從軍中佔據了極大的份額。

老實說,滿昱的壓力非常巨大。

作爲義從軍肇建時的主官,陳公一直沒有動他的位置,或許是出於情分,或許是其他原因。但不管怎樣,在部隊規模日益擴大,派系越來越複雜的時候,非常考驗他的能力。

他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這支部隊上。

時常感覺力不從心,能力不足,然後逼着自己展開痛苦的學習,剛剛有所提升,發現又來了能力更強的人,於是又想方設法學習、請教——不能被人瞧不起啊,否則有何面目統御全軍?

此番伏擊匈奴,是他力排衆議之後做出的決定,前後調用了近千騎兵,只爲了圍殲兩三百敵騎,結果一開始打草驚蛇,還讓人跑掉了百餘騎。

好在最後結果不差,俘斬敵軍一百七十餘騎,極大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督軍,這樣打還是免不了遭人襲擾。”陰奇不客氣地說道:“調集千騎,只圍殺了不到兩百騎。而在陳留、濮陽、東平、濟北等地,匈奴人還在不斷劫掠,毀壞莊稼、屋舍,百姓流離失所,僵臥於野。再這麼下去,對陳公名望損害太大。”

“你有何良策?”滿昱問道。

“沒有。”陰奇說道:“我只是告訴督軍,這樣不是辦法。”

艹!滿昱心中怨憤,啥招沒有,就知道提出問題是吧?

“君是督軍,我不是。”陰奇笑了笑,去收攏部隊了。

喬洪訕笑一聲,道:“督軍,這廝終日繃着一張臭臉,看誰都不順眼,下次派他過河襲擾石勒去。”

段雄聞言,詫異地看了眼喬洪。

同袍之間,何至於此?陰奇能帶幾個人去河北?縱然把一千涼州騎兵都帶過去,若被人圍住,找一處曠野四面圍射,讓你發揮不出近戰的優勢,豈不是要全軍覆沒?

更何況,他不信匈奴人一點衝鋒肉搏的騎兵都沒有。鮮卑就有很多擅長衝鋒的重騎兵,劉漢有禁軍,重甲步卒、重騎兵應該都有,這是要害人啊。

媽的,匈奴人不可靠!

“少在背後說人小話。”滿昱瞪了喬洪一眼,然後指了指遠處,道:“你代我送一送乞活軍的人。”

“督軍,那般乞兒,喊來打仗是看得起他們,何必呢?”喬洪不以爲然道。

滿昱左右看了看,道:“乞活軍是奉東海太妃之命前來助戰的。”

“奉太妃之命?”喬洪有些不解:“嗣王呢?”

“嗣王在閉門讀書,王府一應事務,都由太妃做主。我估摸着,得等嗣王成婚之後,太妃纔會卸下這副擔子。速去,勿要問東問西。”

喬洪滿臉問號地離開了。

滿昱翻身上馬,下了高坡。

騎兵漸漸匯攏而來,走在漕渠岸邊。

前方是圃田澤,乃上古名澤之一,在管城東三裡。

西限長城(鄭韓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最長處約五十里,南北二十六裡,水域面積非常遼闊。

圃田澤北通黃河,東連濟水、蒗蕩渠,溝通汴渠、鴻溝水系。

它還有調節洪峰、水量的作用,“水盛則北注(黃河),渠溢則南播(汴渠)”。

這個年代的圃田澤中只有少數沙岡。許是因爲連通黃河,又戰亂多年,無力維護水利設施的緣故,到北魏年間,圃田澤漸漸淤積,沙洲增多,整個大澤被分割爲二十四個湖泊,通過水道連通。

到了唐代,圃田澤周圍被開發出了不少地域,於是鄭州治所遷了過來。

清代的時候,因爲圍湖造田的關係,圃田澤漸漸消失。

這會的圃田澤內,停泊了數量衆多的船隻。

澤中幾個沙岡被改造爲了碼頭,人頭攢動,吵吵嚷嚷。

滿昱帶人在圃田澤西南的臨時駐地停下。

水澤溼地之處,水草極其豐美。

尤其是洪水退去之後的泥地上,長滿了茂盛的牧草。

馬兒徜徉其間,歡快地嚼吃着。

塢堡帥李矩被任命爲滎陽令,他帶了一批自家塢堡的百姓,一邊在圃田澤外放牧牛羊馬匹,一邊割草晾乾、鍘碎,作爲儲備草料。

這也是內線作戰的一種優勢。

塢堡、軍城遍地,可隨時補給。將來如果馬匹數量增多,甚至可以換馬,這樣一來,戰鬥效率將大大增加。

匈奴人南來,就會面臨這樣的劣勢。

晉人北上,同樣會遇到補給不足的難題。

深入敵境進攻,總是比防守困難。

“噹噹……”澤中某個沙岡上響起清脆的鐘聲。

不一會兒,一艘船隻離開了碼頭,緩緩向北。

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這是度支校尉楊寶的船隊,滿載廣陵送來的糧帛,輸往京中。

運兵們緊張兮兮地坐在前後甲板上,手裡還帶着弓梢、箭壺、弩機。

船隊是有可能遇到敵人突襲的,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聽聞銀槍軍副督金正帶了車馬及戰輔兵八千餘人前往敖倉,應該是護送這批漕船前往洛陽的。

從敖倉前往洛陽,沿途是需要縴夫拉縴的。匈奴人或許奈何不了河面上的船隻,但攻擊縴夫還是做得到的,這就必須要派軍隊護送了。

“金正……”滿昱默默唸着。

看樣子,陳公要着意培養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了。

金正、王雀兒、侯飛虎等人,在銀槍軍中威望不小,人頭很熟,指揮起來得心應手,他們應該是第一批擔綱重任的人。

滿昱起了點危機感。

人這一生,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想到義從軍內不服他的人一大堆,滿昱就很頭痛。沒辦法,只能提高自己了。

武藝、軍略,一樣都不能落下。

他還年輕——或者說過於年輕了——有的是機會。

第十二章 無題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1105章 臘月(上)第1109章 山城(下)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1079章 丟下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246章 觀風第1119章 晉祠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833章 前進!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398章 清明(上)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1412章 三分第1034章 賭神(上)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234章 心氣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1225章 宣城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1428章 馬與人第1174章 敲定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878章 私聊第1257章 行田(下)第1239章 進駐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119章 晉祠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1251章 海路第1029章 補救(上)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1332章 邀擊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925章 歸正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1006章 居延第1052章 期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288章 新人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797章 耕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244章 精舍(上)第1367章 海天盛筵
第十二章 無題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1105章 臘月(上)第1109章 山城(下)第三十九章 言和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1079章 丟下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246章 觀風第1119章 晉祠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833章 前進!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398章 清明(上)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七十二章 永無寧日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1412章 三分第1034章 賭神(上)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234章 心氣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1225章 宣城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1428章 馬與人第1174章 敲定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878章 私聊第1257章 行田(下)第1239章 進駐第122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119章 晉祠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1251章 海路第1029章 補救(上)第837章 代公但內裡坐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1332章 邀擊第1318章 慕容兄弟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995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925章 歸正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1006章 居延第1052章 期望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288章 新人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章 官身第五十六章 諸般手段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一百六十章 出發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陽王(下)第797章 耕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1244章 精舍(上)第1367章 海天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