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歸去

盧詵帶回的消息既讓人震驚,同時又在情理之中。

拓跋代國還帶有濃重的草原殘留,發生這樣的事並不奇怪。

就談一點,他們部落的人以父親名字爲姓,而不是母親氏族爲姓,不過大幾十年罷了。

到了這會,高層以父親的氏族爲姓,中層則各自參半,一部分人以父親氏族爲姓,一部分人以父親名字爲姓。到了底層,以母親氏族爲姓的大把,十分常見。

這就是母系社會殘留。

其婚姻方式有兩種。

正常的是男女兩人繞過父母“談戀愛”,晉人對此不屑,稱之爲“私通”。如此相處半年或百日,覺得滿意了,再遣媒人送馬牛羊以爲聘禮——不滿意的話就算了,分手。

結婚後,丈夫住到妻子家裡,見到妻子家人,不論尊卑,早上起來皆拜。

在妻家當僕役兩年,期滿之後,妻家準備一筆嫁妝,“厚遣其女”。但除了這筆嫁妝外,兩年中攢下的其他財物不許帶走,夫妻二人淨身出戶。

到自己家後,一切聽妻子的,除了戰鬥之外——“從婦人計,至戰鬥時,乃自決之。”

女人甚至經常參與事前的戰前謀劃,處理內政事務等等。

這也是母系社會殘留。

另外一種非正常的婚姻方式就是半途搶走別人的新娘,懂的都懂。

最近十來年,大量晉人投靠拓跋鮮卑,爲其梳理內政,改革制度乃至移風易俗,但時日尚短,社會風氣也不是短短十幾年、幾十年就能全方位改變的,故拓跋代國其實是一個以傳統風氣爲主、華夏風氣爲輔,鮮卑、烏桓、匈奴、羯、漢等各民族混合的國家。

如果遇到一個思想開明的雄主,銳意改革,國勢則會蒸蒸日上。

拓跋猗盧不算差,中上水平,在他的帶領下,拓跋代國國力每一年都在增強。但在步入人生暮年的時候,他昏庸了,於是出了這個亂子。

亂子主要侷限在盛樂和新平,其他地區大體穩定,部落貴人、郡縣官員們在等待着決出一個新主,如此而已,除非你和新主有仇,被迫跑路。

所以,邵勳先讓盧詵平復了下心情,然後問道:“代郡可有異動?”

盧詵想了想,道:“一應如常。”

“這就對了。”邵勳點了點頭,道:“不過一次中樞政變,搶班奪權罷了。普根成了最後的勝利者,暫時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動了。”

盧詵有些遺憾。

“不過,劉琨得罪了拓跋氏,後面的日子難過了。”邵勳又道。

劉琨之子劉遵明面上當質子,其實人家對他很不錯,管理非常寬鬆。劉遵在盛樂隨意遊玩,馳馬打獵,結交朋友,沒人阻止他。

但關鍵時刻,他親自下場串聯,然後帶着三萬家胡漢軍民南下幷州,這不是背刺朋友麼?即便人家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不追究,但人已經得罪了,以後指望拓跋鮮卑南下救援卻是千難萬難——即便人家肯來,代價也不是以往的“友情價”了。

“不過,試一試也沒壞處。”邵勳說道:“子立可爲廣寧太守,招撫代人。”

“遵命。”盧詵應道。

廣寧郡很窮,人也不多,且絕大部分百姓是胡人,到那裡去當太守肯定不太舒服。但容易出成績啊,這纔是最重要的。

處理完這件事後,邵勳又讓人帶着一批禮物東行,前往遼西,面見慕容翰。

主要目的是表達一同出兵的謝意,同時告訴他段部已經解決了,不勞相攻。

你佔據的遼西郡我認了,從今往後,雙方各守疆界,相安無事即可。

慕容翰在開戰這件事上是做不了主的,畢竟事情太大,肯定得慕容廆拿主意。

慕容廆相對清醒理智一些,希望他不要輕舉妄動,邵勳實在不想再在幽州浪費時間了。

******

盧詵離開之時,看到一婦人被前呼後擁着,所過之處,高鼻深目的羯人盡皆拜伏,頭都低到了泥土裡。

這幫羯胡!他暗笑一聲。

中原世家的奴僕都不會這麼卑微,真是個野蠻的奴隸部落。

“你兩族互相爭鬥,已死一人。若鬥不解,則損傷益多。今予死家馬牛四十九頭及送葬器物,可能平?”婦人拿着馬鞭,神情嚴肅地問道。

“願平。”兩個氏族的首領拜伏於地,大聲道。

劉野那揮了揮手,又讓另一人上前,道:“盜取軍中同袍財物,可知罪?”

“知罪。”

“盜官物一,備五,私則備十。你盜人兩塊肉脯,當償二十塊,可有異議?”

“沒有。”

盧詵看了一會,憂慮頓生。

這個劉野那,聽聞在陳公面前十分乖順,小意服侍,沒想到背地裡是這樣的人。

牝雞司晨,讓盧詵很看不慣,甚至有點噁心,胡人怎麼這樣?

正思慮間,不遠處傳來一陣慘叫。

他轉過頭去,卻見一名羯人被綁縛丟棄於地,幾名騎士輪番上前,用馬蹄踩踏他的腳踝。方纔那些慘叫,應該是腳踝被踩斷乃至踩爛發出的。

這又是犯了什麼罪?

他聽說過這種部落刑罰,曰“軋刑”。匈奴時就有了,“輾轉轢其骨節”,是對犯了罪或軍法,但又罪不至死的人施展的刑罰。

由軋吏監刑,有時候不用馬,而是用車輪。

軋吏自行決定碾軋的肢體部位、碾軋次數、車載重量等等,十分殘酷。

這個女人!

部落首領一般兼任軍事統帥、評事裁判官,按照他們的法律宣判。按理來說沒什麼,法就是法,你要是覺得殘酷,廢除這些肉刑即可,但人家做出的裁斷都是有法可依的,或許也司空見慣了,不以爲意。

但一個女人親口對男人宣判軋刑,盧詵還是有些不舒服。

盧詵走的時候,段涉復辰正好奉命進帳。

看到有人施展軋刑,他停留了一會。

不過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羯人騎兵身上。

去年有河北士人前往遼西投靠慕容廆,路過時交談了一番。那人輕蔑地說邵賊靠女人成事,他本還不信,今日看到,卻信了幾分。

那位是石勒的劉夫人吧?果是大美人一個,可惜了。

心中不屑的同時,又有點羨慕邵賊,他怎麼那麼能哄女人?一個就騙來了幾千兵,如果同時哄十個女人,豈不是幾萬兵?

段涉復辰暗道回去就把女兒嫁人,免得被邵賊惦記,把家產掏空。

絕不能讓邵賊靠近自家女眷!

悻悻離開之後,段涉復辰很快進了大帳,恭敬行禮。

“涉復辰,去年南下章武時,你沒怎麼賣力,何也?”邵勳正與張賓談事,見到段涉復辰進來,問道。

“明公乃天下雄主,不敢造次。”段涉復辰答道。

邵勳點了點頭,問道:“前幾日爲何不來啊?”

提起此事,涉復辰就非常惱火,咬牙切齒道:“歹侄疾陸眷私心作祟,忘恩負義,哄騙我在牧地整兵,自己卻帶着四兄弟親來謁見明公。我也是過了好幾天才知道,故匆匆前來。”

邵勳大笑。

張賓在一旁說道:“涉復辰,遼西公欲爲三弟段叔軍求得玉田鎮將之職。然陳公知你恭順,未曾應允。此乃再造之恩,可不要忘記了。”

段涉復辰再拜,哽咽道:“大恩大德,不敢或忘。”

邵勳讓他起來,又問道:“段末波呢?你沒知會他一聲?”

“段末波已在路上。”涉復辰答道。

知會當然知會了,但卻是自己出發後再知會的,總之讓他慢一拍。

如今得知事實真相後,似乎多此一舉。但這個世道,不謹慎一點行嗎?

段末波慘了,他沒有名分,沒有官職,只能當個地方土豪,甚至將來可能會被幽州將官驅逐。當然,在那之前,段末波的部衆很可能已經被他、段疾陸眷諸兄弟給瓜分了。

“我不會在幽州久留。離去之後,若有人攻打北平、幽州,爾等須尊奉都督遊統之軍令,出兵力戰。平日裡,可自種自收,沒人會管伱們。年底之前,我會設都督、校尉管制諸軍鎮,屆時自會有人前來與爾等商談。”邵勳說道:“勿要生事。只有背靠我,你們才能活下去。慕容翰就在遼西,他恨不得現在就吞併你們的部衆。好好想想,敗於慕容之手後,你們可能活?”

“遵命。”段涉復辰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應下了。

或許有些人存着邵勳一走,他們就可繼續稱王稱霸的心思,但段涉復辰沒那麼傻。

只要慕容氏、宇文氏還在,他們就真的離不開大晉朝的庇護。

況且,部落仇殺那麼劇烈,貴人們年老之時,父子兄弟相殘的事情多不勝數。

陳公許他們世襲鎮將,難道不是天大的富貴?

段涉復辰都不敢保證他死後,兒子一定能夠接掌部衆。

現在朝廷幫他和他的子孫們穩固地位,大家的利益其實是高度一致的,他沒有理由造反。除非哪天陳公不再允許他們家世襲玉田鎮將之職了,那時候纔有必要奮起一搏。

“徵發你的兵衆,去打蘇恕延吧。快一點,我不會等太久。”邵勳揮了揮手,說道。

段涉復辰行禮告退。

邵勳靜靜思考了會,又喚來新近出任龍驤將軍幕府戶曹掾的劉郢,道:“你去見一下段末波,直言相告,可率部衆隨我南下,其弟段牙可任北平郡都尉。若不願,我就把他的人丁牛羊分給疾陸眷兄弟。”

“遵命。”劉郢立刻離帳而去。

“終於料理得差不多了。”邵勳喟嘆道。

“明公該回洛陽了,儘快完成儀典。”張賓勸道:“此乃大事,天下所望。”

“嗯。”邵勳站起身,走出了帳篷,看着外面的藍天白雲,伸出手。

一隻金雕從天而降,落於皮套之上。

外間諸胡見了,拜伏於地。

劉野那已經裁決完了部落的鬥訟,臉上猶帶着威嚴的表情,見到邵勳之後,神情一變,立刻走了過來,挽住他的臂膀,道:“你現在越來越像個大單于了。”

邵勳笑了笑,已經不是匈奴用骨箭的時代了,後漢以來的胡人大雷,已經到了無法用武力解決的地步。

有時候挺討厭騎兵技術、戰術發展的。

秦漢時期,沒有實戰用的馬鐙和高身馬鞍,大多數匈奴人直接騎在馬背上,或者在馬背上覆蓋一條氈毯。

上山下坡時需要不斷變換前傾後仰姿勢,保持平衡,行進時靠雙腿夾緊馬腹,其實做不了太複雜的動作。

西漢騎兵甚至經常下馬地鬥,因爲他們騎術遠遠不如孩童時期就練習騎羊的匈奴人,乾脆下馬結陣。

西漢時期的騎兵,戰鬥力其實很差。

但到了西漢末、東漢初,原始的鞍墊變成了高橋馬鞍,騎兵可以有效借用部分腰腹力量了,戰鬥力有所增加,吳漢的突騎夾槍衝鋒,可謂一次戰術革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到了這會,雙馬鐙以及前高後低的馬鞍慢慢普及開來,騎兵已經可以完全借用腰腹、雙腿的力量,戰鬥力又一次突飛猛進。

再加上胡人冶鐵技術的進步以及中原大亂所造成的技術外溢,人家拿具裝甲騎直衝你,和西漢時胡人那副窮酸樣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靠裝備欺負胡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北朝以及唐代的做法,也是無奈中的無奈:外交與軍事並存,直接干涉草原政治,讓其內部無法統一,又打又拉,分化瓦解,化胡爲己用,慢慢同化。

但這種方法非常吃操作,也無法長久。不過世事便是如此,沒有長治久安之法,能考慮接下來二三十年的政治家都非常出色了,況百年乎?

“隨我回洛陽吧。”邵勳拉着劉野那的手,輕聲說道。

劉野那其實不是太情願。

在幽州,她可以獨霸邵勳,每晚都可以依偎在他懷裡。

回了洛陽,卻不知多久才能聞到他身上的味道。而且中原規矩重,她怕自己適應不了。

“走吧。”邵勳輕拍了拍她的手,說道:“那纔是我的根本。沒有河南,我拿不了河北,更無法令鮮卑等部拜服。”

“好。”劉野那怏怏不樂道。

說完,又仰起頭看着邵勳,道:“郎君,我……我可能懷孕了。”

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1277章 辯論第1354章 渡河!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89章 收官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1309章 回家(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379章 回汴第900章 遇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西晉爵位制度第942章 談心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1288章 新人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1193章 能力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932章 復仇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217章 變天第七章 表態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二章 朝議第1314章 調動(上)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301章 控制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866章 館驛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1100章 取捨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893章 財政(下)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75章 暢談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63章 收尾第1240章 命運第1028章 樣板第1285章 團聚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425章 河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894章 探望第十五章 幕府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057章 襄樊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
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1277章 辯論第1354章 渡河!第1044章 應對之策(下)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89章 收官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原佈置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1309章 回家(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375章 徐州地方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379章 回汴第900章 遇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西晉爵位制度第942章 談心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1288章 新人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1193章 能力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932章 復仇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1144章 “雙向奔赴”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1217章 變天第七章 表態第975章 暢談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1211章 還有高手第二章 朝議第1314章 調動(上)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301章 控制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866章 館驛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75章 行萬里路(上)第1100章 取捨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893章 財政(下)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975章 暢談第十章 忠於什麼第1163章 收尾第1240章 命運第1028章 樣板第1285章 團聚第九十三章 貢品與來使第1425章 河東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894章 探望第十五章 幕府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057章 襄樊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