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西中東

第1056章 西中東

最先展開戰鬥的其實不是荊州,不是徐州,而是揚州的淮南。

九月十一日,晉都督山遐部將、尋陽周光率自家部曲千餘人乘船進入芍陂,至北岸登陸,突襲正在秋播的少府園戶,俘殺百餘人。

園戶四散奔逃,至營壘方止。

張碩聽聞,令剛剛完成秋播的祖約部自下蔡濟河,增援屯田區。

祖部先鋒三千餘人由許柳統率,其中步兵接近三千,另有約三百騎兵。

祖部本來幾乎沒什麼騎兵的,但很多家人失陷在徐州的將士成婚後,一夜之間多了不少便宜好大兒。

這支騎兵部隊便是由一幫十幾歲的匈奴少年組成的。

說實話,天氣不是很好。

有句話叫“秋雨連綿”,真正適合進攻的季節還沒到,所以張碩一直沒動靜,他也沒接到南陽發過來的總攻擊令。

但你不打,別人卻打過來了。沒辦法,只能先反擊一下了。

九月十二日,張碩於壽春城內的太守府召開軍事會議。

參會之人有黑矟右營督軍趙瑋、副督董樂、廣威將軍祖約、平阿屯軍首領樑功、西曲陽屯軍首領楊韜、少府丞周謨(兼淮南苑令)、羊氏莊園部曲督軍孫鬆、監軍兼壽春令庾捃。

從人員構成一眼就能看出,除黑矟右營、少府園戶及祖部軍士外,其餘基本都是豪族武裝,屬於雜得不能再雜的雜兵。

張碩一看就很不喜,因爲他帶禁軍的經驗比較多,習慣了禁軍較高的素質及令行禁止的風格,對連營地衛生都搞不好的雜兵非常頭痛。

但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再不樂意也得帶着他們打仗。

“事已至此,我便不多話了。”張碩讓人在桌上攤開一張地圖,道:“都過來,一起參詳。”

樑功、楊韜等人腿上像裝了彈簧一樣,瞬間立起,湊了過去。

黑矟右營的兩位主官就矜持多了,站得不遠不近,能聽見、能看到,但又不顯得過於熱情。

周謨是士人,自有一番矜持。

孫鬆、庾捃、祖約各有背景,也不是張碩可以輕易拿捏的。

所以說,李重的含金量還在上升,這廝習慣了統率各種雜牌部隊打仗。

不過大梁開國不久,風氣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軍中號令嚴明,一羣人終究還是靠在張碩身邊,仔細聽他講。

“二硤石山自有水師守禦,暫且不論。”張碩的手指在圖上一劃道:“渦口大營,不容有失。樑將軍,我不抽調你的兵南下,你把所有精壯都徵集起來,嚴密佈防。秋播也不要落下,交給老弱婦孺。”

“遵命。”樑功立刻應下了,態度非常好。

“西曲陽、淮南苑,以屯種爲主。今雖已收一遍糧,然收支不能相抵,秋播尤爲緊要。”張碩說道:“我料賊人定然還是沿着老路北上,攻成德,汝等勿憂。”

楊韜、周謨有些遲疑,不過還是應下了。

“祖將軍。”張碩又看向祖約,道:“貴部已完成秋播,可全軍南下,屯於芍陂以北、黎漿水以西,防備賊人突襲,掩護屯民完成秋播。”

“遵命。”祖約拱了拱手,旋又問道:“而今處處皆備,卻無南攻之舉,如何牽制賊兵?”

“陛下尚未發令,完成秋播要緊。”張碩擺了擺手,道:“除黑矟右營外,各部亦農亦兵,不秋播,明年怎麼辦?入冬之後,還有一批河北鎮兵南下,屆時便可大展拳腳了。”

祖約這才放下心來,暗道張碩“屯田將軍”的外號真的沒錯,腦子裡就只有“屯田”、“秋播”。

不過這種人釘在壽春,卻也非常能堅持。山彥林若無奇計,真的很難將其趕走。

******

九月十五日,淮水北岸,一場大雨不期而至,將幾朵新菊打得稀里嘩啦。

李重登上了下邳城頭,與太守繆愷遙望南方。

“這兩年,吳人似是心氣走低,連下邳都不來取了。”李重看着環繞下邳的渾濁河水,笑道:“遙想庾元規未走時,下邳可是狠狠爭奪過幾回的,死傷了不少將士。”

“都督,庾元規可還在艱?”繆愷問道。

他和李重很熟了。

出身蘭陵繆氏,家族世爲文學知名,本人亦滿腹經綸,但比較接地氣,也不歧視出身較低之人,與李重很合得來,被他舉薦爲下邳太守。

如今守下邳的三千兵,約有一半是其繆氏自家部曲,凝聚力較強。

“我遠離中樞甚久,許多事不甚清楚。”李重說道:“算算已滿二十七月,而今卻不知有無任官。”

說到這裡,有些嘆氣。

家慈去世,卻不能回家守孝。雖說天子給他升官了,但終究有些惆悵。

而且,這種事總是要被人指責的。從長遠來說,對前途不利,特別是他這種根基淺薄的新貴。

不過他也滿足了。鎮東將軍可不是誰都能當的,作爲家族第一代奠基人,如果能以此職謝幕,可謂完美,剩下的就要靠子孫打拼了。

“秋雨連綿,河水暴漲,都督欲南征乎?”繆愷擦了一把撲面而來的雨水,問道。

“南征不南征,君不知?”李重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繆愷大笑,道:“順泗水而下,越往南越是爛泥地。漢末陳登據廣陵,便壓得孫氏難以進取。”

“北凌城頭打出‘陳’字將旗,可是陳登族裔?”李重問道。

“正是。”繆愷說道:“其土族耳,不復爲郡望。族人多居於淮浦。”

“臨淮的陳家軍呢?”李重又問道。

“那是東陽陳氏之人,乃大司馬陳騫之後。”繆愷說道:“永嘉亂起,陳氏族人自洛陽、高平兩地逃回鄉里,司馬睿素來倚重。”

“可能招撫?”李重嘆了口氣,道:“鎮徐州這些年,我算是明白了。自下邳往南,至臨淮、淮陵、廣陵三地,誰進攻誰吃虧。便是有水師之利,也得上岸,固守比進攻容易多了。”

繆愷又笑,道:“明公此言至矣。三國時,大半個廣陵在曹魏手中,孫吳只得江北數十里之地,然終魏晉兩朝,皆未從此南下。這地方確實誰進攻誰吃虧。至於招撫——”

說到這裡繆愷眼珠一轉,道:“吾聞建鄴司馬睿病臥多時,其若病歿,或有招撫良機。”

“嗯?”李重看向他,頗感興趣。

“吳人在淮北尚有城邑七八座,以北凌、淮浦二城爲重。”繆愷說道:“這些淮北城塞,拉鋸多年,苦不堪言。若吳人勢強,屢次北上,其或還能堅持。而今吳人在徐州轉攻爲守,淮北守禦愈發艱難,若司馬睿一死,必然人心動盪,或有可乘之機。”

“言之有理。”李重點頭道。

“明公若舉大兵南下,圍困住一兩座城池,再加以勸降,興許就能拿下了。”繆愷道:“如此,不但有所斬獲,也牽制了吳兵,對天子有所交待,可謂善矣。”

說罷,又補充了一句:“徐州地方,萬不能心急,一點點削弱吳人便是。只要不越淮水南下,諸葛道明未必願意和明公死拼。”

“這場大戰,終究還是看荊州了。”李重笑道:“我與張處厚,都是與吳人虛與委蛇罷了。”

“明公,卻不知徵荊州主帥何人?”

李重凝視遠方,道:“左驍騎衛將軍、鉅鹿郡王慎。”

******

九月二十,南陽終於放晴了。

樂凱騎着一匹白馬,出了宛城南門。

“參見都督。”自南門向外,上百名大大小小的官吏、將校齊聲唱道。

不知道爲何樂凱突然打了一個寒顫。

坐鎮宛城多年,統領荊北五郡與晉人反覆鏖兵,威勢固然重矣,但難免引起他人的攻訐。

好在今上非雄猜之主,一直對樂氏信任有加,多番撫慰,樂凱終於安心。

這人啊,一旦安逸久了,就容易看不清自己。

曾經並駕齊驅的葉、宗、劉、範、庾等家族而今皆順服樂氏;

曾經桀驁不馴的關西塢堡主們而今皆以樂氏馬首是瞻;

天子不再兼任沔北都督後,凡事由樂氏一言而決,大小官吏皆由樂氏所出;

多年戰爭之下,諸多將校由樂氏提拔;

樂氏的田宅、莊客與日俱增,永饒冶爐火徹夜不熄,打製各色精良器械,爲樂氏所用;

樂凱府中姬妾上百,官威深不可測。

但突然之間,天子要南巡了,樂凱竟然有了些許惶恐。

“唉!”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嘆什麼氣,只是下意識翻身下馬,把繮繩往親兵手裡一丟,道:“白馬太扎眼了,換一匹。”

親兵先是愕然,繼而唯唯諾諾。

樂凱舉步上前,看着在遠處紮營的各路胡兵,猛然間想起了一句古話:滿招損,謙受益。

人果然還是要謙虛一點。

天子能一口氣招來數萬胡兵,這份威望何人能及?

想到此處,又喚來一人,道:“去,把淯陽老宅全部清出來,樂氏族人暫先遷往其他莊園安頓。”

“荊州諸郡豪族譜牒重新抄錄一份,我要仔細審閱。”

“面見天子的五郡俊彥……”樂凱躊躇良久,道:“樂氏子弟全部撤下來,名單重寫。”

“陷陣軍全數調往新野,一個不留。”

“再挑選一些模樣周正的族女,送往淯陽。天子南巡辛苦,晚上怎能沒有女人撫慰辛勞?”

“再叮囑一番,陶侃或會遣兵北上,先聲奪人。若遇敵,不許留力,誰若耍滑頭,直接撤職。”

“多準備百萬斛軍糧不夠就先商借一批,明年夏收後再還。”

命令流水般發出去,親隨們來來回回,不斷傳令。

看到信使紛紛上馬離去後,樂凱終於放下了點心。

“天子已至何處?”他問道。

“已過堵陽。”

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834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922章 因果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三十章 勤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二十章 一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七十三章 說客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880章 述志第1363章 船海(上)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三十章 勤王第1191章 補不足第八章 兩京第1281章 親子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1267章 歸去第1336章 割裂第1228章 強勢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892章 財政(上)第1246章 觀風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434章 新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266章 教導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1336章 割裂第947章 入宮(上)第七十六章 歸去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846章 燃料第十四章 成長第975章 暢談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907章 奔襲第1400章 會客第1242章 在途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57章 西事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十七章 鬼話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425章 河東第897章 對策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833章 前進!第848章 奪城第864章 試點第1130章 感悟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1363章 船海(上)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173章 議第1115章 失能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944章 祖、王第803章 意辛山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
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834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922章 因果第六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三十章 勤王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二十章 一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七十三章 說客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880章 述志第1363章 船海(上)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三十章 勤王第1191章 補不足第八章 兩京第1281章 親子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1136章 有備而來第1267章 歸去第1336章 割裂第1228章 強勢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892章 財政(上)第1246章 觀風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141章 小路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434章 新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1266章 教導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1336章 割裂第947章 入宮(上)第七十六章 歸去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846章 燃料第十四章 成長第975章 暢談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1261章 又是隨心所欲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907章 奔襲第1400章 會客第1242章 在途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957章 西事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十七章 鬼話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1425章 河東第897章 對策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833章 前進!第848章 奪城第864章 試點第1130章 感悟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1363章 船海(上)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1173章 議第1115章 失能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944章 祖、王第803章 意辛山第1399章 清明(下)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